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2 美國航空191號班機空難-世界空難-警鐘長鳴(8)

美國航空191號班機是美國航空公司一班從芝加哥奧黑爾國際機場前往洛杉磯國際機場的定期航班。1979年5月25日,執行該飛行任務的一架DC-10-10型客機起飛時因左邊引擎突然脫落導致襟翼失控和主儀表斷電,飛行員因不明態勢執行了錯誤的處理程序,導致機上271人及地面2人罹難。以機上人員罹難人數計,這次事件至今仍為美國本土史上傷亡最多的空難。DC10自1971年應用以來到該事故已造成了622人死亡。以總傷亡人數計,這次事故則是911事件前美國本土傷亡最慘重的空難

美國航空191號班機空難-世界空難-警鐘長鳴(8)

當日下午北美中部時間2:50,N110AA被許可滑行至32右跑道,在下午3:02,航班被許可起飛並開始在跑道上加速滑行。

就在飛機開始拉起機鼻,在跑道上大約滑行了6,000英尺時,塔臺管制員發現在其左翼的一號引擎突然脫落,並向上飛起越過機翼後砸在跑道上。隨後,飛機拉著一條由燃油和液壓油洩漏形成的霧化尾跡,以正常姿態爬升至距地面大約350英尺。從理論上而言,發生這種情況對於DC-10來說,還是可以挽救的,其重心和空氣動力學的變化仍在外形的容許範圍內。只要引擎的分離沒有造成其他的故障,飛行員應該可以把它安全地帶回地面。在後來的模擬飛行試驗中,如果飛行員意識到191航班上發生的問題,他們能從失速的狀態下挽救飛機。但是失速探測系統失效導致飛行員不可能發現飛機失速。

美國航空191號班機空難-世界空難-警鐘長鳴(8)

非同款機型

飛行員試圖將空速從165節調整至推薦的發動機失效爬升速度153節,但是引擎的脫落已經嚴重損傷了控制前緣縫翼(一種可以伸縮的設備,用以減少起飛和降落階段飛機失速速度)的液壓管線。更為嚴重的是,脫落的引擎應該給機長的儀表提供電力,儀表上會醒目的顯示失速警報、前緣襟翼未收起,而且機長的操縱桿會抖動。但是,這些都僅在機長的儀表上顯示,副駕駛的儀表上並未有相關的信息。而要按到備份電源按鈕,機械師需要旋轉他的座椅,鬆開安全帶,站起來才可以。這一般是在巡航過程中的異常情況的處理程序,而不是在起飛時的緊急處理程序。這意味著飛行員對於飛機的真實情況並不瞭解。飛行員無法從座艙的窗戶中看到引擎的情況,而塔臺管制員也沒有將他們看到的通知飛行員。

由於液壓油洩漏,左翼的前緣襟翼被收起,使機翼的失速速度從124節上升到160節,進而造成升力嚴重下降。隨著飛行員降低飛行速度,左翼開始失速,而右翼卻仍然提供升力。在大約325英尺的高度,飛機很快失去控制向左傾斜至122度,機頭指向地面,並於於北美中部時間15:04,即離地後31秒,在機場西南面,距離跑道頭約4,600英尺的開闊地撞擊地面。

美國航空191號班機空難-世界空難-警鐘長鳴(8)

飛機撞擊了原Ravenswood機場的一個機庫,此機庫當時被位於的Courtney-Velo排水系統工程公司使用。機身在原機場上劃出了一道很深的溝,位於一個移動住所聚集點的東面。由於飛機上裝載了大量易燃的航空燃油,它在墜毀處形成了一個巨大的火球,並形成了一個巨大的菌狀雲,甚至在芝加哥市中心的盧普區都能看到。飛機隨即解體並燃燒,機上所有271人在撞擊和爆炸中喪生,同時,在Courtney-Velo公司維修車間工作的兩名工人也因此喪生,另有兩人以上嚴重燒傷。部分殘片飛入臨近的移動住所聚集處,造成3人受傷,5輛拖車和其他一些車輛受損。

後來經過幾年在各方面調查,結論是美航的維修部門在引擎維修時,為了省下200多小時的維修工時及金錢,把引擎和“派龍”(Pylon,引擎和機翼間的懸掛結構)一齊拆下來並且擱放了一夜才裝回去,以致在Pylon和機翼接合區造成裂縫。這是違反DC-10設計原廠麥道公司的維修程序,飛機維修必須按部就班,不能為了省工時及金錢而走捷徑。

(圖片均來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圖文非完全一致,喜歡的可以關注我,後期會多多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