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到2050年中國人口大概有幾億?


到2050年中國人口大概有幾億?

我們來算這樣一筆數字:

2018年中國人口近14億,從207年的數據可以看出,至2017年年末,我國出生率只有12.4‰左右,死亡率卻高達7.11‰,包括自然增長率也呈下降趨勢,相比2016年來看降低了0.54‰,儘管現在已經開放了二胎,中國人口也絕對不可能迅速上漲。

其重要原因有以下兩個,第一是因為恢復二胎的時間太晚,以前50,60後能生但不讓生,現在開放二胎大多數人已經不具備生育能力,具備生育的年輕人大多都是獨生子女,他們身上擔負著整個家的負擔,就算想生,也得先考慮考慮有沒有這個經濟能力,巨大的社會壓力讓他們望而止步,所以即使開放了二胎但真正會選擇生第二個寶寶的人也會比較少。

第二是因為中國重男輕女導致男女比例失衡,未來中國會有不低於5000萬的光棍,不能結婚何談孩子?即使中國的文化水平越來越高,重男輕女的情況也越來越少,但等這些寶寶們出生長大至少還需要30年,就目前來看,中國的男女比例已經完全失衡,每十個男人裡面就會有一個以後打光棍,這也就從側面抑制了中國的人口發展。

2050年距現在還有32年,也就是年齡最小的00後可能才開始結婚生子,80,90,00後是受計劃生育影響最大的三個群體,再加上我國老齡化越來越嚴重,最起碼未來的三四十年都會受到老齡化的影響,因此推測年均自然人口增長率就算再高也高不過1%,32年能夠增加到最多的人數都不會超過18.5億人。


鎂客網


隨著“單獨二胎”政策的放開,越來越多網友把關注點放在未來中國的人口數量上。根據聯合國的預計,2017年中國人口約14.1億,到2030年將上升至14.4億,但2050年將跌至13.6億,相比目前減少3.2%。

1、新生一孩不升反降,年輕人生育意願不高?

也許會有網友問,已經“放開二胎”,為什麼到2050人口反而下降那麼多?實際上,目前二孩的數量確實增加了,但是越來越多年輕人不敢生一孩。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17年一孩出生人數724萬人,比2016年減少249萬人;二孩數量上升至883萬人,同比增加162萬人。

不難看出,一孩減少的數量比二孩增加的數量還多,而未來中國人口增長的關鍵是一孩,一孩對中國未來的生育率更加重要,畢竟二孩的增長潛力是有限的。二孩政策剛放開,扎堆生育現象十分明顯,不過這種效應不會一直持續。如果一孩的增加數量持續減少,那麼聯合國的預測可能成真。

2、2050年老齡化極其嚴重,中國3個人裡有1位老人

這樣一來,中國的老齡化社會程度更加嚴重。令很多人意想不到的是,我國從1999年就開始進入人口老齡化社會。按國際標準,當一個國家或地區60歲及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10%時,就被認為是“老齡社會”。而當前,我國老年人口達2.41億人,佔總人口17.3%,18年時間裡老年人口淨增1.1億,相當於墨西哥全國的人口。

不少人會納悶,嚴重到什麼地步?根據國家老齡辦的數據,預計到2050年前後,中國老年人口數將達到峰值4.87億,佔總人口的34.9%,這意味著中國每3個人裡面,就有一位是老年人,嚴重程度超乎想象,屆時中國將成為世界上人口老齡化速度最快的國家之一。

3、老年人過多,生產和消費誰來負責?

