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8 頂尖交易員深夜熬出3千字血淚教訓:看懂此文,就能看懂中國股市

炒股的三種境界

股市如人生,炒股即做人,貪婪、恐懼、多疑、浮躁,人性的弱點都在股市中暴露無遺。可以說,炒股的過程就是鍛鍊人性的過程。當你的性格變得勇敢、冷靜、專注、不悔時,你就達到了成功的頂峰。王國維說,人生有三種境界,分別用古人的三句詩詞來形容,我看放在股市也挺合適。第一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初入股市的股民新鮮好奇,謙虛好學,大部分希望通過自己的小聰明,使自己的資金保值增值。開始因為什麼也不懂,所以小心翼翼,偶爾賺幾個小錢,也賺得糊里糊塗,於是下定決心,一定要搞明白這股市漲落的規律,做第二個巴菲特、楊百萬!

第二境界:為伊消得人憔悴,衣帶漸寬終不悔。終於看懂了K線圖,明白了成交量,知道了波浪理論,但好運氣卻不再光顧。每日盯著電腦屏幕數波浪,查找各種技術指標,追漲殺跌,博取差價。有時也能刀口舔血賺一把,更多的是亡命奔逃,傷痕累累。有的人天天打聽小道消息、市場傳聞,聽著名股評家推薦所謂黑馬,可是買了就套,賣了就漲,著急又上火,資金漸少事小,連人也瘦了三圈。

第三境界:眾裡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珊闌處。當你發現一隻基本面不錯的股票,盤子不大,股價卻尚在低位,但不是當前熱點也沒有人推薦。“古來聖賢皆寂寞”,像海虹、億安這類大牛股,在燈火珊闌處徘徊時,又有誰去尋她千百度呢?達到這第三境界的人可謂鳳毛麟角,他們做股票從容不迫,進退自如,連最陰險的莊家也無計可施。俗語云“與其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明白了自己處於哪一個層次,就應該不斷學習,更新理念,超越自我,鍛鍊自己的信心、耐心、平常心。相信總有一天,你會乘上自己心愛的大黑馬,向著夢中的阿里巴巴山洞疾馳而去!

頂尖交易員深夜熬出3千字血淚教訓:看懂此文,就能看懂中國股市


投資前的心理準備

(一)自律和冷靜

很多人在股市裡—再犯錯誤,其原因主要在於自身的自律意識,很容易被市場假象所迷惑,最終落得一敗塗地。所以在入市前.應當培養自律的性格.使你在別人不敢投資時仍有勇氣買進,在大家企盼更高價來臨時賣出。自律同時可以幫助投資者除去心中存在的貪念,讓別人去搶上漲的最後1/8和廠跌的最後1/8,自己則輕鬆的如地保持贏家的頭銜。

(二)身心不平衡的人從事證券投資則存在很大的危險。保持身心在一個愉快的狀態上,精、氣、神、腦均保持良好的狀態。就能使你的判斷更準確。大凡因股市下跌而樂威遊行、怨天尤人的投資者、基本上就不適合於股票操作。

(三)果斷

成功在於決斷。許多投資者心智鍛鍊不夠,在剛上升的行情中不願追價,而眼睜睜地看著股票大漲特漲,到最後才又迷迷糊糊地追漲.結果被“套牢”,叫苦不迭。因此,投資者心中應該有一把“劍”.該買就按照市價買入,該賣就按照市價賣出,免得吃後悔藥。

(四)激遜、不自負

在股票市場中,不要過於自負,不要以為自己知道的很多,能掌控所有的事情。實際上,對於任何股票,沒有人能夠徹底瞭解它,任何價格的確定都依賴於眾多投資者的實際行動。如果因一時的小贏而趾高氣揚.漠視其他的競爭者存在,則禍害會在不自覺中來臨。在股市中,沒有常勝將軍,也沒有長敗將軍。因此.投資者要懂得驕兵必敗的道理。

