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說了很多年的少鹽,現又有專家說“多鹽好”,到底怎樣養生才好?

笑著歌笑點


這個提倡多鹽的視頻我也看了,視頻裡的外國專家稱“低鹽飲食是犯罪”,可能動搖了很多人對低鹽飲食的堅持。其實大家如果靜下心來仔細研究一下,就會發現視頻中的問題。

一直以來專家們建議的”低鹽飲食“指的是在滿足身體需要基礎上適當地減鹽,而並不是視頻作者所說的完全不吃鹽或吃過少的鹽。視頻中所抨擊的“少鹽”,並沒有具體的量化指標,本身就是不負責的表現,只會憑空增加公眾的疑慮。

到底多鹽還是少鹽,只要我們對鹽有了科學的瞭解,就不會糾結了。

一方面,鹽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鈉,是我們身體鈉的主要來源。鈉是身體必需的營養素,它與鉀同屬人體最主要的電解質,二者互相拮抗和依存形成了很多生理活動:如細胞內外的物質交換,神經衝動的傳導,電解質平衡,心臟節律、維持血壓、肌肉興奮性等。缺少了鈉會使人倦怠、肌肉無力甚至休克,還會影響胃酸的產生,出現消化不良,食物不耐受等問題。所以鹽是必須要吃的。

另一方面,鹽(鈉)過多會升高血壓,也會增加胃癌的風險。膳食指南建議每天鹽的攝入不超過6克,這個量剛好滿足正常狀態下人體的需要,但事實上有調查顯示,我國居民平均每天鹽的攝入都超過了10.5克。所以鑑於這樣的情況呼籲“低鹽飲食”是非常必要的。

但是在某些特殊的情況下就不能一味地限鹽了,還要適當地補充一點鹽。例如天氣炎熱或劇烈運動導致的大量出汗,還有嚴重腹瀉等都會造成鈉的丟失,所以這個時候就要適當地補充一些淡鹽水。

總之鹽是把雙刃劍,不能多也不能少,通常情況下每天保證5-6克鹽是比較適宜的。

作者:李慧藝 國家二級公共營養師 大連九維健康學院一級講師


營養百事通


我是醫者良言,是一名住院醫師,專為普及醫學知識造福人類健康,若想了解更多,請關注我,有疑問可留言,必回應!

說了很多年的少鹽,現又有專家說“多鹽好”,到底怎麼樣養生才好?

寫了一個多月的今日頭條,我真的頗有感觸,中國真的是存在不少“磚家”,有些人還指揮我,教我怎麼做,我想問,我學了這麼多年醫學,難道還沒有你這個非專業人士懂的多嗎?當然也不排除我寫的個別錯誤,那個在所難免,畢竟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今天我來聊一聊關於吃鹽的相關知識。

1.吃鹽過少好嗎?

可以明確地說吃鹽過少也不好,因為我們吃的食鹽中含有碘和鈉、氯,這三種元素對於維持人體的正常的生理功能有重要的意義,在以前沒有加碘食鹽,容易得大脖子病,而食鹽中的氯化鈉是我們體內電解質的重要組成部分;

2.吃鹽多了好嗎?

吃鹽多了也是對身體不利的,因為吃的食鹽太多,會加速人體的衰老;而且攝入太多的鹽會引起水鈉瀦留,容易引發高血壓,引起組織或細胞的水腫;另外吃鹽多了也加重腎臟的負擔,長此以往加速動脈粥樣硬化的進展,容易誘發腦卒中、心肌梗死等危重疾病;也有研究表明吃鹽太多增加骨質疏鬆的風險;

3.那我們應該每天吃多少食鹽呢?

根據權威的書籍人體每天吃6~8g的食鹽比較合適;可能很多人對於6~8克沒有概念,就是把玻璃瓶的啤酒瓶蓋去掉塑料,然後裝滿食鹽就是6~8g;另外這個說的6~8克是包括一天吃的所有的鹽,包括通過零食攝入的。

最後小結:食鹽吃多或者吃少都不好,每天吃6~8克食鹽比較合適。

以上是我對該問題的解答,純屬手打,實屬不易,若覺得寫的還可以就賞個讚唄,如有疑問可在下方留言……


醫者良言


100個讀者,能讀出100 個哈姆雷特出來,而所謂的專家,也能一拉一拖拉機!