隨著老齡化程度加深,中國社會面臨的挑戰將越來越多,需要領取養老金的人數不斷增加,接盤的年輕人越來越少,相應負擔的壓力越來越大;而且老年人增多會帶來大量的醫療需求,加劇醫療資源的消耗。有研究表明,2050年,我國用於老年人養老、醫療、照料等方面的費用佔GDP的比例將從7.33%升至26.24%。

此外,還可能帶來嚴重的經濟問題。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已崛起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其中重要的增長動力就是人口紅利,而人口老齡化會帶來勞動力不足、勞動力成本上升、勞動生產效率降低等多種問題。這樣一來,整個社會經濟產出都會出現下降。

除了經濟產出減少外,人口老齡化還會帶來消費力下降的問題,消費不足反過來會制約社會生產,結果容易進入惡性循環。以日本為例,除了一線大城市外,日本一些地方城市滿是老年人,街道冷冷清清,商店飯館更是罕有顧客,一些地方商店因無法維持生意而關門。消費和生產一起畏縮,對經濟的打擊不可謂不大。

要解決人口老齡化的問題,關鍵要提高生育率,但是當下年輕人陷入了“不敢生”和“生不起”的尷尬境地,甚至“結不起婚”,而工資水平不漲和社會成本上漲成為了影響婚育的重要因素。不難想象,面對教育、醫療和住房這幾座大山,可能會有更多的年輕人望“生”卻步。


金十數據


根據前些天我看計生部門的統計數據,目前我國大陸有13.9億人。

有看到一些專家預測,就是那種大家對他們一點兒好感都沒有的專家,2100年我國人口將剩下六億。

反正應該是為了胡扯,博大家眼球吧。

今年我國人口出生數量,首次是二胎人數超過一胎人數,生育期的婦女人口下降了四五百萬。

當二胎紅利政策釋放完畢之後也就是在今年,能要上二胎的就要上了,不想要的你逼他也沒用。我國出生人口將進入一個斷崖縮減期,很有可能在五到十年內降到1200萬以下。去年還是1783萬。

而我國第一個嬰兒潮時代,就是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一批人,已經逐步步入了老年,隨著年齡的增長,死亡人數將不斷攀升。去年是983萬。

很有可能在2030年到2035年,我國人口就將出現負增長。

隨著增長幅度的縮減,我國人口數量,頂多還有5000萬到6000萬的漲幅空間。也就是說我國人口頂峰頂多在14.5億。

畢竟一開始人口縮減還是緩慢的。2030到2050年,20年時間,人口的縮減幅度也不會太快。


因此我預測2050年,我國人口很有可能還剩下14億左右。

但是2050年到2100年,我國人口每年減少1000萬,真的不是說笑的。

現在我們放開二胎了,可是我們的生活環境,高物價,高房價,高壓力,我們很多年輕人都不願意生孩子,讓孩子們來陪我們一塊受苦。

希望國家對生育孩子的給與大額補貼,比如說免費提供房子,免費各種教育,這樣才能調動人們的積極性。


暖心人社


現在估計,40後、50後的人口大約有2億人,

60後現在至少有2億人,

70後的人口大約有3億人,

80後大約有3億人,

90後大約有2億人,

00後大約有2億人,

您算算,30年後,40後、50後還存在了嗎?

60後能剩下1/4就不錯了,剩下0.5億,死亡1.5億人。

70後剩下2/3就不錯了,剩下2億,死亡1個億。

85-80後的人如今已經34-39歲了,不堪重負,能生也不想生了,其中至少有1/4的85後找不到對象的!

90後有多少人結不上婚,即便結了婚又有多少人願意要孩子的呢!?

00後基本是80後的子女,出生後趕上網絡時代,都在遊戲人生呢!哪有正兒八經的結婚的人呢!?

所以,按90後+00=4億人,這4億兩兩結婚,結成2億對夫妻,再生2億個孩子,再有30年,這兩億個孩子剛剛30歲,也剛剛結婚,總計生了1億個小孩。

這樣算下來,三十年後,

14億-2億(40、50後)

-1.5億(60後)

-1億(70後)

+2億人(90後00後生下的孩子)

+1億(30年後90+00後孩子的孩子)

=12.5億。

這還沒算70後80後各種疾病和事故中年夭折的人數呢!所以,到2050年,中國人口最多也就在12.5億左右。因為,這還沒有算各個年齡段中途疾病或各類事故中途夭折的人數(中國每年死於交通事故的人數都有10萬人,再加上天災人禍及疾病死亡,每年死亡人數在320萬以上,三十年下來,就是1億多人,越往後老齡越嚴重,死亡率就越高)。所以,如果把非正常死亡的人數算進內,30年後,中國也只有9-10億人。6


