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膽結石膽囊切除術後對生活、飲食等有什麼影響嗎?

用戶3459326243


怎樣才會導致膽囊切除?

在沒有進入今天的話題之前,我先談談怎樣才會導致膽囊切除!一般我們都是去肝膽外科進行檢查自己的情況,看看結石的大小,在給予一定的治療建議,但是並不是說,我們出現膽結石之後,就一定要切除我們的膽囊,具體情況,還得具體分析才行。

一般情況下結石數量非常之多,而且非常之大,正常大於2-3公分,而且還出現了膽囊壁增厚而且還有慢性的膽囊炎,其次是膽囊壁鈣化,最後就是膽囊息肉並且大於1-2公分的這些都會考慮切除膽囊。

所以,如若發現膽結石問題,千萬不要拖,越拖自然就越嚴重,嚴重了,則會出現各種病變。

膽囊切除後有無其它影響?

雖然膽囊不算多麼重要的器官,但是畢竟也是咱們自己身上的肉,少了這個器官,自然多少會有些影響,只是在醫院,醫生會把心理工作給我們做好:“你放心的切吧,沒有影響的,不要有心理壓力。”

是啊,醫生說的很好,畢竟切的不少它的器官。

其實也有些病人對膽囊切除存在一些誤區,怕影響了消化,這個到不用擔心,

我們要了解清楚,膽囊的主要功能是說明,其實它主要是儲存膽汁,我們平時飲食之後,膽囊就會發生收縮,使儲存的膽汁排入十二指腸,並且幫助我們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但是,如若我們切除了膽囊,自然會對消化功能產生一定的影響。

所以說切除膽囊多少都會有些影響,像很多動物天生是沒有膽囊的,但是它們的生活與有膽囊的動物們,卻沒有大的區別!無論怎樣,我們保護好自己的膽囊,也是有必要的,即便它沒有那麼大的用處,但是既然是自己的肉,我們也要守護好它。

雖然膽囊切除手術,現在是非常成熟的一個技術,筆者在雲南的時候,認識了一位朋友,年紀55歲,她說在她30多歲的時候,出過一次車禍,臉上皮膚全部都是修補的,而且現在膽囊也已經切除了,看她的整體情況,還是不錯的,所以,即便沒有膽囊,我們照樣生活,也是跟平常人一樣的,只是說膽囊沒有了,只是失去了儲存膽汁的功能!其次,我們做完手術之後,應當注意自己的身體,飲食方面不要吃太油膩的食物,手術恢復更需要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裡面,我們更不宜吃太多高蛋白的食物,像動物性脂肪和雞蛋都不宜吃太多,總之,前期會有點不適應,慢慢也就習慣了。

膽結石除了做手術之外?還有沒有其它保守治療?

其實,膽結石應該早發現早治療,千萬不要拖!所有的病症,都是因為自己拖得時間太久所致!現在治療膽結石的手術主要是微創和開放式手術,二者主要優勢是速度快,而我更喜歡保守治療,保守治療雖然緩慢,但是安全,健康。

我母親原本就是膽結石患者,在前面的回答中我也跟朋友們提過,母親得膽結石多年,手術也治療過,但是一次又一次的復發,後來,我開始去網上給她找各種膽結石方面的資料,俗話說:“努力終有回報”!後來,有次在佰度找相關資料的時候看到了李伏鈞的方子,然後給母親開了三個月的方子,我記得母親說第二個月去檢查的時候,膽結石已經慢慢消失了,第三個月還沒用完,但結石就再也沒有了,直到現在已經過了幾年,母親再也沒有出現過結石問題。

所以,我們每天都很努力,但是如若方法不對,努力真是白費。


我是小桃說


膽囊切除術後,病人會出現腹痛,腹脹,發熱,少氣,懶言,乏力,自汗等脾氣虛的病發症狀,臨床上較為廣泛,會嚴重影響術後患者的恢復,可以建議用平性的黨參進行調理,最好不要用其它含涼性的人參,西洋參等調理。

