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8 航拍中國(六)上海·魔都傳說

筆者整理記錄了《航拍中國》中祖國的大好河山,當您去到

那裡時,能“按圖索驥”,徜徉山水之餘、有益身心之外,不忘中華之偉大!如果您喜歡本文章,請收藏、點贊、評論或轉發,關注本頭條號,將繼續給您推送精彩內容!(央視保有其相關內容的權利)

航拍中國(六)上海·魔都傳說

航拍中國(六)上海·魔都傳說

航拍中國(六)上海·魔都傳說

筆者按:稱呼上海為“魔都”,沒有標準解釋。筆者認為,“摩登”英文(Modern[ˈmɒdn])的英文發音諧音“魔都”,應該代表了上海作為中國大陸第一個現代化都市的真實意思吧?!

上海,位於中國東部。長江,在此入海。城市建立在平均海拔4米的沖積平原之上。蘇州河自西而來,黃浦江穿城而過。江的西岸叫作浦西,江的東岸被稱為浦東。

航拍中國(六)上海·魔都傳說

航拍中國(六)上海·魔都傳說

筆者注:上海,春秋屬吳國,春秋末期越國吞併吳國,戰國時期楚國吞併越國,在戰國末期,上海是戰國四公子之一楚國春君黃歇的封邑,故別稱為“申”。

航拍中國(六)上海·魔都傳說

浦西與浦東,黃浦江的流向(自南向北)


第一部分 吳淞口 外灘

我們的旅程,從黃浦江的終點開啟,沿江而上,遇見上海第一條不同凡響的天際線。

航拍中國(六)上海·魔都傳說

第一部分 吳淞口 外灘

  • 吳淞口

長江在這裡接納了它的最後一條支流--黃浦江,當它流經這座燈塔時,意味著這條全長6300公里的大河(長江),即將匯入東海。

航拍中國(六)上海·魔都傳說

吳淞口

  • 黃浦江

一個世紀前,上海的價值從這裡被發現。前方的海洋,讓上海與世界相連。

身後的長江,能夠深入中國廣闊的腹地,通達是這座城市最原始的資本。

航拍中國(六)上海·魔都傳說

黃浦江

沿著黃浦江,溯流而上,不遠處就是外灘。飛行在黃浦江上,臨江而建的20多棟西式建築,是外灘最顯眼的標誌。曾經,中國近一半的財富,都被外灘攬入懷中。但它擁有的僅僅是

1500多米的濱江地段。

航拍中國(六)上海·魔都傳說

外灘夜景

外灘的前身,是片泥濘的淺灘。鴉片戰爭後,上海被迫成為開埠通商的口岸。來華的英國人,一上岸,就看中了外灘。

航拍中國(六)上海·魔都傳說

外灘

  • 外灘信號燈

外灘的歷史在這一刻發生轉變。氣象信號塔,位於外灘的南端。19世紀末,這座信號塔通過懸掛不同的旗幟,為船舶提供氣象信息。信號塔的頂部,曾經有一個巨大的黑色鐵球。12點一到,鐵球準時落下。那一刻,人們同時按下鐘錶,校準時間。

航拍中國(六)上海·魔都傳說

外灘氣象信號塔

  • 海關大樓

20年後,外灘上的另一座大樓,裝上了更先進的計時器。這座大鐘從英國遠道而來,並設置為東八區(UTC+8)時間,也就是現在的北京時間(筆者按:實際上很久以來,國際上公認的名稱是“上海時間”)。那時,全球化的世界正在形成之中,上海率先採用統一的標準時間,跟上了世界的步伐。

航拍中國(六)上海·魔都傳說

海關大樓

  • 匯豐大樓

隨著上海開埠,許多金融機構湧入外灘。這座白色穹頂的大樓,曾經入駐過一家實力雄厚的銀行(筆者注:英國匯豐銀行),源於羅馬建築美學的三段分劃設計,使整棟大樓莊重而不失典雅。這種通過穩重的建築外觀,增強儲戶安全感的方法,今天的銀行大樓仍在使用。

航拍中國(六)上海·魔都傳說

匯豐大樓

  • 南京路

這條連接外灘的道路,是上海最繁華的商業街。租界時期,南京路只是條小土路,英國人喜歡在此遛馬,人們就把它叫作馬路。從馬路起步,中國人奔跑在通往近代化的道路上。上海的第一盞電燈,第一條有軌電車線路,就誕生在南京路上。

