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8 白露|大雁南飛 討人喜歡的季節來了

“白露”是二十四節氣裡的第十五個節氣,也是

秋季的第三個節氣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進入白露節氣後,天氣少了幾分焦躁,真可以算是一年中最討人喜歡的時節之一。

“白露”一詞是怎麼來的?

白露|大雁南飛 討人喜歡的季節來了

一般在每年的9月8日前後,這時候白天比較暖和,夜晚卻變冷了,清晨空氣中的水蒸氣會凝結成水珠,掛在草杆林木上,當太陽昇起的時候,草叢樹葉間的小水珠在陽光下一閃一閃,好像很多調皮的“眼睛”眨呀眨,又好像夜行的仙女不小心灑落了無數顆亮晶晶的珍珠!但是很快,這些白色的小珍珠們就又被曬成了水汽,消失不見了。

露是“白露”節氣後特有的一種自然現象。

這些露水是由於溫度降低,水汽在地面或近地物體上凝結而成的水珠。這些水珠晶瑩剔透、潔白無瑕、人人喜愛,所以稱為“白露”。

旁敲側擊

白露|大雁南飛 討人喜歡的季節來了

打開《漢字奇遇》,找到“”字。“水”字經過了幾千年的演變,為了方便人們書寫,曲線和小點都變成了直線。現在的“水”字已經不太能看出最初的樣子了。水也是我們最重要的生存資源。所以由“水”開始,我們的祖先造出了很多字,比如:江、河、湖、海,深、淺、波、浪。這些字都是三點水偏旁的,他們的意思大多跟“水”字和水滴濺起相關。

白露——看看天氣有什麼變化

“白露”是反映自然界氣溫變化的節令。

白露實際上是表徵天氣已經轉涼。尤其是晚上,會感到一絲絲的涼意。這時,人們就會明顯地感覺到炎熱的夏天已過,而涼爽的秋天已經到來了。

植物開始有露水進入白露節氣後,夏季風逐步被冬季風所代替,冷空氣轉守為攻,暖空氣逐漸退避三舍。冷空氣分批南下,往往帶來一定範圍的降溫幅度。人們愛用“白露秋風夜,一夜涼一夜”的諺語來形容氣溫下降速度加快的情形。

旁敲側擊

白露|大雁南飛 討人喜歡的季節來了

打開《漢字奇遇》,找到“”字。大家有沒有發現,“氣”字和“三”字長得很像?祖先認為“一”代表宇宙最初是一個整體;“二”代表宇宙分化出的天和地;“三”代表天地之間的萬物。空氣是運行在天地之間,所以最初的“氣”和“三”很像。後來,為了區別開這兩個字,古人把氣的第一橫和第三橫寫成了折線。表示空氣是到處飛舞和擴散的。

白露三候——鴻雁來、元鳥歸、群鳥養羞

白露|大雁南飛 討人喜歡的季節來了

第一候:“鴻雁來”

對應著春季“雨水”節氣的第二候“鴻雁北”,春天時大雁從南方飛向北方,當秋冬到來時,鴻雁又要自北方飛向南方,躲避寒冷的季節了。揮手向大雁們道別吧,再見面就要等到明年的春天啦!

旁敲側擊

白露|大雁南飛 討人喜歡的季節來了

打開《漢字奇遇》,找到“”字。“飛”字很像一隻鳥兒震動雙持飛翔。身體兩邊的翅膀努力張開。因為“飛”字兩邊的筆畫相同,古人寫著寫著就做了簡化,只留下了右邊的翅膀來代表整隻鳥。後人用“飛”字來表示所有在天空中飛蕩的東西。比如:飛雪,飛沙走石。因為在天空的飛行的物體速度都很快,所以“飛”也用來表示速度快。比如:飛毛腿,行走入肺,飛針走線等。

第二候:“元鳥歸”

對應著春季“春分”節氣的第一候“元鳥至”,元鳥就是小燕子,它們和鴻雁一樣,都是隨著季節的變化而南北遷徙的候鳥。要想再見到它們的身影,也要等到明年的春天啦!

第三候:“群鳥養羞”

“羞”是“珍饈”、也就是美味食物的意思。“群鳥養羞”說的是小鳥也感覺到寒氣,開始為過冬儲存食物了,而且聰明的它們還會換一次羽毛,慢慢長出豐滿的絨毛,為即將來臨的冬天穿上一件暖暖和和的“羽絨服”。鳥獸身上為了過冬長出來的毫毛細密柔軟,眼睛要想看清可不容易。

旁敲側擊

白露|大雁南飛 討人喜歡的季節來了

△ 打開漢字奇遇,找到“羽”字和“毛”字,再組成一個詞:“羽毛”。鳥兒的羽毛中軸是空心的,重量很輕且不容易折斷。它可以防水保溫,是鳥類非常重要的防護服。其實“羽”和“毛”最早是有區別的。“羽”屬於天上飛的鳥類。“毛”屬於地上跑的獸類。後來也包括了鳥類身上的細細軟軟的小絨毛。毛是很細小的。所以人們也用帶“毛”的詞語來表示小。比如:毛病、毛孩兒、毛毛雨。

白露習俗有哪些?

