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抑鬱症起因是什麼?有沒有恢復的可能?

數字貨幣C


最近關於抑鬱症談論得很多,對於抑鬱症的發病原因和能否或如何治癒仁者見仁 智者見智,我不止一次談過,也詳細介紹自己的經驗,本不想老生常談,看了不少編輯的文章還是再闡述一下自已的經驗和體會。

1.抑鬱症的發病原因:

A.與遺傳相關的性格一內向或外粗內細屬於那種多思、多疑、多慮、防範心理。特別敏感。自信和不自信常在衝突。不願接受失敗會內疚自責。追求完美但心理抗挫折能力差。情緒波動大。怕受挫折和傷害因此容易接受不良的暗示(如愛看藥物說明書中的毒付反應)。膽小謹慎。依懶性重。

B.發病前曾遇到過無法擺脫不愉快的社會心理因素一工作中巨大的壓力。人際關係或遭遇自認為不公正的待遇。經濟上的重大損失。夫妻感情生活、戀愛挫折、婚外糾葛、離異打擊、喪偶等。大家庭中的矛盾或受到傷害。對自己健康、生命嚴重缺乏安全感。青少年最多見於學習的壓力(自己想好而跟不上)。從小就在父母感情、性格上的無休止爭吵中度過。有一個過於強勢的母親、在校內外受到不公正遭遇或傷害等。

2.抑鬱的發生是有物質基礎的:大腦神經元突觸間隙的神經遞質五羥色胺、去甲腎上腺素水平低下可直接產生抑鬱,但必須重視到多巴胺在抑鬱焦慮發病中的重要作用。上述性格的人遇到上述不能擺脫不愉快的社會心理因素,他們大腦中的三種神經遞質回吸收徒然加快引起嚴重缺乏於是抑鬱症來了。現在流行一種錯誤的觀點廣為傳之:多巴胺是一種帶來愉快的物質,愷不知外周多巴胺是搶救休克用來強心升血壓的針劑(口服無法吸收)。而多巴胺有許多亞型,大腦中不同的亞型缺乏分別可以引起精神分裂症、帕金森病,在抑鬱的發病機制中根本未提及多巴胺。要說大腦中能使人開心的物質是內啡肽而不是多巴胺。

3.抑鬱症究竟能不能治癒:

完全可以,只需要應用抑制回吸收五羥色胺、去甲腎上腺素、多巴胺的所謂抗抑鬱劑(這個名字使好多人不願服該類藥)如按下述方法3-5天內均可恢復正常人的心情和睡眼,甚至更好,原因是他們長期來因三種神經遞質水平偏低而處於心理亞健康。第一天傍晚6-8點服用非典型抗精分藥物奧氮平睡眠尚可或欠佳服1.25mg睡眠很差連安眠藥都只能睡幾小時可服2.5mg,這是極小的劑量來抑制多巴胺回吸收,治療精分15-30mg,即使小劑量也有付作用如次日嗜睡,有事幹不睡,對睡眠很差的人倒是歪打正著當夜能睡好覺,抑鬱患者中90%-95%睡眠都差。其次1-2周後大部分人會周其作用下丘腦食慾中樞產生飢餓感,因此不吃不胖、不胖不得糖尿病,一開始就要餓了絕對不吃,不讓胃容量擴大,否則餓了就吃很快發胖三高隨後來了。只要堅持半至一個月胃容量不擴大就不會飢餓難忍。第二天早飯後服用二片SSRI類的任何一種:氟西汀、帕羅西汀、舎曲林、西酞普蘭或左旋,那麼既不會再發生SSRI類的消化道付作用和一過性焦慮反應,又能在數天內徹底好轉。因性格無人可以改變,通常你以為改變的只是你不同的社會角色,三種神經遞質的不穩定停藥後會持續存在,因此要把抑鬱症當作像高血壓一樣的慢性病,服藥時間要長些有些人一停藥稍遇“不開心”的事又會復發,除非是少數特殊精神創傷打擊後突然發生的抑鬱半年後的嘗試停藥。

4.抑鬱症可以通過心理疏導、體育活動、旅遊、瑜加、信教等方法治癒嗎?只能暫時緩解一下,明天老樣子,因此不能!因此應及時服用抑制三種神經遞質的藥物快速擺脫抑鬱的陰影,不能再忱誤治療了。因為患有抑鬱症的人心中什麼都清楚自已應該怎麼做可就是做不到,臨床證實了它是有神經遞質缺乏的物質基礎,而且無法用外源性的物質或方法提升、補充。有些人苦鬥了五年,有的時間更短病情好了,因為絕大部份疾病有自限性,拖了一段時間病情緩解甚至全愈了。但抑鬱的複發率高是與性格導致神經遞質容易波動有關。因此病情控制後通過各種方式提高其心理抗挫折能力是至關重要的,包括心理輔導,那時不再需要心理諮詢。

5.要提示的是許多自領、精英、骨幹高層次的人因其性格造就了他們能成才,同時上述三種神經遞質非常不穩定,要麼處於興奮狀態下:思維活躍、敏捷、充滿活力、想法很多、工作效率極高、尤其不滿足自己和前人的經驗、富有創造力、自信心超強。沒有任何前兆實然跌到抑鬱狀態那就完全變了個人,有時一天幾變,有時幾天、幾周甚至幾年一變。除非跌到抑鬱狀態爬不出來才會就醫,可惜現在被診斷的抑鬱症有40-50%的是就是這種正常人的情緒失控稱輕度雙向情緒障礙,也有人認為是雙向性抑鬱即歸入噪鬱症,但我不主張這種提法。治療方法與上面解紹的一樣,也是幾天內就變成一個情緒穩定得和常人一樣,但更聰慧,更果斷,不猶豫,更冷靜。

2019.1.2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