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布達拉宮是為誰建造的?

萬佳敏


布達拉宮為誰而建?很多人可能會脫口而出:是吐蕃王朝的松贊干布為迎娶大唐文成公主和尼泊爾尺尊公主所建。這種說法並不靠譜。就比如你能說紫禁城是為誰而建的嗎?很顯然不能,實際上,布達拉宮是作為政治中心和宗教中心而存在的。並且松贊干布時期所建的紅山宮已經所剩無幾,直到一千年以後,布達拉宮才得以重新修建,並經過一代代的擴建,成為現在的模樣。

我們先來看看松贊干布時期的紅山宮。

松贊干布出生的時候,正是吐蕃王朝向外發展的時候,由偏安一隅開始吞併周圍的部落。松贊干布的父親成為吐蕃各部落的君主,然而隨著地盤的擴大,內部矛盾變得不可調節,尤其是觸犯了舊貴族的利益。舊部、新部聯合起來叛亂,松贊干布的父親被殺死。

十二歲的松贊干布繼位。他在叔父和宰相的幫助下迅速平定叛亂,吐蕃重新統一。然後遷都,遷都的作用就是加強王權,削弱舊貴族勢力,商朝時期,因為兄終弟及和父死子繼的繼承製度比較混亂,君王登基後加強王權的一個重要手段就是遷都。

松贊干布選中的地點就是邏些,這裡多地勢險要,又是松贊干布的新勢力聚集地,更是吐蕃王朝的中心地帶。633年,松贊干布遷都邏些,然後對內改革,修訂法律,統一度量衡,使吐蕃王朝真正像一個國家,並且在紅山上修建紅山宮,有房屋一千間,對外則南征北戰,統一青藏高原。紅山宮的出現其實就是作為一個統治中心而設的,類似於紫禁城。

從634年開始,松贊干布遣使去往大唐希望迎娶大唐公主,當時被拒絕了,中間出現了一些小插曲,在640年,唐太宗從宗室中找出一個女子,封為文成公主,於641年嫁往吐蕃,成為松贊干布的王后。文成公主一路向西經過日月山往南進入唐蕃古道去往吐蕃,傳說日月山和倒淌河都因為文成公主而出現。當然更為人津津樂道的則是松贊干布為文成公主修建了紅山宮(後來的布達拉宮),但是細究起來不靠譜,不管大唐有沒有公主、郡主嫁給松贊干布,這紅山宮都會修建起來。

紅山宮一直是吐蕃王朝的政治中心,然而吐蕃王朝也不過存在了二百年,紅山宮也在雷電和戰火中毀的差不多了,隨著吐蕃王朝的覆滅,紅山宮也失去了它的作用,之後各大勢力的政治中心退出了這個地方,這裡逐漸被遺忘。

後來重新修建的布達拉宮

明末清初,和碩特汗國開始統治青藏高原,紅山宮重新走進權利中心,只是紅山宮早已不是原來的紅山宮,只剩下了法王洞和帕巴拉康等,破敗如斯。五世達賴喇嘛與清政府取得聯繫,得到了清廷賜給的大量財寶,然後開始重新修建紅山宮(之後稱布達拉宮),為現代布達拉宮之白宮,成為政治和佛教中心。1682年,五世達賴喇嘛在布達拉宮去世,1690年,為他修建靈塔,成紅宮初具規模,之後,歷任達賴喇嘛都要擴建一部分,也就形成了現代的布達拉宮。

所以說布達拉宮的歷史是極為悠久的,它並不是為誰而建,而是藏族人民智慧的結晶,承載了西藏一千三百多年的歷史,其政治、宗教地位是無與倫比的。


尚宮女史




布達拉宮不是為誰而建造,是為了長治久安。

現在的這個布達拉宮,是為了安全建造的,當時的歷史背景是這樣的,五世達賴喇嘛,有個師傅,她的名字叫做貢覺群培,這是一個世外高人,他們幾個高僧研究出一個結果,告訴五世達賴喇嘛,說必須在紅山上重建布達拉宮才能長治久安,對於一個朝廷來講,又是封建社會,怎麼能不聽這個呢?

