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5 西安人不管到哪都不能不吃泡饃,這句話老西安人明顯不服!

年初一首《西安人的歌》隨著抖音火遍大江南北,無數人來到這座網紅城市打卡來喝摔碗酒。但是歌詞中一句“西安人不管到哪都不能不吃泡饃”讓老西安人明顯不服,作為老西安人,其實也沒有那麼頻繁的吃泡饃,原因只有一個:西安的好吃的太多,顧不上老吃!為啥呢?下面小編給您看看西安最代表性的幾個美食,您就知道了。

西安人不管到哪都不能不吃泡饃,這句話老西安人明顯不服!

葫蘆頭

這個源於北宋街市食品中的"煎白腸"。因豬大腸油脂較厚,形狀象葫蘆,因此叫葫蘆頭。葫蘆頭的基本原料是豬大腸和豬肚。吃時顧客先把饃掰成碎塊兒,廚師再把豬腸肚和雞肉、海參、魷魚等排列在碎饃塊兒上,用煮沸骨頭原湯泡三、四次,然後加熟豬油和青菜等。吃時佐以糖蒜、辣醬等,鮮香滑嫩,肥而不膩。相傳,唐代著名醫學家孫思邈將烹製豬腸肚的方法傳授給長安一家飲食店店主,並將一個藥葫蘆贈給店主調味。店主按照孫思邈的指點改進製作方法,長安"葫蘆頭"從此有名,千年流傳。

西安人不管到哪都不能不吃泡饃,這句話老西安人明顯不服!

梆梆肉

這是由豬肉、內臟熏製而成的一種肉食品。燻是烹調方法的一種,有生燻、熟燻之分。一般是利用木屑、茶葉、鋸末、柏枝、穀草等不完全燃燒時的濃煙,使之吸收,增加食物特殊香味。梆梆肉的特點是:色澤紅潤,肉嫩味醇,薰香濃郁,越嚼越香。

西安人不管到哪都不能不吃泡饃,這句話老西安人明顯不服!

胡辣湯

西安人管胡辣湯叫“肉丸胡辣湯,肉丁胡辣湯“。西安的胡辣湯有三種,肉丸胡辣湯,肉丁胡辣湯和素胡辣湯。吃肉丸胡辣湯要配陀陀饃;吃肉丁胡辣湯是和水煎包或油饃頭(類似油條,個頭較小)一起:而吃河南胡辣湯才是吃油餅或油條。

西安人不管到哪都不能不吃泡饃,這句話老西安人明顯不服!

油潑面

這是陝西很有特色的一種主食。又叫扯麵、拽面、抻面、楨條面、香棍面等。將蔥花碎、花椒粉、鹽等配料和厚厚一層的辣椒麵一起平鋪在面上,用燒的滾燙的菜油澆在調料上,頓時熱油沸騰,將花椒麵、辣椒麵燙熟而滿碗紅光,隨後調入適量醬油、香醋即可。也可另外加入臘汁肉、西紅柿雞蛋等搭配食用,老陝們吃麵還會就著吃一口大蒜,別提多香了!

西安人不管到哪都不能不吃泡饃,這句話老西安人明顯不服!

小炒

小炒泡饃在西安簡稱為“小炒”,和牛羊肉泡饃一樣是回民的清真特色食品,但在做法上有區別:普通泡饃是煮出來的,而小炒則是炒出來的。 在用料上,小炒增加了黃花菜、木耳、青菜、豆腐乾、雞蛋等配料,加上切成小塊的牛肉,直接用油潑辣子和醋一起炒制。小炒的味道既有泡饃的濃郁厚重,還有酸辣爽口的獨到滋味。

西安人不管到哪都不能不吃泡饃,這句話老西安人明顯不服!

西安城的故事想說的太多太多,西安的美食也太多太多,小編只是簡單介紹幾樣,想吃正宗西安美食品西安文化,還得您親自來,好客的西安人肯定熱情歡迎。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西山雨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