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7 南京人愛了幾十年的15家老店都去哪了?

“美國味道”的加州牛肉麵館,大三元的蝦餃、老廣東的假燒鵝、曲園酒家的東安雞、同慶樓的浮油雞片、一枝香菜館的“一刀不斬獅子頭”…

那些南京人愛了很多年的店,或搬遷或改建,甚至關店,來來去去,都是記憶中的味道。

| 忘不了酸菜魚 |

現地址:應天大街839號

提到酸菜魚,老南京一定會跟你講,去“忘不了”啊!二十多年前,曾經北圩路上的一個舞廳改成了飯店,專賣酸菜魚,十幾年前,忘不了家的每盆酸菜魚還都貼著廚師自己的名字…

南審、曉莊的同學,把這裡當成接待朋友的根據地。慕名而來的人,總是開著車,或者抬手一輛的士,即使是飯量小的妹子也能幹掉兩碗

南京人愛了幾十年的15家老店都去哪了?

一大盆酸菜魚端上桌的鮮香四溢,熱油酸湯裡撈出的嫩滑魚片,魚片吃光也能繼續下兩碗飯的酸菜和湯,便宜又實在。

誰知20週年店慶剛過沒多久,就因為北圩路拆遷而停止營業了,如今又在別的地方另起爐灶。

| 汪家餛飩 |

現地址:來鳳小區金粟庵9號

雨花臺風景區北大門斜對面

雨花南路56-1號

南京人愛了幾十年的15家老店都去哪了?

30年前,有個小夥子,挑著擔子燒著柴火,在雨花臺附近下餛飩。憑著口碑和好口味,火遍南京城。這家開了20年的老店,搬去了雨花南路…

老闆盛餛飩的過程像開了掛一樣,拿起一摞餛飩碗,一下子攤開到桌上,不掉不碎,整整齊齊,接著澆開水過一遍,放勺子,放湯底,有條不紊。可到了下午再來買餛飩,就只能買已經包好的帶回家咯。

南京人愛了幾十年的15家老店都去哪了?

一鍋能煮二三十碗,特製的皮子煮多了也不會糊,肉餡緊實分量十足,再加上一勺辣油,配著噴香的餛飩湯,就是老南京愛的那個口味。

南京人愛了幾十年的15家老店都去哪了?

像這種老店,也是一種別具風味的特色美食,將這種特色美食品牌也可以推向更廣的市場,

當然推廣需要好的地段才能帶來高客流量,可以通過58同城搜索了下附近商鋪租售,

只要他們專注做好這份特色的美食餛飩,用好的口味積累口碑,慕名而來的顧客就會帶來更高的客流量。

| 獅子樓 |

現地址:湖南路獅子橋29號

南京人愛了幾十年的15家老店都去哪了?

店名為鄭板橋在乾隆十年所題。

從三山街到獅子橋,老字號想要繼續發展下去就不得不轉型,重新裝修更新理念。

來往的遊客衝著名頭而來,生意爆火到需要排隊,價格在十年前都要80+,如今卻是越來越親民,讓人不花大價錢就能感受下南京味。

南京人愛了幾十年的15家老店都去哪了?

獅子頭是看家招牌菜,有紅燒、有清蒸,既有六朝古都的宮廷保留菜,又有江南儒雅仙聚的宴菜翻新,更有水鄉民間的創意小炒

| 評南水餃 |

現地址:朝天宮西街張公橋小區

南京人愛了幾十年的15家老店都去哪了?

南京人心裡一定有一家水餃店是留給評南的。老店在評事街,現在搬遷到朝天宮了。哈爾濱水餃越來越多,它有些開始淡出了人們的視野,

不過記憶中的味道一如從前

評事街的南面自然叫評南,水餃店原先就是評事街南邊口出來右拐,附近的居民們總是會下二兩餃子,胃口大點的就三四兩,管它什麼冬不冬至,就是喜歡這個暖乎勁兒。

南京人愛了幾十年的15家老店都去哪了?

店裡的水餃全部手工製作,除了常見的那些,西紅柿雞蛋和菊花葉肉可是超市速凍裡不會有的味道。

80後的老城南,吃它就是一種情懷

| 金春鍋貼 |

現地址:中央路228號

南京人愛了幾十年的15家老店都去哪了?

