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銀行股是否有投資價值?

德潤天元


銀行股具備投資價值,一般來說指的是估值低,跌破淨資產,分紅率高。所以,如果站在類債券角度去看銀行股,多數人和價值投資派會堅持認為,銀行股具備巨大和長期的投資價值。而我並不這麼認為,我認為,真正認為銀行股具備投資價值的人,一定是偽價值投資派!

為什麼?

因為,所謂真正的價值投資,其前提必須是一個自由和充分市場經濟條件下的企業,必須是財務真實和可持續創造現金價值的企業,當然,也必須是透明和持續分紅的企業。

那麼,銀行是真正充分市場經濟條件下的企業嗎?肯定不是!!!

不論08年金融危機之後,銀行奉命放貸,還是去年底以來,銀行新增考核向小微放貸,應該說,如果是美國,沒有國企存在,向民企或者小微企業放貸再正常不過了。而我國是什麼情況?有國企存在誰願意向小微放貸?沒有抵押品,沒有流水,沒有不動產抵押?

而奉命放貸,就說明了我們銀行體系的非市場經濟條件。因此,不是標準或者正常的企業行為。

第二,財務真實。

銀行的財報,誰能看到各地的分行明細,每一筆的貸款進度和抵押品價值波動,以及每一筆的還本付息的進度狀況?

作為非金融企業,當然不需要每一筆交易都在財報上披露,銀行當然也不需要。但是,銀行作為槓槓率巨大的企業,其每一筆,每一個地區分行的資產差異巨大到無法想象。那麼,既然不可能看到每一筆每一個地區分行,如何能夠接受超越我們感知的銀行壞賬率和財報或者人行公開的壞賬率為1.45%的數據?

如果數據不可靠或者不真實,你投資於銀行怎麼談得上是價值投資?

這就是,為什麼多數時間,尤其是經濟持續失速期間,銀行股價長期和大面積低於淨資產,因為市場對於公開公佈的財報或者真實的壞賬率給了一個自己的折扣!!!

第三,銀行持續創造現金價值嗎?持續高分紅嗎?

銀行因為資本充足率的國際協議標準要求,必須保持8-12%的充足率,且因為放貸和壞賬的變化產生流動性風險或者資產流動性不足風險。從而表現為放貸增速下滑,或者抓緊吸收存款。

事實上,無法判斷,銀行是否持續產生現金價值!因為每一家上市銀行都常年補充資本,常年增發補充資本,或者通過新股發行補充資本。試問,是否存在募集資金卻拿來分紅?是否存在這個龐氏騙局?有可能,未必是真實真事。

所以,如果說,你把銀行股當做是債券,長期投資拿分紅,毫無問題,只要在熊市股價低迷時買入長期持有每年分紅,我認為,如果是債券,算是價值投資。而如果是股票,從上述角度去看,如果你認為投資銀行股是價值投資,我覺得你一定是偽價值投資者!因為這些不符合價值投資者需要必須具備的條件!!!




屠龍刀fei0598


很多長期資金都非常喜歡銀行股。第一是盤子大,穩健,不會像中小股票那樣大起大落。第二,分紅非常可觀。

▌銀行股的分紅有多可觀?

農行存一年的利率是1.75%,存兩年2.25%,存三年,存五年都只有2.75%!然而農行的股息率在4.66%,除去繳稅收益可以達到4%以上。

有人測算了一下,工商銀行的股息率近三年保持在5%以上;中國銀行近三年保持在4.3%到4.8%之間;建設銀行4%到5% ;交通銀行4%左右。有沒有覺得吃利息不如吃股息呢?

