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8 廣西來賓:桂中治旱建設忙 群眾熱盼早通水

新華社南寧9月18日電 題:廣西來賓:桂中治旱建設忙 群眾熱盼早通水

新華社記者農冠斌

桂中是廣西主要的糧食和蔗糖產區之一,也是全國有名的旱區,過去每年秋冬季節,缺水問題常困擾著當地群眾。記者近日在來賓市走訪瞭解到,總投資50餘億元,惠及百萬人的桂中治旱樂灘水庫引水灌區工程正加緊推進,當地群眾熱切期盼工程早日建成通水。

桂中旱片地處於桂中盆地核心區,受地形、地貌和氣候影響,區域內水資源空間分佈不均勻,雨來易澇、澇完就旱、旱澇交錯等災害頻繁發生,給來賓農業生產造成巨大的損失。

“抽水成本很高,我們一般不抽水來澆地,基本上就是靠天吃飯。”廣西來賓市興賓區鳳凰鎮富饒村村民譚志能說,如果雨水充足,當地主要的農作物——甘蔗會增產不少。

“以前旱起來的時候,別說灌溉了,喝水都成問題!”合山市北泗鎮文定村村民石才勤說,如今路況好了很多,也有了汽車,旱季到其他地方取水才稍微方便一些。

桂中治旱樂灘水庫引水灌區建設管理局副局長莫愚記得,2010年由於長時間乾旱,來賓市忻城縣北更鄉加樂村一個能蓄水1000立方米的大水窖都見底了,村民們要走1個小時山路去找水,有的地方甚至只能靠政府組織送水才能維持生活。“對桂中旱片進行徹底治理,是我們一直以來的願望。”

2010年,桂中治旱工程進入全面實施階段。工程規劃從樂灘水庫引水,解決桂中旱片灌溉用水問題。樂灘水庫正常蓄水位為112米,樂灘水庫下游的耕地高程大都在90米左右,這為桂中旱片的自流灌溉創造了有利條件。

目前汛期尚未結束,記者在“桂中治旱”工程不少標段施工現場看到,伴隨機器轟鳴聲,大批工程人員正在緊張有序地忙碌。在桂中治旱一期工程總幹第五標段施工現場,大型剷車駛過積水,把一批工人送進隧洞裡施工。“這一標段隧洞多,溶洞、地下河也較多,施工難度較大。考慮到工期進度,我們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會抓緊施工。”項目副經理劉光星說,總幹五標總長約10公里,隧洞就佔據了7公里。

在桂中治旱二期工程南乾渠石陵分乾渠現場,幾十位工人正在修建渡槽。“我們在汛期之前就把渡槽地基建好了,這樣汛期對修建渡槽的影響就會比較小。”石陵分乾渠總監理工程師唐林說。

為加快進度,桂中治旱工程採用了先進的全斷面隧道掘進機施工,同時結合傳統施工方式,有力地推進了治旱工程進度。

桂中治旱工程計劃在2020年底全部通水。據莫愚介紹,廣西桂中治旱工程涉及來賓市忻城縣、合山市、興賓區和南寧市賓陽縣,設計灌溉面積120多萬畝,建成後可為灌區內農村及城鎮上百萬人口提供水源,併為改善區域生態環境創造條件。桂中旱片有望變成桂中糧倉、魚米之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