說了很多年的少鹽,是有背景因素的,並非憑空捏造。這是在2009年左右時候,當時有一個研究團隊對我國國人的鹽攝入量進行統計評估,發現在20個調查的省中,平均一個人一天的鹽攝入量達到了9.1g,而實驗室檢測出的鈉攝入量也達到了5.4g。這個數字跟我們平時推薦大家的限量鹽攝入量一天不超過6g,鈉攝入量一天不超過2g,差距非常大,這也導致了我們國家在近十年來高血壓、冠心病等慢性病快速上升的主要因素,因為長期高鹽飲食會對我們的心臟、腎臟等造成損傷,這都是大量科學研究證實的,比如氯化鈉攝入後可在體內蓄積,增加體液容量、加大外周阻力及心輸出量,這是升高血壓的重要機制之一。

因此,我們那時候強烈建議大眾要控鹽,減少鹽的攝入,保持在我們推薦的限量一天不超過6g,鈉攝入量一天不超過2g!

那為什麼又會有專家說“多鹽”好,當然,有一部分來自“磚家”之口,純屬瞎扯!還有一個主要的原因是過分解讀醫囑!

這點,陳醫生在臨床上是深有體會,經常面對一些患有高血壓、冠心病等慢性病的病人,跟他們強調要少吃點鹽,一天不超過一個啤酒瓶蓋那麼多,說了高鹽飲食危害,結果回去煮飯乾脆不放鹽,或者就真的一點點,結果過一段時間回來跟我說:陳醫生,最近我怎麼感覺吃了你的藥以後,四肢無力,有時候還噁心想吐,後來調整藥物,病人還是沒有改善,後來再經過詳細詢問,是一直鹽太少了,導致低鈉引起電解質紊亂引起的,後來給他補充了點鈉、鉀,就感覺好多了!

所以,鹽也不能不吃,因為鹽除了作為調味品以外,還補充我們人體需要的鈉,鉀,因為缺鉀,缺鈉,都會引起一系列的症狀,比如抽搐,手指發麻等!

因此,最好的養生方式就是要把握一個度,多不行,少也也不可以,6g以內正好,尤其是要注意加工食物中的鹽,也應該算入一天鹽攝入量裡面,不然很容易就多了!

重要幾點養生方式:

  1. 少吃加工食品
  2. 遠離重口味
  3. 減少外面吃飯,叫外賣
  4. 購買包裝的零食,要學會看營養標籤及食物配料表

醫學小偵探


“柴米油鹽醬醋茶”是人們生活中的必備品。在“民以食為天”的中國,飲食文化深深烙印在每個中國人心上,尤其是“鹽”的存在,人們的飲食從“食之無味”到“食之有味”發生了轉變。隨著近年來健康理念的提高,不是人提倡起了“少鹽”的生活觀念,然而最近又有“多鹽”言論出來,針尖對麥芒,那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首先我們先來談論一下鹽對人體的影響。

鹽對人體的好處

鹽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鈉,是我們身體必備的營養素,也是我們身體攝取鈉的主要來源,與鉀一樣屬於電解質。鹽在人體的主要作用是維持身體電解質的平衡、肌肉的興奮性、電解質平衡、細胞內外物質交換等。

缺少鹽的影響

人體離不開鹽,一旦缺乏鹽,身體就會出現疲倦乏力、肌肉無力,甚至是休克的症狀,有些還會出現的消化不良,食物不耐受等問題。

可見,鹽是維持身體健康運轉的重要物質和工具,是身體必需品。

但是過猶不及,若是吃多了鹽,身體也會引發出一系列健康問題

多鹽對身體的危害

1.升高血壓;

2.增加水腫;

3.損害嗓子;

4.損害皮膚;

5.胃癌風險;

6.流失鈣質;

7.傷害肝臟;

8.引發頭痛。

因此食用鹽也不能過多,重要的是適量攝入。

專家們所說的“多鹽好”又是什麼意思呢?

這些專家所提倡的“多鹽好”的基礎是不吃鹽或是吃的鹽過少。而一直以來我們所提倡的“少鹽”是在已經獲得身體所需的基礎上進行適量的減少,而非不吃鹽,或是吃鹽過少。根據我國的食鹽情況,人均食鹽量約為10~15g左右,超過了膳食指南推薦的每日6g的鹽分。因此在攝入鹽分充足的基礎上,“加鹽”並不是有利我們身體健康的選擇,反而適當減少鹽分,對我們的身體更有益處。

溼氣重、腎虛、減肥、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肝病、皮膚病等等,怎麼調理最有效?

康愛多每天為您推送各種專業、趣味的健康知識,幫您識破健康謠言,走出用藥誤區!


