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越南在東南亞的位置,經濟上有可能變成下一個韓國嗎?

風行


第一,越南自身條件不符合,越南誠然從1986年開始“革新開放”,至今已經進行了三十多年的開放式出口外貿發展,在中南半島地區也算是是個地區經濟強國,然而越南自身很多條件使其無法成為下一個韓國。首先越南經濟太過倚重出口貿易,而國內產業規模很小,這導致其國民經濟十分脆弱,十分容易受到國際市場變化的影響,因此越南在國際上被稱為“脆弱七國”之一。其次,越南正因為一直髮展對外貿易,而出口產品水平極低,多為農產品和低端製造業產品,其經濟水平可以說是十分劣質的,人均GDP甚至還不及我們熟知的窮國菲律賓的一半,其經濟發展水平之低也是令人歎為觀止了,要達到韓國的水平,除非越南進行大規模產業轉型升級,且需要最起碼三四十年時間 ,誰能保證幾十年間沒有變數?在經濟結構逐漸固化的越南,這是非常困難的。畢竟,戰後成功從低收入國家轉變為發達國家的亞洲較大規模國家只有兩個,日本和韓國。

其次,沒有這樣的國際發展環境。韓國發展成為發達國家是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開始的,那是在第三次科技革命後的國際產業轉移大潮之中,朴正熙正好抓住這個時機,使韓國飛速發展,發展重化工業和製造業,在歷經後面數代領導人之間的精心治理,才成為了發達國家。而現在,並沒有大規模的國際間產業轉移浪潮,發展低端製造業只能成為發達國家的附庸市場,這也是我國大力開展產業轉型升級的原因。

所以,筆者敢說,越南絕不可能成為下一個韓國。


標槍毒刺


越南是否有可能成為下一個韓國,我們先來看看這個國家自己制定的目標。2016年1月,越南共產黨(越南唯一的政黨)召開的越共十二大總結了革新30週年的實踐,提出要加強建設廉潔、穩健的越南共產黨,發揮全民族力量和發揚社會主義民主,全面、同步推進革新事業,牢牢捍衛國家,維護和平、穩定環境,力爭早日將越南基本建設成為邁向現代化的工業國。

越南自革新開放以來,經濟保持較快增長,經濟總量不斷擴大,三產結構趨向協調,對外開放水平不斷提高,基本形成了以國有經濟為主導、多種經濟成分共同發展的格局。目前越南的經濟增速約6.8%, 自2000年以來年均經濟增長率約達6.4%,貧困發生率降至3%以下。2008年越南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大關並開始進入中等收入國家行列。但現階段其人均GDP為2100美元出頭。越南我往到2020年,其人均GDP增至3200-3500美元。有機構預測認為,2017-2021年越南經濟增長保持在6.2%上下。韓國目前是人均近30000美元,經濟增速為3%。

總體看,越南也是個自然條件很不錯的國家了,32.9萬平方公里的國土,海洋資源豐富。但不利的因素是,9100多萬人口有54個民族,全國又劃分為58個省和5個直轄市。理論上講,越是多民族國家,越不容易管理和凝聚共識。但好在越南的主體民族是京族,佔總人口86%,民族衝突問題不大。韓國的人口約5100萬,是單一民族,國土面積為10萬平方公里,行政區劃總共為17個。

越南經濟近年來有些亮點,即在世界經濟整體向下的大背景下逆向爬升。《經濟學人》2016年曾將越南視為亞洲另一個高速發展的經濟體,希望越南可以實現韓國這樣的高速經濟增長。德勤當年的推出的“全球製造業競爭力指數”報告也將越南列為很有希望的“強力五國”之一(另外四國是印度、印度尼西亞、泰國、馬來西亞),且預測越南的製造業競爭力排名將從2016年世界的第18位上升至2020年的第12位。

2018年1月,越南經濟社會發展形勢良好,全月商品出口額達190億美元,同比增長33.1%。總理阮春福認為,依目前發展態勢,如果大力採取系列配套措施,今年經濟增長速度將達到上限6.7%。但值得注意的是,越南的近期未來目標是“邁向現代化的工業國”,即國家處於什麼水平和階段,越南領導人的心裡是有數的。因此,越南要在經濟發展上變成下一個韓國,不能說沒有可能,我國的經驗已經證明,社會主義同樣可以大發展。但越南要達到韓國的經濟發展水平,路顯然還很長。

