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2 【大小多肉】之 烏木

烏木

也叫烏木黑檀汁,景天科擬石蓮花屬多肉植物。普遍認可的拉丁學名 Echeveria agavoides 'Ebony'(Ebony意為烏木或是烏黑的) ,中文名為音譯而來,原生於墨西哥的山谷中。

【大小多肉】之 烏木

烏木曾經是相當搶手的貴貨,關於其身份也就有很大的爭議。目前有兩種說法:其一是市面上被命名為烏木的,都是屬於優選的園藝品種。 而真正的原生種烏木(Echeveria agavoides var Ebony)正安安靜靜地躺在國外的植物園中,從未在市面上出現過。其二,所謂原種的烏木,其實在50多年前被發現採集時已經是另一品種東雲在野生狀態下的一種特別進化的變種,所以並不存在什麼原生種之說。

【大小多肉】之 烏木

烏木作為多肉中比較獨特的一種,沒有大部分景天的萌寵,相反卻充滿了陽剛之氣,頗有劍指東方的霸氣。

葉片呈鋒利的三角狀,葉尖很明顯;葉片厚重、如利劍,質地蠟質感強,有剛硬的感覺;葉表面光滑,沒有被霜。葉片底色一般為淺綠至墨綠色,有非常清晰明顯的紅色葉緣,葉緣顏色從紅色到黑色不等。

【大小多肉】之 烏木

剛硬尖利的葉片挺拔有力,排列成蓮花狀,讓整個植株充滿了陽剛之氣;直徑最大可達30cm。生長速度慢,非常不易群生,養護多年才可能長側芽。這也是當初引入後成為貴貨的原因。

烏木有很大的變化空間,葉片顏色、葉緣顏色、葉片長度、寬度、薄厚等因素不管是在同一植株不同季節、環境,還是不同植株間都有很多的不同。因此也被區分為很多種類,甚至冠以不同的名稱。

【大小多肉】之 烏木

資深的烏木愛好者提到,一株好品質好狀態的烏木,應該具具以下四個特徵:

玉底:是指葉型雖如劍,但葉色正,有通透晶瑩的溫潤感。

黑邊:葉緣紅黑髮亮,範圍較大但規則、一致性強,黑邊玉面界限分明。

顆粒紋:紋路像是晶體狀疊列,如砂糖般平整有序又凹凸有規則。

霸氣:整體有一種內在的厚重、陽剛、大氣、彰顯出一種內在的霸氣。

【大小多肉】之 烏木

由於剛引入時非常昂貴,二三釐米的小苗也可能幾千,因此其養護就顯得更為嬌貴。有培植愛好者對烏木養護的培植介質持水力進行了精度測試,並總結出了嚴格的比例要求。

【大小多肉】之 烏木


【大小多肉】之 烏木

足見其當時的火爆和嬌貴。


隨著組培技術的跟進、市場各品質段位的烏木供應量隨之增加,烏木身價狂降,烏木的神價已不如往日,其培植養護似乎也不再那麼嬌貴。

烏木本身比較強健,雖然不易群生,但也不容易死。原生於山區的烏木本就有強大的環境適應性,先看看幾張網上的野生圖:

【大小多肉】之 烏木


【大小多肉】之 烏木

從照片生長環境看,烏木確實沒有那麼嬌貴。

培植介質方面和大多數多肉一樣,以保水透氣為原則,既要避免全部顆粒的一曬就幹,一澆就透的速幹速溼,也要避免泥土比例過高導致結板不透氣的情況。

【大小多肉】之 烏木

正常養護中的澆水,原則是“見幹見溼、乾透澆透”。以幹一些為主,寧幹勿溼。尤其是夏天高溫環境下,溫度高、溼氣重、通風差的地方容易導致爛根養死。總體上而言,春秋生長季節保持溼潤些,冬夏則保持乾燥些。

【大小多肉】之 烏木

烏木喜歡強光,在正常養護中,光線強些沒問題。陽光越充足葉緣顏色越深。但盛夏強光和南方烈日需要適當的遮陰,遇到悶熱天氣還需要注意通風。新入盆還沒有恢復元氣的,最好不要放置在強光下,適當光照即可,否則容易導致老葉迅速萎縮。

【大小多肉】之 烏木

烏木繁殖能力較弱。本身生長速度較慢,而葉插成活也比例較低,因此很多人也捨不得掰葉片;長側芽也比較困難,分株就更捨不得;這也是烏木當初較昂貴的另一個原因。

【大小多肉】之 烏木

能否養出植株挺拔、葉片如劍、邊線烏黑的霸氣狀態,一方面是看其“血統”,品質是否夠好;另一方面是保證光照,適當控水,並創造較大的溫差或是低溫潮溼的環境。但要注意溫度不低於5度。

烏木養護要點回顧:

1、介質。保溼透氣。

2、澆水。見幹見溼,乾透澆透。冬夏稍幹為宜。

3、光照。保證充足光照,盛夏高溫強光時適當遮陰、通風。

4、狀態。保證光照,適當“虐”。

【大小多肉】之 烏木


你可能還對以下內容感興趣(關注微信公眾號 大小多肉 閱讀)

【大小多肉】之 烏木


【大小多肉】之 烏木


【大小多肉】之 烏木



更多多肉品種介紹、養護經驗、萌圖分享。

歡迎分享品種研究、養護經驗、分享你和肉肉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