頂尖交易員深夜熬出3千字血淚教訓:看懂此文,就能看懂中國股市

(五)認錯的勇氣

心中常放一把刀,一旦驗證了投資方向不正確,就要速戰速決、快刀斬亂麻,儘快放棄原先的看法,保持實力,握有資本,伺機而行,不要為著面子而苦撐,最終毀掉了自己的錢財,到那時,就沒有東山再起的機會了。所以失敗並不是世界末日的來臨,經由適當的整理和復原.失敗可以使人振作和獲取經驗。在山雷水復的時候,—。定要有認錯的勇氣,這樣就會出現柳暗花明。因為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

(六)靈感

股票市場中的高手常常能夠通過敏銳的觀察、強烈的感覺而對未來產生預測。人類擁有視、味、觸、嗅、聽五種感覺,均是可以實實在在感覺到的,惟有靈感是來自不斷學習 、積累,從而達到領悟股市走勢的能力。靈感也稱為第六感。譬如某人專門繪K線圖及指標,隨著時間的推移,對未來的走勢常能抓準。又加利用某種投資專家系統觀察股票的長期走勢,許多使用者能充分了解股性,因而常能穩操勝券。由此看來,積累有一定的實踐經驗,同時在不斷的學習 理論知識,到一定的時候,常常會產生靈感。


不少散戶為什麼在股市裡不掙錢。

一個莊家,他選擇一隻股票進入後,就象一個商人選擇了一個鋪面,租下或者買下後就成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買賣股票就是進貨和出貨。一般來說需要運作很長時間,幾年或者更長時間。

那麼散戶呢?大部分都是過客。什麼意思?就是看到這個店生意好了,立即在這個店買點貨就在店門口擺著賣起來,所希望的就是店鋪能將經銷的貨物提高價格,自己也能賣上個好價格。

這在生意繁榮時無所謂,因為足夠的生意,店鋪提價仍然可以賣出去,你批的貨自然可以沾點光,賺點差價。

但到生意疲軟時就會怎樣?自然會賠掉老本。

這裡的關鍵就是店鋪的定價權。你的貨首先是在這家店鋪裡批的,那就說明,你的成本、數量、價位等一系列商業數據無密可保,店鋪老闆自然知道得一清二楚,在生意清淡時老闆會讓你賣給可能是自己銷售對象的顧客嗎?絕對不會。

那他會怎麼做?以比你低的價格向別人兜售。你由於對老闆的成本和數量等一無所知,最後你只能以比老闆價格更低的辦法來出手,而可能買你這個產品的人你可能都不知道是誰。

也就是說,店鋪老闆的活動在幕後,你的活動卻在店鋪老闆的眼皮低下,孰優孰劣?一目瞭然吧。

還有一點更重要,過客和店鋪老闆的時間觀念。店鋪老闆是長期經營,他可以一筆一筆,或者幾個月橫盤慢慢經營,因為他有固定地點,固定的貨物。而過客呢?批來的貨如果不及時出手,馬上衣食堪憂。

身份的不對等導致了散戶賺莊家錢難,而莊家存在定價權,賺散戶錢相對容易些。

今天講給你看價格的用途。

因為這個知識屬於常識性的問題,前面我就沒說了,今天把它拿出來單獨說一下,主要是我有個猜想,可能不少人沒有明白是怎麼被套的。

在街頭,我們經常遇到這種情況,有些商鋪門口寫著“清倉大甩賣,羊毛衫原價98,現價56”,不少路人一看,確實便宜了不少,那就買一件吧。當然,現在還有,但可能少了一些,不過,原來是相當多的。

那麼,老闆虧本了嗎?原價98,現價56,這中間老闆好象降了不少。其實呢,根本就不是這麼回事,老闆如果不標那98,現價56是賣不出去的,那個98是給你看的,並不是成交價,要是98能賣出去,老闆何必56賣,直接賣98就行了。