人稱黎叔


越南想要成為東南亞的韓國,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的努力。韓國是經合組織認定的發達經濟體。越南目前在東南亞無論是GDP還是人均GDP都低於菲律賓,排名相對靠後,與韓國的差距更是很大。不過近幾年,越南始終保持6.5%以上的高速增長,給人們看到越南經濟迅速崛起的希望。



2017年,越南GDP總額接近2300億美元,人均GDP接近2400美元,增長率大約在6.8%。2017年,韓國GDP總額大約在15000億美元左右,人均GDP超過3萬美元,增長率大約在3%。形象的比較越南大約與廣西經濟總量相當,韓國大約與廣東的經濟總量相當。而越南的人口接近韓國的一倍,無論是GDP總額還是人均GDP,越南想要追上韓國,都必須繼續保持高速成長20年以上。


(胡志明市)

從發展水平看,越南經濟大約與20年前的中國接近。從推動增長的主要因素,受到中國勞動力成本的持續上升,東亞地區大量勞動密集型產能,快速向越南轉移,推動越南經濟持續快速增長,這兩年我們在國外和國內市場上看到的許多紡織品已經是越南製造的了。同時,越南油氣資源比較豐富(有相當一部分採自南海),為了經濟發展賺取了大量外匯。



(油氣資源)

越南現在處於經濟起飛階段,經濟增長主要依靠農業和輕工業,想要追上韓國還有兩道關口需要跨過。

第一個關口就是發展重化工業。輕工業支撐經濟增長到一定階段之後,必須發展重化工業進行替代。韓國的石油煉化、造船業都具有很強的實力。越南的優勢在於油氣資源比較豐富,發展冶煉行業具有一定優勢,但是越南在歷史上沒有工業化的基礎,也沒有完整的工業體系,發展重化工業對越南是一次巨大的挑戰。

第二關口就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當重工業支撐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後,必須再次進行轉型升級,通過創新搶佔經濟產業鏈的上游產業。巴西和阿根廷等國家就倒在了中等收入陷阱之前,韓國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時,也經歷了亞洲金融危機的血洗。現在韓國的IT產業已經取代日本成為全球的領導者之一,也成為韓國立足於發達經濟體的護身符。越南想要成為發達國家,還需要大量的人力資源和經濟實力的積累。目前還看不到越南的努力方向所在。



越南當前的發展態勢非常的好,但是也面臨著很多挑戰。比如說,近些年,柬埔寨的國內政治形勢穩定下來,人力資源成本比越南更低,對越南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具有一定的衝擊。與越南大致處於同一發展水平的菲律賓,屬於英語國家,如果未來國內形勢更加穩定,將在吸引外資方面具有獨特優勢。而印度尼西亞是東南亞第一大經濟體,人口眾多,國內市場較大,也是外資搶佔重要高地。千舸競流,越南未來的發展不會一帆風順。


衝擊時評


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中國香港、中國臺灣、新加坡和韓國在較短時間內實現了經濟的騰飛,被譽為亞洲四小龍。在上世紀90年代越南經濟也出現了高速騰飛的現象,因此將越南經濟與韓國進行對比並探討越南是否可能成為亞洲的下一個韓國的話題日漸多了起來。

事實上國際上比較公認的觀點是作為社會主義國家的越南經濟體制的改革在相當程度上是借鑑的我國的經驗:越南經濟體制的改革始於1986年12月的越共六大,在這次大會上新當選的越共總書記阮文靈首次提出“革新開放”的主張,在這一主張的指導下越共六大通過了《2000年前越南經濟穩定和發展戰略》——這一文件的意義在於:首次明確提出在社會主義方向的前提下逐步在各領域完成向商品經濟體制的過渡並制定了到2000年時使越南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翻一番的目標。