一般膽囊切除術,病人脾胃氣虛比較明顯,建議需用食藥同源,如黨參,黃芪,淮山藥,白扁豆,薏仁,麥冬,白朮,甘草。飲食上我們可以選用補氣補血的食物,補氣補血的食物,含蛋白質,鋅,鐵含量高的食物,滋補類的食物,胡蘿蔔素,硒,維生素E等抗氧化食物。

常用的補氣食物,如糯米,小米,大麥,蕎麥,白扁豆,黃豆,山藥,南瓜,香菇,蘑菇,大棗,櫻桃,葡萄,胡蘿蔔,豬肚,牛肉,兔肉,乳鴿,基於,帶魚,鱸魚,蓮子,花生,紅糖等。

常用的平補類食物,如面製品,粥以及各種羹,湯,糊等。菜餚如豆製品,黃魚,蓮子,山藥等,水果類櫻桃,蘋果為主。

氣血雙補的食物,如牛肉,黃豆,榛子仁。

藥食同源類,黃芪,黨參,燕窩,蜂王漿,紅糖,白朮。推薦藥膳芪枸乳鴿,芪猴雞片。

培養正常的飲食習慣,如定時定量,避免吃零食,飯前儘量勿吃過甜,高脂或高鹽的食物,飲料,以免過早產生飽脹感而降低食慾,正常的作息及適度的戶外運動,都可以避免氣虛病痛的加重。


王霞般若


膽結石是一種在膽囊系統發生結石的一類疾病,一般來講如果結石的體積並不大、數量不多,一般可以採用保守治療使用中藥讓結石逐漸減小排出,但是如果疾病發展到了後期一般只能夠通過手術切除膽囊。在膽囊切除術之後對患者的日常飲食和生活習慣有很大的影響的。

為了防止膽結石的復發,最好還是要在飲食方面多加調整,不可以再過量吃一些高膽固醇的食物,例如蛋黃,動物肝臟,動物腦,奶油等。

日常生活習慣當中也是需要多加註意的,很多膽結石的患者多是由於日常生活當中不喜歡運動,膽汁排空延遲,造成膽汁淤積所導致的。

那麼在手術過後,最好還是要在身體恢復的前提之下再配合適當的運動,增強自己的體質以及抗病能力,才可以真正的防止患上其他的疾病。

而且要堅持的吃早餐,長期不吃早餐的人會使得膽囊當中的膽汁濃度增加,有利於腸道細菌的繁殖,促進膽結石的形成,保持規律的飲食習慣也是防止結石的一大因素。

喜歡這個回答,請點贊或推薦給朋友。收穫更多靠譜的肝膽相關知識,關注【肝膽外科醫生劉波】


肝膽外科醫生劉波


(2018年9月28日 曾醫生有問必答)

腹腔鏡膽囊切除手術作為嚴重膽囊結石病變時的首選治療手段,已經有很豐富的臨床使用經驗。膽囊切除手術的風險並不大,大多數接受膽囊切除手術的患者得到了很好的治療效果,術後的遠期效果也較令人滿意。

膽囊結石膽囊切除術後,通常會使患者出現消化功能暫時性喪失的情況,這是因為膽囊切除後,肝臟分泌的膽汁會直接進入下一臟器(十二指腸),導致消化功能紊亂。

①脂肪瀉:在膽囊切除術後的早期,人體進食時,如果攝入的脂肪較多,則會發生脂肪消化和吸收障礙,導致脂肪腹瀉的情況。

②消化不良:膽汁參與脂溶性維生素的消化和吸收,膽囊②切除手術後患者多缺乏脂溶性維生素,一些術後患者可能出現厭食的症狀,尤其是對高脂肪食品。這是由於進餐時膽汁分泌不足,腸道膽汁濃度沒有達到一定水平而導致的脂肪消化不良症狀。

