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歷史上沒有中舉的高官和名人有哪些?

晴天62626


歷史上沒有中舉的高官和名人太多了。科舉制正式化,規模化和擴大化,已經是宋朝時期了。隋唐的科舉制,錄取人數還比較少,明清時期是科舉制的成熟年代,有功名才成為當官的必要因素。

而且,皇親國戚和朝廷勳貴是不需要考試的。在隋朝之前,察舉制,徵辟制和九品中正制模式下,都是門閥世族的特權,寒門子弟機會是比較少的。另外,軍事家庭有功名的也相對較少,是晉升的軍功系統。

我在這裡就說說清代的嶽鍾琪吧。嶽鍾琪是四川人,世代軍事家族,號稱岳飛二十一世孫,四川提督嶽升龍之子,歷經康雍乾三代,性格深沉剛毅而多智謀,是戰功赫赫的將軍。

父升龍,初入伍,授永泰營千總。

特別是當年隨康熙皇帝西征噶爾丹,協助年羹堯擊敗青海和碩特部首領羅卜藏丹津,平定大小金川,推行攤丁入畝,奉命將雲貴兩地"改土歸流"等功績,名留青史。從容貌來說,嶽鍾琪這個人長身赬面,隆準而駢脅。武力值比較高,臨陣挾二銅鎚,重百餘斤,指麾嚴肅不可犯。軍西陲久,番部皆讋其名。

而且,在清代滿族地位高於漢族,漢大臣拜大將軍,滿洲士卒隸麾下受節制,嶽鍾琪一人而已,三朝師武臣,鍾琪為巨擘。可見,嶽鍾琪的功勞之大,是清代最著名的將領之一。


秦右史


隋唐以後,開科舉士,不第名人,有且甚眾:唐代杜甫,宋代陸游,明代唐寅,明李時珍,不一而足,事蹟功德,毋庸細說;不第高官,比如和珅,以下二人,粗略評說:

唐末黃巢,山東菏澤,曲阜雖近,學問一般,粗通筆墨,略具詩才,屢試不第,懷恨在心,仇視社會,落榜之時,怒從心起,惡向膽生,寫詩一首:待到深秋,菊敗花絕,衝透長安,滿城金甲,殺氣騰騰,邪戾無邊,喜愛動亂;

私憤報復,狹隘殘暴,生性嗜殺,攻破長安,屠盡男丁,攻打陳州,人肉軍糧,慘無人道,滅絕人性,令人髮指,建元稱帝,沐猴而冠;天下大亂,你攻我伐,大明宮殿,巍峨壯麗,千宮之宮,可憐焦土,焚燒殆盡,天道存義,報應不爽,死無葬土,民族敗類,遺臭萬年。

寫到這裡又聯想到了項羽,這位被歷史上無數文人騷客讚歎稱道的西楚霸王,與黃巢毫無二致,同樣的狹隘殘暴,生性嗜殺,色厲內荏,殺降無數,斬秦子嬰,他也同樣焚燬了偉大壯麗的咸陽宮,大火三月不滅。如果秦始皇當時埋的淺一點,陵墓規模小一點,項羽會把始皇帝從墓裡挖出來焚屍,始皇陵規模過於龐大,掘墓顯然行不通,於是為了洩憤,焚燬了陵墓上面的建築掠走了裡面的奇珍異寶。古今中外的正統王朝,幾乎沒有殺前朝王皇者,更沒有毀陵燒陵之惡行,只有惡賊叛亂匹夫才會這麼做,那將遭天報應,項羽就這麼做了,最後也落個得烏江自刎,大卸五塊的下場!一介四肢發達、目無天道、頭腦衝動、為洩私憤而濫殺之匹夫耳。

