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漁家傲·秋思》好在哪?你怎麼看?

月清陌縈


好在下闕峰迴路轉

從雄渾到豪情,從豪情到悲壯,從悲壯到悲傷,從悲傷到嘆息。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裡,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髮征夫淚。

上闕只是寫景,首句一個“異”字,何止是表達新奇,新鮮,甚至還有一絲絲讚美之意。第二句隱藏了一個提問,為什麼大雁直接飛過,從不在這裡停留?所以,第三句應當是第二句暗中提問的答案,是因為邊聲,角聲交織在一起,表現出這裡時常有戰事發生,所以連大雁也不敢多做停留。千嶂者,連綿山嶺之意,引人深思的還是最後一句,長煙落日,難免會想起王維詩“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之景,此景蒼涼雄渾,氣貫天地,可在這個豪情的美景之下,卻是一座深閉的孤城。為何城門深閉,還是因為戰事頻繁,而且還露出一個殘酷的現實,城中將士太少,所以只能守,卻無法攻。

上闕只是敘述,然後通過普通的景物描寫,來暗示邊軍的辛苦和戰爭的殘酷。尤其是最後一句,將前面所有的美景一擊而碎,再美又能如何,不過是孤城一座。

下闕便將鏡頭從遠處拉到身邊的普通將士身上,濁酒一杯,離家萬里。雖然沒有說如何思念家鄉和親人,可萬里之遙,怎可能沒有思念?此處不說思鄉卻把思鄉之情渲染得滿身全是。然後和上闕一樣,又在暗中埋下了一個提問,為何不歸鄉?自然是燕然未勒,戰事未平,歸不得家鄉。當然也可以說,未敗敵寇,無顏歸鄉。結果便長留於此。這兩句隱藏了問答模式。然後又聽到了羌管聲,羌管多為獨奏,聲色高亢悲愴,顯然,這是一個思鄉的將士所吹,畫面到此已經是讓人斷腸了,偏偏又說了一句此時正值深夜,卻有人仍然無法入睡,原以為會像許多詩詞一樣,在結尾弄得更加含蓄一些,誰曾想如此簡單粗暴地將事實撕給世人看——將軍白髮征夫淚。兵少,馬缺,物資匱乏,只能守不能攻,然後激情和鬥志就像羌管聲一樣全落在了地上!

下闕之妙,就妙在毫不含蓄,直接了當。尤其最後一句中的白髮和淚,更是讓人悲傷不已,更難過的是,這種境遇無法解決,會一直持續下去。暗地裡交待出一個事實。

不論是將軍,還是士兵,或是征夫,或許在死在這裡。

因為,他們看到了死亡,卻看不到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