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0 陰險的英國人如何禍害中東?各一封信,阿拉伯人與猶太人相鬥百年

稱霸世界長達幾個世紀的大英帝國擁有眾多殖民地,近代以來,特別是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日不落帝國”風光不再,極不情願地走向沒落。也許是難以承受巨大的心裡落差,表面仍紳士的英國人終於露出陰險的一面。

在戀戀不捨離開一個個殖民地的時候,英國人極盡挑撥離間之能事,非得給當地留下些隱患再走人。從印度、馬來亞、香港到中東地區,無不如此。可以說,當今世界上諸如印巴衝突、阿以衝突、敘利亞等熱點問題,英國人都有一定“歷史性貢獻”。

陰險的英國人如何禍害中東?各一封信,阿拉伯人與猶太人相鬥百年

20世紀初,中東大部分地區原本是奧斯曼帝國的統治疆域,由君士坦丁堡即現在的伊斯坦布爾所管轄。作為英國本土和“帝國皇冠上明珠”的印度之間的橋樑,中東地區一直是這個老牌帝國覬覦的目標。

一戰爆發後,已是“西亞病夫”的土耳其帝國居然不顧國力衰落,執意加入德意奧同盟與英法俄打了起來。英國人看準機會,堂而皇之介入中東地區,一場徹底改變中東格局的風暴來臨了

陰險的英國人如何禍害中東?各一封信,阿拉伯人與猶太人相鬥百年

當時,作為伊斯蘭教領袖的奧斯曼蘇丹號召穆斯林同英法協約國“聖戰”,在中東有著巨大利益訴求的英國倍感威脅。為了“策反”阿拉伯人,心懷叵測的英國人攛掇麥加謝里夫侯賽因叛亂,支持他們擺脫奧斯曼帝國的統治,並開出“第一份承諾”:戰後幫助阿拉伯人在巴勒斯坦建立一個獨立的國家。

作為條件,侯賽因向英國提出“建立一個涵蓋阿拉伯半島、敘利亞和巴勒斯坦的帝國”,對此,英國人作出模糊回應卻隻字不提巴勒斯坦。

陰險的英國人如何禍害中東?各一封信,阿拉伯人與猶太人相鬥百年

1916年,侯賽因恪守信用,阿拉伯人掀起了反抗奧斯曼帝國的叛亂,趁此機會,英軍得以從西奈半島經由耶路撒冷向大馬士革進軍。

在與阿拉伯人通信承諾幫助其建立國家的同時,英法又於1916年10月達成秘密協議,手工繪製了兩國在中東的勢力範圍:巴格達以南為歸英國,敘利亞海岸區域歸法國,承諾給侯賽因建國的巴勒斯坦地區就這樣划走了。為收買俄國贊同“第二份承諾”,英法“同意俄國吞併安那託利亞東北部”,骯髒的三方交易就此達成。

陰險的英國人如何禍害中東?各一封信,阿拉伯人與猶太人相鬥百年

1917年11月2日,英國人做出了“第三份承諾”,別說阿拉伯人,這一次連法國人也被蒙在了鼓裡。英國外交大臣貝爾福致信英國猶太復國主義者聯盟副主席L.W.羅思柴爾德,信中向英國的猶太復國主義者聯盟保證“英王陛下政府贊成在巴勒斯坦建立一個猶太人的民族之家”。

陰險的英國人如何禍害中東?各一封信,阿拉伯人與猶太人相鬥百年

《貝爾福宣言》成為英國支持猶太復國主義的正式文件,得到當時包括美國的協約國一致贊同,為猶太復國主義者在巴勒斯坦建國提供了依據。值得注意的是,宣言中用的是“民族之家”(national home)而不是“國家”(state),英國人豐富的想象力和聰明才智在此發揮的淋漓盡致。

陰險的英國人如何禍害中東?各一封信,阿拉伯人與猶太人相鬥百年

就這樣,巴勒斯坦“一女許三家”,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後,列寧揭露了英法秘密交易,天真的阿拉伯人才知道被出賣了。而猶太人還對這個“一國對第二國承諾第三國的土地”抱著希望,興沖沖地向巴勒斯坦大量移民,其結果就是在這裡生活一千多年的阿拉伯人被排擠傷害,雙方開始了幾乎沒有消停的百年糾紛和衝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