康愛多網上藥店


食鹽的成分是氯化鈉,它是人體不可或缺的營養物質。我們體內大約有鈉離子60 g,其中 80%存在於細胞外液,即在血漿和細胞間液中。它能夠維持細胞外液的滲透壓,還能參與體內酸鹼平衡的調節,對身體健康其實非常重要。所以,人體是需要適當吃一些食鹽的。特別是一些體力活動大,出汗多人,對鹽的需求也會更多一些。

但是,鹽是一把雙刃劍。少量吃對人體健康有好處,吃太多就會有害。

大量研究發現,如果食鹽吃太多、鈉攝入過多,多增加高血壓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還可能增加骨質酥鬆、胃癌等風險。對健康非常不利。所以,多吃鹽也不好。

目前,世界各國的膳食指南通常建議我們每天吃鹽的量不要超過6克。也就是說,如果你每天吃鹽的量在6克以內,就可以認為是沒有問題的。但我們又吃了多少鹽呢?從中國的調查數據來看,我們人均吃鹽的量大約在10-15克左右,遠遠超過了6克的推薦量。這就意味著,我們的鹽吃得太多了。

所以,從目前來看,我們還是應該少吃鹽,多吃鹽並不健康。


阮光鋒


並沒有什麼“鹽越多越好”的說法,如果吃了太多的鹽,長時間攝入過量,就會容易引起高血壓,還容易誘發很多心腦血管疾病,這對於中老年人來說是有可能致命的。而長時間攝入過量的鹽,還會加劇骨骼裡面鈣元素的流失,造成骨質疏鬆。

既然鹽可能有害,那不吃行不行?不行。鹽的成分裡面,最主要的就是氯化鈉,這是我們人體酸鹼平衡必須得物質。如果它的含量太少不正常了,我們人體的正常神經生理活動就不能正常進行。

鹽吃多少才好?根據我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每個成年人每天攝入的鹽量在6克左右比較合適。在滿足身體的基礎上,可以適當減少,比如你原來每天吃10克左右,現在控制到6.5,雖然稍微超了點建議,但是好歹跟以前相比算是減了。

離開劑量談毒性,都是耍流氓。不僅是鹽如此,所有事物都是如此,饅頭吃多了也能撐死人,對於高血壓患者來說,控制鹽的攝入,使用低鈉鹽,是正確的養生方法。而對於身體健康的正常人,就記住6克的量,減少超量就可以了。至於那些說高鹽好的人,就讓他們吃去吧。


婦產科女司機颯姐


鹽既不能吃多也不能吃少,準確的量是每天攝入鹽應該控制在2.5-6克之間。

鹽,不僅僅是重要的調味品,也是我們人體活動所必須的物質。鹽裡面有鈉離子,鉀離子,都是我們肌肉收縮、心臟跳動、細胞興奮、神經活動所必須的物質(前面的回答我已經介紹過低鉀的危害,大家有興趣可以看看)。有一定年紀的讀者,一定記得有部電影叫《白毛女》。電影女主角為了逃避地主的迫害,躲入深山,在深山中吃不到鹽,缺乏營養,變得滿頭白髮,虛弱不堪。

吃鹽太多(每天大於6克),可以導致高血壓的風險增加,這個不用再多說了,因為之前我也說過很多遍了。這是由於鹽吃多後,就會口渴,就會多喝水,而且這些多進入的水並不會經尿排出,導致血管內壓力增高 。

但是,研究表明,低鹽飲食,就是每天吃鹽小於2.5g,同樣會導致高血壓的風險增高。目前已經有大量的實驗證明了這一觀點。

其實這個也很好理解,什麼東西都要講究一個度。既不能過量,又不能缺乏,過猶不及,物極必反,這些都是老祖宗早就總結過得經驗。


人體探索者


吃鹽多肯定不好,中國人飲食中鹽的含量要遠遠高於西方人群。

下面是中國高血壓地圖:


從地圖上可以看出,南北高血壓差距在縮小,“鹹”是重要原因 北方菜餚也走上了南方人的餐桌 南方人吃得越來越鹹 高血壓患病率就上來了。

我國北方地區,每天要攝入12-18克食鹽;南方地區每人每天攝入8克左右的食鹽。

我國的飲食特點除了含鹽量高以外,還有低鉀、低鈣、低動物蛋白質的傾向。

高鈉飲食也是引起高血壓的原因,而低鉀、低鈣、低動物蛋白質飲食結構又會加重高鈉對血壓造成很不利的影響。

所以無論如何,我們還是要吃清淡,少鹽多醋為上上策。


煮茶聞書香


隨著近年來高血壓患者的逐漸增多,人們對於“低鹽”飲食的必要性基本已經熟知於心,正在幾乎人人堅持“低鹽”飲食的同時,突然又有專家有了“多鹽好”的言論,這不免讓廣大的“吃瓜群眾”們開始糾結萬分,到底該如何養生才好呢?