這就是給你看價格的妙處,如果你不看到98,你會56去買嗎?不會。

頂尖交易員深夜熬出3千字血淚教訓:看懂此文,就能看懂中國股市

在股市上也一樣,往往有些股股價拉得很高,這個高位其實不是成交價,是給你看的,就像賣羊毛衫的老闆,他真正想要賣給你的價格也許是這個價位的30%~50%。這就是不少人抄底被套的原因,你看到了原來的價,發現跌了不少,就以為它還會上漲,所以被套了。如果你沒有看原來的價格,你會在那個價位去買嗎?同樣不會的。

對上面這個問題,估計現在大家都清楚了,那麼我就反過來說說主力是如何讓你賣的。

在底部同樣有個給你看價格的問題,就是主力如果想在4~5元一帶收集籌碼,他必然要把它打到2元左右,這個2元不是成交價格,而是給你看的價格。關於這個問題,網絡上有一篇很好的帖子,說的是一個廟裡的主持,看中了外面一個店鋪裡經銷的佛像,但又不願意按店鋪老闆的價格支付,就命和尚們輪流去還價,和尚們去了,一個比一個價格出的低,經過較長時間(磨損散戶的耐心),使那個老闆每一次都悔恨不已:要是早賣了就好了。

最後主持出面,開出了比最後一個和尚高一倍的價格,立即成交,老闆還感激不盡。

這個故事就是主力在底部所做之事,打到儘量低的位置給你看。


操作上要用大資金和中線思維。在市場中操作股票的最高境界,就是憑盤面感覺和實戰經驗見機而行。

中國股市現階段,決定大勢走勢和個股走勢的決定性因素就是政策和資金。決定大盤的是政策,政策引導資金流向,而個股漲跌則主要取決於主力資金的進出。 研究、發現政策趨向,分析資金的流入流出,捉住主力的蹤跡才是我們追求的炒股之道。 我簡而言之,大盤走勢由權力意志決定;個股走勢由資本意志決定;博傻(情緒化)走勢由群眾意志決定。

真正的技術分析只要依據三點就足夠了,K線、量、趨勢!而技術分析的本質從分析大盤的角度來看,就是分析資金的流入流出,就個股而言,主力分析才是技術分析的本質。而個股技術分析的精髓,是讀懂盤口語言。技術分析還有的是政策,政策引導資金流向,資金引導熱點流。

看盤就是分析資金的流動,個股而言,看清主力目的,很重要,主力一切走勢多在盤面。分析是要以實戰為起點,賺錢才是大道理。主力目的,很重要,主力一切走勢多會在盤面反應。看清了,也就知道實戰中要怎樣操作。時間的趨勢,選好股不如選好時嘛。在市場中沒有絕對的理論是百發百中,只有不斷學習。

控制風險,安全放在第一。 在股市中投資,要清楚自己,高手既不會絕對看多,也不會絕對看空,在盤面形勢急轉直下時,他會憑盤面感覺和實戰經驗見機而行,順勢而為。

做實盤股票,最忌諱心存幻想,不設止損,一但趨勢走壞,就應離場,不可戀戰 。人不能跟趨勢抗衡,什麼是趨勢?趨勢就是長江之水滾滾東流,高山墜石勢不可擋。做實盤股票的最高境界就是憑盤面感覺和實戰經驗見機而行,順勢而為。

股市的漲和跌受制於多種因素的制約 ,如政策多空面,行業景氣面,財務基本面,資金流動進出面,價量線技術面,大小主力操縱面等等,諸如此類的因素是任何一個職業投資人在短時間內,都難以全部掌握和了解的,所以 高手並不能對股市中的每一次漲跌都能判斷淮。而高手能控制風險,只有控制風險,安全放在第一。能做到一切都在控制之中,那是每個股市投資者的願望。

