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6 舒德干:進化論的進化簡史|新譯《物種起源》發佈

舒德干:進化論的進化簡史|新譯《物種起源》發佈

►北京大學出版社最新出版的《物種起源》(彩圖珍藏版)增加了300餘幅彩色插圖。這些圖片經過了嚴格的篩選和精心的編配,能夠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原著的思想。圖片內容包括物種、生境、人物、器物等,圖片形式既有繪畫也有木刻或漫畫,既有筆記也有書信。值得一提的是,大量圖片系原創的攝影作品,是珍貴的科考成果。

撰文 | 舒德干

知識分子為更好的智趣生活 ID:The-Intellectual

● ● ●

由於進化論獨特的科學與人文雙重屬性,使得它的產生及發展歷史,在不同的民族和文化背景中變得錯綜複雜。

18世紀:進化思想啟蒙

當今,在科學技術、經濟和軍事諸方面,美國無疑是老大。然而,在1776年7月4日美國剛作為一個弱小國家獨立面世時,歐洲的科技已經獨佔鰲頭;其科學思想十分活躍,進化思想也順勢破土而出,法國首當其衝。

在博物學界,1707年誕生了兩位偉大人物,一個是瑞典的林奈,另一個是法國的布豐。前者對進化思想貢獻甚微,而後者卻是史上傑出的進化思想啟蒙大師。

17世紀以後,博物學家已蒐集到大量的動植物和化石標本。到了18世紀,單單已知的植物種就有近2萬個。此時,對物種進行科學的分類就變得亟為迫切。林奈的出生恰逢其時,他的學術興趣和能力更成就了他的偉業。

林奈的父親是一位鄉村牧師。幼時的小林奈,受到父親的影響,十分喜愛植物,八歲時得“小植物學家”的別名。從1727年起,他先後進入龍得大學和烏普薩拉大學學習博物學以及採製生物標本的知識和方法。1735年,周遊歐洲各國,並在荷蘭取得了醫學博士學位。1753年發表了《植物種志》。林奈最傑出的貢獻是正確地選擇了“自然”分類方法,建立了沿用至今的人為分類體系,並完善了物種的雙名制命名法,將前人的全部動植物知識系統化。儘管他是一個物種不變論者,但他的生物分類系統卻在客觀上啟發了後人探索自然生命的演化內涵。

舒德干:進化論的進化簡史|新譯《物種起源》發佈

►林奈(Carl von Linné,1707—1778)

18世紀的地質學諸多發現為博物學注入了大量的新知識,從而促進了生物進化思想的萌生和發展。那時的人們普遍相信,創世的神話能夠自圓其說地解釋地球的形成及地球上生物的起源。然而,在那個時代假如有人能證明地球的歷史十分悠久,遠不止六千年,而且其間還曾發生過巨大變化的話,那一定會引導人們去懷疑《聖經·創世記》中生命起源故事的真實性,上帝存在的真實性也隨之可能被質疑。實際上,布豐就是如此藉助科學挑逗上帝的第一人。

布豐出生於一個律師家庭,21歲大學法律專業畢業,但不久卻對科學產生了濃厚興趣。1753年當選為法國科學院院士,以後又被選為英國皇家學會會員、德國和俄國的科學院院士,的確十分了得。布豐一生最大的貢獻是編著了35卷《自然史:總論和各論》(死後又由他的學生續編出版了9卷)。44卷《自然史》內容廣泛,共分為地球史、礦物史、動物史、鳥類史、人類史五大部分。布豐強調環境變化對物種變異的影響,著作中包含了物種進化的思想萌芽。儘管他的思想曾發生過動搖,但其論述的自然界及生物界廣泛進化的事實,使進化思想開始萌生於法國。作為進化論的先驅,布豐的貢獻除了直接闡述進化思想之外,他還先後為進化論培養了兩位早期奠基人:拉馬克和聖提雷爾。

舒德干:進化論的進化簡史|新譯《物種起源》發佈

►布豐(G. L. Buffon,1707—1788)