航拍中國(六)上海·魔都傳說

南京路


第二部分 蘇州河 造船廠

接下來的旅程,將跟隨河流,探尋上海最早的工業基因。古老的工業廠房,如今輻射藝術力量。傳統的行業,正在努力成為標杆。

航拍中國(六)上海·魔都傳說

第二部分 蘇州河 造船廠

  • 蘇州河

蘇州河是古代上海通往臨近城鄉的主航道。開埠前,它被叫作吳淞江來到上海的外國人發現,沿著這條河可以抵達蘇州,於是給它取名蘇州河。

航拍中國(六)上海·魔都傳說

蘇州河

蘇州河的終點,有一座110歲高齡的大橋。1907年,大橋落成。因為不收過橋費,它被稱作白渡橋。-_-!“白”在上海話中,是免費的意思。

航拍中國(六)上海·魔都傳說

蘇州河 外白渡橋

大橋前方的水閘,每天開合兩次,調節河流水位。水閘打開時

蘇州河就匯入前方,更加開闊的黃浦江。

航拍中國(六)上海·魔都傳說

蘇州河在黃浦江入口

黃浦江從浙江發源,一路向東,穿越上海。20世紀初,上海工業高歌猛進,人們需要更大的河流運輸原料,提供水源動力。當蘇州河捉襟見肘,精明的商人,轉而選中了黃浦江。

航拍中國(六)上海·魔都傳說

黃浦江

這座煙囪高聳的建築,曾經是一座發電廠。上海華界的第一盞電燈,就是由它點亮。如今,電廠變身為藝術館,老廠房的巨大空間,最適合裝下當代藝術的奇思妙想。古老的建築被重新利用,而一些傳統的行當,在歲月打磨中,重煥生機。

航拍中國(六)上海·魔都傳說

黃浦江

  • 外高橋船廠

造船是上海的家傳技藝。100多年前,黃浦江畔,誕生了中國第一家近代造船廠。如今,幾乎所有種類的船舶,都可以在上海建造。這艘載重量32萬噸的巨型原油船,正在進行船身結構的搭建,它的造價接近8000萬美元。外高橋船廠每年產出二十多艘不同的巨型船舶。

航拍中國(六)上海·魔都傳說

外高橋船廠


第三部分 時間之旅

這是一趟時間之旅,建築是歲月的時鐘,融入這座城市,古老的生活秩序。輾轉不同的樓宇,感受亂世中的城市胸襟,老房子看得見風景,更看得見傳奇。

航拍中國(六)上海·魔都傳說

第三部分 時間之旅

  • 朱家角

距離上海市區不到50公里,有一座古樸的小鎮。開埠前,以“小蘇州”自居的上海,就是這樣的江南水鄉。

筆者按:在設立上海市之前,上海本就是江蘇省(蘇州市)的“一部分”。

朱家角已經度過了1700年的時光。在上海,和它年歲相當的還有一座古老的寺廟。

航拍中國(六)上海·魔都傳說

朱家角

  • 龍華寺

相傳,龍華寺始建於三國時期。唐朝年間,武則天為它捐建了第一座佛殿。千年來,龍華寺香火不絕,它成為上海人新春祈福之地的首選。這座城市,常以年輕的面貌示人。實際上,它收藏著不少時光印記。