在當時越南國內的經濟基礎是十分薄弱的,為此當時的越南領導集體獎引進外資提上議事日程:1987年12月越南國會批准了新的《外國投資法》,1988年1月這部法律得以正式公佈生效。越南通過新的外國投資法向外界宣稱:在越南投資幾乎沒領域限制、沒投資比例限制、沒投資夥伴限制。美國的《亞洲華爾街日報》在其報道中稱這是“社會主義國家中最為自由的外來投資法規”。此後外資進入越南的速度明顯加快。1990年6月越南國會對《外國投資法》進行了第一次修訂:允許越南國內的私人經濟組織與國外進行多種形式的合作。越南試圖以此舉促進本國私營經濟的發展。

1991年時任越共中央總書記的阮文靈訪華,阮文靈通過這次訪問實現了中越關係正常化的目標,這意味著改革開放後中國這個亞洲最大的市場開始向越南開放。中、越兩國作為歷史文化傳承相似的兩個亞洲社會主義國家至此開始了經濟互補的歷史序幕,事實上在這一時期任何國家都無法忽視中國這一新興市場——就在中越關係正常化的次年8月24日中國與韓國正式建立大使級外交關係,至此中國同最後一個鄰國的外交堅冰打破。隨著中越關係的正常化中國資本開始進入越南,不過在一開始中國大陸在越南的投資規模排在中國臺灣地區、日本、韓國、新加坡和中國香港地區之後,這主要是因為這一時期中國大陸自身仍處於經濟發展的早期階段,自己尚不富裕自然沒多餘的資金進行對外投資。從1991年到2000年中國大陸在越投資項目發展到117個,合同金額近2億元。如果加上排在前五位的臺灣和香港,那麼整個中國對越投資居越南外資的首位。

在吸引外資的同時我國改革開放過程中實行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也為越南效仿:1989年實行農業改革後的越南不僅實現了糧食的自給自足,還對外出口大米142萬噸。進入90年代後越南農村進入了一段快速發展時期:農業產值年均增長4.5%,農產品出口年均增長13.05%,農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長10%,糧食產量年均增產120萬噸,增幅達到5.8%。到2010年越南農林漁業總產值達到232.7萬億越南盾。

越共方面對中、越兩國國情的相似性看得十分清楚並一直注重對中國改革開放經驗的學習,試圖從中總結出中國改革開放的得失,使自己儘量少走彎路。在經過二十多年的革新開放後越南已成功建立起市場經濟的配套管理體制。1990-2006年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7.7%,這一速度在當時的世界上僅次於中國,當時國際上一度出現過“越南速度”一說。2006年越南正式加入WTO併成功舉辦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目前越南的GDP總量約為2052.76億美元,人均2186美元,經濟增速則在6.2%上下;韓國的GDP總量約為1.531萬億美元, 人均29743美元,經濟增速約為3%。就目前的經濟發展水平而言:韓國已初步邁入發達國家的行列,而越南仍是一個發展中國家;但就兩國經濟的發展潛力而言:越南的潛力不容忽視。大體上而言:越南要想成為下一個韓國還需要繼續保持高速增長20年以上,這還是建立在韓國保持目前經濟增速的前提下。如果在未來韓國經濟加速發展或是越南經濟增速放緩都會使期限進一步延長。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越南目前經濟發展是學習中國的改革開放,實際上就國情來看,學習韓國可能更符合越南的發展實際,畢竟兩國有很大的相似性。越南這幾年經濟發展速度較快,但是要變成像韓國這樣的經濟發達國家,估計越南比較困難。下面由銘蘇先生給大家簡單分析一下:

從地緣環境來看,越南地形呈南北狹長分佈,長山山脈貫徹越南南北,全國四分之三的地區是山地和高原。其中北部和西北部多山地和高原,平原地區主要分佈在北部的紅河沖積平原和南部的湄公河三角洲地區,沿海地區分佈著狹窄的沿海平原。

總體來看,越南整體的國土質量並不高,可有效開發利用的土地資源有限,而地形的限制使越南只能向南北兩端發展。只有北部的紅河沖積平原和南部的湄公河三角洲地區是越南的優質板塊,因此越南的經濟和政治中心多分佈在南北兩端。越南的第一大城市胡志明市就分佈在湄公河三角洲,第二大城市兼政治中心河內就分佈在北部的紅河沖積平原。