另外,銀行股已經很便宜。

今年銀行股業績提升明顯,很多銀行中報淨利增幅回升至“雙位數”。上半年,成都銀行淨利潤增幅達到28%,領跑行業。常熟銀行、上海銀行等淨利增幅同樣突破20%。股份行中,招商銀行、平安銀行業績增幅也超過10%,而國有大行同樣增幅明顯。

雖然銀行利潤增長明顯,但今年股市不好,銀行股也殺得比較厲害。目前銀行股陷“破淨”尷尬境地。A股26家上市銀行中包括華夏銀行、交通銀行、民生銀行等15家市淨率跌破1倍。現在來看,銀行股真是非常便宜啊。

貓姐建議,買銀行股優先選五大銀行,現金分紅穩定,分紅比例較高,股息率高。如果你有資金長期不急用,現在可以適當配置一些銀行股,目前股價低位,分紅可觀,比較穩健,目測未來能跑贏銀行理財。

需要注意的是,銀行股也會有波動,需要有好心態來持有。


大貓財經


黃金回落迅猛,但趨勢依舊是多頭!所以我們的思路是“低多為主,區間操作,靜待多頭再次發力”!具體而言亞歐盤操作方式(早上9點----晚上8點)1:1563----1565美元做空,止損1569,止盈1554,倉位10%2:1548----1552一線做多,止損1544,止盈1560,倉位10%美洲盤(晚上9點30分至收盤)3:如突破1567且企穩,則繼續做多,目標1575----1580美元!倉位10%具體細節和變化我會及時提醒,各位留意!

中金在線頭狼


很多人覺得銀行股有投資的價值,這點我不認同。作為一位老股民,經歷了2007年的暴跌,2016年的暴漲,然後暴跌,是身心俱疲,無語凝噎,可苦可苦了,誰說的炒股在結束的時候才會覺得是一種失敗,大錯特錯,怎麼可能,從開始就是失敗。拿去買房,我至於現在聰明絕頂了嗎。在眾多的股票的,我認為銀行股是挺沒有投資價值的,尤其是那些藍籌股大盤股,天天不死不活,不會大跌不會暴漲,剛開始我就買了zgyh的股票,就想著有保障,怎麼都不會損失太多。真是見鬼了,我怎麼不想想它漲的也不多啊,我還不如買餘額寶。現在金融機構利潤攤平,壞賬巨升,競爭激烈,銀行股大漲特漲的時候,估計就不會出現了。那麼,怎麼感覺他們有漲呢?那是國家隊護盤的時候,可惜晚了,哭死了我。



靜靜看你飛天空


投資者所熟知的銀行股,往往是四大行,工商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以及中國銀行。從認知的角度講,認為這四大行每年股票價格波動有限,業績的增長性也是有限。然而給整個銀行行業下的定義為行業性波動小、成長性很低。但,殊不知股市中33家銀行股,並不是每一家銀行股的業績增長性很低,還有一些銀行股的增長性常年能達到兩位數水平。並且,投資者往往並不瞭解銀行股的分紅股息率很好,屬於高分紅行業。

先看看33家銀行股的總市值以及2017年分紅股息率(2018年稍微分配完,所以拿2017年數據)(圖片為厚金說回答悟空問答問題所製作):

有多少家的股息率超過4%呢?有6家銀行股息率超過4%的水平,分別為農業銀行、交通銀行、光大銀行、南京銀行、中國銀行與中信銀行。還有5家銀行超過了3%,7家銀行超過了2%的水平。當然,還有幾家在2018年上市,所以沒有數據的顯示。從詳細的情況來看,銀行行業整體的分紅股息率很強。並且全行業性市盈率很低,一般低於8倍以下,10倍以上市盈率的上市公司僅僅只有6家,低於8倍市盈率的上市公司高達21家。低估值、高分紅,這難道不值得投資嗎?個人認為是值得投資的!

銀行業上市公司,具有很好的投資價值性,業績有穩定,也有成長的!

一聊到銀行類上市公司,總是圍繞著低成長、低波動的屬性。但是,並不全然是這樣的。銀行業中的上市公司,有業績穩定的,也有成長型銀行股。我們分別看看工商銀行以及招商銀行,二者具有很突出的代表性。我們先來看看歷年工商銀行的基本財務數據:

歷年的營業收入同比增長率2005年-2014年間還算可以,多數年保持的是兩位數的增長,很具有成長性。但是,之後的時間呢?出現過一次負增長,其餘的年份均保持的是個位數的增長。也就是說,營業收入同比增長率的水平出現了下滑。那麼,我們再來看看工商銀行的淨利潤同比增長率:

淨利潤同比增長率2004年-2011年均保持20%以上的增長性,只有一年出現的是16.1%的增長。同樣,之後的時間呢?增長性放緩,甚至連續五年的時間保持的是個位數的增長,沒有出現雙位數的增長。成長性出現了放緩。我們再來看看工商銀行歷年股息率水平:

工商銀行是出了名的大盤股,但是它歷年的股息率低嗎?並不低,常年保持在3%以上,甚至可以用4%以上的股息率形容。就算是營業收入、淨利潤同比增長率出現了放緩,但是有很好的股息率水平,也是具有很強的可投資價值性。2019年一季度財報又是怎樣的呢?

