03.06 兒子高一月考考了830,入學成績排年級第九九這次月考退步了十幾名,這種波動正常嗎?

梅孑


進入高中之後,月考成績下降,排名後退,這種現象是很常見的。也是正常的。

高中學習成績的起伏不定,在整個高中階段,很多學生的身上都出現了這種現象。

我給你講一個真實的故事。

我家孩子是14年考上,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在高中三年期間,學校排名變化很大,剛開始的時候,入學在年級中排名大概是17名,然後月考好像在400多名,高一期中和期末考試的名次,也就是在200名左右。如果按照這樣的名次來推算,根據他們學校歷年的高考情況,這能考上一個一本,重點大學就有一點困難。好在我們對這個名次並沒有看到那麼重,反而感覺到這樣挺好,高中階段和初中有很大的區別,高中的知識點相比初中來說要難的多,科目也難得多,因此,初中的學生到了高中之後有一個適應期,有的學生適應的特別快,那麼月考,或者期中期末考試的成績可能相對好一些,像我們家的孩子適應的時間就相對長一些,到了高中二年級,大概排名就進入了前100名,到了高三之後,其中,期末考試,就進入了學校前30名,高三即將參加高考的幾次聯考中,基本上都在前十名之內,最終的結果還不錯。那麼從我家的這個情況可以看出,一個學生的考大學的歷程是很複雜的,期間,成績的變化也有很大。

像你家孩子,高一後退幾十名,這屬於很正常的現象,千萬不要糾結,或者經常在孩子面前表現出焦慮的心態,這樣非常不利於孩子的學習。

為了有一個好結果,建議你對你的孩子說,把高考當作是馬拉松比賽。

在這個漫長的跑步期間,困難是有的,成績的起伏也是不可怕的,最可怕的是不能堅持到最後,只有堅持到最後才能夠取得最後的勝利,告訴自己的孩子,不要和別人比,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

每天努力學習就行了,只要每次月考或期中考試,比上一次有所進步,就證明這是很好的。這樣的話就沒有任何的思想負擔,輕裝上陣,學起來就比較輕鬆,這樣也有利於提高學習的效率。

就像我們成年人一樣,每天工作都有精神壓力,這樣能把工作幹好嗎?很顯然是不可能的。所以,適當的減輕孩子的壓力,不要過分的強迫孩子每一次考試都要比上一次好。只要整體上有一個不斷進步的趨勢就可以了。因為在這個考大學的時期間,時間很長,高考,是學生綜合能力的體現,在每一次的考試中,無論是成功或是失敗,都能鍛鍊學生的意志力。

只有很強的意志力和持久力,才能夠在最後的高考衝刺中取得優異的成績。在這裡舉一個反面的例子。

我孩子的同學和孩子一塊兒進入高中了,在高一第一次月考的時候,孩子同學,進入年級前六名,但最終並沒有考入名牌大學,原因是很簡單,孩子的年齡小,第一次極大的成功使他產生了驕傲的情緒,之後就會有很大的精神負擔,結果一次比一次考的差,到了高二的時候好像就跑到了500名之後,有一次和他一塊吃飯,鼓勵他不要喪失信心,加油幹,從孩子同學的精神狀態來看,基本上沒有起到太大的作用,因為這時候精神壓力太大了。好在沒有壓垮,最終考上了一所一本院校。

結束語。

在高中三年,孩子成績起伏,屬於正常現象。家長要能正確的看待這種事情,千萬不要焦慮,更不要在孩子面前,經常嘮叨這件事。應該多鼓勵,樹立堅定的信念,增強孩子的抗壓力,只要整體有一個發展的趨勢,取得好的結果是一定的。


高粱熟滿天


我是一名高中老師。孩子升入高一以後,年級名次出現十幾位波動是正常現象。

一、高一成績波動十幾名,很正常

我家鄰居的孩子,從小就很乖巧,中考很順利的考到了我們市最好的高中實驗班,學習很刻苦,就是成績沒法穩定下來,最好的時候考進全校前五,最差五十名開外,一直到高二才穩定在年級前十,高考考上了北京一所985大學。

我不知道孩子學校的競爭壓力怎樣,在學霸雲集的學校,很可能總分數相差七八分,年級排名就能差十幾個名次,孩子月考排名比入學成績排名退步十幾個名次,在我看來很正常,大部分高一新生都有過這樣的經歷。

