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1 回黃村趙氏莊園的祕密

李陽耕地

回黃村趙氏莊園的秘密

驅車從207國道昔和交界處往西向李陽鎮回黃村駛去,沿著蜿蜒曲直的水泥路緩緩行進,兩側陡峭的山脈倒映在清澈的小溪裡,悠悠往後退去。看著右側被採石剝去綠裝的裸露岩石,仰望上面矗立的鳳凰廟宇周圍挺撥的蒼松,我禁不住喜憂交織。從穿越山脈的陽涉鐵路高架橋下鑽過後,就隱隱約約地看到炊煙裊裊了,漸漸把依山而建的古村落映入眼簾,遙看遠方宏偉瑰麗的古建築,宛如西藏布達拉宮的縮影。牆壁上規範的三個白底紅字會告訴你:久慕重遊的回黃村到站了。

今天我是給原和順文聯楊主席當導遊的,進村後我首先和回黃村趙書記取得了聯繫,之後讓他帶著我找到了已年逾古稀的老書記趙懷原。趙老是我十多年前就相識的、當年的老書記。今天見到他依然精神矍鑠,只是歲月的推移在額頭上加深了印痕,恰似核桃般的面容仍凹露著那久經滄桑的小眼睛。他一見到我與領著的楊主席就象見到久別後的親人,眼眶溼潤了……

他知道我今天來的目的,又要向他挖掘趙氏莊園的秘密了,於是侃侃地拉開了話閘:民國時期,在和順大名鼎鼎的北鄉大財主名趙成字仲科號黑龍王,胞弟恩科,兄弟二人繼承祖業,僱傭村民開荒種地、租賃耕田,積蓄了一定的財富,於是在和順縣城、昔陽縣城和平定縣城等地開設了當鋪和綢緞莊。趙成既是一個誠實信用的經商人又是一個勤勞儉樸的莊稼人,平素衣著樸素、生活簡陋,在經商中領略了知人善任的道理及用人之道、經營之道。所經營的各個店鋪生意興隆,財源滾滾。年末歲尾都會給店裡掌櫃和夥計一個不菲的報酬,同時各個店鋪的利潤都悉數進了自己的小金庫。據說每年的銀錢和銅板都要用毛驢馱回。趙老書記的父親是趙成的管家,有一年冬天他親自看見毛驢往趙成家中馱回七十二口小柴鍋,整整馱了滿三月。據說裡面全是銀元和元寶等,但在土改時工作隊楊妹連等曾抄了趙成的所有家當,只抄出部分小銅錢,大部分沒找到,至今一直未有下落。趙成對村民十分關心,誰家困難就接濟誰,誰家缺糧就派家丁送過去,不能讓村民受了罪。自己卻克勤克儉,過光景精打細算,常年累月粗布衣衫,補丁摞補丁。被子絮的是爛套,連新棉花都捨不得用,每天和傭人、長工吃的是一鍋飯,冬閒時候,他還背起挎簍到路上拾糞積肥。村民們反映趙成人也挺隨和,因此人們對這位土財主格外敬重。趙財主雖然與平遙、祁縣、介休一帶的晉商規模不能相比,但在東山一帶非常有名氣。傳說有一年和三泉的劉喜才(也是和順的一位大財主)在家做客打賭時說他家的糧食能從三泉一袋挨一袋擺在回黃,趙成則說他能在每袋糧食上放置一個元寶,後來和順人常以‘南劉北趙’比喻本地的富戶。雖然這是傳說,但足以證明趙成的家財乃是豐足的。可是這樣一位樂善好施的土財主卻在土改中被“運動”了(被當時極左的工作隊員和不明真相的群眾處決),侄子趙晉源(趙恩科)之子也被“運動”了。據說趙晉源原在太原讀書時就秘密加入了共產黨,家裡就他一顆獨苗,怕他在外邊身遭不測,之後就讓他回來家鄉教書。那時都是保密的,為了不牽連其他人趙晉源始終未暴露自己是共產黨員的身份,於是他帶著家財的秘密和政治秘密含淚就義。

看到趙家大院那氣勢恢宏的建築,特別是城堡式的院落,就聯想到了一代晉商的偉大胸襟和膽略。街門頂上那遒勁有力的“謙受益”和“惠迪吉”牌匾與庭院古色古香的格局,構成了趙氏莊園晉商夢幻的靈感圖騰。曾被官府褒揚為“節儉仁敦”的楷模雖然沉睡在閣樓的陰角,我想不久會重見天日的。為了防範外來者行竊,趙成把上下四座院落和村閣樓建立了秘密通道,家家相望、院院相連、室室相通,運用秘密巡視通道,實行村防和戶防的有機配合、打更輪值和護院家丁相互聯絡,在一度時間內保護了家財和村財的安全。

斯人已去,院鎖樓空。這座聳立在松溪之源的城堡式財主莊園,土改以後分到了部分貧困村民手中,由於財力所限,年久失修,現在這座令和順人引以為豪的莊院正在經受著風雨侵蝕,斑駁的老牆正在經受著嚴峻的考驗。

楊主席在和鎮村兩級負責人的交談中眼圈泛紅了,我趕緊用已過不惑的心把趙氏莊園的所聞攝錄下來,一代深山晉商之魂在招手的瞬間隨著遠去的車輪碾碎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