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 A股量能數據與上一輪震盪市的對比研究

地量地價,是被很多股民經常提到的。但實際上,這句股市諺語完整的是“地量之後放量見地價”,也就是說地量本身是沒有意義的,只有伴隨著同步的放量,才有了意義。

對比上一輪震盪市中資金數據,我們就可以發現很多的啟示。玉名認為股民首先要明確,震盪市之所以持續性週期長,是源於資金因素恢復較慢,即空間是很容易恢復的,但買盤和資金力量卻是很難的;另一方面是熱點因素,震盪市不是沒有熱點,而是量能萎縮後,熱點持續性差,呈現波段格局。震盪市何時結束?有一個重要板塊提供了參考,其對於資金面,經濟和市場大底部等都非常敏感,值得研究。

量能數據與上一輪震盪市的對比研究

滬深兩市9.11日成交金額2211億元,創兩年來最低成交額紀錄,隨後又頻創新低,地量復地量。自2016年9月12日以來的488個交易日裡面,A股成交金額低於3000億元的只有32天,且大部分都出現在今年。今年以來,已有近30個交易日成交金額不足3000億元。玉名認為這是市場的正常反應,市場走弱,意味著機會的減少,尤其是持續性機會少,很多都是波段機會,那麼資金必然是要在弱勢時等待,反彈是做一把,然後就跑,再等待機會,如此反覆幾次之後,越來越多的資金熟悉了這樣的模式,必然會導致階段性縮量。

A股量能數據與上一輪震盪市的對比研究

​ 與兩年來最高成交額相比,A股當前成交額已經出現大幅萎縮。數據顯示,2016年11月14日,A股成交額達到近兩年峰值7674億元。之後,成交額降至6000億元、5000億元,再到最新的2211億元,與峰值相比,A股成交額已經減少5463億元。而如果進一步和2015年資金槓桿牛市時相比,那連零頭都不夠了,已經是打了1-2折,這樣的資金量的確是有些慘淡。而對比上一輪震盪市,2010-2013年,這樣的資金模式則較為平常。

A股量能數據與上一輪震盪市的對比研究

​ 從月度來看,2018年8月份滬市成交額跌破3萬億,為28729.73億元,這也是今年首次跌破這一關口。而這一數據也創下了4年新低,2014年8月滬市月成交額為27897.14億元,此後滬市月成交額從未跌破3萬億。而從單日數據來看,8月22日滬市成交額罕見跌破千億,僅984.64億元。滬市成交額不足千億,上一次還是發生在2016年1月7日,受熔斷影響,A股當日交易時間不足20分鐘,成交額僅799.82億。如果剔除熔斷這一特殊情況,滬市日成交額不足千億的時光還要追溯到2014年,但在2014年8月30日之後,滬市日成交額再無跌下千億門檻。

A股量能數據與上一輪震盪市的對比研究

​ 量在價先,這樣的量能,帶來了兩個比較明顯的變化。第一是指數方面的變化。儘管指數趨勢向下,新低不斷,但中長陽的次數並不少,看到滬指近期2個月來,中陽出現了十幾次,比例接近30%。而陽線次數不比陰線少的。這意味著隨著持續調整之後,行情的阻力減輕了,局部拉中陽線,或者尾盤上行的走勢並不難,但持續性買盤不足,導致行情的持續性下降明顯。這一點是需要股民格外注意的。

A股量能數據與上一輪震盪市的對比研究

第二是熱點模式方面,超跌反彈成為主流。量能萎縮之後,一些個股跌幅較大之後,無論是垃圾股,哪怕是退市風險股,都出現了明顯活躍,有些還是連續漲停。玉名認為這背後主要是籌碼主動或被動鎖定之後,阻力很小了,稍有大單就可以實現快速拉昇,而且不少問題股是機構被套的,也願意配合,所以有了行情;甚至包括一些類似炒地圖,國企改革股的核心都是“超跌反彈+遊資炒作”的模式,而非單純的政策,這一點在短線操作中尤為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