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3 指數有毛用?指數有“錨”用!

指數有毛用?指數有“錨”用!

關注指數及指數基金多年,經常會有朋友問我,指數到底有毛用?我的回答是:沒錯,指數就是有“錨”用。指數可以作為投資的“錨”,或者說,作為投資的“參照系”。

“錨”是什麼?簡單來說就是船停泊的設備。明代宋應星《天工開物》記載,“凡舟行遇風難泊,則全身繫命於錨。”也就是說錨除了停泊功能外,當船隻航行遇到大風難以靠岸停泊的時候,它的安全完全依靠錨了。今年以來,市場的波動性在擴大,因此投資的安全性就變得很重要。

投資理財需要考慮兩個維度:收益和風險。俗話說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要獲得收益就要承擔一定的風險,其中獲得收益所承擔最重要的風險,就是市場風險。但是通常大家在做投資時,往往只關注收益而忽略了風險,而恰恰是風險、特別是向下的風險可能會嚴重傷害我們的投資規劃。例如跌了40%的組合需要漲60%才能回本、跌了50%的組合需要漲100%才能回本。事實上,就像買東西我們喜歡買“性價比”高的品類,好的投資應該也是以承擔儘可能少的風險來獲取儘可能多的收益,也就是選擇“性價比”更高的投資

這時候,指數的作用就出來了:因為指數就是投資中 “錨”,選擇一個合適的指數,才能更好地鎖定風險,挑選出“性價比”高的投資組合。一般來說,大盤風格的基金會以滬深300指數作為投資的“錨”,中盤風格的基金會以中證500指數作為 “錨”,小盤風格的基金會以創業板指數作為 “錨”,投資者要看某隻基金表現需要與相對應的指數作比較,這樣才能避免“橘子跟蘋果比”的問題。

當投資中的“錨”確定了,除了可以更好地計算投資收益外,投資風險也可以被大致測算出來。我們都是厭惡風險的,但投資的本質就是承擔一定的風險獲取長期收益,我們能做的是避開不必要的風險。指數基金的收益變動正好代表了市場風險,而主動管理基金收益變動除了包含市場風險外,還包括超額風險。對於不想承擔額外風險的投資者來說,指數基金是個非常不錯的選擇。

所以說,指數是投資中重要的“錨”。選擇一個合適的“錨”,能將市場風險框起來,避免投資者承擔不必要的風險,從而挑選出“性價比”高的投資組合。

風險提示:基金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