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中國籃球隊為什麼分成紅藍兩隊,為什麼打亞運會不把兩個隊合二為一?

真有莫名其妙的胖


姚明自擔任籃協主席以後,對中國籃球進行了一系列改革,比如將國家隊的徵召制改為邀請制、比如建立紅藍兩隻國家隊等等,尤其是建立紅藍兩隻國家隊去打各種比賽,很多人不理解,甚至覺得這是在降低國家隊的水平?但我們看到,隨著紅藍兩支國家隊的建立和打各種比賽,湧現出了諸如吳前、於德豪、阿不都沙拉木、孫銘徽、趙睿等許多年輕球員,這些球員在國家隊得到歷練之後,技術和自信心得到了極大提高,這種變化是非常明顯可見的!



其實,當初建立紅藍兩隊的目的,就是為了挖掘更多的年輕隊員,讓更多的年輕人有進入國家隊的機會,使這些球員有機會打國際大賽,鍛鍊機會更多,成長也更快;如果是在以往的國家隊體制下,這些球員很可能進入不了國家隊,最多隻會進入到集訓大名單然後被淘汰,根本不會入選最終名單去打亞運會、亞洲盃以及世預賽這些國際級賽事。事實證明,也正是姚明的這種創新改革,才給了年輕人更多機會、才為國家隊輸入了更多的新鮮血液,幫助中國籃球挖掘了更多人才,同時,有了兩隻隊伍去參加不同的比賽,有了競爭和比較,也避免了因一隻隊伍頻繁參賽造成的人員疲勞和受傷情況發生,避免了姚明式的悲劇的發生!這是姚明深有感觸的,也是他對中國籃球做出的很大貢獻!

至於為什麼不在亞運會期間,將兩隻隊伍合併成一隻去參賽?那是因為我們的實力在亞洲還是頂尖的,無論哪知隊伍參賽都有爭冠的實力,沒必要合併,同時,也為了檢驗一下這隻參賽隊伍的成色,為以後參加世錦賽合併隊伍,挑選更出色的隊員和確定主教練人選尋找可靠依據!我想到那時,我們就會看到紅藍兩隊合併後產生的巨大變化,實力也絕非往昔可比了!大家說對嗎?


坐看雲天風起時


雅加達亞運會即將開幕,而中國男籃也很快就會迎來自己的比賽,那麼本屆亞運會為什麼中國男籃沒有派出藍紅2隊的混合隊伍出戰呢,筆者認為有以下幾點原因:

--中國男籃本次參加亞運會的隊伍為中國紅隊,具體12人大名單如下:

王哲林、田宇翔、丁彥雨航、趙睿、方碩、周琦、劉志軒、俞長棟、孫銘徽、趙泰隆、董瀚麟、阿不都沙拉木。從整個名單上看,男籃紅隊的實力還是非常強勁的,起碼內線有周琦與王哲林這樣的雙高組合,後衛線上也有孫明輝,趙睿這樣攻擊性十足的球員,鋒線上也有丁彥雨航與阿布都沙拉木都十分全能的球員,所以整體上看中國紅隊的實力已經足夠參加亞運會這樣的賽事了,沒必要一定要讓易建聯與郭艾倫這樣的球員去作為補充。

--中國男籃紅隊與藍隊的任務比較明確,那就是是紅隊早就確定參加亞運會,而藍隊則是打斯杯的比賽,只不過後面紅隊為了更好的鍛鍊球員才去參加了斯杯的比賽,但是成績並不算數。所以男籃紅藍2隊從一開始就沒有準備去合併打亞運會,這是姚明為主導的籃協的安排。這樣的安排就是既定的,並不存在現在因為對手的強大迫使中國男籃合併最強陣容。

--男籃的最終目標就是明年在中國舉行的世界盃比賽。所以為了讓更多的年輕球員得到鍛鍊,姚明大膽的採用藍紅2隊的競爭形勢,這樣的好處就是通過世預賽的前幾個階段,中國年輕運動員可以得到更好的鍛鍊。由於中國是東道主,所以參加明年的男籃世界盃是板上釘釘的事,所以不合並男籃也是為了讓這24個運動員有更多的比賽可以打。這次紅隊成員打亞運會甚至比藍隊的更年輕,他們的目的就是儘可能去贏下每一場比賽,為明年的世預賽做準備,而藍隊則繼續打斯杯的比賽,在世界盃開打之前,男籃的2只隊伍還好繼續分別作戰,並不好合並起來。只有經過比賽的洗禮,加上隊員們的成長,最終在世界盃前2個月正式合併,到時候才是中國男籃的最強實力。而我們相信中國男籃的目標肯定是世界前16,或者更高。

以上就是男籃兩隊為什麼沒有合併的原因,不過我們球迷應該相信,即使中國僅僅派出紅隊參加亞運會,我們也應該有足夠的自信心去面對挑戰,希望男籃最終可以贏下亞運會的金牌,一血4年前仁川亞運會的恥辱,加油吧,小夥子們!