很多驢友都把布達拉宮和吐蕃王朝,認為是松贊幹部為文成公主建社的布達拉宮,實際上那個布達拉宮就是1000間房子,後來吐蕃王朝滅亡,這1000多間房子就在歷史的風雨滄桑中,早被風雨衝散了。

現在的布達拉宮是重建後的布達拉宮,是在五世達賴喇嘛的提議下,後來重建了,現在的布達拉宮,由於達賴喇嘛,是屬於佛教人士,後來布達拉宮就成了佛教的文化中心,五世達賴喇嘛圓寂以後,又建設了紅宮白宮很多很多,白宮主要是每一代喇嘛圓寂以後的靈塔,後來也成了佛教重地,好吧?

布達拉宮是屬於五世達賴喇嘛的冬宮,也就是說冬天會在這裡居住,因為布達拉宮比較暖和,擋風遮雨,也是冬天最舒服的時候,那還有個夏宮?

是的。

夏宮就是羅布林卡,蘿蔔林卡也相當於一個現代的公園,裡面有幾百種植物,全是藏族的,有名建築物的一個縮影,有機會可以去羅布林卡公園看看。

羅布林卡被稱為西藏的後花園,拉薩的頤和園。

布達拉宮的門票是夏天200,冬天100,但是布達拉宮的門票需要排隊排號,特別是在暑假假期的時候,有時候一張門票能夠找到1000多塊錢,因為布達拉宮的門票70%都給了旅行社,只有少部分門票賣給散客,所以價格也會水漲船高,只能接受。

好了,就不多說了,關於去西藏,還有什麼其他的疑問可以隨時私信我,我會這樣不會有問必答,最後祝每位驢友能夠去西藏玩的開心。


超級自駕遊


世界上海拔最高,集宮殿、城堡和寺院於一體的宏偉建築,也是西藏最龐大、最完整的古代宮堡建築群。吸引著無數國內外遊客的嚮往,而今年西藏實施的多處A級景區免費開放。更是吸引了更多遊客,不過只在本月30號截止。那麼如此神聖的布達拉宮究竟是為誰而建呢?



公元7世紀的時候吐蕃王朝的松贊干布遷都拉薩的時候所建造,距今已有1300多年曆史。有人說是為迎娶尼泊爾的赤尊公主和唐朝的文成公主所建,其實這是順帶的事。後來由松贊干布所建的吐蕃王朝毀滅之時,布達拉宮的大部分毀於戰火。古老的王朝宮殿不僅遭受的戰火的摧毀,也經歷了自然災害的挑戰。布達拉宮的規模日益減少,甚至一度被納入大昭寺,作為其分支機構進行管理。

於17世紀重建後,成為歷代達賴喇嘛的冬宮居所,成為西藏政教合一的統治中心。主體建築分白宮和紅宮,白宮分散兩側,為達賴喇嘛的生活起居地,紅宮居中聳立,供奉歷代喇嘛的佛像。不過如今的布達拉宮雖已重建維修完好,但歷史遺蹟所保存下來的只有當時的法王洞和帕巴拉康。但它依舊是世人的雪域聖城,是藏傳佛教的朝聖者心目中的雪域聖城,這一點是不可質疑或侵犯的。

如果進入布達拉宮參觀,最好請個講解員,你會發現關於布達拉宮更多的歷史風雲,有輝煌燦爛也有殘酷無情。對於藏族歷史和宗教文化會有更深的瞭解。


蘇丹卿


我們先要知道布達拉宮位於西藏拉薩紅山。據瞭解布達拉宮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其為世界文化遺產;2013年1月,國家旅遊局又列其為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布達拉宮是個很神秘的地方,他的建築宏偉之大,規模之大,氣勢之大。可以說是歷代達賴喇嘛的住息地和政教合一的中心。可以說布達拉宮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集宮殿、城堡、寺院於一體的宏偉建之一。

據歷史記載布達拉宮始建於公元7世紀,他的建造最初為了吐蕃王朝贊普松贊干布為迎娶尺尊公主和文成公主而興建的。他的基本面貌是在公元17世紀修建的。同時布達拉宮也是藏傳佛教布達拉宮是藏傳佛教格魯派的聖地。

布達拉宮主要由東部白宮。

同時布達拉宮是一座藝術寶庫,裡面有珍貴的佛教藝術品唐卡,金質、銀質、玉石的佛像等等奇珍異寶不計其數。

布達拉宮經歷了戰火經歷了破壞,幾次修繕才得以今天的壯麗。

2018年11月1日起至2019年3月15日,布達拉宮實行免費參觀.

