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你覺得《神探狄仁傑》和《大宋提刑官》哪個更經典?為什麼?

哈欠娛樂


側重點不一樣,不能進行對比,只能分開評述!

兩個劇(狄仁傑是個系列),都是古裝劇中的良心經典之作。

《神探狄仁傑》龐大的格局,通過對案件的分析推理,體現一種家國情懷,心懷黎粟大眾的一個主線思想。相輔之以扣人心絃的情節、打鬥、還有略微驚悚的案發事件。

《大宋提刑官》落筆於一個小點,格局相對較小。通過驗屍推理,破解疑案,展現為官清廉、公正嚴明的一個思想。

《神探狄仁傑》:最突出的兩點

1、環境最為考究

所有古裝劇中,對於服飾、髮式、道具、場景等環境的考究,無出其右者!

劇中的最值得稱讚的是對社會場景的考究,是真正符合歷史的。比如說,集市的開市,有時間規定的。這一點非常符合唐朝武周時期的社會歷史事實。

在服飾、髮式上,也是如此。沒有那種一看就是特別浮誇的那種服飾和造型。

熟悉歷史的人,看此劇的時候,一看就是知道劇組是下過功夫的。

2、臺詞用語比較考究

這個從人物的對話用語用詞和聖旨、奏章的內容上就可以看出來。

簡單的舉個例子。這劇的聖旨,很少出現那啥“奉天承運皇帝詔曰”。也不像許多古裝劇中,一個聖旨滿篇的白話或者是口頭用語。具體的,大家可以看看這部劇。

舉例:

“《神探狄仁傑第一部》

臣狄仁傑叩上:突厥使團遇害一案,發於九月十五日,結於十月二十日,逆渠金木蘭,劉金,蝮蛇,方謙,吳益之,於風,馬五及幽州附逆官吏,七十五人皆已伏誅。今幽州歸治,大案結陳,此乃陛下聖服教化,育民之德也。原甘南道遊擊將軍李元芳,雖遭冤陷,然忠勇不屈,身冒百死,助臣擊破逆黨,厥功甚偉,臣請封為檢校鷹揚衛中郎將,正五品上,賜留用微臣身旁;翌陽郡主李青霞,淪落歹徒之手,然貞操節烈,不辱國體,服毒以抗暴,臣請諡為貞烈郡主;千牛衛中郎將虎敬暉,身先士卒,屢建奇功,居功至偉,為救微臣遭歹人毒手不幸身亡,臣痛惜之至,請諡為一等忠勇伯;突厥國可汗吉利,上表叩謝陛下復國大恩,並上疏請和,意親身赴闕朝拜,與天朝永結盟好,此事前表已具,今不再詳陳。臣身在幽州,仰望朝闕,冀能儘早面聖,幸甚之至,上陳諸事,請聖上閱批,臣狄仁傑再拜頓首。”

“《神探狄仁傑第二部》

旨詣狄懷英,爾志慮忠純,清心秉正,前雖因年邁致仕,然朕思慮甚然,不能自已。今特旨復爾內史職,並著江南西道黜置使。檢校千牛衛大將軍李元芳,隨朝供養,然英武神勇,屢建奇勳,朕思其功,明其志,實為棟樑之器也。今特旨仍以原職入朝,隨佐狄公。欽此!”

這是我對《神探狄仁傑》最推崇的兩點。而這兩點,恰恰是許多古裝劇不能做好的!

而《大宋提刑官》,完全和狄仁傑是兩個 不同類型。我對這個沒有完整看過,不能夠很好的評價!


志軍翔宇


其一:

其實我認為是大宋提刑官拍的好,然而我更俗氣的喜歡神探狄仁傑。

因為大宋提刑官太壓抑太陰暗了。我可能過於淺薄,更喜歡大快人心的故事。

相較於兩者,狄胖胖是盛世宰輔,身後是女皇和同道者的支持與追隨。所以可以放心大膽的鬥,可以放心大膽的將壞人幹掉,有女皇給他撐腰,有便宜行事的特權,有欽差衛隊的保護,其實他什麼都不懼。女皇是對他有知己之情,即使是沒有使團案,同樣也會找理由將人調回來。