不應持有個數太多,不管資金大小,都要集中火力為佳,控制在三個以內最為理想。

輸不起的人,在心理上,永遠是不安全的,一顆沒有安全感的心,怎麼可能會作出冷靜的抉擇?恐懼和貪婪會時刻伴隨著,最大的敵人,就是我自己。多學多看多思考,少急少躁,錢就慢慢來了。

實戰派,盤面操作能賺錢,就是勝者。我是那種只做少說,而個股技術分析的精髓,是讀懂盤口語言。懂的技術多並不能表示可以能賺到錢,賺不到錢的技術,知道的再多也沒有用。 我依據三點就足夠了,K線、量、趨勢!市場永遠只能少數人賺,在這市場,要學會聽黨的。

在熊市剛剛完結後的牛市初期的上升行情中,買方力量並不強大,加上空頭繼續存在賣壓,市場人士誤以為熊市尚未結束,在牛市的起初階段,人心不穩是很正常的反映,主力和散戶同樣信心不足,盤面上的表現就是小心謹慎地衝高、艱難的盤整。但是,當行情又跌至接近底部時,市場經常出現如頭肩底、雙底等形態。持股信心的增強,反過來增加了洗盤的難度。離底不遠,跌不深。 信心不足是牛市初期的典型特徵,行情總是在猶豫中發展起來的。

在市場中想要生存,性格是關鍵。在市場中沒有絕對的理論,是百發百中,只有不斷學習,只有學習才能生存。

炒股的難度體現在一要持續賺錢,保持常勝,體現為只要有上漲的機會或多或少每次都能有收益;二要收益顯著,參與上漲機會中漲幅最大或漲幅排前幾名的品種。市場中能夠達到此種要求的人鳳毛麟角。

即便是職業炒手的那些代客理財人士在實戰過程中也有手忙腳亂的時候,因為做股票有個冷靜的研究分析的過程,此外還得有臨盤操作隨機應變的過程。身處繁雜的環境,應對繁雜事務必然分心,何況人精力有限,加上部分個股的過分曝光,使得莊家的反向操作成為必然,所以很多在市場中露面的“股神”“能手”,一旦經過一段時間的公開操作,往往要褪去原來的光環,這不是說他們沒有水淮,而是象練武的人,“拳不離手曲不離口”,一旦精力分散必然大失水淮。

炒股要先學好技術,積累出一定經驗,在牛熊市的實戰中反覆演練,水淮方能水漲船高,此外別無他法。 學習用簡單的東西去分析看大盤,先是從個股來看大盤,個股的活躍度,第一板漲幅怎樣,熱點板塊龍頭操作思路,後看熟悉股票主力的操作思路,最後加成交量就先知趨勢會怎樣。

炒股是應該用心的,但不能痴迷。 拋棄學習、娛樂等正常生活,一門心思鑽進股堆裡不僅失去了生活的樂趣,更由於遠離現實生活而不可能看清股市。適當地同股市保持一定的距離,抽時間從事一些自己感興趣的其他事情,就會使人精神振奮,頭腦清醒。而且離虛擬市場遠了離現實社會就近了,分析問題便更加客觀淮確,炒起股來也就會得心應手得多。

短線炒手能做到弱市不做,擠身一流高手之列將是指日可待的事。無論水平多高的短線炒手,只要做不到這一點,都逃脫不了虧損的命運。 市場上有很多水平,經驗,盤感都有過人之處的短炒高手,大部分的利潤回吐都是沒有做好這一點,不然收益在60%以上。

索羅斯是當今世界是最具影響力的投機家,精於投機之道,他有一套自己的投機理論,並把它上升到哲學的高度。求生之術在投機理論中佔有重要一席,在他的實踐操作中具有重要地位。 求生之術之所以重要,是由投機的本質所決定的。在金融市場中,投機意味著捕捉市場機會,而這種機會出現存在著不確定性,所以,投機的本質就是對機會的不確定性進行概率測算。 當所期望的事情發生了,那就贏,反之,則輸;若所期望的事情沒發生,說明當初所下的判斷錯了,此時,最需要做的事情是認錯出場,先逃生,以求下次再戰。求生術的本義是不讓損失擴大,保存實力。