高中跟初中相比,發生了很大變化。

不僅是知識的難度提升,而且老師講課的速度和方式也會發生變化。

所以能夠快速適應的同學就能佔得先機,在開學後的這兩三次月考中取得好成績。

適應較慢的學生就會在後期發力。

像我鄰居家的孩子,高一整年的名次波動都很大,到了高二才穩定在了年級前十,一直持續到了高考。

所以在高一突然退步十幾名,這種現象很正常,不要焦慮,很多焦慮擔憂都是自己加給自己的。

二、高一成績出現退步,怎麼辦

高一要學九門課程,孩子精力難免受限,無法做到全部兼顧,對不同知識的掌握情況不同。

比如物理第一章節學好了,第二章節沒學好。那麼在考試卷子中第一章節份額多的時候,孩子成績就高;要是第二章節份額多,那麼孩子成績就低,總會有那麼一些波動。


面對這種情況,要仔細評估自己的水平,具體就是多問問自己問題,找找自己薄弱點在哪,哪一類題考得不好?然後把不紮實的地方練紮實,把沒學好的地方提上來。

孩子月考中十幾個名次的差距,或許是不適應新環境,或許是不適應新的老師和同學,或許是基礎知識沒掌握,或許是孩子這一個月懶散了,最大的可能是孩子考試發揮失利。

我鄰居的孩子最差一次考了全校五十名開外,就是因為考試之前沒複習文科,後來他把文科的知識點在筆記本上全部謄寫了一遍,文科就再也沒有考差過了。

高一的學習就是打基礎,孩子的基礎穩不穩,直接決定了能拿多少基礎分,能在拉分題上突破到什麼層次,換句話說,基礎的好壞,就決定著你成績的好壞。

所以孩子必須要重視起來,踏踏實實把基礎打好,高一的成績是厚積而薄發的。

總之,高中這三年時間裡,孩子成績起起伏伏,九成都是正常現象,家長不需要在意,更不要在孩子面前慌張。成績比名次管用,進步比成績管用。只要孩子一直在進步,那麼一定可以取得好的回報。

你對這個問題還有沒有什麼不同的看法?歡迎在評論區中留言。我是松鼠課堂高老師,用心解答教育問題,歡迎關注和點贊!

高鋒老師


在高中階段的月考中,在班級里名次波動10名左右很正常,在年級排名波動十幾名就更正常了。

我的一位同事,他的兒子在我市一所重點高中的重點班學習。剛入學時,孩子的成績在班裡是倒數,當時孩子還有些自卑。可是孩子在學習上卻很賣力,在高一的半期考試中,已經順利進入班級前10名,年級前100名。每次考試孩子的分數變化不大,但是名次變化卻很大。有時候年級前10名與年級前50名的分數相差僅10分左右。因此孩子在月考中年級排名下滑10多名很正常,但是需注意孩子的分數變化。如果孩子的分數變化大,與排名靠前的同學相比,分數相差很遠那就值得重視了。

孩子在月考中成績排名下滑10多名,家長應該及時瞭解孩子成績排名下滑的原因(或許只是虛驚一場)。如果孩子不僅是排名下滑,而且分數也不理想,那麼學生家長及學生就應該對學習引起重視。或許是因為學生剛進入高中階段,還不適應新環境,新老師,新同學。或許是因為孩子進入高中階段變得懶散了。或許是因為孩子在月考中發揮失常了。

家長可以與老師進行交流,以便於瞭解孩子在學校的學習和生活狀況,確保孩子在學習上沒有任何不利因素干擾。家長還應該及時與孩子進行交流和溝通,瞭解孩子的學習現狀,思想狀況。即便孩子在月考中成績不理想,排名下滑,家長也應該冷靜,理性面對。不要埋怨孩子,更不要給孩子太大的壓力。或許多一些交流和溝通,多一些鼓勵會更有利於孩子進步。


無憂草lucky


進入高中,家長們更加焦慮了!焦慮的原因是對於高中的課程不瞭解,對學校不信任,對於孩子的學習期望值高而又無能為力,這樣的家長,在高一階段,比較常見,慢慢地就會習慣了。

一、高一月考能考830分,是屬於什麼水平?

高一正常會考語數外理化生政史地9門學科,總分1050分,能夠考到830分,是一個什麼水平呢?為了幫助大家瞭解,我找了我班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成績作為對比,可以看出830分,只能算是一箇中等水平,如果能夠在年級排名十幾名,這個學校的成績也不是太好。當然, 考試成績受試題難度影響很大,但是作為高一第一次月考,難度也不會太大。

所以,這個成績不能算太好,但是也說明孩子高一開始適應的還是不錯的。

二、高一成績小幅波動,非常正常

再來看看排名的變化,從年級第9到年級20名左右,這樣的變化,在高一階段完全是正常的浮動。

首先,中考成績有一定的“水分”,因為中考除了文化課成績,還有一些其他加分,必然體育、實驗、計算機、獨生子女等,都有可能加分,如果去掉這些項目,看純文化課排名,也許和中考排名會有一定的波動,再說中考只是一次考試, 不排除有的同學發揮失常,有的同學發揮超常。

