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7 地鐵修建門檻提高三倍,你的“升值”地鐵房要“涼了”

相信不少人在買房的時候,都曾被地鐵房給吸引過,畢竟,有地鐵就意味著便利的交通,也意味著地段的發展不會太差,對於自住或者投資,都可謂是一個保障。

那如果,所謂的"地鐵房"只不過是開發商宣傳的一個幌子;

如果,說好的地鐵,根本連審批都過不了呢?

那所謂的"地鐵房"只不過是一個"騙局"了。

地鐵修建門檻提高三倍,你的“升值”地鐵房要“涼了”

地鐵修建門檻提高至原先的三倍

自2009年開始,我國地鐵正式進入了大規模建設期,各大城市紛紛申報地鐵修建,一時之間,地鐵成了一個城市綜合實力體現的名片。

數據顯示,截止2017年年末,我國投入到實際運營的城市軌道交通總里程為5033公里。而這個數字,在五年之前僅為2064公里。

但問題是,地鐵的修建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能解決城市的擁堵難題,可也是一門燒錢的生意,不論是修建,還是後續運營維護,都是一筆不少的財經開支。

這一問題的存在,也導致不少城市為了"面子工程"而盲目修建,加重了政府的債務負擔。

為解決這個現狀,國務院發佈《關於進一步加強城市軌道交通規劃建設管理的意見》,提高了申報建設地鐵和輕軌的相關經濟指標。其中,申報建設地鐵的城市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地區生產總值分別由100億元、1000億元調整為300億元、3000億元。

這一改變可謂是比之前的標準足足提高了三倍,也意味著一些無法達到要求的城市將無緣地鐵。

14城的地鐵夢碎了!

按照新的標準,不完全統計,43個已獲地鐵建設批覆的城市中:

烏魯木齊2017年地區生產總值(GDP)為2743.8億元,未達到3000億元的標準。

蘭州2017年GDP為2523.5億元,未達到3000億元的標準,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及市區常住人口也不符合標準。

呼和浩特2017年常住人口為311.48萬人,其中城鎮人口215.17萬人,市區常住人口未達標,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收入也不符合新的標準。

包頭2017年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完成137.6億元,未能滿足300億元以上的標準,市區常住人口也未滿足新標準。

洛陽2017年總人口710.14萬,其中市區常住人口219.16萬,不符合新標準。

南通2017年常住人口為730.5萬人,其中市區常住人口235.4萬人,不符合新標準。

除此之外,不符合"申報新輪建設規劃條件"的城市為:

政府債務率不符合條件:南寧、呼和浩特、包頭、昆明、西安、蘭州、瀋陽、哈爾濱、貴陽;

一般預算內收入不符合條件:太原;

地區生產總值不符合條件:烏魯木齊;

市區常住人口不符合條件:包頭、蘭州、洛陽、呼和浩特、南通、福州。

如果我們用GDP、一般預算收入和市區常住人口來衡量,還有一批准備修建地鐵的城市,也將暫時無法獲得資格。

比如:

惠州:GDP和財政達標,市區常住人口未達標;

珠海:GDP和常住人口均不達標,財政達標;

中山:GDP和財政達標,人口不達標;

廊坊:GDP和城鎮常住人口不達標,財政達標;

保定:人口、GDP達標,財政不達標;

嘉興:財政、GDP達標,人口不達標;

海口:人口、GDP、財政均不達標;

三亞:人口、GDP、財政均不達標;

鎮江:GDP達標,人口、財政不達標…

當然,三項指標達標之外,還要考察地方債務率。所以,未來幾年能新建地鐵的城市其實不多。

地鐵房噱頭,成了開發商的套路

在地鐵申報門檻提升的當下,仍然有不少地產商借著"地鐵概念"炒作房價,欺瞞消費者。

以蘭州為例,在2013年傳出蘭州申報地鐵項目後,一些開發商就以此為噱頭,大炒"地鐵房",房價也隨之水漲船高。

地鐵修建門檻提高三倍,你的“升值”地鐵房要“涼了”

可五年後,蘭州地鐵非但沒有建成,按照現在的標準,蘭州短期內都難以興建地鐵。

城市的地鐵夢,碎了;想靠地鐵抬高房價的開發商,涼了……可是最慘的無疑還是那些按照"地鐵房"的價格買房,卻短期內壓根就享受不到地鐵福利的購房者們。

事實上,有專家表示,地產商不僅僅敢在規劃上"動手腳",在具體的樓盤設計上,也是套路滿滿。

比如有新聞報道,一些地方的開發商,在項目門口偽造公交站,以顯示交通便利;也有把門口商鋪都裝修了,假裝人氣旺盛……如果投資者就以看到的為依據對項目進行研判,很容易就掉入了地產商的套路中。

所以,小編得提示大家,投資需謹慎,尤其是在進行大額投資的時候,更要擦亮雙眼,以專業投資者的眼光去審視整個市場,考察項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