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 40多萬天價賬單上的輿論味道


40多萬天價賬單上的輿論味道



8個人就餐,一共點了20道菜,算上服務費,總價超過40萬元一份的“天價賬單”昨日(9月19日)開始引發關注。

賬單來自上海“西郊5號”餐廳,座上賓被傳為“迪拜王子”和上市民企老總。這份標價418245元的小票自帶流量,從昨日到今日,媒體尋蹤、網友熱評、當事餐廳回應、市場監督局介入——已經歷了多回合的傳播起伏。目前看來,關注度的洪峰仍在路上。

“天價賬單”總是讓人忍不住多看一言、多想一點。但還原起來,這件事當中真正帶有公共性的議題就兩個。一個是,有沒有“公家人”是座上賓?無論是動公帑以設私宴,還是官員參與商業性質的豪華宴請,都明顯違規違紀。就目前媒體跟進反饋的情況看,沒有確認有官員參與。

常識來看,這個概率也非常小,在反腐風勁角弓鳴的背景下,在酒桌照片扳倒了無數為官者的經驗下,“公家人”要不智到什麼程度,要多麼大膽或多麼遲鈍,才敢冒此天下之大不韙。

40多萬天價賬單上的輿論味道

另一個問題是,餐廳菜品定價是否違規?現在長寧當地市場監管已經介入,如何定性還待回應。但按照媒體信息梳理和飯店自己回應,飯店日常價格是人均六百至千元之間,而“天價”的菜品是私人定製,食材現從各地運送。按這個解釋,當日價格屬於一個暫時性的、私人性質的契約。

不得不說,事情被形容為撲朔迷離,可能真相中關涉公共性的卻並不多。更多的時候,從小票裡讀出來的信息,是解讀者的心理投射;而種種推斷與猜測,隱隱反映了吃瓜群眾對既往社會經驗簡單總結。這些“經驗”是什麼呢?

40多萬天價賬單上的輿論味道

比如,權與富粘連。中國獨特的市場化經歷,以往讓市場和政府行為邊界很難廓清,政商關係一度複雜,商業精英階層能否在純市場邏輯下崛起,是一個一直存疑的問題。這給很多人帶來的潛在心理預期就是,富貴必是一體、很難清晰切割,如果監督官員是正當的,盯著富人也有正當性。

比如,公與私粘連。正是由於很難剝離出一個純市場行為,很難把交易還原成一個純商業契約,一個行為是公共性的還是私人性質的邊界往往是模糊的。而一旦這個邊界模糊,對於一場私下宴請的追問就變得有道理,帶著隱約怒氣的圍觀、帶著道德判斷的評說,“富人憑什麼這樣”的情緒,就被合理化了。即便這個“天價賬單”的故事,最終很可能就如一位網友的留言:“一個願打一個願挨,關你我什麼事?”

如沒市場交易違規和官員參與,“天價賬單”被當做富人生活標本被圍觀,對主人公們而言是一場無妄的輿論壓力。但這也很難苛責這種輿論關注,評說者只是引新聞事件澆現實塊壘,有人願意從裡面看到簡單市場行為,有人願意從裡面看見貧富差距,有人願意相信著這一定“事出反常必有妖”。只能說一句可能是題外的話——

改革四十年,現實已經改變了很多觀念。“有人富是恐怖,弄得我窮”這樣的觀念,已經基本轉變為了“有人富是好事,帶著我富”的思路。但恰因為整個社會曾對“富如何”做過否定評價,在獨特的市場轉型過程中,“如何富”的過程又是複雜的,今天的面對諸如“天價”這一與富相關的符號,很難形成討論規則。細觀這種網絡討論,其實能看見過去幾十年宏闊的觀念角力落地民間的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