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5 他是殺神 為水淹一城鑿戰渠 後世發揮意外作用 今日被列世界遺產

他本是殺神名將 為水淹一城開鑿戰渠 卻在後世發揮意外作用 今日被列為世界遺產

他是殺神 為水淹一城鑿戰渠 後世發揮意外作用 今日被列世界遺產

我國古代戰國時期,有一個殺神叫做白起,他也是秦滅六國的頭等戰將。最著名的就是在長平擊潰了趙國主力,活埋坑殺了趙軍45萬。

當時和秦國可以抗衡的還有楚國、齊國,楚國和秦國接壤,也是當時的大國,兩國經常發生戰爭。

白起被譽為古今名將之一,甚至有人認為他是第一將帥。為了攻打楚國的鄢城,他以水帶兵,水淹城池,修建了一條戰渠。

他是殺神 為水淹一城鑿戰渠 後世發揮意外作用 今日被列世界遺產

公元前279年,白起帶兵7萬進逼鄢城(今湖北省襄陽宜城鄭集鎮),這裡是楚國的陪都,楚國很重視,派了幾十萬人防守。這裡距離楚國都城郢(今湖北荊州)也就100多公里,屬於山區,是楚國國都的屏障,如果失守,國都將面臨威脅。為此楚國將士都知道厲害,防守戰鬥非常頑強。

他是殺神 為水淹一城鑿戰渠 後世發揮意外作用 今日被列世界遺產

鄢城是楚國的第二大城池,城牆高大堅固,工事修建的非常牢靠。白起久攻不下,他就在百里之外的武安鎮,南漳縣的蠻河上建了一座石壩,非常秘密地開鑿了一條100裡的長渠,引水來攻城。

戰國時期,這種戰術很多,因為當時城池高大,還會有護城河,人力攻城傷亡巨大,還容易久攻不下。畢竟屬於攻堅戰,那個時候,有沒有火炮、石砲這些器械,只能靠雲梯。

他是殺神 為水淹一城鑿戰渠 後世發揮意外作用 今日被列世界遺產

白起渠雖然起到了作用,沖垮了城池的東北角,但是無辜的百姓死亡也很多,幾十萬人喪生。楚國的老百姓,因此對於白起也是恨之入骨了。

但是戰爭結束後,當地老百姓使用白起渠來灌溉農田,這條戰渠居然成為了水利設施,成了灌溉水渠。後來歷代興廢,抗日名將張獻忠,曾經在1942年,修復過渠道,建國後,對於水渠進行了大規模修整。

這個水渠,因為歷史、文化價值,也是全國重點保護文物。宜城、南漳的將近10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因為白起渠受益,34萬人靠白起渠帶來的便利從事農業生產,宜城因為這條水渠,也成為天下富饒膏腴之地,在解放前就出現了著名的畝產2000斤的田地。

他是殺神 為水淹一城鑿戰渠 後世發揮意外作用 今日被列世界遺產

這條水渠,是現存世界最早的引水工程,比鄭國渠早33年,比都江堰早23年。2016年襄陽申報該渠為世界灌溉工程遺產。

2018年8月14日,白起渠被列為世界遺產。(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和世界自然遺產、世界文化遺產並稱世界遺產)

本來是殺人的工程,後來卻澤被一方,灌溉滋潤楚國一片土地,這恐怕是白起沒想到的,這個軍事家,竟然無意間成了李冰、鄭國一樣的水利工程學家。後來的楚人,說起白起,也是又愛又恨,戰爭是個複雜的玩意,這種嘀笑皆非的黑色幽默,算是歷史給後世開的一個玩笑。

他是殺神 為水淹一城鑿戰渠 後世發揮意外作用 今日被列世界遺產

白起因為在武安鎮修建白起渠,一舉殲滅楚國主力部隊,乾脆被封為武安君。但是或許是功高震主,或許是報應,他最後因為趙國的離間計,也因為他和範睢的矛盾積怨,竟然被秦王賜死了。

(部分圖文無關,僅供模擬想象,美女僅供福利欣賞,請勿過多聯想。)

他是殺神 為水淹一城鑿戰渠 後世發揮意外作用 今日被列世界遺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