2019年一季度的財報表現淨利潤同比增長4.06%,扣非淨利潤同比增長4.81%,營業總收入同比增長19.42%。營業收入再次回到了兩位數增長水平,但淨利潤仍舊是個位數的增長。雖然,增長性趨緩,但具備的穩定性很強,再加上股息率較高,具有很好的投資價值性。那麼,我們再來看看成長性銀行的代表招商銀行的歷年財務數據以及一季度財務水平又是如何的:

招商銀行對比工商銀行,差異性就很明顯了,招商銀行的營業收入同比增長率雖然較2000年-2011年出現了放緩,但是仍舊能很好保持10%以上的增長性。多數年保持的是兩位數的增長,這樣的數據是不輸成長性新興行業的上市公司的。

招商銀行的淨利潤同比增長率也是如此,常年保持的是雙位數增長。一家銀行股居然還能保持常年的雙位數淨利潤成長,相信很多的投資者是沒有想到的。並不是,所有的銀行股成長性弱,還是有一些銀行上市公司的成長性很好的。那麼,再來看看它的股息率水平:

從股息率的角度講,招商銀行的股息率並不如工商銀行的股息率,常年大於2%的水平,較其他行業的股息率水平而言,仍舊是高水平。從它歷年的營業收入同比增長率以及淨利潤同比增長率的角度講,是具有好的成長性。有利就有弊,成長性高,股息率也就會偏低一些。但,可投資的價值性並未減弱。我們再來看看招商銀行一季度的表現:

2019年一季度淨利潤同比增長率為11.32%,扣非淨利潤同比增長11.29%,營業總收入同比增長12.14%,繼續保持的是雙位數的成長性。不管是從營業收入、淨利潤同比增長率水平還是從股息率,一樣具備很好的投資價值性。

個人認為銀行股是具有很好的投資價值性,值得投資。但是,在投資的選擇中,做好以下幾點:1、投資股票,不能以全部的個人資金、資產或者家庭資金、資產進行投資,是需要規避風險以及應對風險的,一般合理的匹配比例為個人閒置資金的30%或者家庭閒置資金的30%的資金。當然,更加不能配資、借錢、貸款炒股;

2、銀行業上市公司,並不是每一家要麼高股息,要麼成長性強,在選擇銀行業上市公司時,行業33家上市公司,需要對比清楚哪些上市公司具有高股息,哪些上市公司具有高成長,再決定投資;

3、銀行業上市公司普遍市盈率較低,在選擇上市公司進行投資的時候,當對比同行業內的市盈率水平。

4、股票市場並非無震盪,就算是穩定性強的銀行行業,也具有一定的震盪。這就需要投資者著眼於短線、中線還是長線。銀行行業上市公司普遍不適合短線投資,需要投資者更加偏重於長線價值投資,具有規劃性的投資。


厚金說


銀行是一個強週期和行業,其表現長期看由一個國家的宏觀經濟決定,短期受政策的影響特別大。我今天和大家系統分享一下銀行股的投資價值。

一、歷史上銀行股的大漲

在過去的十年時間出現過三次銀行股相對於市場,走出了階段性獨立行情。


第一次是在2008年11月,當時內外環境非常嚴峻,內部環境經濟週期下行,消費需求放緩,外部美國次貸危機向全球蔓延。在此經濟背景下,我國政府出臺了積極的財政政策和寬鬆的貨幣政策來對沖經濟下行壓力。推出了四萬億的量化寬鬆計劃來拉動內需,刺激基建還有房地產投資。在金融市場上,央行在2008年的四季度也是先後降息四次,共一點八九個百分點,直接推動2009年的金融機構新增人民幣貸款是激增了95%,接近翻倍,然後達到了9.6萬億,在這種量化寬鬆帶來的信貸擴張推動下,銀行板塊在當時走出了一波獨立行情。在2009年的板塊漲幅是跑贏了上證綜指超過20個百分點,這是第一次的獨立行情。


