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1 80後夫妻開手工縫製傳統服裝店年銷千萬

在江西省瑞昌市賽湖農場一家廠房內,陳雪婷正在專心致志地設計她的服裝新款式。陳雪婷和萬焰剛是一對“80後”夫妻,他們開辦的這家手工縫製“中國風”傳統服裝店,採用網上銷售模式,將傳統的東西做成了極致,做成了時尚,短短六年時間,這家“夫妻店”就將“中國風”吹遍了國內外。

1:緣起:想穿一件自己喜歡的衣服

陳雪婷夫婦開“中國風”手工縫製服裝店的靈感,來自於“想穿一件自己喜歡的衣服”。

最初,陳雪婷是在北京做牆繪的,她和丈夫都喜歡復古一點的東西,穿衣服也一樣。但是,這類帶有“中國風”復古民族特色的服裝在街上卻不太好買,偶爾有幾家服裝店賣這類服飾的,也都是大紅大紫大綠的偏多,色調比較誇張,款式比較單一,雖然有復古味,但少了一些時尚風,不太適合年輕人穿。

有一次,陳雪婷買到一條日常款式的裙子,她自己試著在上面進行手繪加工,在領口、裙襬等位置手工繪畫添加了荷葉等花色,穿出門後,經常有人問她這衣服是在哪裡買的。見經過自己手工繪製加工的復古服裝受到很多人的喜歡,於是,陳雪婷又試著把衣服放在網上銷售,發現反響非常好。“為什麼不自己開一家手工縫製服裝店呢?”她靈感一動,於是,她和名校畢業的丈夫回到家鄉瑞昌市,開起了這家店,並起了一個同樣有著復古韻味的店名:陌上花開。

2:定位:有懷舊情懷的目標人群

陳雪婷手工縫製的“中國風”服飾,無論是中袖短款旗袍,還是長袍,連衣裙,大多采用真絲香雲紗材質面料,全手工剪裁,飾以古樸典雅的全手工繪製花色,既有古畫般的精美,又融入時尚元素,穿在身上,質地柔軟,輕鬆舒適,有著洞悉喧鬧的從容和超然物外的灑脫;而男裝則大多采用亞麻純麻面料,全手工盤扣工藝,配以白色、黑色、藏青色等袖邊,既有經典唐裝風格,又簡約靈動,穿在身上,透露出濃濃的歲月沉澱滄桑感,不燥不華不俗,文藝範十足。

這種服飾,看起來很傳統,很簡約,甚至有些粗糙,但是由於採用的是上等面料,加上手工縫製,手工繪畫,每一步都做得很精緻,精緻到了極點,傳統的東西也就成為時尚了。

“陌上花開”手工縫製服飾針對的客戶群體很明確,就是30歲到60歲之間的群體。“這個群體的人,多多少少都有點懷舊情結,很多人喜歡玩成熟,‘裝’深沉,復古服飾,恰恰迎合了他們在外形裝扮上的個性需求。當然,30歲以下的年輕人,也有喜歡這種復古款式服裝的,但是不多。”陳雪婷笑著說。她告訴記者,在江西,“中國風”傳統服飾銷售得最好的地方,是景德鎮,這是因為景德鎮有一大批“大師”存在,他們中很多人都喜歡穿上這種服飾,以通過個性化的外形來展現自己的大師內涵。

3:製作:根據客戶需求手工縫製

陳雪婷在淘寶上開的網店,店名就叫“陌上花開原創訂製”。為了展現出“中國風”的復古味,陳雪婷在請模特時,特別注重其是否有古典氣質。選定模特後,又特意選擇在一些古鎮、古村拍片。客戶在網上下單後,還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通過電話、QQ、微信等,向設計師提出一些修改意見,陳雪婷再根據客戶的需求,進行手工縫製。

由於是接單之後再進行縫製,因此發貨時間一般也就要長些,需要7天到10天。“不過沒關係,這類客戶,一般都屬於成熟穩重型的,有耐心等貨。”不過,陳雪婷的網店雖然叫“原創訂製”,但並不是那種完全意義上的“私人訂製”,畢竟大多數情況下,設計師還無法與客戶進行面對面的交流,因此無法實現真正意義上的量體裁衣,而是隻能根據客戶的喜好和體型體貌、工作性質等特點,通過網上交流後,在紐扣、花飾、顏色等局部做一些改動。雖然是手工縫製,成本有所增加,但是衣服價格依然是平民價格。

僅僅十幾名工人的小店,其成長速度卻令人驚訝。如今,陳雪婷的“中國風”傳統服飾年銷售額已達千萬元。

陳雪婷說,開這樣一家店,有兩個人非常重要,一是服裝設計師,二是美術師,這兩個人是讓服裝具有個性化的核心人才。但是,對於陳雪婷來說,她不用擔心這兩類人才問題,因為她自己一個人就可身兼兩職,拿起剪刀能剪裁,拿起畫筆能描繪。為了培養自己的古典眼光和思路,在日常生活中,陳雪婷和丈夫都十分喜歡琴棋書畫音樂等傳統文化。“古典+時尚=流行和暢銷。”她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