用戶16127664691


2050年我國人口約10億!我國雖然放開二孩政策但出生率並未增加反而出現大幅下降了,2018年出生1523萬人口比2017年出生1723萬一年少生200萬,我國去年減少約1000萬人口,2018年淨增加人口約523萬!如此推算2021年將人口將出現負增長!出生率降低的原因有兩個: 第一是養孩子的成本極高生活壓力太大不想生!第二是人們觀念己轉變了主重提高個人生活質量了不願生二孩!因此出生率開始大降了,特別幾十年來我國城市人口結構都是421家庭!所以我國人口老齡化日趨嚴重!人口不久將斷崖式大減成為必然趨勢是在所難免……


西北社會達人


我們國家從建國以後的四億五千萬。到今天的14億。就是說70年人口增長三倍多。雖說從計劃生育開始,人口開始放慢增長。但是人口仍然在增長,從七八十年代的7億人口到現在的14億人口,就是說幾十年的計劃生育沒有遏制住人口的增長,人口仍然增加了一倍左右。隨著國家二胎的開放,人口勢必會快速增長。另一方面,隨著國家醫療水平的提高,醫療技術的提高,人的壽命也在增加。從建國初期人均壽命50歲左右。增長到現在,人均壽命80歲左右。隨著未來癌症的攻克,人的壽命有可能增加到200歲到1000歲左右。所以未來的人口只會增加不會減少的。按最低增加每年0.5%的速度增加。未來三五十年,中國的人口會達到20億人左右。請看我國建國以後的人口增加數字。六次人口普查中,我國的人口都是快速增長的。未來人口增長會放慢,但是不會減少,仍然會增長。這個是因為人均壽命增加了。只生不死人口應也會增長。但是我們國家的資源有限,土地有限。可以說,有限的資源,有限的土地只能養育有限的人口,人口過快增長,就是我們國家的災難。我國的土地極其有限,人口超過土地承受能力,人就會捱餓,嚴重超過土地承受能力,就會出現餓死人的現象。如果出現連續的大災之年就會有大批人餓死。從而導致人口大面積減少。所以,計劃生育是對的。少生優生,利國利民。少生優生,符合我國國情和人類發展。堅持計劃生育政策是對的。所有提出開放二胎的專家學者都是不瞭解中國國情,不懂中國實際情況,而且人口多,對資源壓力太大。對環境汙染太大。導致失業人口增加。導致房屋價格快速上漲。引起物價膨脹。這都是人多惹的禍。所以從我們國家的實際情況出發,堅持計劃生育政策,這是利國利民的好政策,要永遠堅持下去。朋友們認為我說的對,請點擊關注啊!





137965修德忠


我對中國人口形勢50年後並不樂觀,中國人口50年後如果按目前看能剩六億就不錯了。

就拿我身邊的親戚朋友來看都一個孩子,而我們這一代是有兄弟姐妹的,而我們下一代都一個孩子,而這是普遍的。

現在六零七零還沒老,所以社會總體還看不出矛盾,等50年後六零七零基本都死了,下一代基本都沒兄弟姐妹,那人還能剩多少,人口形勢就會出現雪崩,到那時滿大街都是老頭老太太,年輕人都看不到幾個了。

舉例說我家住的單元一共十二家,都認識,每家都一個孩子,而女孩將來外嫁,男孩也不會住這,也就是說等我們老了這樓就沒人住了,我們在外閒聊天都說在過幾十年我們老了這就自然沒人了。

