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6 《徐霞客遊記》曾記為“孫車坪”,現如今改名新車坪

新車坪村(《徐霞客遊記》曾記為“孫車坪”),始建於明末,至今已有400餘年,武水河繞村大半圈,形成一個半包圍狀態的半島,半島土肥水美,物產豐富,為新車坪人提供了豐厚的物質基礎。

新車坪黃姓先祖利用武水河豐海的水利資源,因地制宜,在河邊建有渡口、碼頭等,並打造木排,船隻,然後從新車坪及周邊村落收購木材、生豬、甘蔗及其它農副產品,水路運往廣東銷售,再從廣東販運海鹽回新車坪及周邊村落或沿河往臨武縣境,賺取地域差利潤。日積月累,財富益厚,因而黃姓先祖打下了雄厚的經濟基礎。

到清乾隆年間,率先富了的黃姓五兄弟——福庠、福應、福康、福廣、福廊恐其家財銀兩遭匪盜打劫,傷人毀家,便拆除原先祖輩留下的豪無抵禦功能的不規則的老屋,各自新建屬於自己獨立門戶的五個院落。每座院落都有一個兩面或三面砌了圍牆的露天坪,只開一條總門進出,其它部分依據房屋寬厚的外牆加以封閉,形成一座座小型家庭堡壘,來防範賊寇的侵擾,院落形式各異,格局不同,有八字形的朝門,亦有直角形的朝門,還有迴廊形的朝門。但都一色的青磚黛瓦椽檁結構建築,勾縫劃線,富麗堂皇,庭院內橫樑、窗欞上的戲曲故事人物和花卉雕花栩栩如生,活靈活現,皆木雕藝術珍品。

一米餘寬的通道將各院落分開,各院落之間又相互呼應,互有牽連,有“打斷骨頭連著筋”的感覺。在這些院落的外圍,又砌有一圈近3米高的外圍牆,圈住五座小院落,構成一座大圍屋,等於上了雙保險,新車坪的建築特色,在宜章是獨一無二的。

“富貴必從勤苦得,男兒須讀五車書”,新車坪人從商與求學兼修,善商者專門取利,好學者一心讀書,商學互惠,各自發揮,商者已見成效,建宅造居,學者也潛心苦讀,博取功名。如今村中還懸掛有清代的“書香繼世”橫匾和成豐六年(1856)黃壽齡以及光緒丙子年(1876)黃壽峰立的兩塊“進士”匾額(歲進士)。一家出兩位進士,足可炫耀一方。古文化遺存與人文史實相映成輝,流芳百世。

酒是越陳越香,古村是越老越珍貴,新車坪村必將被人們去發現、認知、開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