當然,越南的區位優勢明顯,北部地區跟中國接壤,海岸線長達3260公里,海上交通便利。因此,1986年越南學習中國實行改革開放以後,利用自身的區位優勢大力進行招商引資,發展外向型經濟。在外資的帶動下,越南經濟最近幾年保持了較快的發展速度,經濟增長速度緊跟中國之後,被世界看好。

越南所處位置與東亞地區較近,因此得以承接來自韓國、日本、中國、臺灣等地區的產業轉移。韓國三星更是把三分之一的產能搬到了越南,為越南經濟發展貢獻很大的份額。

2017年越南貨物商品進出口總額4248.7億美元,是GDP的兩倍,其中越南出口商品以電話、電腦、電子及各類零件、紡織服裝、鞋類、農產品為主。這其中外資的貢獻達到70%以上。

但是,越南對於外資的過渡依賴,也成為越南經濟發展的隱患。

一方面,越南由於基礎設施落後,配套產業跟不上,導致外資企業所需的基礎原料無法滿足供應,只能大量進口。越南的投資環境與附近的泰國、馬來西亞、印尼等國相比,不具有競爭優勢。

另一方面,外資經濟在國家經濟中的比重過大,真正創造的價值和財富都被外企拿走了,國家經濟實力不能大幅提高,工人獲得較低的工資,這些都不能有效地轉化為國家對基礎設施的投資和居民對消費的拉動。

越南經濟主要是依靠電子產品的代工,以及紡織服裝、鞋類等低端加工產業。在這種環境下,本國企業缺乏自主研發能力和創新能力,也不能成為經濟發展的主要推動力。因此,越南的經濟整體質量發展水平不高。所以,越南要想達到韓國這種發展程度確實很困難。


銘蘇先生


越南人口9300萬,主要是京族,2017年GDP大約2300億美元,人均GDP2400美元,2017年
經濟增長大概是6.5%,這裡補充一下就是越南學中國,因為匯率的問題,印度比越南落後不少,但是人均收入差不多,就是貶值本國貨幣用來提高出口,人均收入低時候,還可以得到更多國際貸款,人民幣兩次貶值就是這個意思。越南國土面積33萬平方公里,越南海岸線很長,北臨中國,南望新加坡、馬來西亞,西北方向都是比越南落後的老撾、柬埔寨。北越人和中國南方人差不多,南越人就和東南亞人差不多,智商略低於東北亞黃種人,但是高於東南亞人。

越南在中國清朝後期和民國時候是法國殖民地,受到法國的文化影響很大,漢字一定程度上也是有此原因被廢掉,(最重要的原因是當時西方發達,中國落後,就連中國人差點都拋棄漢字了。)現在越南人注重享受,不願意加班等也是有法國的影響。

二戰後越南和法國打,再和美國打,最後還和中國幹,一直到九十年代末和中國的關係才穩定下來,現在越南更加深刻知道,和中國搞好關係是發展經濟的前提條件,所以在南海問題上,都不會和中國大鬧,現在菲律賓也懂這道理了。越南才發展二十年,就取得這樣的成就,確實不錯了,不過和亞洲四小龍發展的前二十年比較,還是有明顯差距,比亞洲四小虎還是有餘的。

韓國是亞洲四小龍之一,人口5125萬,國土面積10萬平方公里,2017年GDP超過1.5萬億美元,人均GDP大概3萬美元(和日本很接近了,日本人均GDP3.8萬美元),2017年經濟增長大概3%,這個增長速度在發達國家裡面算很快了,目前韓國人平均受教育程度已經高於日本,領先中國一截,韓國民用高科技產業也很厲害,屬於發達國家裡面的佼佼者。中、日、韓人種在外貌、智商都差不多,在世界範圍內算比較高的智商,韓國基本都是朝鮮族,其他民族可以忽略不計,單一民族國家穩定,更有利發展經濟,韓國東面是日本,西面是朝鮮和中國,韓國最大隱患就是朝鮮這裡不穩定。

