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4 震驚!鄉村教師黃輝在大山深處堅守28載,感動了所有瓊中人~

震驚!鄉村教師黃輝在大山深處堅守28載,感動了所有瓊中人~

震驚!鄉村教師黃輝在大山深處堅守28載,感動了所有瓊中人~

別人離開了,

他卻選擇往更深的大山裡去

哪怕只剩5個孩子也要紮根深山,

連年有孩子捧回獎狀

鄉村教師黃輝 28載逆行路

震惊!乡村教师黄辉在大山深处坚守28载,感动了所有琼中人~
震惊!乡村教师黄辉在大山深处坚守28载,感动了所有琼中人~

午後的山谷,靜謐無聲。48歲的黃輝端著飯碗倚在門框邊,視線不時飄向門外。“1、2、3、4、5,齊了!”眼看5個蹦蹦跳跳的身影陸續從校門外溜了進來,他這才轉過頭,匆匆往嘴裡扒拉了幾口稀飯。

5名學生、2名教師,這是一所藏身於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吊羅山鄉的“袖珍小學”——吊羅山鄉中心小學響土教學點,是瓊中最偏遠的教學點之一。黃輝已經在這裡送走了14批“畢業生”,如果再算上他在吊羅山鄉其他兩處教學點的執教經歷,這名黎族漢子已經紮根在大山裡整整28年。

當人們“逃離”鄉村時,黃輝是少數的“逆行者”。

震惊!乡村教师黄辉在大山深处坚守28载,感动了所有琼中人~

響土教學點。

往更深的山裡去條件艱苦,讓她足足失眠三個月

1

震惊!乡村教师黄辉在大山深处坚守28载,感动了所有琼中人~

吊羅山鄉位於瓊中、陵水和萬寧的交界處,距離瓊中縣城約40公里。因村莊距離吊羅山鄉中心小學太過偏遠,響土人於1965年在村裡的一片開闊地搭起幾間茅草屋作為教室。一波又一波的代課教師來了又走。直到2004年,34歲的黃輝來了。

黃輝是吊羅山鄉六十千村人, 高中畢業申請成為了村教學點的一名代課教師。執教5年後,黃輝前往臨高師範學校學習。“充電”歸來的黃輝依舊選擇了紮根深山,在吊羅山鄉什母教學點任教。隨著鄉村教學點的撤併,什母教學點於2004年變為空校。是改行,還是離開?黃輝選擇了往更深的大山裡去。他騎著摩托車、馱著被褥從家裡出發,足足騎了一個多小時的山路才抵達響土教學點。

高過人頭的雜草堆裡,一排建於80年代的平房孤零零地佇立著。平房外牆裸露著鋼筋,屋頂漏雨處長出青苔,兩根竹竿架起一塊掉漆的黑板……剛來的前三個月,黃輝幾乎晚晚失眠。

原本抱著“熬個一兩年就申請調走”的想法,可一看到臺下那四十多雙熱切的眼睛,黃輝的心便揪了起來。“我要是走了,孩子們怎麼辦?”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他便這樣慢慢堅持了下來。

震惊!乡村教师黄辉在大山深处坚守28载,感动了所有琼中人~

2位老師5名學生教學突出,連年有孩子捧回獎狀

2

“上課!” “老師好!”6月27日下午2時30分,黃輝捧著課本快步走進教室,7歲的鄧小琴“咻”地站起來朝著講臺深鞠一躬。這是響土教學點二年級唯一的一個班,鄧小琴則是班裡唯一的學生。在隔壁一年級的教室裡,另一名老師黃有英則帶著4名孩子玩“造字遊戲”。

2012年,44歲的黃有英從其他教學點調來響土,原本都是數學老師的兩人開始分工合作,由黃輝負責數學、音樂、德育,黃有英則負責語文、體育、美術等科目。4年後,省教育廳下撥資金為響土教學點新建教學樓、平整土地、修建圍牆,還給教室裡裝上了電子白板。

雖然硬件設施不斷得到改善,可響土教學點依舊面臨著生源驟減的尷尬。幾年前,教育部門和當地政府也曾萌生過撤併學校的念頭,可村民們不同意。“孩子還那麼小,把她們送去山下的小學寄宿實在是不放心,況且學校的教學質量還可以,怎麼能說撤就撤?”在村民蔣彩妹的家中,滿牆的獎狀讓這個剛剛脫貧的家庭“蓬蓽生輝”。