航拍中國(六)上海·魔都傳說

龍華寺

  • 豫園

在上海的鬧市區,隱藏著一座精緻的江南園林。豫園原是明代的一座私人花園,它身處喧鬧繁華的都市,但園內充滿了山林野趣。

航拍中國(六)上海·魔都傳說

豫園

豫園的熱鬧,在元宵節被推到極致。生肖彩燈是燈會的主角,今年是雄雞當道。跟隨著人群前進,前往熙熙攘攘的九曲橋。

航拍中國(六)上海·魔都傳說

豫園燈會

民間傳說,鬼怪只能走直線,新年到九曲橋上走一走,可以躲避鬼怪,去掉晦氣。豫園的燈會傳統,從清末開始,一直延續至今。

航拍中國(六)上海·魔都傳說

豫園燈會

變化的時代裡,總需要一些不變的風景。它提醒每座前行的城市,時刻不忘初心。

航拍中國(六)上海·魔都傳說

上海夜景

  • 老房子

飛行在上海的高空,時常能看見一棟棟紅色屋頂的房子整齊排列,類似於今天聯排別墅的佈局。其實,這是上海的老房子。新中國成立前,它們容納了這座城市60%的人口。

航拍中國(六)上海·魔都傳說

老房子

大門以石頭做門框,木頭做門扇,因此得名石庫門。清末,江浙一帶發生戰亂,大量百姓逃往上海避難,一時間,房子成為緊俏貨。為了節省空間,房地產商引進了英國聯排建築形式。富有的人家,可以買下一排石庫門。條件一般的,往往十幾戶合住在一棟裡。石庫門不僅安撫了生活,也見證了歷史

航拍中國(六)上海·魔都傳說

新天地北里

  • 摩西會堂

老建築在上海並不罕見,長陽路一帶的摩西會堂(猶太教),是上海著名的歷史遺蹟。這座隱蔽的小院,常常吸引外國人駐足。院子裡的牆壁上,鐫刻著一萬多個名字。這是一群曾經在上海生活過的猶太人。

航拍中國(六)上海·魔都傳說

摩西會堂

摩西會堂,是當時他們的宗教活動中心。二戰時期,為了躲避納粹迫害,3萬猶太人輾轉來到上海,這裡是當時唯一不用入境簽證的避難地(免籤)

筆者按:2016年3月28日,中國和以色列(猶太國)兩國簽署互惠協議,兩國公民能申請十年多次往返簽證。在8月12日, 以色列旅遊部也宣佈了中以十年簽證正式開始發放,以及同意取消團體簽證費。

航拍中國(六)上海·魔都傳說

摩西會堂 猶太難民名單牆

這座雕像,定格了一個感人的瞬間,一個上海女人,為猶太女孩遮風擋雨。一座城市,撫慰了一個民族的顛沛流離。

航拍中國(六)上海·魔都傳說

雕像

  • 上海灘影視城

飛往城市的西南角,與上海的舊日時光迎面相逢。整座影視城,目之所及,都是上海灘的經典場景。不少有關老上海的影視劇,都在這裡拍攝。

航拍中國(六)上海·魔都傳說

上海灘影視城

有軌電車最受青睞,流水般的劇集裡,它是雷打不動的出場道具。十幾位演員,通過巧妙的調度,就能製造熙熙攘攘的上海街景。諜戰劇,少不了飛簷走壁的動作戲。不用擔心,身吊威亞,演員總能順利脫險。變幻的場景,迷離的江湖風情。上海總能引發人們永不枯竭的好奇。

航拍中國(六)上海·魔都傳說

有軌電車


第四部分 浦東 陸家嘴

這趟旅程,我們將去觸摸這座城市的金融王冠,上海的老面孔,正在追趕時代。飛上高空,俯瞰人類創造的垂直世界。

航拍中國(六)上海·魔都傳說

第四部分 浦東 陸家嘴

  • 輪渡

每天清晨,第一班輪渡,搭載著人們跨越黃浦江,趕赴各自的營生。輪渡,曾經是浦江兩岸,最主要的交通方式。

航拍中國(六)上海·魔都傳說

輪渡

  • 大橋s

1976年,黃浦江上架起了第一座大橋。之後,大概以每三年一座橋的速度,人們不斷豐富著兩岸聯結的節點。

航拍中國(六)上海·魔都傳說

第一座黃浦江大橋:楊浦大橋

  • 陸家嘴

越過盧浦大橋,前往上海的心臟地帶,黃浦江在這裡拐了一個接近90度的大彎,成就了中國的黃金彎道。浦西的外灘,曾經是中國最富有的地區之一。上世紀90年代,浦東的陸家嘴接過了財富的接力棒。

航拍中國(六)上海·魔都傳說

陸家嘴(白天)

航拍中國(六)上海·魔都傳說

陸家嘴(傍晚)

  • 東方明珠 電視塔

東方明珠,是浦東資格最老的前衛建築。它的本職工作,是向全上海傳播電視信號。東方明珠造價8億元,建成時,它的高度,在全球電視塔中排行第三。

航拍中國(六)上海·魔都傳說

東方明珠 電視塔

夜晚的東方明珠,變幻不同的色彩,藍白燈光最常見,粉色一般出現在節假日。奧運會期間,東方明珠亮起國旗紅。2015年,巴黎遭遇恐怖襲擊,它則換上法國國旗色,為巴黎默哀。色彩轉換之間,東方明珠,呈現一個有態度的上海。