進化論奠基

早期為進化論奠基貢獻最大的人當數拉馬克(達爾文的祖父也做出了值得稱道的貢獻)。拉馬克幼時就讀於教會學校,1761—1768年在軍隊服役,其間鍛鍊了他的鬥爭精神。有意思的是,他服役時便開始對植物學發生了興趣,至1778年出版了3卷集的《法國植物誌》,頗有聲望。1783年被任命為科學院院士。他發明了“生物學”一詞;還第一個將動物分為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兩大類(1794),首先提出“無脊椎動物”一詞,由此建立了無脊椎動物學。他的代表作是《無脊椎動物系統》(1801)和《動物學哲學》(1809)。在這兩本鉅著中,他提出了有機界的發生說和較為系統的進化學說。遺憾的是,他信奉的“有機生命自然發生說”雖然在當時有某種積極意義,但它後來一直沒能被證實。

聖提雷爾(1772—1844)早年受過僧侶教育,但不久即轉攻博物學,成為法國著名的動物解剖學家、胚胎學家;他也主張物種可變。

歷史上,進化論和神創論的鬥爭一直綿延不斷,但著名的公開大辯論、大論戰卻只有3次。

第二次大辯論是1860年發生在英國的關於“猴子祖先”的故事。辯論雙方(英國聖公會主教威爾伯福斯與進化論的熱情捍衛者赫胥黎)打了個平手,這為進化論後來的發展留下了空間。

舒德干:進化論的進化簡史|新譯《物種起源》發佈

►(漫畫)威爾伯福斯VS 赫胥黎

第三次大辯論發生在20世紀的美國,反進化論者動用了法律,將在課堂上講授達爾文進化論的中學教師判罪,導致在法庭上的公開辯論。此時科學進步了,時代進步了:這場審判使反進化論者陷於窘境,以後極少再能明目張膽地反對進化論了。

然而,第一次大辯論發生得太早了。在社會輿論尚未做好準備時,即使是革命的、進步的思想,也難逃失敗厄運。那是在1830年,辯論的一方是聖提雷爾,另一方是進化論的反對者居維葉。儘管居維葉在分類學、比較解剖學、古生物學上作出了很大貢獻,但他卻用上帝操控的災變來解釋不同地層中的不同化石的間斷性,優秀科學家成了神創論的幫兇。這次鬥爭失利給進化論以深刻教訓:科學絕不能自然而然的戰勝神創論,要成功須先取得足夠的有說服力的客觀證據才有可能,尤其要求古生物學不斷努力發掘證據並深入研究生命演化史,以儘可能詳盡地填補地層中那些不連續的物種之間的空白。

舒德干:進化論的進化簡史|新譯《物種起源》發佈

►1842年的一幅漫畫,聖提雷爾被畫成猿猴的形象,背後是居維葉。

達爾文時代

這個時代始於1831年達爾文啟動環球航行。正是這次徹底改變他人生軌跡的壯舉,才使他直接感受到大自然活生生的海量進化事實。他花了28年博採眾長,經深思熟慮才完成了進化論大廈的構建。接下來的幾十年,他的進化論在綿延不絕的爭論中逐步為越來越多的學者和世俗凡人所接受。關於對他不尋常的人生和研究生涯的評價,不計其數,在這裡可以節省些筆墨。有興趣者也可參閱筆者在《物種起源》導讀中的“達爾文生平及其科研活動簡介”章節。達爾文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整個人類的世界觀:不僅限於自然觀,甚至還深深觸及社會觀,人生觀;它引導人類思想的解放,從而極大地解放了生產力。他的功績將與人類文明史共存。

舒德干:進化論的進化簡史|新譯《物種起源》發佈

► 晚年的達爾文。儘管體弱多病,但達爾文以驚人的毅力,頑強地堅持進行科學研究和寫作。達爾文本人認為他“一生中主要的樂趣和唯一的事業”是他的科學著作。

達爾文主義的“日食”時期

所謂“日食”,是指達爾文主義的光輝暫時被遮蓋。這種不幸發生在1900年之前和之後的10餘年間。其表現是,儘管多數人認同生物是進化的,但相當多的學者開始不相信自然選擇學說,轉而尋求其他機制來解釋生命演化。

