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張車偉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中國的生育要全部放開,你願意生嗎?為什麼?

青藏遊牧


政策是好的,但事實上呢,有體恤過基層老百姓的民情嗎,有真正從以人為本出發嗎?

印象中,小時候身邊有很多戶家庭包括我父母因為計劃生育問題打胎(我爸當天傷心了一晚上),有個挺著8個月肚子大的孕婦,因為鄰居舉報,村裡的幹部包括鎮裡的書記也來了,最後硬拉著去打掉,不到1個月就要生了,我不知道那家人那幾天是怎麼過來的。如果當時政策能稍微寬鬆一點,不說每戶只能生2個吧,哪怕1點幾個,現在國家也不至於為了人口問題窘迫成這副樣子。以前是想多生沒得生,現在很多人沒精力多生又放開生求著生,拿老百姓當猴耍嗎。

拋開經濟因素不說。現在生活節奏多塊,很多人不僅生活壓力大,連1日3餐都是在外面解決的,吃的食品難道沒安全問題嗎。有多少商販能摸著良心說他們種的東西沒打過農藥、避孕藥,燒的菜裡沒加過地溝油。三鹿奶粉、地溝油新聞聽得夠多的了,當連基本的食品質量安全都沒辦法保障的時候,很多適育年齡夫妻的身體素質早就不能與從泥堆裡滾出來的上一輩人同日而語了,你讓他們生就一定所有人生得出來嗎(先天性的不算)。有一對在阿里巴巴上班的夫妻結婚多年了,好不容易懷上一個還是不小心流掉了,弄得女方不得不離職回家養身體備孕,我覺得這樣的夫妻肯定不在少數。

再說經濟因素,現在有多少人為了房子、車子甚至為生機而發愁,當一個人基本的生活問題都沒辦法保障的時候,誰還有心思娶老婆生孩子,更別說二胎了。何況現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很多人的生活質量要求也高了,很多女方的結婚聘禮、彩禮的要求也高,父母的家底要不厚一點的話,誰娶得起老婆,方正我老孃舅節目裡看到的有很多。連養大頭胎都是筆很大的開銷問題,有多少人還生得起二胎,何況生完二胎後有父母負責照顧的還好,沒有照顧豈不是要累死,這是國家光補貼幾萬塊錢就能解決的嗎,除非你是拆遷戶,多一個人口多一套房子,反正我覺得這些政策只是口號,除了上層階級和多數中層階級家庭以外,很多家庭估計生完投胎就算完成人生大任務了,跟他們說生二胎、三胎,生了二胎、三胎難道還國家來養嗎,這不扯淡嗎。


潘帕斯禿哥


回答問題之前,我先講一下身邊正在發生的事情:我堂弟有一對雙胞胎兒子,04年出生,現就讀於長沙市區某中學初二。堂弟算了一筆賬:倆兄弟去長沙讀書之前,先買了一臺20萬左右的SUV,便於平時開家長會和寒暑假接送,本地離長沙四百公里,去一趟長沙的差旅費2000左右,一個學期去三到四次,這塊一算大概一個學期八千左右;在學校附近租房,第一年的費用1.6萬,今年漲到2.2萬;暑假倆個補課費用,一天倆兄弟近八百,要補25天,總計2萬元;堂弟和弟妹平時上班,只得由爺爺奶奶去帶,兩位老人加兄弟倆的生活費用一個月四千左右,一年就是近五萬,就這樣一算總數,倆兄弟在長沙讀了兩年初中,連買車的錢,總共發費了近五十萬!現在全家已承受不起,並且雙胞胎的學習成績是每況愈下,搞得全家精疲力竭,接下來還有四年,他們都不知道怎麼讀下去了?我想,我女兒將來也是要去長沙讀書的,就憑我們夫妻倆的這點工資,想想都害怕,更別說生二胎,三胎了!事情就擺在身邊,想生,也真只能想想了……生的出,養不活呀!


