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腦梗塞患者治癒後無後遺症,還應該吃什麼藥?為什麼?

陟跱智治


腦梗塞患者治癒後無後遺症,也必須要用藥預防。因為發作過腦梗塞的人很容易復發,臨床上華子曾見過很多的腦梗患者,都是多發性的腦梗塞。所以已經發作過腦梗塞的患者,要用藥預防再次復發。

一、腦梗塞的高風險因素

腦梗塞多發於50歲以上的人群,而且患病風險隨年齡增大而增加。特別是伴有動脈粥樣硬化、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的患者,以及有吸菸、喝酒等不良嗜好的人群。其中約四分之一的患者在發病之前會有頭痛、頭暈、肢體麻木、無力等的前驅症狀。其餘四分之三患者沒有前兆,多在安靜時和睡眠時發病,症狀一般在1到3天達到高峰。

二、預防腦梗塞的用藥

1、抗血小板藥:此類藥物主要是阿司匹林,可以抑制血小板功能,阻止血小板在血管內聚集,預防血栓的形成。阿司匹林是預防心腦血管意外事件的“基石”,所有發作過相關疾病及有高風險的人群,只要沒有禁忌證,都應該長期服用進行預防血栓。

2、他汀類降脂藥:常用的有辛伐他汀、普伐他汀、阿託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藥品,功效為降血脂,並且可以抗炎、抗氧化、穩定血管內膜,預防斑塊破裂。因為腦梗塞患者大多數都有高血脂及動脈粥樣硬化等疾病,這些都是腦梗塞的高風險因素,因此需要進行降脂治療。他汀類藥物是預防心腦血管意外事件的第二塊“基石”。

3、降壓藥:當收縮壓大於160mmHg或是舒張壓大於95mmHg時,腦卒中風險大幅增加。所以如果患有高血壓的患者,一定要服用降壓藥控制血壓,要把血壓控制在140/90mmHg以下。降壓藥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遵循個體化的選用原則。

4、降糖藥:如果是糖尿病患者,則需要使用降糖藥控制血糖。糖尿病患者多存在凝血和纖溶異常,血液多呈現高凝狀態,血黏度增高,更易發生腦梗塞。多項臨床試驗也證實糖尿病是腦梗塞的重要風險,所以控制血糖可以預防腦梗塞的發生。

三、生活中預防腦梗塞

對抗疾病,生活習慣比藥物更重要。預防腦梗塞,一定要戒菸、戒酒;肥胖者要減輕體重;飲食上要少吃鹽,每天不超6克;少攝入脂肪,食用油每天不超過25克;多吃蔬菜,少吃肉;堅持做力所能及的運動。已經發作腦梗的患者也不要擔心,只要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堅持藥物預防,積極治療合併疾病,就一定可以戰勝疾病,享受幸福的生活。

華子提醒,藥品請在醫生指導下服用。在用藥過程中發現問題,請及時諮詢醫生或藥師。我是藥師華子,歡迎關注我,讓我成為你身邊的藥劑師!


藥師華子


這個問頻本應有臨床醫生來回答,書本上是找不到正確答案的。並不是所有缺血性腦卒中的人都要口服阿斯匹林、他汀類藥物來預防再次腦梗的發生,否則可以說有過度治療之謙。不為什麼,因為腦梗有三種不同原因引起的。

1.最多見的是腔隙性腦梗塞(有人稱為一種特殊的腦梗)發生在腦動脈血管分支的末梢堵塞了。我常形容腦神經細胞原是一棵大樹的樹葉,樹幹是頸內動脈,粗細不的分支是中、小血管,而腔梗像一片樹葉前的莖枯死了,這一片樹葉當然死亡了。

腔梗僅幾毫米大小的梗塞牡,發生在有功能的腦組織會有輕微短暫的症狀,而大部分發生在無功能區自己根本不知道,偶而CT或磁共振被發現。

原因至今未明,只有各種假說:動脈彈力纖維和膠原纖維老化、微小斑塊鈣化壞死碎片堵塞、微小動脈痙攣等等,總之與年齡關係最密切,早的發生在40-50歲(考慮動脈痙攣為主),50歲以上發病率明顯增高,70-80歲以上幾乎達80-100%,80歲以上大多是多發性腔梗,有些人從來沒有症狀。

基於此沒有高血壓、控制良好的高LDL和血糖(以糖化血紅蛋白為準),又從未發生過心腦血管病史,父母高齡,名種檢查不提示有明顯血管狹窄和多發性軟斑塊,更不要因頸動脈有些斑塊而預防性服用阿斯匹林和他汀。但抽菸多和情緒失控會引起動脈痙攣要重視!反之有上述多項危險因素的腔梗患者注意看第二種:

2.腦血栓形成(不穩定軟斑塊破裂觸發):一般發生在中、小動脈因、斑塊破裂激活流經破裂口粗糙面併產生瀑布現象(仍何血小板凡接觸已激活的血小板均被激活)並暴露出纖維蛋白受體(IIb、IIIa受體),後者和血小板連接並聚集成血栓,如將動脈完全堵塞,根據血管供血範圍引起大小不一的腦梗,因為神經細胞對缺血缺氧的耐受性僅4-6分鐘即可發生不可逆的死亡,梗塞大人、位置(所管功能不一樣)會產生各種症狀:偏癱、失語、意識障礙、失語、失智、大小便失禁等,預後也與部位、大小、及時治療、是否再通有關。但較小的梗塞也有可能恢復或部分功能恢復。

控制高血壓、高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血糖、戒菸、脾氣(激動、恐懼、緊張、情緒失控、都會使交感神經興奮分泌腎上腺素導致動脈痙攣,這是不穩定軟斑破裂的重要誘因)。預防再次發生方法最重要的方法。斑塊不止一塊,如不控制好上述各項仍有不止一次再發生的可能,因此這些人要報用他汀類藥物來穩定、逆轉斑塊,用抗血小板的阿斯匹林來預防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再次發生斑塊破裂而形成血栓。

3.對各種器質性心臟病:風心二尖瓣狹窄、瓣膜鈣化性心臟病、擴張型心肌炎、慢性高血壓心臟病、主動脈、瓣狹窄、返流等引起大心房45-50mm以上的慢性持續性房顫患者,如左心耳確有血栓(進食道心超幾毫米大小血栓也能發現),可考慮抗栓華法令預防性治療,安全性、價格、萬一發生出血可用維生素K治療。萬一血栓栓子脫落順頸動脈可堵塞到血栓通不過的血管迅即發生腦栓塞(也是腦梗但與斑塊破裂的腦血栓形成原因完全不同),如果他們沒有三高引起的多發性軟斑塊,用阿斯匹林和他汀類藥物對他們就是過度治療!

這樣講清楚了嗎?不要查出有腔梗、頸動脈有斑塊(無厚度、斑塊性質)就被醫源性或非醫源性因素嚇壞了,於是過度治療也開始了,醫生的一半錯和過度治療來自於指南,指南有分析過腦卒中分為出血和缺血兩種嗎?缺血性中風有沒有分析原因知種類?對腔梗也列入治療方案合適嗎?

2018.10.3


我想說點真話


請問腦梗平時頭有時痛正常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