這段歷史相當複雜,其中既有特創論作祟,也有達爾文學術主張先天不足的緣由。蒼蠅不叮無縫的雞蛋。比如,達爾文進化論中的最大缺陷是沒有遺傳學基礎。於是,他提出用“泛生論”來附和似是而非的“融合遺傳”假說。孟德爾顆粒遺傳理論被學界接受後,融合遺傳假說便理所當然地遭到了摒棄。不幸的是,歷史首次作弄了自然選擇學說,讓它也跟著倒黴,多遭詬病。

舒德干:進化論的進化簡史|新譯《物種起源》發佈

►孟德爾

實際上,融合遺傳假說從本質上與自然選擇理論格格不入。道理很簡單,假如融合遺傳是真實的話,那麼它必然導致生物的變異會越來越少;而作為自然選擇的“原料”,變異少了,自然選擇作用也就越來越成為無米之炊了。此外,達爾文在討論新物種形成機理時,沒有強調地理隔離的作用,這也招致了學術界的強烈批評。

進化論再度走向新的輝煌

孟德爾主義與達爾文主義的兩極分化和“對立”局面,到1920年以後開始好轉。此時,人們頓悟並逐步取得共識,顆粒遺傳假說原本就應該是自然選擇學說得以完善之“必需品”。此後,上述兩派的融合,以及後來逐步與群體遺傳學、生物地理學、古生物學等多學科的綜合,形成了現代進化論,更逐步走向成熟、走向成功,併成為主流學派。分子中性假說“挑戰”自然選擇說,後來被證明是對進化論的補充。間斷平衡假說從達爾文時代的隱晦語變成旗幟鮮明的理論,從而對傳統漸變論進行了修正和發展。對此,筆者在《物種起源》導讀中專闢了一節《達爾文學說問世以來生物進化論的發展概況及其展望》[9],歡迎同仁們斧正。

舒德干:進化論的進化簡史|新譯《物種起源》發佈

►《物種起源》導讀中“達爾文學說問世以來生物進化論的發展概況及其展望”

現在,已經沒有人懷疑,進化論大廈的核心構建者是達爾文:他的思想構成了進化論的主體和靈魂。但是,我們也注意到,在有些人中間存在一些傾向,他們將進化論完全等同於達爾文主義。顯然,那也是片面的。

從這一節的簡略歷史回顧可以看出,進化論是人類社會特有的科學與人文雙重演化發展的聯合產物。達爾文的聰明和幸運就在於他“爬上了巨人的肩膀”。當代進化論者古爾德曾正確地指出:達爾文進化論觀點是多元論和廣容性的。而且他也認為,這是面對複雜世界的唯一合理的態度(S.Gould,1977,《自達爾文以來》)。

我想,今天,我們後來者應持的正確態度,就是堅持歷史唯物主義,客觀地面對所有歷史文化遺產;其實,這更是令後來人會有所作為的基礎。在達爾文之前,確有不少進化思想萌芽,而真正為進化論奠基的主要是拉馬克,儘管其基礎還不夠全面和堅實。在拉馬克-達爾文時代,遺傳學尚未誕生;他們構建的進化論大廈畢竟顯得有些單薄。多虧了孟德爾的“顆粒遺傳”猜想(它後來發展為基因論)才使得這個科學大廈的內涵變得更充實、豐富和牢靠。

舒德干:進化論的進化簡史|新譯《物種起源》發佈

譯者舒德干介紹:

舒德干:進化論的進化簡史|新譯《物種起源》發佈

►舒德干,中國科學院院士,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獲得者,西北大學早期生命研究所所長、資深教授,西北大學博物館館長。2015年,舒德干教授重走達爾文航路,以高級科學顧問身份前往加拉帕戈斯群島考察,幸運地目睹了達爾文在《物種起源》中描述的部分生物和進化證據。本書由他領銜翻譯,並由他親自“音頻+視頻+圖文”導讀。附錄還收入了他撰寫的“進化論的十大猜想”,高屋建瓴而又通俗易懂地闡述了進化論發展的未來之路,令人耳目一新,豁然開朗。

舒德干:進化論的進化簡史|新譯《物種起源》發佈

本頁刊發內容未經書面許可禁止轉載及使用

[email protected]

商務合作請聯繫

[email protected]

知識分子為更好的智趣生活 ID:The-Intellectual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