孤獨研究它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以前不讓生非要生,現在讓生了,很多人反而不願意生了。

我想生,但問題是怎麼養育孩子呀。自己顧自己還上氣不接下氣,何況還要讓孩子過得好呢。

養育一個孩子的成本,有人統計過,從出生到大學畢業,費用大約需要2百萬,還要保證沒有什麼大的健康問題需要接受昂貴的醫療服務。2百萬對一個普通人來說就是一個天文數字,一生中能賺到2百萬的人真的不多。我更無那個本事去賺。

就算那個統計太離譜,那麼50萬肯定要的。一個工薪階層的月薪大約是3500元左右,夫妻加起來也就7千元,除去生活費用,每個月所剩的最多也就是2千元,這已經非常省了。要多久才能省下50萬啊!恐怕幹到退休也不可能。

如果孩子生個病,住住院,可能叫天不應叫地不靈的,養育孩子的費用那麼昂貴,叫我怎麼敢生呀!


糊塗比清醒好


好象看過一個動物世界趣聞,比較一下動物與人的計劃生育有何異同。

為了順應“適者生存”的自然法則,非洲大象能根據當地食物的供求情況進行“計劃生育”,決定多生還是少生。譬如,在尼羅河一側,由於樹木茂盛,雜草叢生,食物豐富,母象每隔4年就可生一胎;而在尼羅河的另一側,由於環境惡劣,食物來源困難,母象相隔9年才生一胎。

人類作為高等的智慧動物,首先是動物,也不會脫俗。前幾十年政府實行計劃生育,大多數人被動計劃生育,想生也不讓生。譬如六零年三年自然災害期間,中國人口出生率極低,想生也生不出,生出來也養不活。當前生活好了放開生,為什麼很多人還是不生呢?

當然是生存環境惡劣,人們會自動選擇計劃生育。小編認為有以下原因:

1.人與人生活差距拉大。七八十年代為什麼搶生偷生,生活成本低,人與人收入差距不大,孩子上學,住房,就業差距不大。現在出現越發達地區越不生,越貧窮地方越生現象。

2.還房貸壓力大。多數低層百姓,房貸壓力大,工資收入低,想生不敢生。

3.上學結婚成本高。按一個5線小縣城,培訓一個孩子上完大學就業結婚,不下二百萬。



身邊很多這樣的例子,普通工薪族兩胎連續生2個兒子,在產房嚎啕大哭,令人唏噓,為什麼?這一輩子註定過一個苦逼的日子,難道你想成為他們的一員?!


lgc本真


講一個古老的故事。

很久以前,有一對親家。其中一個親家養育了一個女兒,另外一個親家養育了四個兒子。養育女兒的親家因為撫養費用少,而且人比較厲害,賺了不少錢。而養育兒子的親家因為孩子太多,要花費的地方也多,所以不夠富有。

於是,提點一下親家,刺激一下是很有必要的。於是有女兒的親家就請有四個兒子的親家吃飯,故意把桌子放在高低不平的地方。於是喊家人:快去,找幾塊金磚墊一下。吃完飯以後,得意洋洋的把滿臉愧顏的親家送走了。

不多日,有兒子的親家請他吃飯,當然欣然赴約。桌子同樣擺在不平整的地方。於是也喊家人:快去,叫四個兒子每人背一個角。吃完飯以後,滿肚子狐疑回去了。



日後與飽讀詩書之士閒聊談及此事,其曰:你輸了,因為人是無價之寶,金銀都是有價之寶。

老龔說勢,不違心說假話:

不好意思,在沒有放開二胎之前,我就違反了政策生了第二個,而且還罰錢了。有的人喊以前罰的錢為什麼不退?我不喊,這一點錢對於一個活蹦亂跳的小子來說,簡直就是毛毛雨,不值一提。

我認為孩子最少要兩個以上,無論男女,如果有機會,三個也不錯。生一個孩子太孤獨了,一個沒有兄弟姐妹的孩子長大以後也是孤立無援的,連說心裡話的人都沒有一個,親戚都沒得走。我們都會老去,忍心就讓他(她)一個人孤零零的在這個世界苦苦掙扎嗎?

人是群居動物,孤獨生存的是困獸。


再說了,本人腦子裡面還是“殘留著封建的、落後的、愚昧的思想”,我覺得確實是“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很簡單的道理:如果我們不願意繁衍後代,那麼我們的父母生我們幹什麼?我們的祖輩拼命維護家族幹什麼?我們抵禦外敵入侵幹什麼?