在一個“未成熟、不規範”的證券市場裡面參與投資活動,只有“ 賺錢才是硬道理 ” ,我們認為沒有任何一個機構和個人能夠完全而淮確預測出大盤的漲跌和具體點位。許多投資專家都想當上帝,預言股市漲跌,但結果都是灰頭土臉以慘敗告終, 為什麼沒有人能夠做到淮確預測大盤,其道理就在於左右股市的漲跌因素數不勝數。

美國人曾做過一次調查,讓不同知識水平不同層次的投資者對股市預測,經濟學家和清潔工人的淮確率不相上下。聽起來很可笑,但仔細想一想這才是真理,股市並不是只有經濟學家參與的,也有清潔工人。股市漲跌就是大眾心理的集合反應,而揣測他人心理是徒勞的,不現實的。所以 我們認為炒股最簡單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閉上嘴巴,睜開眼睛,動手操作”!

閉上嘴巴就是不要去預測市場,睜開眼睛就是看圖說話,動手操作就是按看到的結果執行! 在實際操作中運用就是在每一次建倉之前,先做投資假設,確定投資的理由;其次,在建倉之後,不斷檢查投資的理由是否成立,是否與建倉時的期望相符;最後,若發現市場反應與期望一致,投資理由成立,尋機獲利了結;若發現市場反應與預期不同,投資理由已不再成立時,則毫不拖延,馬上認錯,在第一時間斬倉離場!


行情易斷 決心難下

“行情易斷,決心難下”的情況是每個投資人都會碰到的,產生這一問題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有的可能是性格如此,有的可能是對自己的分橋判斷缺乏自信,有的可能是一朝被蛇咬,十年伯井繩,有的可能是家庭乃經濟狀況對自己的精神壓力太重,更重要的還有人的意識深處存在若害怕失敗,害怕獨立承擔責任的本能。這些主觀因素,加上股市客觀上的難以捉損性,都會使人在臨場操作時產生猶豫和動遙

對不同的原因要想不同的辦法解決。對自己分析判斷缺乏自信的,可經常回顧自己以往的分析判斷,錯了多少,對了多少。錯多對少,說明確實是分析有問題,需要加以總結、糾正。如對多錯少,說明你的分析判斷力已有相當水平,不必過多地懷疑自己的分析判斷.再說股市投資本無絕對的對錯之分,在大多數情況下,只是決斷問題,決斷比判斷更重要。

因家庭及經濟狀況造成精神壓力過大的,應主動消除這種“病灶”*有的投資人做股票並未取得太太或先生的無條件贊同,對此不能強求,應耐心說服、等待,縣知道股市機會永遠有,不會像有些人所想的.過了此村就無好店。而人也是會變、會覺醒的席家庭的無條件支持,會大大腦輕自己的壓力,減輕獨立承擔責任的負重感。同時,做了股票要多對家庭成員宣傳風險,宣傳股市的難以捉摸性,平時胸脯拍得碰碰響.開口閉口就是高收益,就是過五關斬六將,大話說得超多,臨到決斷時越伯失敗。至於幀全部財力而出或是借錢玩股,要有相當高購能力與素質配合,一般投資者不宜這樣做。

性格多謀寡斷的克服起來較為複雜,但只要堅持朗這兒個方面努力,一定會有收效。一是多回憶成功操作的例子,以此鼓勵自己的買賣決心。二是多做紙上操作,根據行嫡變動,作簡單的實戰練習 。所以講簡單的實戰練習 .是因為多謀寡斷者缺少酌不是謀,而是斷,要儘可能把這種練習 建立在不加思索的基礎上,三是經常有意識地在大庭廣眾中,大聲說出自己的意見.而且是比較單純的評判性而不是面面俱到的分析性意見,以此來激勵自己的信心。日本有一家學校,專門訓練企業經營者如何從失敗走向成功,其中很重要的一課就是讓學員在大庭廣眾中邊跑邊喊“我就是成功者!”四是現在工薪階層投資股市往往是夫婦共同參與,如果兩人配合得好,不妨自己多謀,而叫對方去斷。婚姻心理學表明,一個多謀寡斷的人找的伴侶往往是決斷型的。唐太宗時,宰相房玄齡和杜如晦共掌朝政,房氏多謀略,杜氏善決斷,故有“房謀社斷”之稱。一個謀,一個斷,配合得好,不僅相得益彰,而且還可互相減輕心理壓力。