感覺國家放開二胎太晚了,想生二胎的也就六零七零後,八警九零後從小就獨生子女,都習慣了,想讓他們生二胎不太容易啊。


天宇的文史情懷


其實很好預測,中國出生人口從90年代末的年出生接近2000萬每年,下降到2018年出生1523萬,這已經是開放二胎後的數據了,所以中國出生人口基本是以每年出生下滑20萬新生兒的速度下滑,因為少子化會給國家發展帶來結構性負面影響,所以未來幾年後國家會陸續出臺鼓勵生育的相關政策,未來出生人口下滑預計不會高於每年20萬,這樣到2050年,出生人口應該從現在的1500萬逐步下滑到1000萬左右,等於未來32年中國出生4億人口,而中國人的逾期壽命是77歲,未來32年自然死亡人口是1942年到1974年出生的人口,這32年中國大約出生人口5億多,所以到了2050年中國人口自然死亡5億多,出生人口4億左右,人口比現在少1億多,現在中國人口13.94億,2050年人口應該在12.5億至13億之間。


戀之風景1022


這個問題有點意思,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小編想首先問一個問題——在您的眼裡,中國的人口還會增加嗎?

其實雖然中國的人口基數還是很大,據人口普查,中國現在的戶籍人口還是集中在14個億左右。然而不得不承認,隨著中國的生活壓力和就業壓力的不斷增加,雖然中國政府為了解決老齡化問題,允許獨生子女家庭生育二胎,但是越來越多的青年並不願意生育二胎,甚至於一個孩子都不想要,因為他們不願意因為孩子降低自己的生活品質,這樣一說,中國人口的下降其實是板上釘釘的事實

對於人類的未來,聯合國的首腦們顯然比我們更操心,所以我們來看看聯合國對於世界人口增長的分析

聯合國稱,到2050年,獲益於移民流入,美國的人口問題相對不太嚴峻,但日韓人口均面臨兩位數削減,我國人口屆時也將跌破14億。根據聯合國的估計, 2017年我國人口約14.095億,到2030年將上升至14.412億,但2050年將跌至13.645億,比較現在削減3.2%。聯合國估計,到2050年,我國的新增人口數將跌出全球前16。我國現在每年新增人口為745.5萬,不到印度的一般(1561.5萬),位居全球第二。這應該算是權威數據了



歷史的餘光



這是根據谷歌的Gapminder所推測出來的。

這是2019年的人口數量


這是2050年的人口數量。


2050年的中國人口數量將會和今天差不多,不會有什麼變化。

但是印度早就超越中國,成為世界第一人口大國。


到2050年的時候,幾個人口大國分別為

  1. 印度,16.6億

  2. 中國,13.65億

  3. 尼日利亞,4億

  4. 美國,3.8億

  5. 印度尼西亞,3.2億

  6. 巴基斯坦,3億

  7. 巴西,2.3億

  8. 埃塞俄比亞,1.89億

  9. 墨西哥,1.64億

  10. 埃及,1.5億

  11. 菲律賓,1.5億

  12. 坦桑尼亞,1.36億

  13. 俄羅斯,1.33億

  14. 越南,1.1億

  15. 日本,1.09億

  16. 烏干達,1.04億

  17. 土耳其,0.95億


從人口來看,世界上大部分增量人口是出現在非洲和南亞地區。

東亞地區人口反而出現縮減的情況,美國人口也會從3.27億增加到3.8億,是發達地區增幅最大的。


其中最讓人擔心的兩個國家,一個是尼日利亞,一個是印度,。

尼日利亞人口現在還不到2億,到2050年將會翻倍,達到4億,這對尼日利亞是一個巨大的考驗。

也就是說非洲必須在2050年之前完成現代國家的轉型,大力開展製造業。

否則的話,非洲將會面臨太多的人口和太少的就業機會,其結果就會像2011年的所謂的“阿拉伯之春”一樣。


而印度則必須糧食增產,印度擁有比中國更多的耕地,然而糧食產量僅為中國的一半,我到現在也不知道印度的農業到底是咋運作的。


中國糧食問題不用擔心,中國糧食產量佔據世界糧食產量的23.5%,但是中國總人口為世界總人口的19%,也就是說,糧食是夠的,不夠的是改善型膳食,中國年年進口大量的大豆主要是用來榨油和餵豬。


但是尼日利亞真的很要命,人口翻倍,糧食是否跟的上來是個未知數,即便是糧食跟上來了,就業機會是不是能跟上來也很難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