所以我覺得:有人有世界,沒人沒世界。人就是無價之寶,萬物之靈。辛苦一點,多生一個兩個,也只不過是多賺一點錢的事情而已。實在有困難上不起私立學校,公立學校也是可以的,只要努力沒有大區別。

房子、車子、票子、位子都是死物,只有活蹦亂跳的孩子永遠是自己的。


老龔說勢


首先,我是男的,沒法生。即使我是女的,也不敢生啊,畢竟快奔四了。

我現在帶孩子上街,都有人問這是老大還是老二。因為是農民的兒子,進城已經不容易了,買房、結婚就相當於在自己身上扒下一層皮。籌備了幾年才敢生孩子,生了孩子已經人過中年,養一個孩子,已經不容易了,作為一個負責任的父親,最起碼要將孩子拉扯大,讓他上學、讀書,幫助他買房。現在男多女少,孩子如果不優秀找老婆都難,都說富不過三代,窮也不過三代,因為窮到三代,就找不起媳婦,斷子絕孫了。

今時不同往日了,每個人,不管男女對生活的要求越來越高了。我們父親一輩,兄弟五六個都能娶妻生子,因為當時女人要求也不高。現在能讓你按揭買房的女人,就是好女人了,有的女人眼高於頂,要房要車。一胎是個男的,二胎如果再是男的,就算累斷腰,也養活不起啊。咱不會唱高調:說什麼生孩子是家事,也是國事。咱就不拖國家後腿,加重國家負擔了,畢竟咱們國家、全世界還有很多家庭還沒有脫貧,特別是非洲人,人家水都喝不起,國家應該去多多幫助他們,九年義務教育已經很麻煩國家了。

綜上所述,咱還是把生孩子的擔子留給年輕人、留給下一代吧。

事實上,大家還是少生孩子多種樹為好,美國跟中國差不多大,人口只是中國的一個零頭,人家根本不用愁高房價,養不起孩子。我相信,我們國家人口如果跟美國一樣多,日子過得比美國好。


太極雲飛揚


雖然我還沒有成家,但我只想要一個孩子,無論男孩女孩都喜歡,給未來的寶寶最好的教育。我不願意要二胎三胎,原因很簡單,我從小離家求學到畢業工作都很獨立,爸媽心也大,特放心,從來沒有特意照顧過我。我讀研工作都沒讓人操心,其實他們也幫不上任何忙。未來有了孩子也不可能指望老人,畢竟有代溝,只想和老婆一起帶孩子,現在社會競爭壓力大,優生優育才是最重要的,一個人工作效率高,可以頂好幾個人呢,而不是指望一大堆人機械重複簡單低效率的工作。地球資源有限,人類已經很多了,教育,醫療,公共服務設施都跟不上,現在亟待提高人口綜合素質而不是數量。


霸氣吊屎boy


中國是人口大國,這幾年不是實行計劃生育,就不會有今天這麼好的經濟發展水平。現在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指數也在不斷上升,人的壽命也在不斷提高,有可能產生青黃不接的現象,但國家己放寬生育政策,准許二胎,這是個明智的決定。但如果全面放開就不現實,也不可能。

現在一個孩子從生育到長大成人,壓力也不小,一般家庭有一個孩子已經不容易了。想二胎恐怕養不起。想要二胎的家庭條件一般都是經濟條件相當好,完全有條件的家庭。反正不管幾個孩子只要健康成長,快樂幸福就是每個家庭的最大希望!


金火旺


計劃生育已經施行了三十多年,人們的生育觀念也發生轉變。特別獨生子女長大後,他她們的生育觀,潛意實裡認可了獨生子女的觀念。他她們已無法接愛兄弟姐妹的人口結構。真正願意生二胎的是七十年代及以前面年代的人。但現在放開,雖然想生,但身體條件難度大。個人認為,生育方面還是順其自然比較好。這是自然規律,沒必要過多幹擾。那怕放開生,也要各方面條件充許才會生。人類本身就是稀缺資源,雖然會消耗資源,也會創造新的文明。


小魚兒小小魚兒


為何生娃?這個問題要搞搞清楚。

過去生娃是為了防老。

現在生娃能防老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