謝謝您的關注!


兵傳媒


布達拉宮目前是世界上海拔最高,並且還集宮殿,寺院,城堡為一體的建築物,同時也是西藏保存最完整也最龐大的建築。所有去西藏的人,肯定要去一個地方,這個地方便是布達拉宮,這也是中華民族古建築的精華之作。那麼有人便要問了,這麼宏偉的布達拉宮到底是為了誰而修建的呢?

目前官方的說法是松贊干布為了迎娶文成公主和尺尊公主而修建的,實際上仔細去看看那段歷史可以得出,布達拉宮的出現是必然的,松贊干布需要這樣一座建築,當然對外還是說為了迎娶公主修建。值得一提的是,吐蕃王朝毀滅之後,布達拉宮也基本毀於戰火,後來還有一部分毀於雷擊,總之布達拉宮面積規模越來越小,以至於後來還被納入了大昭寺。

清朝時期,固始汗和格魯派攝政者雲南群培重建布達拉宮,同時還在裡面開始為喇嘛修靈塔,從這開始布達拉宮才成為了歷代喇嘛的冬宮居所,重大宗教和政治儀式都開始在這裡舉行,當然歷代喇嘛的靈塔也在這裡被供奉。

布達拉宮不是一次就修建成的,而是歷代喇嘛不停的擴建才形成了現在的規模,布達拉宮不僅僅是建築宏偉,他裡面還收藏了許多珍貴的歷史文物,裡面還有大量的壁畫,佛塔,塑像,以及各種珍貴的經文,至於金銀,瓷器,琺琅器,更是數不勝數。

布達拉宮作為藏傳佛教的聖地,每年都有無數的朝聖者,觀光的遊客更是無數,因此大家如果想要去布達拉宮遊玩可要提前做好準備,因為布達拉宮每天是控制遊客進入數量的,其實現在的布達拉宮更像是一個西藏的歷史博物館。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鏡可以知興衰 喜歡歷史的讀者們不妨關注歷史雜貨鋪,如果有不對的地方歡迎指出,請多包涵。


歷史雜貨鋪


布達拉宮位於西藏拉薩紅山,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集宮殿、城堡、寺院於一體的宏偉建築。是當時的藏王松贊干布為尼泊爾尺尊公主和唐朝文成公主入藏而建的宮室。

布達拉宮始建於8世紀松贊干布時期,五世達賴喇嘛時期重建後,成為歷代達賴喇嘛的住息地和政教合一的中心。

布達拉宮建築主要由東部白宮,此為達賴喇嘛居住的地方,中部紅宮是佛殿及歷代喇嘛的靈塔所在地,西部白色的地方是僧房(為達賴喇嘛服務的親信喇嘛居住)。其建築重重疊疊,同山體融合在一起,巍峨壯觀,高牆紅白相間,宮頂金碧輝煌,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布達拉宮是一座藝術寶庫。它的內部有花了差不多十年時間才完成的壁畫藝術長廊,這些壁畫多出自名家之手。在宮殿中保存有大量的珍貴歷史文物和佛教藝術品(唐卡,金質、銀質、玉石等為材料的佛像.....)。薩松郎傑殿中供奉有康熙皇帝長命牌和乾隆皇帝畫軸。在一些殿中還懸掛有清朝皇帝的匾額,其金屬冶煉,彩畫,木雕等各方面都聞名於世。

布達拉宮是一座氣勢雄偉的建築。其主體建築分為白宮和紅宮,主樓高115.7米,整個建築佔地10多萬平方米,房屋數千間,其佈局嚴謹,整體錯落有致,群樓重疊,殿宇雄偉。

布達拉宮是藏式建築的傑出代表,也是中華民族精華古建築之一!