鄧小琴是蔣彩妹最小的女兒,不久前剛剛在縣教育局統一組織的“期中抽考”中,語文、數學兩門主科達到優秀捧回獎狀,其中數學更以97分位居第一。另一邊,一年級的盧佳梅、鄧冢順也分別獲獎。而在此前,鄧小琴的姐姐鄧小薈也曾因成績優異獲獎。

“雖說學校小,可我們的教學絕不會馬虎,這獎狀我們可是經常都拿。”黃輝笑言,就算是與吊羅山鄉中心小學甚至是其他更好的學校來一場“學習大PK”,他們也絕不會輸。

揹著孩子過河回家村民感激,偷偷送來青菜和豬肉

3

6月的山風吹過,深深淺淺的雲霧聚集成團。“要下大雨了。”望著遠處煙霧繚繞的山頂,黃輝趕緊關好了幾間教室的門窗。在山裡待的時間久了,他也練就了預測天氣的本領。可別以為這是什麼無關緊要的本領,位於苗村與黎村交界處的響土教學點,是村裡最低窪的地方之一,下大雨時淹水是常有的事,所以提前知曉天氣很是關鍵。

2013年的夏天,颱風“海燕”侵襲。當黃輝從家中匆匆返校時,雨水早已漫過教室裡的窗戶,留下一尺多深的汙泥。那一次,他帶著孩子們足足清理了3天教室才能繼續上課。雖然教室裡的水退了,可學校門前隔著公路的那條6米寬的河卻依舊水勢兇猛,而這也是黎村的孩子回家的必經之路。由於擔心孩子們不小心掉入河中,黃輝會在放學後揹著他們過河,再拉著他們的手挨個送回家。

去到村裡,黃輝也會順便瞧瞧賣菜的來了沒。可山裡一下大雨,原本蜿蜒坑窪的山路變得更加難行,菜販自然不敢輕易出門。等到他無功而返時,校門口的牆角邊卻總會莫名其妙地多出一把青菜,或是幾斤豬肉。剛開始時他覺得奇怪,也沒敢吃。直到後來黃輝去村裡家訪,村民們拉著他問“看到門口的菜沒”時,才恍然大悟。

如今村民們和黃輝熟了,也會直接拉著他去到田頭——“地裡的菜你隨便摘,想吃多少摘多少。”樸實的山裡人不知如何言謝,黃輝卻在一把把青菜裡感受到了他們對自己最大的敬意。

震惊!乡村教师黄辉在大山深处坚守28载,感动了所有琼中人~

紮根深山子以校為家家人支持,希望站好最後一班崗

4

震惊!乡村教师黄辉在大山深处坚守28载,感动了所有琼中人~

在響土教學點二年級的教室裡,黃輝正為唯一的一名學生上課。

從響土村到六十千村約16公里,騎著摩托車來回一趟起碼要兩個小時。為了不耽誤學生上課,黃輝索性便住在了學校,週五下午回一趟家,週日上午再早早趕回學校。算下來,他真正能陪伴家人的時間只有週六一天。

黃輝坦言這些年他最虧欠的就是自己的家人。他甚至很少能給家裡人做上一頓飯,卻可以每天凌晨5點準時起床,為學校裡的孩子們煮上一鍋雞蛋當早餐。

眼下正值農忙時節,家裡的農活基本由妻子一人包攬。雖然不知道妻子有沒有怪過自己,可黃輝卻從未聽見她抱怨過半句。“之所以能一直堅持下來,除了小時候留存下來的那份理想,更主要的是家人的支持。”

如今暑期將至,城裡的老師們紛紛籌劃起旅行計劃。可對於黃輝和黃有英來說,卻依舊不敢放鬆片刻。“山裡常下大雨,擔心教室被淹。也怕一些人溜進學校來搗亂,我們得在這裡守著。”黃輝告訴記者,他打算和黃有英輪流值班,一人值守一個月。

“等到秋季開學,二年級的鄧小琴將轉學至吊羅山鄉中心小學讀三年級,到那時這裡便只剩下4個孩子了。”黃輝說,哪怕最後只剩下一個學生,他也要站好最後一班崗。

震惊!乡村教师黄辉在大山深处坚守28载,感动了所有琼中人~震惊!乡村教师黄辉在大山深处坚守28载,感动了所有琼中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