第二次是在2012年12月到2013年的1月之間,當時經濟預期回暖,同時貨幣政策依然保持寬鬆,在城鎮化建設還有棚戶區改造帶動下,銀行整體信貸高增長,同時資產滯脹預期改善,銀行股也走出了一波獨立行情,跑贏了大盤接近23個百分點,這是第二次。


第三次獨立行情其實是在2017年的5月之後,當時資本市場環境是在國家推出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還有環保限產的政策推動下,要淘汰落後產能,帶動了整體的週期原材料價格顯著走俏,大幅改善了一些上游能源類,還有資源類企業盈利狀況。而這一部分,主要是以國有銀行為代表的銀行板塊資產端質量明顯改善,同時盈利能力得到了持續好轉,國有銀行像五大行的不良餘額絕對數是出現了向下的拐點。整體不良率進入到了一個下行通道。在這種預期的帶動下,板塊指數在在2017年5月到2018年的1月,也是跑贏大盤接近20個百分點。


總結這三次銀行板塊相對於大盤指數獨立行情的經驗,我們認為銀行板塊的上漲需要三方面的條件:


首先最重要的肯定是作為強週期板塊來說經濟預期的一個拐點,對於銀行板塊是一個最重要的催化。


第二個我們也可以看到過去三次獨立行情,都是由這種寬鬆流動性環境的一個呵護,整體無論是金融市場,還是信貸市場,都是維持一個流動性相對來說比較寬鬆的環境。


第三點,銀行在資產質量相對平穩的條件下,信貸延續了一個較高的增速水平,這塊來說其實對銀行業績拉動會比較明顯。


二、現在的投資環境

第一個是政策的變化,首先就是央行先後四次推出了定向降準,釋放了上萬億的流動性來支持金融扶持實體經濟,這是在資金層面營造一個寬鬆流動性的環境。另一方面資管新規細則出來之後,監管政策有一個邊際趨緩傾向,資管新規給銀行表外理財也是相對來說給予了到2020年的過渡期,有利於行業進行一個漸進性調整。

第二點,從流動性環境看,央行進行幾次降準釋放流動性的之後,目前來說金融市場利率也在保持一個低位水平,在寬利率向寬信用傳導過程當中,市場利率整體有望保持一個相對寬鬆的狀態。


第三點,從信貸投放角度,一季度在政策要求發展普惠金融的引導下,銀行整體信貸投放是在明顯的放量,3月份披露出來的社融還有信貸數據,全面超出此前的市場預期。其中尤其是在新增社融這一塊,達到了2.86萬億,同比多增了1.28萬億的水平,創下近三年來最高。


三。數據分析

如圖是申萬一級行業ROE均值與方差匹配情況。


從圖中我們可以發現,在申萬一級行業的28個行業中,食品飲料、家用電器、銀行板塊兼具有較高ROE均值和較低的方差的特點。具體來說,在增長上,食品飲料、家用電器、銀行板塊過去五年平均ROE都在15%左右或以上,分別為17.14%、17.68%、14.94%;在增長的穩定性上,這三個板塊在過去五年都具有較為穩定的增長,方差都較低,分別為4.42、4.12、5.56。也就是說食品飲料、家用電器、銀行板塊不僅具有較高的增長,而且這種高增長還具有可持續的傾向。

從上表中,可以看出兼具三個優點的只有銀行板塊。從靜態的當前角度出發,銀行板塊目前兼具低估值與高增長的特點;從動態角度出發,銀行板塊的估值和增長都處於一個歷史較低的百分位,根據均值迴歸定律,未來銀行板塊有望迎來估值的回升以及更高的增長。此外,從增長的穩定性角度出發,銀行板塊不僅具有高增長的特點,並且其增長較為穩定,偏離的程度較小。因此,在此輪震盪的市場行情中,可以優先考慮優質的銀行板塊。