悟文化


公元7世紀的時候吐蕃王朝的松贊干布遷都拉薩,始建布達拉宮,當時稱為森康噶布,意為白宮。松贊干布在《瑪尼全集》中這樣寫道:“紅山以三道城牆圍繞,紅山中心築九層宮室,共九百九十九間房子,連宮頂的一間共為一千間,宮頂豎立長矛和旗幟。”足見當時的布達拉宮之宏偉。

可惜,當年由松贊干布主持修建的布達拉宮在經歷了自然和戰亂的洗禮之後,遭到了極大的損壞。而隨著王朝的破滅,倖存的房舍也漸漸不再具備原來的作用。直到十七世紀,五世達賴喇嘛大規模修復擴建布達拉宮的時候,它早已成為了藏傳佛教寺廟道場。

我們今天所能看到的布達拉宮,除了法王修行洞和聖觀音殿屬吐蕃王朝流傳下來的建築以外,都是在五世達賴喇嘛重建過後,後人不斷維護、擴建而成的。現在的布達拉宮,佔地面積40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3萬平方米,主樓紅宮高達115.703米。40萬平方米,56個足球場的大小;115米,現代建築物38層的高度。只是看這數字,就足以讓人震撼。

可是,當我站在瑪布日山(紅山)之下,仰望布達拉宮的時候,這座山巔上的宮殿,依然看起來遠在天邊,顯得那麼遙不可及。可能是視覺上的遙遠,我甚至覺得有點失望,它看上去是那麼的小。

宮牆裡的建築寂靜無聲,宮牆外的的人群熱鬧喧囂:老奶奶手持著轉經筒,低著頭默默地走在步行道上;小哥哥牽著小妹妹的手死命地追趕著轉經的大人的腳步;也有精壯的漢子一步一叩,一抬頭,就露出了被太陽親吻得黢黑的臉龐;遠方來的遊客有的在笑、有的在聊、有的在拍照……我被攔在了布達拉宮外,沒有門票。

TIPS:布達拉宮每天限制了進入的遊客數量。旅遊旺季期間遊客多,門票少。想要進入布達拉宮一覽,需要提前一天訂購。門票可以託旅行社或者旅店等代購,也可以自己前往購買。門票有限制參觀時間,記得看清時間,過時不候。


玩轉西藏


一些網文說“布達拉宮是松贊干布為迎娶尺尊公主和文成公主而興建”,這個論斷的美化成分比較大了。

按照史籍記載,公元七世紀的三十年代,第33代贊普松贊干布遷都到邏些,即現在拉薩,開始修建布達拉宮,作為吐蕃王宮。而實際迎娶文成公主是641年。最早向大唐提親是634年,但被拒絕。於是638年吐蕃向大唐發動了局部戰爭,打來打去,雙方議和,大唐才同意了嫁個媳婦給松贊干布。文成公主並不是唐太宗的女兒,只是宗室女,給了公主的頭銜。至於尼泊爾尺尊公主,對這個人物本身就有爭議。

松贊干布及之後歷代贊普修建的布達拉宮,在吐蕃王朝滅亡時,也毀掉了。現只保留了法王洞和帕巴拉康遺蹟。接下來約800年,即從九世紀至十七世紀中期,西藏的政權不斷變化,如薩迦、帕竹、噶瑪巴政權都沒有把行政中心設在拉薩。因此布達拉宮仍是殘垣斷壁,為大昭寺隸屬的一個宗教基地。

明末,五世達賴建立了甘丹頗章地方政權,使得拉薩再次成為政治中心。並重建布達拉宮。最初建成以白宮為主題的建築群,為達賴起居和辦公,俗稱白宮。五世達賴死後,為其修建了靈塔殿。之後歷代達賴的靈塔均集中建於此,形成紅色建築群,俗稱紅宮。從五世到十三世達賴,不斷修繕和擴建布達拉宮,才是今天我們看到的樣貌。