圖片來自網絡,悟空獨稿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洛杉磯科比布萊恩特


不把紅藍兩隊合併在一起的主要目的還是為了鍛鍊新人,為未來的奧運會,世界盃奠定絕對主力核心,構建框架,可以說,今年藍隊參加的斯杯和紅隊參加的亞運會,其實都是一種未雨綢繆,籃協的目標很明確,就是為了能在下一屆的世界盃和奧運會,重振中國男籃的輝煌,為姚明的深謀遠略點個贊。

次要的原因有3點:

第一點是亞運會已經淪為“雞肋”賽事了;

很無奈的事實,在這幾年FIBA對世界盃(世錦賽)的改制之後,我們亞洲的籃球賽事都已經趨向於邊緣化了(亞運會已經無法決定世界盃和奧運會的參賽名額了),從本屆亞運會的籃球賽事安排來看,也是相當的不嚴謹,菲律賓跟過家家的一樣,一會說棄賽,一會又屁顛顛的跑來參賽,並且本屆亞運會籃球賽事的安排也相當兒戲,很明顯,連賽事主辦方都認為亞運會已經沒有以前那麼重要了,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自然也無需提前亮劍,把最好的王牌提前亮出來;

第二點明年的世界盃在中國舉辦;

19年的世界盃是在中國舉辦的,作為東道主,自然無須為了參賽名額而煩惱,所以目前就可以放開手腳去鍛鍊新人,大膽試驗陣容,當然,這也是個好時機,因為中國男籃距離上一次的輝煌已經過去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了,以前為了世錦賽,亞運會,奧運會,我們每一次都要盡全力打,雖然都能取得成績,但後遺症就是我們的年輕球員得不到鍛鍊,久而久之,當老國手們悉數退役後,年輕人突然被推上了一線,他們可完全無法適應,這樣一來就會造成成績的急劇下滑,姚明在上任後,也可能是考慮到這點,所以才選擇分隊,讓紅藍隊去儘可能多的參加比賽;

第三點是國內主力球員需要休息;

從國家隊絕對主力球員本身的角度來看,他們每年除了有CBA,還有各種國家隊的拉練,比賽,賽程也是相當密集的,並且有些主力國手本身也有傷病,亞運會既然已經不那麼重要了,那也就無需硬性規定讓他們上場,畢竟多打幾場對於他們來說,意義真的不大,倒不如讓年輕球員去練練手。


後仰大風車


因為亞運會對於中國男籃來說只是一個試驗場,成績並不是最重要的,關鍵是給年輕的球員在洲際大賽的鍛鍊機會。

明年的世界盃中國男籃是東道主,自動獲得一個參賽名額。目前中國籃球最重要的賽事就是世界盃和奧運會,在這之前,所有的大賽都可以被視為練兵。

之前根據雙國家隊的計劃,是由紅隊代表中國男籃參加亞運會。在中國男籃新老交替的關鍵時候,年輕隊員最需要這種大賽去歷練。如果讓兩支國家隊合併參加亞洲盃,縱然是實力更強了,奪冠更穩了,但是一些年輕的球員諸如劉志軒,趙睿,方碩,孫銘徽,俞長棟,小董,等等這些球員都不會有太多的鍛鍊機會,甚至有些球員根本都無法進入到大名單。打來打去還是那幾個固定的人,那中國籃球談何新老交替?

這種不為了眼前成績,更多的鍛鍊年輕人,為中國籃球儲備人才的做法才是眼下最明智的選擇。如果短視的只為了拿金牌,要成績,那可能會讓中國籃球的換血再推後幾年,毀掉一批年輕人最好的漲球機會。


跳球


說句“狂妄”的話,因為僅僅一支紅隊就已經足夠男籃爭冠了。

曾幾何時,征戰亞運會這類賽事男籃排出的都是“國奧隊”,換言之,僅僅是二隊就足以稱霸亞洲了。但是隨著姚明的退役,以及整個籃壇人才短缺,青黃不接,使得中國男籃陷入了無盡的低谷和黑暗中。

但是隨著姚明出任籃協主席,大刀闊斧的改革之後,中國男籃又重新站在了亞洲的頂端。

和美國夢之隊提前開始的訓練營一樣,姚明將男籃分為紅藍兩隊是為了19年的男籃世界盃以及20年的東京奧運會所準備的,現在合隊還為時尚早。現在隊員們還有學習和進步的機會,如果在此時合隊,勢必會影響球員們的積極性和求勝欲。

此外,僅僅是一支紅隊就能在亞洲奪冠的話,不是更說明了男籃的強大?



想知道最新體育資訊可以私信我:快意體育

我們每天一起聊點不一樣的體育。


快意體育


分設兩隊是為了誇大國家隊選材面,讓更多球員有機會參與選拔,同時兩支球隊形成競爭,改變以往國家隊內部容易拉幫結派的狀況,促進發展。國家隊的目標是世界盃,亞運會只是中期考察,還是為了鍛鍊隊員,沒必要這麼早就合二為一


島上球童


兩個隊鍛鍊的人可以多一點,而且紅隊打亞運會,藍隊打世預賽,以前是中國隊只有一個隊那就打世預賽,亞運會就去個國奧什麼的,現在有兩個隊都是正牌,人些年輕人得到鍛鍊的機會,到世界盃或者奧運會兩隊合二為一那支中國隊是很強的,這樣一系列的政策歸功於姚明,感謝他為中國男籃所做的一切,不管從以前球員時代還是現在的姚主席,是我們那一代對姚明萬分敬佩,值得為他點一萬個贊!


情天大聖27796787


東道主不是為了參賽資格,而是為了名次。

前八是基本目標,至少所有的努力都是為了這個。

你當第一屆男籃世界盃是開玩笑的?這是國之大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