白露|大雁南飛 討人喜歡的季節來了

福州——吃龍眼

福州有個傳統叫做“白露必吃龍眼”的說法,而且白露之前的龍眼各個大顆,核小味道甜口感好,所以白露吃龍眼是再好不過的了。

南京——喝白露茶

老南京人都十分喜歡喝“白露茶”,此時的茶樹經過夏季的酷熱,白露前後正是它生長的極好時期。

資興興寧、三都、蓼江一帶——釀白露米酒

資興興寧、三都、蓼江一帶歷來有釀酒習俗。每年白露節一到,家家釀酒。白露酒用糯米、高粱等五穀釀成,略帶甜味,稱“白露米酒”。

太湖地區——祭禹王

禹王是傳說中治水英雄大禹,太湖畔漁民稱為“水路之神”。每年正月初八、清明、七月初七和白露時節,這裡都要舉行祭禹王的香會。其中又以清明、白露春秋兩祭規模為最大,歷時一週。

白露——孩子飲食起居要注意

· 起居:睡眠要充足,運動要適度

白露時節氣秋涼漸漸明顯,自然界的陽氣由升散開洩趨向收斂,人體內陰陽之氣的盛衰也隨之轉換。此時人的起居應相應調整,尤其是睡眠要充足,最好比平常多睡一個小時,因為只有這樣,才能適應“秋乏”

白露|大雁南飛 討人喜歡的季節來了

這個節氣晝夜溫差大,尤其是下雨時日夜溫差更明顯。俗話說"白露不露身",這時要注意早晚添加衣被,不能袒胸露背,孩子早晚出門最好帶件小外套,以防著涼

其次,適當戶外運動也是不錯的選擇。可以做一些登山、慢跑、郊遊等戶外運動。在運動的時候,要注意不要劇烈,做好準備活動,避免傷筋。

· 飲食——做到“三分飢與寒”

“三分飢”是指,家長不要讓孩子吃得太飽。很多家長覺得秋天就要給孩子“貼秋膘”,填鴨式地灌給孩子大量的高熱量、高蛋白食物,甚至刻意強調海鮮、肉類等營養品的進補,這種養生理念是完全錯誤的,特別是對於那些有過敏體質的孩子,這樣做等於不停地把各種致敏性因素強加於孩子,對健康危害極大。

白露|大雁南飛 討人喜歡的季節來了

白露之後,飲食更應當以清淡、易消化且富含維生素的食物為主,適當吃一些水分比較多的食物;務必要做到粗細搭配,均衡膳食營養。

“三分寒”是指早晚要讓孩子多穿一點,但中午活動量大的時候要把衣服減下來,不要捂得太多,使孩子出汗,以免引發感冒。中醫有“白露身不露,寒露腳不露”的說法,也就是說白露節氣一過,穿衣服就不能再赤膊露體了,家長不能因為孩子貪涼就任由其按照夏天的穿著參加戶外活動。

白露|大雁南飛 討人喜歡的季節來了

另外,過了白露要防“秋燥”。“秋燥”不光是成人的事情,孩子也要注意。在秋燥的時節,多喝各種各樣的粥,對於防秋涼,抗秋燥,都有很好的效果,比如雜糧粥、紅棗粥、紫薯粥、蓮子銀耳粥等等,都是不錯的營養粥,給孩子喝一點,又好喝又容易消化,對孩子的保健大有裨益。

白露帶你讀詩詞

白露|大雁南飛 討人喜歡的季節來了

《白露》

唐·杜甫

白露團甘子,清晨散馬蹄。

圃開連石樹,船渡入江溪。

憑几看魚樂,回鞭急鳥棲。

漸知秋實美,幽徑恐多蹊。

白露|大雁南飛 討人喜歡的季節來了

《月夜憶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斷人行,秋邊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白露|大雁南飛 討人喜歡的季節來了

《南湖晚秋》

唐·白居易

八月白露降,湖中水方老。

旦夕秋風多,衰荷半傾倒。

手攀青楓樹,足蹋黃蘆草。

慘澹老容顏,冷落秋懷抱。

有兄在淮楚,有弟在蜀道。

萬里何時來,煙波白浩浩。

白露|大雁南飛 討人喜歡的季節來了

《衰荷》

唐·白居易

白露凋花花不殘,涼風吹葉葉初乾。

無人解愛蕭條境,更繞衰叢一匝看。

農曆八月為桂月,江南小城正是丹桂飄香時。桂樹開的花不但香氣撲鼻,還可以做出很多種好吃的食物呢!

白露|大雁南飛 討人喜歡的季節來了

灑在米粥裡就熬出了香噴噴的桂花粥;包在點心裡就做成了香噴噴的桂花糕;放在茶葉裡就變成了香噴噴的桂花茶;浸在白酒裡就泡出了香噴噴的桂花酒,甚至還可以用桂花來燉肉和做菜呢!

| 往期節氣回顧 |

有獎互動——圍繞主題繪畫講故事!

秋天已經來了,我們能從氣候、植物的變化感知秋天的美麗與獨特。當然,我們也能從觀察秋天人們的服飾變化,感知秋季的氣候特徵等等。

讓我們一起用眼睛和耳朵來感受和捕捉秋天的點滴變化吧。

【主 題】

“我眼中的秋天”

【要 求】

小朋友需要圍繞主題進行繪畫,並根據自己畫作講一個秋天的故事。

注意:

· 繪畫創作素材不限;

· 錄製故事視頻時長控制在1分鐘左右;

· 家長將小朋友的畫作和故事視頻發送給“星球君即可”。

【獎 勵】

我們將從小朋友的畫作和故事中篩選出優秀的作品贈送獎勵;這些作品還將放到下一期節氣推文進行展示哦。

一等獎兩名:贈送《節氣農場》(價值119元)秋天音頻小課 6節

二等獎三名:贈送新品《瘋狂停車樓》(價值139元)有贊店鋪20元代金券一張

【活動截止日期】

2018年9月14日上午12:00


白露|大雁南飛 討人喜歡的季節來了


大小星球以主動式學習為核心教育理念,專注0-8歲兒童啟蒙教育,旨在用專業度和創造力為兒童設計高水準、有審美、有趣的互動教育產品,為教育從業者和家長打造優質的線上線下教育課程和分享社區;為中國親子家庭提供創新美好的文教生活產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