③增加患癌風險:膽汁中含有一種叫做初級膽汁酸的物質,在到達迴腸末端之前,高達百分之九十八的膽汁會被人體再吸收,這個步驟叫做腸肝循環。除此之外,其餘的膽汁被結腸中的細菌分解為二級膽汁酸,一旦膽囊被切除,腸肝循環的次數會出現顯著的增加,導致二級膽汁酸的濃度也相對較高。因為二級膽汁酸本身具有致癌作用,這可能增加患者患有結腸癌的風險。但這個缺少臨床大宗數據支持,目前尚不能確定。

膽囊切除手術後應如何護理與飲食?

①患者術後應注意休息,避免劇烈運動及重體力勞動。與此同時,患者要保持樂觀的生活態度,避免焦慮、憂鬱等負面情緒。

②術後三個月,膽總管會慢慢代償膽囊功能,這期間飲食上都要以清淡為主,儘量減少食用油膩食物,以及酸辣、煎炸等引起胃酸大量分泌的食物等。

③三個月後可進行步行等適當活動促以進身體恢復,按醫生吩咐定期到醫院複查更是必不可少的。

★若本回答有幫助,請點贊支持!

胃腸肝膽外科曾醫生


膽囊屬於人體的一個消化器官,其功能是濃縮和儲存膽汁,而膽汁的作用就是用來消化脂肪和促進對於脂肪的吸收。

所以在膽囊切除手術以後,對生活和飲食肯定是有所影響的,因為人體失去了一個濃縮和儲存膽汁的場所,這對於人體來說,減弱了對脂肪類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膽囊切除術後的患者在出院時,醫生都會囑咐患者在3-6個月內要避免進食脂肪類食物,在6個月以後,逐步的增加脂肪,而且不可一次進食過多的脂肪類食物。

之所以要如此囑咐患者,是因為膽囊切除後,人體對脂肪類食物難以消化吸收,如果術後立即攝入脂肪類食物,就會引起上腹部疼痛、腹瀉(脂肪瀉)等症狀。


為什麼要在6個月後逐步進食脂肪類食物,是因為膽囊切除後,膽總管會以擴張的形式來彌補膽囊的濃縮和儲存功能,所以很多的膽囊切除患者,在後期複查彩超時多有膽管擴張的現象,這是屬於正常現象,不必緊張。

以上就是小克的觀點,歡迎各位提問和補充,關注小克,瞭解更多健康知識。


小克大夫


膽結石、膽囊症主要是食物缺少膳食纖維、鈣、鐵、鎂等礦物質,或是攝入過多的脂肪和膽固醇,都可以引發,同時,妊娠、肥胖者體重上下波動,運動過少,長期靜坐習慣都可是膽石症的誘發因素。一般都是以外科手術膽囊切除作為根治辦法。



膽囊切除後,飲食還是有一定的影響,這是因為:

膽囊缺失後,經過一段時間的代償,膽總管會發生擴張,因為缺少了膽囊對膽汁的濃聚,進餐後進入腸道的膽汁濃度和數量下降,對脂肪的消化能力就會減弱,容易發生類脂超標。所以,手術後的飲食一定要注意:



1、膽囊切除的患者仍然需要低脂肪的飲食攝入,對食物中脂肪的攝入控制,有助於促進傷口癒合。

2、膽囊切除手術後,1-2天腸道開始蠕動,肛門排氣即可給予飲食,術後,如果5天后還不能經口進食或接受腸外營養,那就必須給予腸外的方式給予營養。因為常規的術後補液不能滿足此期的營養需要,術後飲食先由無脂流食開始,後根據病人的忍受程度慢慢過度到低脂膳食,少量多餐。


李愛琴營養師


膽結石膽囊切除後,在生活和飲食沒有特別大的影響,只是膽囊切除後飲食要注意一些,不要吃過去少吃油膩的食物(肥肉,油炸的等),其他方面可以正常攝入的。

我是營養師徐婷,關注我,給你專業科學、貼切生活的營養解答!


