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2 對二田的批評和讚揚是不是都太過分了

【千千千里馬原創-書法-二田】對於二田的書法,社會上也是吵的有些沸沸揚揚的氣勢了。

其實,他們學習歐陽詢這一派的書法,真的可以用前無古人來說了。

那麼,今天,能夠與二田學習歐陽詢一派成績相頡頏的,還真沒有一二。

我雖然不是很瞭解他們的書法全部,但是,我也認真看過他們的作品。

你真要挑剔什麼毛病,我覺得真沒什麼毛病可挑剔了。

田英章的書法恪守歐家大法,咬定青山清麗有致,面目一新,可以用“青出於藍”而言之。

關於田英章的字寫得多好,我想就說這些足夠了吧?因為我的評價,就學習層面來說已經非常之高了。

對二田的批評和讚揚是不是都太過分了

那麼,為什麼還有很多人與田英章的書法過意不去呢?

別有用意的我們就不討論了。我們還是從藝術的規律體系和評價體系來說說,我們如何評論田英章才合理的問題吧。

我是千千千里馬,喜愛詩書畫印,喜愛藝術評論。權威解讀,深度體驗,我們一起進入藝術殿堂遊覽。

藝術需要學習,學習就要師法古人,學習古人就要看你學到了古人的什麼。

總體來說,就書法而言,一是看“形”,這是一個像不像的問題,二是看“神”,這是生動不生動的問題。當然,藝術作品中的“神”很複雜,也不是“生動不生動”就能概括進去的,我們只是簡單說說罷了。

對二田的批評和讚揚是不是都太過分了

田英章的歐體書法,就“形”這個層面來說,我認為沒有什麼問題。這絕對不是按照一般的學習標準來衡量,而是按照最高的學習標準來衡量,就“形”而言,田英章的歐體楷書真沒什麼問題。

把形學好,這也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情。

我們許許多多的朋友,由於對形的問題很不在乎,這是很嚴重的學習問題。

所以,學習書法形很重要,是基礎的基礎。

對二田的批評和讚揚是不是都太過分了

當年,著名書法家林散之先生,帶著自己的書法作品請大學者黃賓虹指點,黃賓虹對他說;你的書法太形似了!什麼意思?這就是說,林散之的形已經很好,但是,只有“形似”,甚至非常“形似”也不是好書法!

黃賓虹說的對不對?當然對嘛!

我們接著就說田英章書法是不是太形似了!

我覺得,田英章的歐體楷書,也不能說屬於死摳“形似”的那種書法,他的字是有一些清麗色彩的。

但是,田英章的書法沒有“氣韻生動”的那種東西。整部作品四平八穩,每一個字的內部,也沒有“勾心鬥角”和藏龍臥虎之勢,這是他“出於藍”但是沒有勝於藍的遺憾。

例如,他的有一些字幾乎大小一致,有些部首完全一致。比如三點水的字,每一個三點水都是一樣的。

如果我們看看歐陽詢的三點水,大家都是知道的,歐陽詢的每一字的三點水都不一樣。

再比如“之”字。歐陽詢的《九成宮》裡面有33個“之”字,歐陽詢把每一個字都處理的不同,有大小的不同,有點畫結構的不同。

總之,富於變化,是一個大藝術家的基本情懷。我們從這些小小的的細節,就能體會出藝術的感染力。

那麼,我們再看看田英章的書法呢?完全沒有一個大藝術家的那種氣質和智慧。

他永永遠遠自己寧願定格在一個基本的藝術學習層面,這就是田英章書法的遺憾,也是大家對他又有讚揚又有批評的原因吧?

藝術評價是有不同層次的。基本的層次就是與古人同質,而更高的層次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只有那些經得起批評的藝術,站得住腳的創新藝術,才能最終登上藝術大師的殿堂。

對二田的批評和讚揚是不是都太過分了

田英章是一個優秀的教師,跟他學習初步的藝術入門沒有問題。

書法家其實是一種文化的代表。比如蘇軾,未必宋代書法家比蘇軾“字”好的人沒有第二個,只因為蘇軾不但有優秀的書法成績,更優秀的,是他的詩詞歌賦和文化思想,而書法完全是蘇軾的風流餘韻。

懷素沒有蘇軾那樣偉大的文化成就,但是,他有藝術創新。

一定要清楚;書法家是文化的代表,創新精神和文化成就是一個傑出書法家的標誌。

如果我的分析對你有幫助,點贊是最好的肯定,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