航拍中國(六)上海·魔都傳說

東方明珠 電視塔

  • 上海證券交易所(上證)

這座淹沒於高樓之中的建築,是中國資本市場的起點。1990年,新中國第一家證券交易所,在上海掛牌開業。3年後,這座資本殿堂落成。一樓大廳,可以滿足1600多位交易員同時交易。據說,股民們蜂擁而來,沒能擠進場內的股民用上了望遠鏡,甚至購買對講機,用於裡外聯繫。

航拍中國(六)上海·魔都傳說

上海證券交易所(上證)

  • 金茂大廈

金茂大廈,是陸家嘴第一棟超過400米的超高層建築。修長穩健的外觀,酷似中國寶塔。八角形的建築樣式,樓高88層,中國人鍾愛的數字8,在設計中被反覆使用。你可能想不到將中國傳統情懷,演繹得淋漓盡致的是一位來自美國的設計師。

航拍中國(六)上海·魔都傳說

金茂大廈

在大樓邊緣,我們發現這群挑戰者正在嘗試雲端漫步。他們身處的無護欄步道,距離地面340米。可以想象,他們邁出的每一步,都是心懸一線的奇妙體驗。

  • 環球金融中心(開瓶器)

金茂大廈旁的環球金融中心,頂部有一個梯形洞口,人們給它取了個外號,叫作“開瓶器”。492米高的大樓,好比一張風帆,越高就越招風。設計師大膽地在建築頂部,留出風洞,讓風從中穿過,以此降低風力對大樓的衝擊。

航拍中國(六)上海·魔都傳說

環球金融中心(開瓶器)

  • 上海中心大廈

很快,環球金融中心的身旁,出現了一位更高的鄰居,雲端之上的世界,讓我們重新認識,這座城市的高度。上海中心大廈高632米,是目前中國最高的建築。超過50萬平方米的室內空間,填滿127層樓。整棟摩天大樓,可以容納3萬人,在此工作和生活。

航拍中國(六)上海·魔都傳說

上海中心大廈

這是一座致力於降低能耗的高塔。大廈頂端的風洞口,安裝了270颱風力發電機,用來收集高空風能,提供大廈部分照明用電

航拍中國(六)上海·魔都傳說

上海中心大廈 風力發電機

樓頂的塔冠部分,設計了螺旋形的雨水收集系統,將雨水導入巨大的水箱,供大樓循環使用。

這塊寸土寸金的土地上,每一棟大樓,都是站著的金融街。

航拍中國(六)上海·魔都傳說

上海中心大廈

從陸家嘴輻射上海,這座城市的金融中心,正在創造屬於自己的時代。時光倒回30年前,這裡還只是一片茫茫田野。它幸運地趕上了上海急速發展的時代契機。浦東,成為新的造夢地。

航拍中國(六)上海·魔都傳說

陸家嘴

航拍中國(六)上海·魔都傳說

陸家嘴


第五部分 歡樂之旅

摩登都市裡,上演著傳統的相親,童話世界的歡樂頌正在唱響,動物王國的狂歡還在繼續。上海的新奇之旅,永無止境。

航拍中國(六)上海·魔都傳說

第五部分 歡樂之旅

  • 人民廣場

人民廣場,是上海公認的城市中心,它以開闊的胸懷容納不同的風景。廣場中央,分量十足的建築正襟危坐。廣場邊的公園,承載著兩代人的人生大事。

航拍中國(六)上海·魔都傳說

人民廣場

相親活動,在每個週末舉行真正的主角並不上場,父母是最操心的紅娘。撐開的雨傘上面,貼著徵婚者的信息,職業,身高,收入,以及擇偶標準,一一列出。每一把傘都希望自己,是最早收工的幸運兒。

航拍中國(六)上海·魔都傳說

人民廣場 相親角

  • 上海迪士尼

向南飛行,我們迎來了一座歡騰的樂園。在迪士尼樂園誕生的第60個年頭,這座童話城堡終於來到了上海。園區裡,聳立著全球最高的迪士尼城堡,它的原型是德國的新天鵝堡。但城堡頂端,安上了中國人最喜歡的牡丹花。

