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9 三個案例提網絡詐騙生態環境 阿里安全副總裁:企業要更多觸達消費者

未來網成都9月19日電(記者 謝青 何欣)“工作人員給一位老大爺打了21通電話,告訴他你正在被詐騙,不要去銀行匯款,但是在第22次,老大爺還是去了銀行匯款。匯完款後,他就後悔了,但是錢已經被轉走了。”

“我們曾跟警方破獲過一個案子,犯罪團伙把他的作案軟件放在U盤裡面,在警方抓他之前,他就把U盤吞到肚子裡,後面經過很長時間的盤問,才得到這個線索。”

“一個作案團伙僱傭了一些人,在晚上利用商家不工作的時間,翻牆進入商家辦公室,在員工電腦上植入木馬,把數據盜走。”

2018年國家網絡安全宣傳週期間,在成都市18日舉辦的“共建、共治、共享——清朗網絡網民共參與分論壇”上,阿里巴巴集團安全部副總裁張玉東通過分享三個案例提到,網絡讓詐騙犯罪等手段更豐富,網民面臨環境比較惡劣,大部分的受騙者還是傾向於不願意去分享和公開他們被騙的經歷。對此,張玉東表示擔憂。

三个案例提网络诈骗生态环境 阿里安全副总裁:企业要更多触达消费者

阿里巴巴集團安全部副總裁張玉東。(主辦方供圖)

如何遏制網絡詐騙犯罪,清朗網絡環境?張玉東認為,不能單純依靠技術解決問題,詐騙團伙在全球流動,已成為全球等問題。張玉東提到,可以從三個層面嘗試解決。

“第一個是企業承擔起相應責任,用技術、大數據、產品更多的去觸達消費者。張玉東認為,其次還要從根本上打擊團伙性詐騙犯罪,最後網民群體也需要聯合起來,加強交流和互助。

同時他強調,“希望政府、企業等平臺相互合作,一起構建一個簡單可信、可依賴、安全共同的互聯網上網環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