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9 為什麼考研一天只有24小時?完全不夠用啊!

歌德曾經說過:“善於利用時間的人,永遠有充裕的時間

。”作為一名考研人,不論你是專司,還是在職,都將面臨極為繁重的學習任務。考研衝刺階段時間非常有限,如何對時間進行有效的管理,迫切地擺在考研人的面前。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秋季備考的時間分配方法,希望大家都能高效複習,考試順利。

準確制定複習目標

按照時間的維度可將其分為:總體目標、每月目標、每天目標和每小時目標。在制定每一類複習目標時,考生都應充分考量各方面的因素,從而做出適當的選擇。例如,當考生在制定總體目標時,至少應該考慮自身的實力和報考院校的錄取率。

首先,自身的實力決定選擇目標的範圍。如果你的專業排名一直居於全年級前列,那麼只要你的公共課實力在中等水平之上,就可以考慮報考34所名校或其他重點院校。反之,如果你的專業排名不是太好,選擇省屬重點院校就較為保險。

其次,目標院校的錄取率影響成功的可能性。比如說,雖然你的實力已經具備報考目標院校的實力,但是如果其保送生名額過多或招生名額太少,都會大大增加報考的風險。

為什麼考研一天只有24小時?完全不夠用啊!


准許擁有休閒時間

雖然考研是一項高度複雜的系統工程,需要大量的時間作支撐,但擁有適當的休閒時間,既是可能的,也是必須的。一方面,從考研的週期來看,一年的時間足夠考生進行備考;另一方面,從人的生理和心理發展來看,缺乏適當的休閒將極大影響跨度大、難度高的備考效率。

因此,考生應該每週有一兩天的休閒時間。大家可以利用它上網獲取考試信息、與同學交流複習經驗、打球、旅遊等,從而使自己獲得充分的放鬆。許多成功的例子證明:適當的休閒能夠提高工作的效率。列寧曾經說過:“不會休息的人就不會工作。”他經常利用工作之餘去散步,以使大腦獲得較好的休息。

帕累托最優法則

帕累託是意大利的一位經濟學家,他的法則就是我們熟悉8/2原則。他認為

20%的目標具有80%的價值,而剩下的80%的目標只有20%的價值。一句話,重要的少數和不重要的多數。為了有效的管理時間,應該根據價值來投入時間——把時間投入到有較大意義的目標中去。

為什麼考研一天只有24小時?完全不夠用啊!


多輪複習

前面已經提到,考研複習至少應該經過三輪。實際上,多輪複習充分利用了心理學上的艾賓浩斯記憶遺忘曲線規律。它告訴人們在學習中的遺忘是有規律的,即遵循“先快後慢”的原則。考生應該充分利用這一規律,方能取得較好的複習效果。

比如有的考生在複習《馬克思主義哲學》時,寄希望於一次將其記憶並理解。然而,當他將該書認真複習完之後,卻發現腦袋裡空空如也。反之,如果他在複習第二個知識點時,將第一個知識點再回顧一次,而在複習第三個知識點時,將前面兩個知識點再回顧一次,如此循環反覆,則可取得較好的效果。

堅決執行計劃

一般來說,考研的複習可以分為三輪,各司其職。首先,第一輪的複習重點是夯實基礎,即通過對所有考試科目全面系統的複習,建構知識網絡

。這一輪複習應該在9月份之前完成,以便有充裕的時間投入到第二階段的複習。其次,第二輪的複習重點是強化提高,即通過大量的練習來提高做題的準確性。這一輪複習應該在11月份之前完成,以便有足夠的時間進入高度緊張的第三階段複習。再次,第三輪的複習重點是鞏固提高,即通過模擬考試等方式提高應試能力。這一輪複習的效果直接關係到考生最後的成績。通常情況下,考生只有通過三輪科學有效的複習,才能取得理想的成績。反之,過慢的複習進度將難以高質量地完成三輪科學有效的複習,對考試結果造成直接的破壞作用。

大道理都懂,就是不知道大家能堅持做到幾點?希望大家能努力複習之餘勞逸結合,考研是讓自己變的更好的過程,何必只有苦兮兮的回憶呢,加油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