航拍中國(六)上海·魔都傳說

上海迪士尼

迪士尼造價340億人民幣,極致的體驗感,是它俘獲遊客的法寶。城堡旁的公園,借鑑了中國傳統園林的設計。儘管已經聲名遠播,但每到一個國家,迪士尼從不忘入鄉隨俗。

  • 上海野生動物園

離迪士尼樂園不遠的地方,住著來自五大洲的動物朋友,難怪人們叫它動物聯合國。首先迎接我們的是澳大利亞的國寶--袋鼠,對於飛行器的到訪,袋鼠顯示出極大熱情。來自非洲的狐獴,害羞又好奇,它們眼眶邊上的黑色暗斑,是一副天生的太陽鏡。

航拍中國(六)上海·魔都傳說

狐獴

即便在烈日之下,它們依舊可以直視天空,保持視野清晰。並非所有的企鵝都生活在寒冷的南極,麥哲倫企鵝就來自溫帶。它們從南美洲而來,跨越半個地球,在這裡安了家。接下來,我們去看望遠道而來的火烈鳥,粉色羽毛的被稱為大火烈鳥...

航拍中國(六)上海·魔都傳說

大火烈鳥

其實,紅色並不是火烈鳥的本來羽色,它們從食物中攝取的色素,被分解成紅色和橘色的微粒,儲存在身上。火烈鳥因此披上了一身亮麗的外衣。動物園裡,生活著龐大的熊家族,穿著黃色“V領衫”的是東南亞的馬來熊,手舞足蹈的是棕熊。這群來自不同國家的新移民,不僅和睦相處,還有著共同的愛好。為了美食,一起爬樹,一起攀車。它們是動物園裡,名副其實的“熊孩子”。

  • 獐子

黃浦江南岸的林地裡,生活著一群形似小鹿的動物,成語獐頭鼠目,以它們為例,形容人相貌醜陋,神情狡猾,以貌取人並不公平。其實獐子十分膽小,戰鬥力幾乎為零。它最擅長的是潛伏在樹叢裡,上海本地的獐子,早在100年前絕跡。2007年,20多隻獐子從外地引入上海。如今,這支隊伍壯大到了300多隻。

航拍中國(六)上海·魔都傳說

上海獐

  • 體育運動

沒有人會拒絕一座永遠年輕的城市,它生機蓬勃,活力四射,直教人忘記如何老去。

航拍中國(六)上海·魔都傳說

上海國家賽車場

揚帆不一定非得遠航,在上海西郊的澱山湖,帆船愛好者紛紛啟程。

航拍中國(六)上海·魔都傳說

澱山湖帆船

最普通的跑道,也能變幻花樣。這座城市的快樂,呈現出不同的色彩。

航拍中國(六)上海·魔都傳說

彩色跑

為支持的球隊加油吶喊,感受草坪上激烈碰撞。無論收穫歡笑還是眼淚,上海都是我們共同的主場。

航拍中國(六)上海·魔都傳說

上海體育場

當燈光亮起,上海的魅力更加展露無遺。每一束光的背後,都是一個故事。兩千多萬人懷揣夢想,選擇了這裡。(筆者按:常駐人口兩千萬,外來人口估計相當!)

航拍中國(六)上海·魔都傳說

每一束光的背後,都是一個故事

人才的聚集,是城市發展的底氣。思維的激盪,資源的共享,造就這座城市真正耀眼的光芒。

航拍中國(六)上海·魔都傳說

思維的激盪,資源的共享,造就這座城市真正耀眼的光芒


第六部分 崇明島 中國商飛 洋山港

最後的旅程,我們將感受這座城市的詩意與遠方。一座島嶼,哺育南來北往的生命,探尋新興的科技力量,感受令人振奮的中國速度。參觀一座超級工程,見證它匯通天下的願景。

航拍中國(六)上海·魔都傳說

第六部分 崇明島 中國商飛 洋山港

  • 崇明島(東灘溼地)

這片靜謐的土地,在飛行途中,與我們不期而遇。崇明島位於長江入海口,距離上海市中心僅有40多公里,長江攜帶著泥沙,沖積出這座海拔不足5米的島嶼。1300年來,它從未停止生長。直到今天,仍然以每年兩百米的速度,持續向東海推進。在島嶼的最東端,是一片河口濱海溼地。夏天,東灘溼地,正在享受它的悠閒時光。可一到秋末,它就成為繁忙的交通樞紐。

