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5 「案例」山西臨汾市襄汾縣田園綜合體概念性規劃

《襄汾縣田園綜合體建設試點工作初步規劃》,規劃在汾河以東,北起襄汾縣與堯都區交界、南至縣城建成區,以燕村荷花園為核心,涉及2個鄉鎮9個村,面積1萬餘畝的區域開展試點工作,全力打造具有襄汾特色的近郊創意休閒農業田園綜合體。襄汾縣一直堅持“旅遊+”理念,以產業融合為途徑,把山水、田園文化的韻味匯入企業發展之中,形成了“旅遊+現代農業”“旅遊+特色文化”“旅遊+休閒服務”等業態,建立了旅遊與農業、工業、服務業融合發展的體制機制,實現了一、二、三產業融合的多元化發展格局。

「案例」山西臨汾市襄汾縣田園綜合體概念性規劃


「案例」山西臨汾市襄汾縣田園綜合體概念性規劃


「案例」山西臨汾市襄汾縣田園綜合體概念性規劃


「案例」山西臨汾市襄汾縣田園綜合體概念性規劃


「案例」山西臨汾市襄汾縣田園綜合體概念性規劃


「案例」山西臨汾市襄汾縣田園綜合體概念性規劃


「案例」山西臨汾市襄汾縣田園綜合體概念性規劃


該項目規劃在汾河以東,北起襄汾縣與堯都區交界、南至縣城建成區,以燕村荷花園為核心,涉及2個鄉鎮9個村,面積1萬餘畝的區域開展試點工作,全力打造具有襄汾特色的近郊創意休閒農業田園綜合體。即“一帶一園一莊三區”。“一帶”,即汾河溼地生態帶;“一園”,即文化創意產業園;“一莊”,即堯京葡萄酒莊;“三區”,即溫泉休閒度假區、創意農業體驗區、美麗宜居先行區。

在這個區域實施田園綜合體試點工作,主要有五大優勢:一是生態環境友好。二是產業基礎良好。三是市場主體成熟。四是利益聯結緊密。五是政策保障有力。 未來,襄汾將自家壓力,借力國家好政策,以“農業為基、文化為魂、產業為徑、富民為本”,全力把襄汾建設成為‘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新型城鎮化、城鄉一體化的示範區、鄉村旅遊的新標杆。

「案例」山西臨汾市襄汾縣田園綜合體概念性規劃


襄汾素有“棉麥之鄉”的美稱,自然條件優越,農業基礎好,產業基礎雄厚,擁有集創意農業、循環農業,農事體驗等要素基礎,

所以,五年來襄汾所培植的深厚的發展根基,為襄汾獲此殊榮奠定了堅實基礎。這五年,襄汾立足縣域特色優勢,把握市場脈搏,創新發展機制,大力發展休閒度假、創意農業、農耕體驗等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形成“農業+文旅+產業”的多元化融合發展格局,為經濟增長、農民增收提供了巨大動能。

「案例」山西臨汾市襄汾縣田園綜合體概念性規劃


農業為基,做優做強一產

“休閒農業,魅力鄧莊”廣奇西瓜觀光采摘節系列活動展開,文藝表演、優質農產品展銷、傳統技藝展示體驗、廣奇綠色農產品展示……每天的遊客絡繹不絕。

“規模化、產業化、品牌化”是襄汾做優做強農業的發展思路。不忘初心,憑藉對品質的嚴格管控以及現代化的發展思路,做大做強精品農業品牌,在現代農業發展上邁出了堅實的步伐。

「案例」山西臨汾市襄汾縣田園綜合體概念性規劃


節慶為媒,厚植文化底蘊

襄汾歷來重視文化文物的保護和文化體驗感的打造,制定了文化旅遊發展總體規劃,將文化旅遊作為襄汾轉型發展的接替產業、支柱產業進行培育。一系列各具特色的旅遊文化節,將沉寂在記憶中的文化產品和技藝呈現在公眾面前。

襄汾以節慶為媒,做大做強文化產業,讓文化在保護中傳承,在傳承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全面肩負起陶寺遺址保護利用項目的主體責任,陶寺遺址博物館立項、徵地、拆遷等工作順利完成,綜合展示中心、陶寺旅遊公路正在穩步推進。汾城鎮區修建性詳規完成編制,荷花園晉南民俗體驗基地、東嶺滑雪場水上樂園等項目順利實施。

「案例」山西臨汾市襄汾縣田園綜合體概念性規劃


融合為要,形成多元格局

位於大鄧鄉的堯京葡萄酒莊三面環山,四季分明,氣候乾燥,日照充足,晝夜溫差大,土壤富含礦物質,自然條件非常適合優質葡萄種植和葡萄酒的釀造。酒莊聘請專家指導,引進法國、意大利等國先進技術,投資2.6億元,種植釀酒葡萄3500畝,年產優質葡萄酒500噸,葡萄汁1000噸。

酒莊不滿足於一、二產業的發展,繼續開拓思路,變“園區”為“景區”,沿路栽植萬株觀賞櫻花,十萬餘棵苗木,修建休閒步道、觀光亭、遊客接待中心等基礎設施。在山區原有水系的基礎上,又嵌入了卡丁車賽道等娛樂設施,吸引遊人觀賞、駐足,致力於將酒莊打造為集種植——釀酒——觀光——休閒於一體的綜合性葡萄莊園。

「案例」山西臨汾市襄汾縣田園綜合體概念性規劃


這五年,襄汾堅持“旅遊+”理念,以產業融合為途徑,把山水、田園文化的韻味匯入企業發展之中,形成了“旅遊+現代農業”、“旅遊+特色文化”、“旅遊+休閒服務”等業態,建立了旅遊與農業、工業、服務業融合發展的體制機制,成功打造了堯京葡萄酒莊、林鄉四季莊園等龍頭企業,實現了一、二、三產業融合的多元化發展格局。

富民為本,實現脫貧增收

近年來,襄汾以全域旅遊為契機,引導群眾從事餐飲、住宿等旅遊服務,讓群眾共享發展成果,帶動貧困人口脫貧。2016年,全縣全年接待旅遊人數181.9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19.3億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