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30 落实潍坊市委读书交流会精神开创发展新优势

诸城:铆足干劲实施“五大工程”

近日,诸城市组织收看了市委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专题读书交流会全体会议,会后立即组织市直各部门、各镇街、园区贯彻学习会议精神,全市上下铆足干劲,努力在乡村振兴中走在前列。

今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两次提到农村改革发展的“诸城模式”。该市以此为激励和鞭策,深入贯彻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充分发挥农业产业化、农村社区化“两大优势”,以“五大工程”为抓手,以生产园区、生活社区、生态景区“三区”共建共享为路径,再创农业农村发展新优势,奋力打造新时代乡村振兴的“诸城模式”升级版。

聚焦产业兴旺,实施农业“新六产”融合发展工程,构建乡村产业新体系。抢抓获评国家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市的机遇,推进现代农业“接二连三”,提升农业竞争力和附加值;引导工商资本下乡,建设提升30处田园综合体、50个千亩以上农业示范基地;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拓展延伸“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等经营链条。

聚焦生态宜居,实施农村新型社区提升工程,打造安居乐业新家园。开展特色城镇打造、新型社区提升、美丽乡村建设“三大行动”;启动“十河共治”,开展“绿满龙城”行动;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三年整治行动;推行网格长、街路长制,实现城乡环卫管理精细化、常态化。

聚焦乡风文明,实施乡村文化兴盛工程,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启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深入开展“感动诸城十大人物”、诸城好人等创评活动;高水平举办大舜文化节、社区文化节,推动“社区文化大舞台”建设;深入挖掘传承名人文化、孝善文化、超然文化等,实施乡村记忆工程。

聚焦治理有效,实施平安乡村建设工程,促进治理能力新提升。以居住地为网格设立党支部,构建“条块结合、管服并重、互为补充”的基层党组织运行模式;以基层党建为统领,健全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聚焦生活富裕,实施农民多渠道增收工程,开启幸福美好新生活。推行“大园区+小农户”“企业+家庭农场”“农产品+电商”等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新模式,引导农民增加经营性收入;大力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引导农民增加工资性收入;推进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鼓励农民与企业、合作社形成利益共同体,增加财产性收入;每年培育20个以上运行良好、特色鲜明、成效显著的社区农业发展公司。

奎文:创新实干加快全域城市化

为贯彻落实市委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专题读书交流会全体会议精神,奎文区迅速传达市委部署,顺应群众期待和城市发展潮流,不断提升全区经济社会综合实力,积极开创出一条符合奎文实际的乡村振兴之路。

加快棚户区改造。该区打响涉及21个村、占地1.5万亩的棚改攻坚战,拆迁总量是过去三年总量的两倍,“征迁清零”行动腾空土地1553.6亩。以全域城市化为目标,全力加快20个棚改项目实施,充分发挥“自改委”作用,用好棚改“八步工作法”,聚焦项目审批、房屋征迁、居民安置等重点、难点问题,确保10月底前完成征迁。树牢大片区开发思路,强化“产城一体”理念,以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为导向,对胶济铁路以南28.3平方公里片区,高起点一体规划,科学布局学校、医院、文化、养老等民生事业项目,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双提升。积极探索实行“棚改+”工作思路,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化运作相结合,多渠道筹资融资,抓好居民安置楼开工、建设。

做强集体经济。该区结合棚户区改造,有序推进改制不彻底和尚未完成改制旧村的改制工作,提前抓好产业配套,增强后续发展动力。开展清产核资工作,摸清奎文乡村振兴的家底和短板,找准用力方向。转变发展模式,做好“互联网+”文章,积极推进专业市场上网,稳步推进发展模式转型,力争形成一批电商型、文创型、商贸型等专业化集体经济组织。目前,全区社区集体经济组织总资产达到67亿元,其中总资产过亿元的达到22个,净资产过亿元的达到13个。

抓好班子队伍。该区加强社区“两委”班子建设,以建设过硬支部为抓手,实施社区“头雁工程”,完善第一书记制度,突出抓好社区党组织书记的选拔、培训和管理。理顺三类组织关系,创新体制机制,探索推行董事长收入与经济效益挂钩机制。深化基层协商民主,增强班子做决策、谋发展、惠民生、促稳定能力,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战斗堡垒。统筹推进社区集体经济组织党建,健全社区集体经济组织党组织、股东(代表)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一组织三会”,提倡符合条件的集体经济组织党组织书记通过法定程序担任董事长,鼓励党组织成员进入董事会、监事会,实现交叉任职。探索社区集体经济组织重大决策经党组织审议制度,推进党组织建设与集体经济发展同部署、同推进,保证正确发展方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