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質量經理成長筆記之1-12 不要用戰術上的勤奮掩蓋戰略上的懶惰

1-12上一篇主要分享了一些就製造業來講,Excel入門需要的一些技能準備,就像上一篇開頭講到的,掌握那些技能,其實只是入門級別的,相當於只是剛剛學會拿起這把菜刀切菜,距離精細的刀工還相差很遠。只相當於一個學徒工的水平,那怎樣才算是一個正式的廚師行走紅案江湖呢,我感覺至少應該掌握以下幾個方面。

質量經理成長筆記之1-12 不要用戰術上的勤奮掩蓋戰略上的懶惰

首先是最核心的技能,函數。要說Excel最有特色的區塊,絕對是各種函數了。Excel不僅內置了豐富多樣的函數,支持多樣的運算,還可以自訂一些函數,解決自己的實際具體問題。衡量一個表格是否成熟的標誌之一就是其中的運算量是否使用函數來自動完成。為什麼如此強調函數的重要性?因為函數有著他天然的優勢。第一,豐富多樣的計算能力。小到簡單的加總,大到三角函數,對數甚至矩陣運算,函數都能幫你自動完成。想象一下吧,如果沒有Excel,你要實現10組三角函數或矩陣的運算,你如何才能完成?給你幾張紙,一支筆,你先算著,我先去泡杯茶,等我喝完,你可能還沒算完,我呢,微微一笑,優雅地打開Excel,簡單的敲擊鍵盤幾下,結果立即呈現。多麼美的畫面。

第二,快速複製的能力。再想象一個場景,大家都知道身份證的第七位開始的八位數字,代表出生年月。現在你的表格裡有1000個身份證號,分別把這1000個身份證號中的出生年月信息提取出來。如果您第一印象就是,要逐個把這1000個身份證號中間的八位數字複製下來,再粘貼到其他地方,這還不要做上半天,累個頭暈眼花才能完成,而且還免不了出錯?那說明您對Excel的認識還處在學徒水平。高手怎麼處理呢?在第一格寫一個Mid函數,複製,然後選中所有對應的單元格,粘貼,完成。手快的話全程不會超過20秒。

知識就是生產力啊。這裡得利於函數可以快速複製推廣的功能,大大提升效率。

第三,自動更新的能力。去年五月,親眼看到一個新來的下屬同事,把一些數據錄入到Excel表格中後,拿出手機,打開手機的計算器,開始計算,然後把計算結果輸入進去。這樣的低效簡直讓人哭笑不得,我有心捉弄一下他,等他把表格發給我看後,我把他叫過來,說第一列有個數字不對吧(其實沒問題),加上0.2以後再把結果給我。他不知有詐,返回座位後又掏出手機開始計算,然後交給我。我又在第三列隨便挑了個刺,又讓他去改。這次他心裡有點沒底了,可能核對了一下源數據,又用手機反覆計算檢查了幾遍,時間比較久,等他再把表格發給我,我假裝生氣,故意問他,改一個數字而已,用得著這麼久嗎?我怎麼看你一直在玩兒手機呢?他有點兒慌了,說沒玩手機,是怕再出錯,用手機算了好幾遍呢。我終於忍不住笑場了,他一頭霧水,不解地看著我。我終於和他攤牌了,先給他道歉,然後把計算函數教給了他。使用函數,不管過程怎麼變,結果都會第一時間跟著變。本來幾秒鐘的工作,他來回折騰了將近一個小時。我後來又和他談了很長時間,大意就是要善於發現和探索更快的工作方法,今天的事情對你算是一個小小的教訓。

不要用戰術上的勤奮掩蓋自己戰略上的懶惰。當然這件事我也有責任,在規劃員工入職培訓時,這一塊兒算是一個缺失,以不教民戰,是謂棄之。愧對孔夫子的教導啊。所以在這之後,在新員工入職時,崗前培訓增加了兩個課時的Excel入門,就包含了我上一篇分享的那些內容和本篇講到的基本函數使用。

質量經理成長筆記之1-12 不要用戰術上的勤奮掩蓋戰略上的懶惰

然後是圖表,也即是數據可視化的一些基礎,這裡邊包含兩部分內容,第一,選圖的邏輯。圖形需要應用到哪些場合,作用是什麼,這些都會影響到圖形的選用,比如,表示佔比構成,需要餅圖或環形圖比較合適,或單條堆疊柱狀圖;表示趨勢,可以選用折線圖,柱狀圖,面積圖;表示多個類別比較,選用堆疊圖,雷達圖等。這是基本方向,方向對,結果才能對。第二,信息的傳達,即圖表傳達的信息要清晰到位。有時候就需要對圖表的元素做一些調整,這裡同樣推薦商業週刊風格的商務圖表,造型嚴謹,細節用心,非常專業。至於具體形式和做法,推薦大家參考劉萬祥老師的相關教程,老師雖然無私,但我作為原創文章,不宜過多搬運劉老師的成果,感興趣的朋友請自行搜索。我是受益良多的,內部培訓也是參考劉老師的思路。

最後,談一談Excel VBA(基於VB程序語言的編程應用),許多Excel高手也沒有接觸過這個領域。甚至有說法,不懂VBA,你就無法真正瞭解Excel,頗有“為人不識陳近南,就稱英雄也枉然”的味道。確實,當你真正掌握VBA並應用VBA解決實際問題後,看著Excel按照你設計的程序一步步將工作自動完成,而你優雅地端起一杯茶,看著四周埋頭苦敲鍵盤的同事,自會有一番鶴立雞群之感,甚至我看某論壇上有一兄弟說當他的程序跑起來的時候,帶給了他初戀般的感覺。對於每天重複的操作,VBA能夠讓他一鍵自動完成。我之前的筆記有講過,我才畢業時,對技術類的東西有著近乎病態的執著,仗著自己有一些機器語言的基礎,所以自學了VBA,正好,我那時候是做現場品質工程師,每天上午的主要工作就是做品質報表,確實是重複的工作,所以我就用VBA解決了這個問題,每天上午早早得就把報表做完了,後來被主管發現後,還給我記了嘉獎,並要求我推廣。但是最終也沒推廣開,原因很簡單,入門太難,尤其對於沒有機器語言(VB,VC(C++),彙編)等基礎的朋友,很難寫出那些程序語言。而且,還有一點,VBA雖然能提升效率,也無需過分誇大,有時候,變換一下格式,加幾個輔助列,也可以很快完成的工作,無需花費大段的時間去編寫和調試程序。

質量經理成長筆記之1-12 不要用戰術上的勤奮掩蓋戰略上的懶惰

說到底,Excel只是一種工具,背後的人才是主體,不能讓工具左右了人的思維。數據分析處理的思維,就像內功,練到極致,飛花摘葉皆可傷人。也就不再拘泥於Excel裡邊這些技巧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