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 中基協:中國正處於養老金頂層制度設計關鍵期,稅收是制度核心

中基協:中國正處於養老金頂層制度設計關鍵期,稅收是制度核心

有效稅收激勵是養老金制度平衡、健康發展的重要因素,稅收安排逐漸成為養老保障制度設計的核心環節之一,受到各國政府重視。

9月20日,中國基金業協會舉辦的《美國如何支持養老》中文版發佈會現場大咖雲集,包括美國投資公司協會首席經濟學家Peter J.Brady、人社部中國社會保險學會胡曉義、全國社保理事會原副理事長王忠民、中國社科院世界保險中心主任鄭秉文等海內外行業專家出席會議,共同研討美國的稅收安排與養老金體系的建設。

會議討論指出,當前中國正處於個稅改革、養老金改革的關鍵時期,以我國社保經驗為例,由於採用了免稅或延稅的措施,18年來總複利回報顯著。把免稅、延稅邏輯設計得精巧、有效將有助於收益回報更精細的給到每個人,有助於吸引更多的市場化投資機構服務養老。

在討論養老金公平與效率方面,與會專家指出,加強稅收政策支持是促進養老金第二、三支柱發展的重要舉措。美國養老金高度發達,沒有稅收政策支持就沒有美國401(k)計劃的長足發展,更沒有美國基金業的今天。稅收政策是資源,養老金免稅延稅比例也是資源,讓中國特色的個稅制度與中國特色的養老金制度相結合,將有助於實現整個體系的公平與效率。與會專家還指出,在老齡化不斷加劇、未富先老、養老金儲備不足的壓力下,稅收支持必不可少。但光有稅收支持並不足以抵禦長壽和通脹風險,養老不能光靠儲蓄,要做長期投資,要通過投資者教育引導老百姓建立個人賬戶,有計劃的儲蓄和投資,重視投資收益的作用。同時,市場機構在產品設計、投資者選擇方面不斷完善,共同服務養老保障。

鍾蓉薩副會長在會上坦言,中國基金業協會一直致力於推動完善中國的養老金三支柱體系,推動基金行業更好地服務多層次養老保障體系建設。中國正處於養老金頂層制度設計的關鍵期,稅收是養老金制度的核心。

鄭秉文亦持有相同觀點,他表示,"借鑑美國養老金體系高度發達經驗,讓我感到稅收政策的重要性,沒有稅收政策支持發展養老金,簡直是天方夜譚。養老金第一支柱覆蓋面十分有限,第二支柱企業年金,企業參與率、職工參與率連續三年跳水,美國養老金高度發達的重要的工具就在於稅收政策安排方面做的特別好。"

不過稅收收入並非越高越好。"稅收政策如同拉弗曲線,拉弗曲線告訴我們,國家的稅收政策稅率越高,稅收收入越多,這是一個曲線,一面是稅收優惠政策,另一面是國家稅收水平。" 鄭秉文稱,"曲線越往右上方走,稅收的比例越高,相對應的國家稅收優惠政策越多。當你高到一定的臨界點的時候,太高了企業就不想繳稅了,他要面臨裁員、減產情形,再高就有道德風險了。所以說不是稅收優惠政策越高這個制度越好,有一個臨界點。稅收優惠政策是一個資源,對所有納稅人來講,稅收優惠政策不能高過一定比例,高過一定比例之後,大家的消費也不行了。"

在如何加強中國養老金體系建設方面,結合美國的稅式支出和養老金政策,鄭秉文給出幾點建議,第一,起徵點不能太高。第二,應該儘快向綜合所得稅制,或者分項綜合所得稅制轉型。第三,儘快建立起資本利得稅等其他稅種。第四,下調第一支柱繳費比例。

中基协:中国正处于养老金顶层制度设计关键期,税收是制度核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