布達拉或翻譯為普陀珞珈,都是梵語Potalaka的音譯,意為佛教聖地。松贊干布以觀世音菩薩作為本尊佛。後世達賴也說是觀音的化身。


幾葦渡


布達拉宮是吐蕃王朝贊普松贊干布為迎娶尺尊公主和文成公主而興建的。

相傳這兩位公主是為了解救西藏人民的苦難的,因為觀世音見西藏人民苦不堪言,經常有天災人禍,因此留了兩滴眼淚,成為“度母”,這兩滴度母分別化身成綠度母尺尊公主和白度母文成公主來到西藏,從此西藏人民過上了幸福美好的生活。

而松贊干布因為非常喜歡這位賢淑多才的文成公主,所以專門為公主建造了布達拉宮,共有1000間宮室,富麗壯觀。要知道松贊干布為了迎娶這位大唐的文成公主,可以說是困難重重,相傳唐太宗“五難婚使”,說的就是松贊干布派使者祿東贊帶著黃金五千兩以及珍寶去唐朝長安求婚。

(唐太宗以及吐蕃使臣)

而當時唐太宗已經決定將文成公主(唐朝宗室女,被李世民封李氏為文成公主)和親其他附屬國,奈何當時已經有五個國家的使臣前來求親,松贊干布要勢在必得,所以派了極其聰明的大相祿東贊(相當於宰相)前去。

(松贊干布和文成公主)

李世民先是用“九曲明珠和一束絲線”作為考題,說誰能在最快的時間將這個絲線穿進去就算贏,原來珠子是有孔,但是裡面卻彎彎曲曲,眾人為難,祿東贊卻找到一隻螞蟻,用一條馬尾鬃拴在螞蟻的腰上,把螞蟻放到九曲明珠的孔內,將孔的另一端塗上蜂蜜,然後不斷向孔裡吹氣。很快就把絲線穿進去了。

接下來李世民又將使者帶進馬場,說左右兩邊分別是一百匹母馬和一百匹小馬駒,讓使者將所有馬匹的母子關係辨認出來,眾人又犯難。而祿東贊命人不給小馬駒吃草和飲水,等了一天之後,再將所有馬匹放出,一時間所有小馬駒都朝著自己的母親奔過去,喝母馬的奶。

李世民到了夜晚,突然召集使者,讓他們趕緊進宮,於是他們紛紛急忙入宮,只有祿東贊細心,他怕到時候找不到回家的路,所以一路做了標記,結果使者們剛進宮,李世民就讓他們獨自找回自己的住處,誰快誰贏,結果自然又是祿東贊贏了,後來又經過幾次的考核,李世民終於決定將文成公主嫁給了松贊干布。

而松贊干布為了這得之不易的愛情,下令建造了布達拉宮,距今已經有1300年的歷史,據史料記載,在紅山之上修建了共一千間宮殿的三座九層樓宇,取名叫布達拉宮,松贊干布和文成公主宮殿之間有一道銀銅合制的橋相連。可是在吐蕃王朝滅亡之後,因為連年戰火和自然災害,布達拉宮失去了原來的輝煌,規模逐漸減小,直到清朝時期重建布達拉宮,後來歷代達賴都會進行擴建,終於又有了如今的規模。


貓眼觀史




布達垃宮是為誰建的?

布達拉宮始建於公元七世紀。


(一),布達拉宮是當時的藏王松贊干布,為迎娶漢文成公主所建的宮殿。當時建在紅山上,九層樓高,有房999間。是松贊干布和文成公主行宮。


(二),據史料記:布達拉宮建在海拔3700米的紅山上,內外圍城三重,宮殿之間有一道銀銅合制的橋相連,宮外有跑馬場,是當時的藏王朝政權中心。



(三),布達拉宮後毀於戰亂,經多次重建,現在建築金光燦爛,氣勢雄偉,藏藝精華,被稱東方白宮。建築內有乾隆皇帝畫像,松贊和公主塑像,十三世喇嘛像。還有一尊用萬兩白銀鑄成的一尊十一面觀音像。



(四)殿頂有靈塔八座,其中五世達賴喇嘛的靈塔用了11,9萬兩黃全鋃包,十分華麗。殿內還有壁畫等。解放前這裡曾是藏王政權中心。


(五),布達拉宮是藏民族文化藝術的結晶,給人們帶來了幸福安康。1961年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4年評為《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