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2 什麼是小糊塗中的大智慧?看看宋朝這位“糊塗”宰相怎麼做的


什麼是小糊塗中的大智慧?看看宋朝這位“糊塗”宰相怎麼做的

宋太宗

01

妙手回春

大宋太宗皇帝至道三年(997年)二月二十九日,中書省宰相辦公室。

外面傳來馬車聲,下屬來彙報:宮中大太監王繼恩來了。

宰相呂端心中咯噔一下,瞬間做出判斷:出大事了。

一段時間來,大宋第二任皇帝趙光義已重病在身,處彌留之際。

呂端每天都和太子趙桓進宮探視。

今天還沒出發,王繼恩就來了,情況不妙。

呂端不動聲色,把王繼恩迎進來。

兩人是老熟人,繼恩開口道:“皇后宣相公進宮。”——這更敲實了呂端的推斷。

呂端說:“到這邊來”,把繼恩往秘室裡請。

繼恩走進秘室,腦裡飛快地盤算怎麼和呂端開口講事,聽到身後門“呀”得一聲掩上,接著是插拴上鎖的聲音。

他猛然醒悟:不對!

門外呂端把鑰匙掛在身上,命令幾個衛士:“我沒回來前,王公公不準出來。”

不理王繼恩在屋內的焦急叫喚:“呂大人,呂大人”。

呂端一面派人去通知太子趙桓馬上進宮,一面上了馬車,火速向宮裡趕去。

如呂端所料,太宗昨夜駕崩。

王繼恩和幾個實力大臣,不喜歡太子,想擁立太宗長子李元佐為帝。

李皇后猶豫不決中被王繼恩說動,也有這個打算。

萬歲殿,呂端見了李皇后。

皇后說:“繼承人以年長為上,相公您說是不是?”

呂端平靜地說:“皇上當年立太子,就是為了今天。他屍骨未寒,怎麼敢改變做法呢?”

李後語塞。

此時派去找呂端的主心骨王繼恩又不見人,李後搖擺了。

呂端說:“還是按皇上生前的安排吧!”

正說間,太子趙桓到了,就在萬歲殿太宗靈柩前,確定他為繼承人。

趙桓在大殿上接見大臣們,面前掛著一面簾子。

呂端走上前去:“請陛下讓臣子們瞻觀聖容。”

簾子打開,趙桓衝呂端微微一笑,呂端這才下拜,領著大臣們三呼萬歲。

這樣,大宋第三任皇帝宋真宗趙恆登基。

什麼是小糊塗中的大智慧?看看宋朝這位“糊塗”宰相怎麼做的

呂端

02

內功深厚

在這次危機中,呂端臨亂不慌扭轉了局勢。

太子趙桓順利上臺。

太宗皇帝生前就曾評判過呂端,說:“呂端大事不糊塗。”

此次的政敵中,好幾位都是朝中重臣,但沒了王繼恩,誰也不敢動。

政局穩定後,呂端對這些政敵網開一大面,寬容處理。

其中禁軍首領李繼隆是皇后親哥哥,被從中央調到地方,但待遇依然優厚。

處罰最重的是主謀王繼恩,下放到均州,最後病死在當地。

寬以待人,小事上不計較,照顧到方方面面的關係,不去激起更大的矛盾,這是呂端一貫作風。

李皇后對此也很滿意,官僚們也沒話說。

呂端早年政績善乏可陳,平平常常,甚至像是個糊塗官。

但有很重要的幾個節點,呂端一點不糊塗。

宋太祖皇位傳給太宗叫“兄終弟及”,按這規矩,太宗就要傳位給三弟趙廷美。

但太宗趙光義有小九九,想傳位給自己的兒子。

太宗出發打遼國,讓時任“開封尹”(這個位子基本是宋初皇位繼承人)的趙廷美留守。

老呂看出來太宗的陰招,馬上勸趙廷美:“皇上親自上前線,您怎麼能呆在後方?馬上要求上前線才是對的。”

趙廷美這才省悟過來,上了決心書,跟著太宗出征。

最後,還是有人說趙廷美想造反,不明不白地死了。接著趙匡胤的長子趙元芳也自殺了。

太宗長子趙元佐是個老實人,皇家權利之爭讓他害怕,受刺激“瘋”了。二兒子趙元僖任“開封尹”,不料太愛一個小妾,家庭內訌,暴死。

於是,太宗清算王府官員。

呂端就官帽官衣穿戴清楚,正兒八經地站在堂下,等使者審問。

使者就是王繼恩,勸道:“別這樣嚴肅嘛,老呂,走走過場而已!”