其次,高一考9門學科,誰也很難成為常勝將軍。9門學科,要求學生都要考好,一門學科考不好,名次都會有很大變化,如果9門學科,每科都少考5分,那麼總成績就少45分,這樣的差距,是非常大的。

最後,高中都是通過考試選拔的,學生之間的差距,比初中要小得多,學生的成績,往往都是月分一個名次,競爭比初中激烈的多。

根據上面的分析,考試成績有十幾名的起伏,這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三、家長如果這麼做,就不再焦慮了

孩子成績下滑,家長焦慮,這可以理解,但是不可接受!因為這種焦慮,對孩子沒有任何積極作用,還會把負面情緒傳遞給孩子,所以聰明的家長,應該這麼做:

把孩子的注意力從考試成績引導到考試試卷上來,把從結果上引導到過程中來!

家長可以利用週末或小假期,和孩子談一談,問問孩子哪些學科考得還行,哪些學科考得不好,考得不好的學科是整體不好,還是哪一部分不好?不好的那部分,是基礎知識不好,還是做題能力不足?基礎知識不好,是因為上課沒有聽懂,還是課後沒有落實好?等等,把這些問題拋出來,孩子就不會因為成績考得不好而感覺沮喪了,家長也不會因為孩子成績下滑,而感覺焦慮了。

相比成績,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更加重要。

我是“贏在高三”,專注教育,用心解答教育問題, 歡迎關注!


贏在高三


這是正常的,因為相差幾分都是正常的,如果,一百名後就不對了,平時考時級上相差十名上下,是很正常,如果有時前十名,有時一百名左右就不正常。如果這樣的話,基礎知識是不夠全面的。


落葉的聲音


用好您家裡的“文昌位”,和孩子的生辰的“文昌星”,學習就能進步,早日“開竅”,成績還能提高。很簡單。



能提分的大劉


學生進入高中之後,各方面有一個適應的過程。有的學生適應能力強,很快能進入狀態,有的學生就稍微弱一些,所以在成績上就會表現出來。那麼入學成績排名在年級靠前,而月考後退了十幾名,這種成績波動的現象在高一非常常見,特別是高一第一學期的時候,所以不必驚慌,這是正常現象。

那麼學生如何做才能儘快的適應高中的學習生活而不至於落於人後呢?

首先要學會遺忘。

這個遺忘指的是要忘掉過去的榮耀、忘掉自己的中考成績,忘掉以中考成績作為參考的年級排名。因為這些都是過去的成績,進入高中,大家都又站在同一起跑線上。當有人留戀過去的榮光、並不能儘快進入狀態,不去積極適應各科代課老師的教學風格,這些都是非常危險的。因為當你不思改變的時候,有些同學已經悄然在前了。在這個階段,哪個同學適應得快,他就能跟上老師的節奏,穩步向前。

其次是儘快改變自己的學習方法。

高中階段的學習方法與初中截然不同。初中主要是被動式的接受式學習,大多數學生的學習任務的完成都要在老師的監督和嚴格要求之下、家長的催促之下,才能完成。而高中階段就不一樣了,老師們提倡的是自主性學習,比如像自主預習、自主探究、自主複習、自我總結等等,要發揮學生的積極主動性。這個過程中要求學生不斷的自我約束、自我管理,這樣學習才有效果。


再次是要有對未來的規劃。

上了高中之後,學生對自己在成績名次方面要有要求,對三年之後上什麼樣的大學要有目標,學什麼樣的專業要有方向,自己離目標差距有多少心裡要有數。高中學習生活從來就不是無目的的學習,而應該是有的放矢的穩步向前。有了對未來的規劃,就有學習的目標和動力,這是助力學習進步的重要因素。

如果說學生在高中階段有差距的話,一般在高一的第二學期就會見分曉。有些孩子上了高中之後,由於高中學校老師監督管理比初中要鬆一些,所以有些學生就放縱自己,沉迷於手機遊戲,或者沒有規劃,只是完成任務式學習。這些做法在一段時間之後很快就會和其他學生拉開差距。等到自己意識到的時候,那就和其他同學已經差的很遠了。

雖然說孩子這次月考比中考時的名次倒退了十幾名,這是正常現象。但並不代表孩子完全適應了高中學習生活,還是要提醒孩子,要有規劃、注意學法、有問題虛心請教。


格超梅上


正常不正常都已是過去時,分析排名,糾結分數,還不如幫孩子總結分析下。


擺渡人追風箏的人


成績上下波動10幾名是正常現象。因為這十幾名的分數相差可能只在兩分之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