營養師徐婷


膽囊主要是存儲和濃縮膽汁的作用,平常膽汁儲存在膽囊內,在進食後,食物經過十二指腸,刺激十二指腸黏膜,產生一種激素叫縮膽囊素,可以使膽囊收縮,將膽囊內膽汁立即排入十二指腸,幫助脂肪的消化和吸收,所以膽囊被稱為“膽汁倉庫”。

當人的膽囊得病,比如膽囊結石、膽囊息肉、膽囊腺肌症、膽囊炎,甚至膽囊癌時,前往肝膽外科就醫,如果醫生評估後覺得達到了手術標準,那就要考慮做膽囊切除了。目前微創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作為膽囊的金標準手術,是一個低風險的常規手術,保守估計,我國每年完成的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達百萬例。越來越多的人接受了膽囊切除。

那麼,切除了膽囊之後,我們這些“無膽英雄”,還能不能像有膽人士一樣想吃啥就吃啥,甚至和朋友一起開懷暢飲、把酒言歡呢?


膽囊這一器官,並非是人類生存必需的臟器,沒有膽囊,人們也能夠很好的生活下去。因此,如果膽囊疾病有切除的必要性,還是建議儘早切除。久拖不治,轉為膽囊癌,反而會嚴重縮短壽命。

沒有了膽囊,我們可能需要一段時間來適應無膽的狀態。那麼,在這種狀況下,我們的飲食應該有哪些需要注意的方面呢?

現在絕大多數人都採用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此種手術創傷小,胃腸刺激小,手術後6小時,一般就可飲水及清淡流質飲食如米湯、藕粉等。

術後一天,胃腸蠕動逐漸恢復,患者病情穩定,飲食流質後無不適,可食用粥、麵條等半流質飲食。

術後一週,要以“高熱量、高蛋白質、高維生素、低脂肪、清淡易消化、少食多餐”為飲食原則。可食用軟食,如:軟飯菜和饅頭等,但不可過早食用高油脂食。

術後3個月內,遵循上述飲食原則,勿暴飲暴食,勿飲酒、辛辣刺激和油炸食物,多吃水果蔬菜。

一般來說,膽囊切除之後有3-6個月的適應期,飲食上仍然不建議吃得太油。否則會出現腹脹、腹瀉和消化不良等症狀。

膽囊切除術後腹瀉是指患者術前無腹瀉症狀,但膽囊切除術後出現腹瀉的一種併發症。其發生率在5%-15%。其主要表現為:排便不爽、排便次數增加(可達5-6次/日)、大便性狀改變(大便呈水樣、黏液樣、有油滴)。且腹瀉多發生在白天,疲勞、受涼、油膩飲食、情緒不佳及生活不規律等均可導致腹瀉加重。其發生率隨時間推移呈下降趨勢,部分患者可在短期內自愈,大部分在3-6個月內緩解;雖然有部分患者可能遷延不愈,但其中的絕大多數會在術後半年至一年消失。

因此,為了避免上述症狀的出現,建議“無膽英雄”們在膽囊切除術後3-6月內適當飲食控制,不要想吃啥就吃啥,更不能和朋友們對酒當歌、開懷暢飲。而6個月之後,可以根據自身對脂肪性食物的反應情況,逐步適當增加一些脂肪性食物,直到維持平時的正常量。如有不舒服或發生腹瀉,再酌情減少一些或暫時幾天不吃脂肪性食物。

當然,如果出現了腹脹腹瀉及消化不良的表現,可以口服複方阿嗪米特、得舒特、益生菌、思密達等藥物緩解症狀。對於患有膽囊疾病需要手術,膽囊收縮功能良好的,可以考慮選擇保膽手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