貧民窟的大富翁


  談談我對銀行股的幾點看法:

  1、銀行股整體而言在A股屬於特別慢熱型選手,一是因為盤子大,撬動銀行股的資金相比中小創業要很多;二是屬性敏感,除非上意指示,資金炒銀行不可能(擾亂金融系統穩定那是重罪,參照56億張家港的罰款)。因而銀行股從來都是穩健型基金的聚集地。

  2、銀行業在生命週期中屬於成熟型產業,期待它的成長性帶動股價激增不可理喻。銀行股的高分紅是我持有平安興業的重要原因,因為前期有了超過60%的收益安全墊,日常波動我基本不太關注。每年5%-6%的股息率說實話都可以碾壓市場少一半的公募基金了。

  3、就我這兩年的有限經驗,銀行股的週期2-3年輪換一波漲跌,PE基本上在5-10間波動(不包括新股),所以這就給了我們一個選銀行股的較有限策略:在下跌週期內買入,以PE的歷史低位5附近逐步建倉,然後持股待漲。切記銀行股的追漲殺跌是不可取的,否則它的股性會讓你備受煎熬。

  4、銀行股去年下半年走了一波,個人覺得調整的意願強烈。畢竟現在存量資金博弈,二八分化的格局還會繼續,剛開完的兩會大大提創新企業,證監會提獨角獸,經過兩年低迷的創業板今日交易量也漸活躍,所以銀行股在2018年的預期,個人覺得會是調整期,弱勢縮量窄區間振盪為主,畢竟在2013年—2016年銀行股的弱勢太常見了。我有限的經驗就是,比喻成兩性關係,銀行股最多高潮幾分鐘沉寂一整天。還有一點值得注意去年狂拉張家港行的遊資被重罰了56億,去年張行對銀行股的策動也是很重要的。

  最後一句,參與銀行股的心理預期是長期,進入位是低價低PE,享受它的高分紅。希望這些對你有幫助吧。

要是覺得我說的不錯的話,麻煩點個贊關注一下唄!


股巢網小徐


第一句話先把結論說了,個人認為,銀行股是可以作為長期投資的選項。原因有以下幾點。

1、低估值

目前大A股中,銀行股的市淨率大多數在0.8以下,極個別大於1。市盈率多數在5%左右(沒有具體查數據)。也就是說,在A股中,銀行股是被嚴重低估的。

2、高分紅

從今年的銀行股分紅情況,股息率大於4%有10家,大於5%有4家(印象裡,可能不準)。這在所有板塊中應該是屬於佼佼者。

3、安全性

在我國,是不能存在銀行破產的情況(美國08年金融危機時,有銀行破產)。銀行股多屬於大盤股,規模大,不易被莊家超控股價(超控股價波動需要代價大)。同時因為這點,也決定了,銀行的股價波動小,不可能出現短期內股價大幅上漲或下跌。(如果想一夜暴富,不推薦買銀行股)。

對於投資小白,眾多銀行股不知道選哪個情況下,可以選擇買銀行指數基金。目前銀行指數處於歷史估值低窪區(低於歷史90%時間)。升值潛力巨大。

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雜牌偽球迷


去看看新鋼股份市盈率幾何,稀土鋼新秀。


J-20B


亂買銀行股正好背離了價值投資……把價值投資等同於看市盈率,是愚蠢的行為。

銀行股市盈率低,是真的,市盈率是反映盈利和股價的關係………銀行在新的形勢下,內控出問題不少,很多造成巨大損失(某銀行四川分行損失700億元),資產都有水分,盈利好有多大意義。

銀行股,盤子大,擴張性一般。金融脫媒正在推進,監管正在強化。今年市盈率低不等於後幾年市盈率低。

銀行股經過2017年的漲幅,對比很多股票下跌,投資價值逐漸下降。

價值投資需要懂價值,要是簡單看市盈率,那就太簡單了。

注…本人在銀行信貸部門工作二十年,炒股二十年。有興趣加關注… 1,微頭條發“腦洞新聞”,快樂生活,快樂人生。 2,在頭條號“飛刀48號”發關於情感和成功學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