始創於清朝末年,02年搬至寧海路,09年停業,10年與三六九麵館合二為一,在中央路上再起爐灶的它,幾經風雨,依然是南京人心中的鍋貼的代表

上世紀七十年代,每天都有人到這裡排隊買鍋貼,而且一直持續到打烊。不少還是大老遠趕來的,有些人手裡還拿著鋼精鍋之類的器皿,買回家吃。

南京人愛了幾十年的15家老店都去哪了?

素油豬肉鍋貼,相比於南京牛肉鍋貼的金黃酥脆,它更像飽滿的煎餃。剛出鍋時表面金黃油亮,底殼酥脆,不過有人說,已經不是當年的味道了。

| 包順興麵館 |

現地址:長樂路162號

南京人愛了幾十年的15家老店都去哪了?

承載了老城南迴憶的麵館,解放前在長樂路武定橋堍,長樂路拓寬後,搬遷至武定門西側,如今該店又搬至三七八巷口。

在南京城裡,初始創造小籠包餃的是一家叫做包順興的茶社,就是現在的包順興麵館了。夫子廟附近,這家幾乎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

南京人愛了幾十年的15家老店都去哪了?

老闆包順興用魚骨頭熬高湯下麵,其中鱔魚麵極為出名,小籠包也是很正的味道。阿姨們都是笑嘻嘻的很熱情,老城南的生活就是這樣平淡的幸福

| 藍老大糖粥藕店 |

現地址:雙塘路22號(多家分店)

南京人愛了幾十年的15家老店都去哪了?

傳承4代的藍老大,祖孫三人在雙塘街上擺攤,一直兜兜轉轉,來來回回,終於在二十多年前,有了門面,註冊了藍老大的商標。

做好一鍋糖芋苗要4個小時,賣完卻只需10分鐘。鋪子對面就是雙塘小學,每天上放學的小朋友都很幸福,早上沒吃早飯的都會去捎一碗帶走喝。

南京人愛了幾十年的15家老店都去哪了?

以前店裡只做糖芋苗,赤豆元宵,糖粥藕,現在種類多了不少。糯米蜜汁藕煮粥,然後把糯米藕撈出來切一些,再盛粥。粥熬的很爛,甜度剛剛好。

南京人愛了幾十年的15家老店都去哪了?

| 阿歪火鍋 |

曾地址:慈悲社1號(多家分店)

南京人愛了幾十年的15家老店都去哪了?

“阿歪火鍋,味道就是不正”,曾經遍佈南京城,其中慈悲社那家人超多,現在唯一能找到的一家祿口店也不是當年那家了。

多好吃呢,談不上,但當年就是突然風靡了好久。價格沒有多便宜,鍋底和服務倒是不錯,現在好吃的火鍋那麼多,還有誰能想起來當年有個它呢?

南京人愛了幾十年的15家老店都去哪了?

很多人覺得它沒傣妹好吃,不過子母鍋在當時是很新穎的特色,大大的老油條在鍋裡涮一下就香香的。買單時贈送的鍋底券,堪稱引客回頭的制勝法寶

| 三星糕團店 |

曾地址:石鼓路1號(多家分店)

南京人愛了幾十年的15家老店都去哪了?

三家個體湯糰店聯合,取福、祿、壽三星為名。在新街口大華電影院對面,八十年代極其繁華的路段,隊總是排出老長。幾年前路過時,還能去懷舊一番,而今卻一家都不見

青團帶著明顯的艾草香味,嚼起來有韌性卻不黏;桂花糕和馬蹄糕真材實料。提起它已經關店了的時候,很多人才恍然發現,原來它真的不在了。

南京人愛了幾十年的15家老店都去哪了?

以甜食出名,赤豆和桂花酒釀小元宵、四喜湯糰、四味麻團……是讓不少老南京愛了很多年。甚至賣過水餃、火鍋,還曾是南京最早的一批西餐店之一

| 芳香雞 |

曾地址:青春劇場

南京人愛了幾十年的15家老店都去哪了?

“青春劇場位置有一家 ‘加利福尼亞’芳香雞 ,那時候還沒有肯德基呢,這應該是南京的很早的一家洋快餐了,裡面的洋蔥圈是我吃過的快餐裡面超級棒的!”