航拍中國(六)上海·魔都傳說

崇明島(東灘溼地)

數萬只候鳥來到這裡過冬,聲勢浩大的遷徙中,小天鵝擁有最強的毅力。它們從遙遠的西伯利亞出發,每天的飛行距離將近1000公里。就像我們熟悉的描述一樣,它們一會兒排成個“人”字,一會兒排成個“一”字。藉助順風飛行,巧妙地變換隊形。鳥兒在飛行中,可以省下不少力氣。看來,實用性,才是成就這種經典隊形的原因。

  • 中國商飛(中國大飛機制造商)

告別小天鵝,我們繼續追趕上海前行的腳步。這棟建築叫作飛機樓,從空中俯瞰,它名字的由來一目瞭然。“一.二八”事變中,日軍的飛機轟炸,讓上海損失慘重,國人由此萌生飛機強國的渴望。一年後,人們集資10萬元建造了這座飛機樓,航空救國運動正是從這裡起步。

航拍中國(六)上海·魔都傳說

飛機樓

向西飛行,來到中國最大的民用飛機總裝製造中心。這是中國首款自主研發的噴氣式支線客機,正在進行的是最後階段的總裝。(筆者注:支線客機(regional aircraft)通常是指100座以下的小型客機,一般設計座位為35~100座。

航拍中國(六)上海·魔都傳說

支線飛機ARJ21

2017年,這批飛機將交付航空公司,投入航線運營。廠房外的

C919飛機體量更大,它同樣由中國自主研發製造。此前,我們乘坐的飛機大多來自波音,空客兩大公司,C919的面世即將打破壟斷。

航拍中國(六)上海·魔都傳說

大飛機C919

  • 佘山·上海天文臺

飛往城市西郊,海拔

100米左右的佘[she]山,是上海陸地上的天然最高山。在這不起眼的高度上,科學家們在尋找超乎人類視野極限的可能。117年前,法國人在佘山建立天文臺,架起中國第一架大型天文望遠鏡,古老的東方,第一次將目光投向更深邃的太空。

航拍中國(六)上海·魔都傳說

佘山 上海天文臺

  • 天馬山·射電望遠鏡

今天,不遠處的天馬山腳下,亞洲最大的全可動射電望遠鏡正在傾聽宇宙的動靜。它通過接收來自太空的無線電信號,幫助人類感知百億光年之外的天體。2013年,天馬望遠鏡與北京,新疆等地的5臺望遠鏡緊密配合,為“嫦娥三號”月球探測器指路,讓它準確地降落在月球上。

航拍中國(六)上海·魔都傳說

天馬山 射電望遠鏡

筆者注:射電(Radio),無線電波波段,波長比可見光長,穿透能力很強,可以接收到“外星人的信號”,如果有外星人的話。

  • 東海大橋

飛行在東海之上,這座蜿蜒的大橋將帶我們橫跨大海,這是全球第二長的跨海大橋,S形的身段,讓它在32公里的路程中儘可能少地受到洋流的正面衝擊。

航拍中國(六)上海·魔都傳說

東海大橋

  • 洋山港

在它連接的小洋山島嶼上坐落著一個世界級集裝箱大港,洋山港區附近的水域,深達16米,即便是目前全球最大的集裝箱船,也能順利靠港。

航拍中國(六)上海·魔都傳說

洋山港

這是一艘總長約400米的超級集裝箱船,它可以搭載14000個標準集裝箱。如果將這些箱子相疊,它們的高度至少是珠穆朗瑪峰的3倍。每天有45000只箱子在洋山轉運,而這個港區,只是上海港口鏈條的一部分。

航拍中國(六)上海·魔都傳說

洋山港

上海港的集裝箱年吞吐量約佔全球總量的十分之一。俯瞰洋山港區,上海引領世界的雄心,不言而喻。上海,因河而興,通江貫海。一百多年的時光,一個聚散離合的碼頭,變為吞吐萬匯的港口。最大膽的夢想,展望未來。最務實的行動,擁抱現在。這就是上海。

航拍中國(六)上海·魔都傳說

上海引領世界的雄心,不言而喻


航拍中國(六)上海·魔都傳說

航拍中國(六)上海·魔都傳說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請收藏、點贊、評論或轉發,關注本頭條號,將繼續給您推送精彩內容!

航拍中國(六)上海·魔都傳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