清洪秀全,廣東花縣,耕讀世家,學問不好,筆墨稍通,童生三落,秀才不是,懷恨在心,仇視社會,大罵孔子;他要開科,天下取士,手握乾坤,殺盡痛恨,滅絕憎惡,禾乃玉食,萬寶歸他,造反初衷,令人無語;拜教上帝,是神非人,入教之徒,賤售家產,交給公庫,互為人質,造反無退;殺伐詔令,斬首不留、該誅該滅、放膽殺妖,毛骨悚然;攻入南京,清朝官員、滿族百姓、僧尼道士、商人儒生,滿漢皆有,統統殺掉,長江血染,東流皆赤;太平天國,十四多年,社會暴亂,民生凋敝,流民四散,餓殍遍野,戰死餓死,接近一億,慘絕人寰,內亂之大,亙古未有,古今中外,規模最巨,無出其右,空前絕後;二戰稍遜,世界全算,死九千萬,一場內亂,甚於二戰。食草餓死,不得葬地,民族巨賊,罄竹難書。


歷下論史


20歲就中了秀才,然後直到41歲仍然沒有中舉,不過我覺得恰恰這也讓他有更多時間來研究書法、繪畫、戲曲、兵法等才藝,清朝八大怪的鄭板橋非常喜歡徐文長的書法,說過願為”青藤門下狗“,近代繪畫大師齊白石則對徐文長的繪畫五體投地說過”恨不生三百年前,為青藤磨墨理紙”。徐渭的才子之名在明代可以排前三,單論藝術造詣怕是沒人可以望其項背。還有更突出的才能就是兵法和韜略了,徐渭落榜後曾給胡宗憲當師爺,幫助胡宗憲打敗了倭寇,肅清了東南匪患。


但是徐渭的命運卻是很悲慘的,多年科考不中,給胡宗憲當師爺後,因胡宗憲被整,也連累了徐渭,裝瘋賣傻躲過一死,卻進了大牢,從牢獄出來後鬱郁不得志,晚年更是不得不變賣字畫謀生,死前唯有一狗與之相伴,床上連一鋪席子都沒有。


玉小王33


有 李白就是

科舉制度是中國古代最偉大的發明,一直到現在全世界選拔公務員都還在用這種考試的方法。科舉制度對人類文明貢獻太大。

科舉制度萌發於南北朝時期,國家真正施行是在隋文帝時期開始,完全制度化成型是在唐代。這也為唐代的發展培養了大量的寒門人才,通過科舉達到事業頂峰的人才也很多,比如大家熟悉的大詩人王維就是開元年間的狀元。


但是在唐代也有很多名人沒有通過科舉,最明顯的就是大詩人李白,唐代是個崇尚詩文的朝代,寫詩也是科舉考試重要的手段,但是偏偏在寫詩上面才華橫溢的李白卻沒有參加過科舉考試,主要原因就是,古代把民分為士農工商四個階級,其中士地位最高,商地位最低。而《唐六典》規定:刑家之子,工商殊類不預,明確規定是罪人之子和商人之子是嚴禁參加科考的,且李白的父親李客恰好是個商人,所以李白是不能參加科考的。

後來李白通過其他方式也進入過朝廷的核心部門,有直面玄宗皇帝的機會,唐玄宗令李白供奉翰林,職務是給皇上寫詩文娛樂,陪侍皇帝左右。玄宗每有宴請或郊遊, 必命李白侍從,利用他敏捷的詩才,賦詩紀實。李白鬱郁不得志,他不想做舞文弄墨的詩文供奉。曾經寫下過:“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這樣的詩句。


雖然沒有參加科舉考試 但是無礙李白成為名人,成為大唐王朝時期群星中最鮮亮的一顆星。


行走的二公主


沒有中舉的高官和名人。

黃巢:落第後,直接便造反了。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杜甫:也是沒有中舉,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

吳承恩:補了歲貢生,寫了妖魔小說。

蒲松齡:《聊齋志異》。

還有很多很多,柳永,李賀,李時珍等等。


林鹿蘋


我就講一個,清代的李衛,官至兩江總督


禮襄研究室


這種情況太多了,多的不可勝數。僅列舉幾位吧:

秦末的趙高,西楚霸王項羽,紙的改進者蔡倫,宋代四大奸臣之一的的童貫,一生受人愛戴的周總理,我國的著名領導人宋慶齡,有我國“鐵娘子”之稱的吳儀等等。外國的有,啟蒙運動後期思想的康德、近代科學創始人牛頓、康德思想繼承人叔本華、近代科學奠基人伽俐略、古典音樂和近代音樂的銜接人,樂聖貝多芬等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