對,是有武李之爭,然而武皇對他是信任的,也深知他的政治信仰,只要不是造反,對於一些偏頗與欺瞞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甚至會出手替他擦乾淨痕跡。好幾次看似差點被女皇幹掉,其實女皇都或多或少給了一線生機,才給胖胖翻牌的機會。比如藍衫記,女皇如果不聽他的解釋?如果沒有留下來?寒光寺直接堵了嘴壓下去?神斷(一般情況我是認為這部劇二人齊齊掉智商。)在狄仁傑跑了之後扣押他的家人親屬以此相逼?色厲內荏,不過如此,女皇如有知己,最好,沒有,也不強求,既然有狄公,便儘量保全。

宋慈就不一樣了。他是身處宋末,沒有朋友,只有敵人。他是一個人和一個時代鬥爭,如同終將被黑暗吞沒的孤星,寒冬的火光,所有人都是他的敵人,親人,同僚,甚至是皇帝。因為他太純了,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他知道嗎?我想,他知道的。

如果二人異位,以狄胖的智商,刁光鬥之類的,估計不夠他一人手撕的,然而他撕的了奸臣,卻撕不了一個時代,撕不破終將到來的悲劇。而宋慈會揪出真兇,然他只是個單純的提刑官,而不是一個合格的宰相,恐怕也會被兇猛的朝堂鬥爭吞沒,說句不客氣的,他還沒有資格成為宰相,更別提女皇知己。最好的歸宿,是找個胖胖那種的正直的老師,庇佑他,教導他,提拔他。可以任由他去懲惡除奸,任由他去尋找正義,並且手把手教會他政治與朝堂,一如胖胖對曾泰(所以說如果宋慈穿越了,曾泰估計會失寵。。。)或許十來年後,然而前提是,他們都在大唐與大周而不是在破亡前夕的南宋

其二:

大宋,著眼於人性、官場,討論的是公道、法律與人情,有以小見大的感覺;神探,則借歷史的殼,講唐代傳奇,有大中見小。

所以大宋的每一案,都是宋慈等人與人性做鬥爭,一路鬥爭,也一路觀察官場的黑暗;而神探的每一案,往往關乎國家大事,都是狄公運籌帷幄,在皇帝、地方以及各種勢力當中閃轉騰挪。

從體裁上,大家都更喜歡氣勢磅礴的史詩傳奇,而以小見大並且還往往非常陰暗的類寫實作品就不是特別受歡迎。

其次,大宋在觀感上有些差,不成熟;神探已經比較成熟,觀感比較好。

總之一句話,大宋提刑官,太壓抑了








星仔小楊


首先我認為《大宋提刑官》更經典一些,應為劇中的場景更真實貼近一些,不論是案發現場還是驗屍以及細節處理的更到位;反觀《神探狄仁傑》,這部劇情節可能更跌宕一些,只是內容有些不可思議,雖然讓觀眾大飽口福,過足了煙癮,但是也僅僅是存在於影視劇中罷了。

在著拿劇情來說《大宋提刑官》以世界法醫學鼻祖宋慈(南宋)為原型,以其著作—世上第一部法醫學專著《洗冤集錄》為基礎創編而成,每個劇情都是歷史事實。

《神探狄仁傑》是以武則天治下著名宰相狄仁傑為主角的推理劇,是一部融合懸疑和推理的劇作。電視劇中主要情節都是編劇所創作的。


奔走在路上


《神探狄仁傑》故事情節曲折,精心動魄,在歷史背景下格局龐大,邏輯推斷環環相扣,但是虛構的成分多,只是歷史故事。《大宋提刑官》裡的案件情節沒有《神探狄仁傑》那麼複雜,但是勘察案發現場甚至驗屍的手法和器具專業性非常強,因為宋慈的著作《洗冤錄》就是一部專業性的著作,宋慈也被稱為“法醫的鼻祖”,《大宋提刑官》的劇情應該是來自宋慈本人斷案的經歷,真實度非常高。順便說一句,狄仁傑擅長斷案但是被渲染誇大了,斷案只是他一部分的職責。而宋慈身為提刑官,就是專業的司法官員


立志成蟲


《神探狄仁傑》的場面格局更為宏大,其側重點更多的是懸疑,驚悚,動作武打場面也更為刺激。《大宋提刑官》更貼切社會現實,上至達官貴胄,下至市井小民,其側重點是通過驗屍,進行科學合理的證據收集及案件推理。


蜉蝣一尾擁滄海


《神探狄仁傑》最後兩部就有些粗製濫造,情節經不住觀眾仔細地推敲。《神探狄仁傑》前兩部相對製作精良。

《大宋提刑官》只拍了兩部,我非常喜愛。

我覺得《大宋提刑官》較好一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