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4 他是溥儀的父親,從不請人吃飯,晚年時窮困潦倒被迫賣掉王府!

溥儀的爸爸,醇親王載灃遠不如溥儀那樣出名,但實際上,在清朝最後的三年,作為監國攝政王,他才是清朝真正的統治者,因為那時候登基的溥儀不不滿10歲呢。載灃其實是個相當有性格的人。他18歲的時候,因為義和團運動,德國克林德在北京被殺,他被任命為“謝罪大使”,前去德國謝罪。到德國後,他骨子很硬,恁是拒絕了向德皇跪拜的無理要求。

他是溥儀的父親,從不請人吃飯,晚年時窮困潦倒被迫賣掉王府!​先來說說載灃的生平,愛新覺羅·載灃,道光皇帝的孫子,咸豐皇帝侄子兼妻外甥,慈禧太后外甥兼夫侄子,同治皇帝堂兄兼姨表兄弟,光緒皇帝同父異母弟,宣統皇帝生父,第一代醇親王奕譞之子,八歲承襲醇親王,二十四歲任軍機大臣,二十五歲任監國攝政王,攝政三年,這三年載灃基本上是清朝實際的統治者,但此時的大清以及是積重難返了。

他是溥儀的父親,從不請人吃飯,晚年時窮困潦倒被迫賣掉王府!​複雜的社會背景,更是讓大清王朝處於一種激烈動盪的狀態,所以在載灃攝政的三年時間內,的確是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複雜局勢,甚至在其執政的期間,還遭到過汪精衛等的密謀暗殺。對於年紀輕輕就坐上了攝政王的位置的載灃,當時的大清皇族之人對此並不看好,因為在載灃的執政期間,並沒有給清朝帶來什麼發展的希望,因此當時滿清皇族之人還認為載灃只不過是一位書生罷了,毫無政治才華。

他是溥儀的父親,從不請人吃飯,晚年時窮困潦倒被迫賣掉王府!​1912年,大清滅亡後,許多皇親貴胄都失去了生活來源,載灃也在其列,一時間,一家人的生活陷入了困境,不得不勒緊褲腰帶過了段苦日子。到了解放後,偌大的醇親王府被他賣給了國家,得了錢,為了支援國家建設,載灃還認購了不少可以中獎的公債,他雖然沒什麼經濟頭腦吧,但也希望這東西將來中獎了,升值了,可以給家人帶來一筆巨大的財富。

他是溥儀的父親,從不請人吃飯,晚年時窮困潦倒被迫賣掉王府!​當時的社會各種動亂,不管外面風吹雨打,載灃住在醇親王府,巋然不動。載灃本來就是一個沉默寡言的人,到了晚年,他的話更少了。醇親王府來了客人,高談闊論時,他只是在一邊靜靜地聽著。載灃向來不太好客,每次有客人來,他都不願留人吃飯,這是為什麼呢?答案也被藏進載灃心底。

他是溥儀的父親,從不請人吃飯,晚年時窮困潦倒被迫賣掉王府!​不過隨著解放,載灃一家的生活開始有了春天,1950年臘月底,載濤將他接去吃別具風味的“菊花火鍋”,一家人說說笑笑,載濤不時為哥哥添酒加菜。載灃也開懷暢欽,享受這天倫之樂。正當載灃開始迎接新生活的時候,他突然患上了感冒,但他認為一個人的生死禍福早由上天註定,治病是毫無用處的,因此拒絕就醫,以至臥床不起,載濤多次求醫搶救,也一直未能見效,終於1951年病逝。結束了沒什麼存在感的一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