綜合一下,越南在人口和國土面積上和韓國都不同一個層次,但是不是相差特別離譜,而且政局穩定,人種也算接近,也是單一民族,地理位置有不少相同點,可學之處不少,但是感覺越南每個地方都比韓國差一點點,所以越南要達到今天韓國的水平,是有可能的,但是起碼要努力奮鬥30年,想超越韓國就很難了。






蓅影2017


越南在東南亞地理位置還算優越,

從地緣環境來看,越南地形呈南北狹長分佈,長山山脈貫徹越南南北,全國四分之三的地區是山地和高原。其中北部和西北部多山地和高原,平原地區主要分佈在北部的紅河沖積平原和南部的湄公河三角洲地區,沿海地區分佈著狹窄的沿海平原。總體來看,越南整體的國土質量並不高,可有效開發利用的土地資源有限,而地形的限制使越南只能向南北兩端發展。只有北部的紅河沖積平原和南部的湄公河三角洲地區是越南的優質板塊,因此越南的經濟和政治中心多分佈在南北兩端。

2016年1月,越南共產黨(越南唯一的政黨)召開的越共十二大總結了革新30週年的實踐,提出要加強建設廉潔、穩健的越南共產黨,發揮全民族力量和發揚社會主義民主,全面、同步推進革新事業,牢牢捍衛國家,維護和平、穩定環境,

力爭早日將越南基本建設成為邁向現代化的工業國。

2017年,越南GDP總額接近2300億美元,人均GDP接近2400美元,增長率大約在6.8%。2017年,韓國GDP總額大約在15000億美元左右,人均GDP超過3萬美元,增長率大約在3%。形象的比較越南大約與廣西經濟總量相當,韓國大約與廣東的經濟總量相當。而越南的人口接近韓國的一倍,無論是GDP總額還是人均GDP,越南想要追上韓國,都必須繼續保持高速成長20年以上。

越南正因為一直髮展對外貿易,而出口產品水平極低,多為農產品和低端製造業產品,其經濟水平可以說是十分劣質的,人均GDP甚至還不及我們熟知的窮國菲律賓的一半,其經濟發展水平之低也是令人歎為觀止了,要達到韓國的水平,除非越南進行大規模產業轉型升級,且需要最起碼三四十年時間 ,誰能保證幾十年間沒有變數?在經濟結構逐漸固化的越南,這是非常困難的。畢竟,戰後成功從低收入國家轉變為發達國家的亞洲較大規模國家只有兩個,日本和韓國。

越南在人口和國土面積上和韓國都不同一個層次,但是不是相差特別離譜,而且政局穩定,人種也算接近,也是單一民族,地理位置有不少相同點,可學之處不少,但是感覺越南每個地方都比韓國差一點點,所以越南要達到今天韓國的水平,是有可能的,但是起碼要努力奮鬥30年,想超越韓國就很難了。


環球熱點匯


短時間內基本沒戲

越南面積32.9萬平方公里,比雲南省小一些,但人口卻達到了9300多萬,是東南亞地區第三大人口大國,僅次於印尼和菲律賓,從目前的增長趨勢來看,越南跨入“一億人口俱樂部”指日可待。(越南地圖)

越南在90年代後效仿中國進行改革開放,越南稱之為“革新開放”。憑藉著龐大的人口紅利,越南經濟逐漸快速增。不過越南經濟真正進入高速增長期也就是近幾年的事兒。因為隨著中國的產業升級,大量低端勞動密集型產業被轉移到東南亞,而人力成本低廉的越南正是勞動密集型產業的不二之選,於是有大量外企投資越南,這才開始促進越南的製造業的繁榮。在這些勞動密集型產業的幫助下,越南在去年的經濟增長速度達到了7.08%。

(越南的服裝代工廠)

但即便如此,由於底子太薄,越南的經濟還是非常落後的,就算是在東南亞,越南的經濟排名也是馬馬虎虎。2017年越南的GDP總量僅為2298億美元,不及印尼、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至於人均GDP就更低了,只有2342多美元,在本地區排名更低。