小時候就喜歡嚷嚷著來吃CFC,油炸的雞塊薯條,對孩子有著莫名的吸引力。可也總有約會的情侶、小聚的學生,一起來開開“洋葷”。

很多南京人都是先知道芳香雞,再知道肯德基的。不僅賣炸雞、漢堡,還賣加州炒飯和洋蔥圈,2塊5就能買最小的漢堡。後來不知何時就在南京消失了…

| 哈羅哈 |

曾地址:金貿大廈一樓

南京人愛了幾十年的15家老店都去哪了?

南京城比較早的的平價自助餐廳,2000年,把店開在了金貿大廈一樓。分時段的消費方式確實很新奇,後來金貿大廈改造,哈羅哈搬遷到了三牌樓。

熟悉的熱帶風情擺件,熟悉的666手勢,記憶中的哈羅哈本就是開趴聖地,過生日來哈羅哈,有著驚喜端上來的蛋糕和生日歌

南京人愛了幾十年的15家老店都去哪了?

前幾年它帶著人們的期待迴歸,自助為主,烤肉烤串海鮮、 壽司刺身甜品,當然極為出名的是蓋帽披薩。不過如今,它又歇業了,不知將來會以怎樣的面目重新歸來。

| 金錢豹 |

曾地址:大觀天地2樓

2010年開業的金錢豹,在鼓樓區的大觀天地2樓,無數人排隊充值,午市238元/位;晚市298元/位,對幾年前的南京來說,很奢侈了

金錢豹這個名字在以前,算得上是如雷貫耳的響亮,這三個字絕對是高端奢華自助餐的代名詞。帝王蟹、生蠔、牛排、哈根達斯,都是在金錢豹吃過才有概念!

南京人愛了幾十年的15家老店都去哪了?

無限量供應的哈根達斯總是排著長長的隊伍,各種各樣的海鮮刺身也是搶搶搶,只想吃到扶牆出。而16年突然之間,全國的金錢豹都陸續關門了

| 雞鳴酒家 |

曾地址:模範馬路141號

正對著鼓樓大轉盤,一塊招牌上寫著“雞鳴酒家”四個大字。每到週末人多的一米,因為沒有對外的窗戶,霧氣繚繞,桌椅都帶著水汽。

“小時候我家住在楊公井,小紅花在鼓樓,來上課就會經過門口這條路,路上就經常吃雞鳴湯包。” 演員梅婷也總是懷念著雞鳴湯包的味道。

南京人愛了幾十年的15家老店都去哪了?

那時候就叫湯包,雞鳴二字是後來安上的,甜中帶鹹、鹹中帶鮮,咬開皮,把滷子吸掉,用免費的蛋絲湯灌進去,再吸,灌到沒甜味了,再蘸醋吃掉。

| 大三元酒家 |

曾地址:中山路38號 | 四牌樓61號

南京人愛了幾十年的15家老店都去哪了?

大三元酒家1946年12月,原址在大行宮。1950年遷至新街口,而後,它同樣因城市建設的需要被拆除了。如果結婚在大三元辦酒席,特別來斯

“大三元”的師傅為清一色的廣東人,過年到丈母孃家,肯定要拎大三元的點心才拿得出手。

南京人愛了幾十年的15家老店都去哪了?

廣州茅臺雞、羅漢上素、三元燴飯、蝦餃、薩其馬道道都是名點。現在的大三元點心,據說幾個下崗的大三元的員工自己合夥開的。

| 金漢斯 |

曾地址:虎踞北路55號

南京人愛了幾十年的15家老店都去哪了?

如果說金錢豹是海鮮類自助的領頭者,那金漢斯就是烤肉和啤酒的代言。13年突然關業,之後就再沒了消息。

同學過生日時,總愛攛掇著一起來吃個烤肉自助,來之前的晚飯早飯肯定是不能吃的,來了之後撐到不行還得再塞個冰淇淋。

南京人愛了幾十年的15家老店都去哪了?

四五十吃一頓自助,一直坐在位置上盼望著切肉的帥哥快點到座位上來,烤羊腿、烤蝦,各種披薩壽司,

是學生時代的美好記憶

時間在飛速流轉,有些味道已不在只能緬懷,還有更多店的味道,需要用傳承去銘記著。

你小時候喜歡的那家店,現在還在嗎?之前的記憶,停留在哪一年?在評論裡和我們一起懷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