呂端說:“這是皇帝陛下問事,不能不莊重。”

風浪中過來的呂端,各方面分寸拿捏得很到位。

什麼是小糊塗中的大智慧?看看宋朝這位“糊塗”宰相怎麼做的

03

偶露鋒芒

呂端這種大智若愚的才能,其實宋太宗很看好。

老呂六十歲被任命為宰相,太宗後悔提拔太遲。

和呂端搭檔的是名相寇準,兩人互為AB崗。

日常事務,呂端基本不理,由剛直勇猛的寇準說了算。

就是太宗立三兒子趙桓為太子,主要力量是寇準。事情做得正確,呂端不說話,功勞都是寇準的。

宋初統一全國,擴展到西北銀、夏等五州。

這裡的割據勢力是原來鮮卑拓跋氏党項族人,因對李唐有功,賜姓李。

其中一個叫李繼遷的後人不願意乖乖交出權力,率領一大批党項人逃到沼澤大草原中,和宋軍打游擊對抗。

什麼是小糊塗中的大智慧?看看宋朝這位“糊塗”宰相怎麼做的

李繼遷

​漸漸成為隱患,讓太宗很是頭痛。

一次交戰中,宋軍俘虜了李繼遷母親,宋太宗打算殺了她,以儆效尤。

因為寇準還兼國防部,太宗只和他商量就定下來了。

寇準路過呂端辦公室,呂端叫住他:“今天一定發生了什麼大事。陛下交待你不要告訴我嗎?”

寇準說:“沒有。”

便一五一十地告訴了呂端。

呂端聽完,說:“你等一下,我去見見陛下。”

呂端見到太宗,開門見山說:“殺了李母一點意義也沒有,只是增加彼此仇恨罷了。以李繼遷的性格,不會把母親性命放在心上。像漢高祖劉邦,面對項羽要煮了劉老爹,還說煮好了分一杯肉湯給我!這樣的人,這辦法不叫辦法。”

宋太宗說:“那你說怎麼辦?”

呂端說:“把李母軟禁在延州(西北中心),好好養著。即使招降不了李繼遷,總對他是個牽制。李母的生死一直掌握在我們手上嘛!”

宋太宗拍著大腿道:“要不是你,差點誤了大事!就這麼辦。”

宋軍善待李母,雖然李繼遷到死還是沒有歸降,他的兒子李德明,一者勢力弱小,二者也有感激宋人對祖母的好處,投降了宋朝。

只不過人算不如天算,李繼遷孫子李元昊,公開建立大夏,挑戰大宋權威,即史稱“西夏”。——這是後話。

這件事處置後,太宗出了個條子給中書省:今後朝中大事,必須經呂端過目後,再行上奏決定。

以此表達對呂端的信任和倚重。

有人說,呂端這個人,做事糊里糊塗嘛!

太宗倒是心中有數:“呂端小事糊塗,大事不糊塗。”

什麼是小糊塗中的大智慧?看看宋朝這位“糊塗”宰相怎麼做的

04

世事洞明皆文章

宋初宰相中,呂端是少數的異類,因為他不是科舉出身。

最初,是以父親的官位蔭補千牛備身,就是禁軍護衛。

但社會生活這所大學,教給他很多人生智慧。

洞明世事,練達人情,呂端是個人精。

卻格外裝傻,喜怒不形於色。

宋初名相趙普就很欣賞他的氣量,表揚說:我看呂端這個人吶,受到表揚不得意,受到挫折不沮喪,是個宰相的料。

這叫唯有真宰相期許真宰相。

呂端兩次出使過高麗,曾經渡海碰上大風浪。

狂風怒潮中,久經大海的老水手都嚇得臉綠,卻看到老呂坐在艙中看書,面不改色。

不知道那時候,呂端的心到底有沒有跳,就不知道了。

但是這種“泰山崩於前不變色。”的自制力確實驚人。

總體來說,呂端是個寬容,詼諧,幽默的人。

對世事看的也很開,有錢就花出去,對故人朋友都很好。

呂端的父親小時候,呂家曾舉家慘遭大禍。

一個姓趙的老鄉挺身而出,說這個小孩是我兒子,不是老呂家人,把呂端救了下來。

呂端全心報答趙家,讓趙家子弟榮華富貴。

宋真宗當政,呂端已經六十多歲,本來長得很高大,一發福,走起路來都抬不起腳。

真宗特別照顧他,可以說是無微不至。

宮殿中臺階太高,特地讓木匠做了個墊子放在兩階之間,讓呂端上殿時從容些。

其實幫助宋真宗登基的第二年,呂端就生病了,要求退休。

真宗當然不願意。

就讓呂端請了病假,這假一請就是一年。

有關部門就請示了:皇上,呂大人的工資要停放了吧?

真宗當即下令:工資全部照發。

又過了年把,呂端去世,享年六十六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