高鹽對於人體的傷害客觀存在

在面對高鹽對人體的影響這個問題上,吃鹽多有損人體健康是客觀存在的事實。如高鹽飲食不但會危害人體的心血管,易引發高血壓症等心血管疾病,還會引起鈣的流失,從而導致骨質疏鬆症的發生。過量的鹽進入人體後,會刺激胃粘膜,致使胃膜細胞經常分裂,因而會增加胃癌的發病率。長期的高鹽飲食,還可能會引起人體水腫、傷害肝臟、損傷咽喉等。 鈉對人體的重要性

鹽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鈉,而鈉在人體中具有重要的生理意義,如鈉主要存在於人體的細胞外液中,是細胞外液中的主要陽離子,與對應的陰離子構成滲透壓,維持人體內水量的恆定。鈉可維持人體的酸鹼平衡,人體內鈉離子的總量影響著緩衝系統中碳酸氫鹽的消長,因而對人體體液的酸鹼平衡起著重要作用。鈉離子同鉀離子元素一樣,同屬人體的電解質,對於維護神經肌肉的應激性、增強神經肌肉的興奮性意義重大。

鹽對人體的好處

鹽作為人體鈉離子的重要膳食來源,雖然過量進食會對人體造成極大的傷害,但若吃鹽太少,卻同樣也會給人體帶來損傷。鹽是人們日常飲食中不可或缺的調味品,缺少了鹽的菜品往往會讓人無法下嚥。經常性的低鹽飲食或者對於鹽的攝入量要求的過於苛刻,還可能會致使人體的血鈉低,從而導致人體出現渾身乏力、噁心、嘔吐、頭痛、甚至嗜睡等症狀。嚴重的情況下,血鈉低的人還可能會發生肌肉疼痛、肌肉痙攣等現象。食鹽攝入過少還會給人帶來精神上的不適症狀,如精神萎靡、情緒悲觀等,嚴重的可能會發生昏迷。尤其是一個人的體內發生了血鈉迅速降低的情況時,還會出現大量出汗、大量嘔吐腹瀉的症狀。

鹽多鹽少,哪個都不養生,適量最好

專家們之所以提出了“多鹽好”的觀點,拋出部分人斷章取義外,最重要的還是源於近期內出現的“低鈉鹽”事件。因為人們篤信少吃鹽對身體好,所以不少人紛紛選擇了“低鈉鹽”,這種低鈉鹽不但少鈉而且高鉀,最終導致了很多選擇“低鈉鹽”的人患上了高血鉀症,專家針對這一類人群給出了“適量增加鹽的攝入量”的建議。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建議,成年人每人每天攝入食鹽的量應在6g左右。有一句話說“拋開劑量談毒性,就是耍流氓”,雖然並不文雅卻十分受用。鹽是人體鈉的重要膳食來源,而鈉又是人體所必需的營養素。不能否認鹽對維持人體健康的重要性,卻又因鹽的過量會導致人體多種疾病的發生,所以吃鹽同樣不能過量。也就是說,吃鹽多了對身體不好,吃鹽少了對身體也不好,想要達到養生的效果,維持身體的健康,只有適量吃鹽才好。

如果您對這個問題有好的建議,歡迎您在下方留言評論

我是王桂真,今日頭條悟空問答簽約作者,歡迎您關注【王桂真營養師】頭條號,一起聊聊健康,讓我們吃的健康,吃的放心


王桂真營養師


鹽是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調味品,同時也是機體體液的重要組成成份。鹽過多過少都不利於健康,所以我們提倡大家適量為宜,可以很好的滿足機體代謝需要,又不至於引起高血壓等疾病的發生。


食鹽的主要構成是氯化鈉,根據已有的研究,我們建議大家每日食鹽攝入量在3~6g為宜,相當於去掉膠墊的啤酒蓋一平蓋。我們要正確認識,除了限制食鹽攝入量以外,還需注意減少鹹菜、鹹魚、醃製食品、煙燻食品、火腿等高鈉鹽食物的攝入,少用醬油、味精等富含隱形鈉鹽的調味品。

鈉鹽攝入過多是高血壓發生的重要危險因素,所以大家務必引起重視,做到合理用鹽、科學限鹽,但又不能不吃鹽或少吃鹽,畢竟鹽中氯化鈉成份是我們體液的重要組成成份,缺失或降低也會導致一系列生理症狀的發生,不利於自身健康的維護。


當然,說到限鹽,更重要的是限制鹽中的鈉,鈉與高血壓的發生關係更為密切,所以,如果大家能夠選擇,推薦使用低鈉鹽為宜。在過去的幾十年中,我國食鹽不僅是生活中的調味品,同時也承擔著預防碘缺乏帶來的“大脖子病”。總的來說,食鹽攝入適量為宜,不宜過量,推薦選擇低鈉鹽最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