平心而論,很多人總是盲目誇大越南實力,像是越南陸軍軍力東南亞第一,越南經濟將引爆亞洲等等,這些說法其實完全沒有依據。

除了新加坡這樣的城邦國家以外,一個國家想成為經濟強國,首先必須要成為一個工業強國。像亞洲的幾個發達國家如日本、韓國、以色列,哪一個沒有強大的工業基礎。日本工業就不用提了,如今的韓國的汽車和電子產品已經遍佈全世界了。而20年前,韓國的經濟是不如中國臺灣呢,但憑藉著完善的製造業體系,現在韓國經濟已經遠超中國臺灣了。時至今日臺灣的經濟還是主要依靠電子產業,比較偏科,而韓國則是全面開花了,由此可見,沒有一個完整的工業體系作支撐,經濟是走不遠的。

中國臺灣尚且如此,越南就差的更遠了,今天的越南仍舊是一個農業國,所有的工業品幾乎都需要進口,也沒有能力生產任何重型武器。這樣一個國家想要引領亞洲是不可能的!在本地區印尼的經濟潛力都比它強。(摩托車越南人平時最常用的交通工具,而目前越南的摩托車還基本依靠進口)

由於咱們早早的就完成了工業化,所以很多人對於工業製造業都不以為然,認為這是過時產業。但這種想法是大錯特錯,工業(也就是我們平常說的製造業)是衡量一個國家強弱的重要標誌,要進化成一個工業國其實是非常困難的,今天世界上的發達工業國依然屈指可數。

越南要想成為一個工業國,沒個三四十年是絕對不可能的,而且這還是個非常保守的時間。當年咱們可是傾舉國之力才在短時間內完成的工業化,而韓國則用了至少半個世紀才完成的工業化。

不過雖然工業化之路非常艱難,但對於越南來說,沒有工業化就只能從事低端的商品生產,在產業鏈中位於最底端狀態,你出口一萬噸大米還不及人家出口一架戰機賺得多,根本沒有出頭之日。所以在完成工業化之後,越南才有底氣向發達國家進行邁進。


千佛山車神


越南在東南亞的位置,經濟上有可能變成下一個韓國嗎?

如果這個位置理解的是地理位置,那麼越南還真的沒有什麼優勢。它本身的地形十分地狹長,因此也並不是發展經濟的理想地形。

而如果是按照它在東南亞聯盟裡的地位,不得不說越南在湄公河流域國家中,近幾年是經濟穩定增長最快的。僅次於泰國,這也得益於國家的政局穩定。

而我們來看看韓國是如何成長的,首先,它的確是經過了朴正熙獨裁的日子,但正是在這段日子裡,雖然民眾對於社會生活不滿意,但在經濟上,確實能夠集中精力,培養了LG,三星這樣現在韓國巨大的公司的最初能量。而且韓國目前在世界微電子領域的研發,也是處於領先水平的。但越南本土並沒有湧現出這樣的牌子,還只能靠本身市場的逐步開放來吸引外資。

所以,我覺得越南並不會變成下一個韓國。

歡迎大家討論。


本來世界觀


相信最近一兩年,稍微會關注下最新資訊的人就會發現,好像越來越多的人在關注,越南現在發展的那麼快,它會不會成為下一個韓國這個話題!

我覺得,越南要成為韓國的路還很遠!韓國以前之所以發展的那麼快,其中有很大一個原因是,坐收中國發展帶來的紅利!而世界再也不會出現第二個中國了!越南現在沒有這個天時地利!

其二,越南的基礎設施太過於落後。從南越胡志明市到達河內,火車都要跑一天。高速公路更少的可伶。連河內的一條軌道交通(類似於地鐵)這麼多年都還沒開始營運!

其三,供應鏈不完善。雖然現在很多廠商跑越南去投資,可是其很多原材料或者中間產品無法在本國找到,還得從國外進口!甚至很多廠商在越南投資辦廠僅僅是加個包裝貼個標籤而已!利潤很低!

其四,越南現在高速發展,很大原因是靠外部投資大量進入,本國企業競爭力底下,一旦投資環境惡化,外資撤離,將做空越南經濟!

但越南也有一個優勢,它的人口將近一億,人力成本現在還比較低,人口紅利會給他帶來一段時間的高速發展,但很有可能掉入中等收入陷阱!

越南很有可能會步泰國馬來西亞的後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