總之,行情易斷,決心難下是正常現象,在一般情況下不必為此過於苦惱。要知股市懊悔永遠有,機會也水遠有。但如果經常這樣,就得下決心尋找原因,尋找對策,加以糾正,否則白相股票就真要成為一件苦惱事了。


投資者走向失敗的起點

在市場進行投資,必然會有多樣的心理變化過程,從跟隨大眾到獨立決策是一個重要的變化過程,在投資的時候,大多是的投資者存在著從眾心理,進而表現為一種投資市場中擴大的從眾效應,它是你投資失敗的開端。

從眾效應是指人們在不自覺的情況下,受環境和他人影響而做出判斷選擇的過程,而行為者這樣的行為,也會影響到其他同樣需要判斷選擇的人。從眾效應首先在心理上有很強的傳染能力,很多人喜歡和別人做一樣的選擇,當有人向其詢問為什麼會做出某種選擇時,他們會理所當然地回答,因為大家都這樣。如果說這是一種心理安全感的需要,那麼恐懼心理在人群中造成的影響也是驚人的。其次.就是對人們行為的影響,這一點毋庸置疑,因為我們的行為畢竟會受到心理活動的影響。

我們應該都聽過這樣一則有趣的寓言故事:有一對爺孫騎驢去趕集,爺爺騎在驢上,孫子跟在後面走。而過往的路人都責備爺爺不疼愛孫子,於是爺孫倆只好調換了位置。但接下來過往的路人又責備孫子不孝敬爺爺,爺孫二人沒辦法,只得都騎上驢身。之後過往的路人又開始責備他們虐待驢,爺孫二人只好都從驢身上下來走路。後來,又有路人發出感嘆:爺孫二人有驢不騎,實在是太笨了。就這樣,爺孫二人的選擇就只剩下抬著驢走了。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會面臨各種各樣的選擇,這是人類的必經之路。但在進行選擇的時候,我們又會不同程度地受從眾效應的影響。於是,為了避免從眾效應給自己帶來負面影響,瞭解這一原理就變得刻不容緩。事實上,從眾效應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比如,當身處於一個比較乾淨的環境時,我們會不自覺地把手中的垃圾扔到垃圾捅裡;而如果環境是比較髒亂的,地上到處都是垃圾,那麼我們可能會順手把垃圾丟在地上。所以,地上只要出現一個垃圾物品,就會導致垃圾越來越多,這也是從眾效應的一種表現。

其實,從嚴格意義上來說,從眾效應並沒有絕對的好與壞,關鍵在於投資者站在什麼樣的角度去看待問題,以及做出什麼樣的決定。如果投資者能夠看清並掌握事物的本質.對於眾人的說法和行為做到心裡有數,就可以在市場競爭中佔據主動地位,同時這也是一名合格的投資人應該具備的素質。而如果投資者絲毫沒有自己的主見,凡事人云亦云、盲目從眾.只能面臨市場的淘汰。

從眾效應沒有絕對的好壞之分,但是在投資中,如果投資者一味的跟隨大眾的走勢,而不是跟隨市場操作,那麼它必然會經歷失敗的痛苦心理,投資必然會有失敗的時候,試想一下,如果你不再一味的從眾,而是具有自己的投資思路,獨立的投資判斷技巧,怎麼能夠不成功獲利


情緒上的幾大陷阱

1.衝動是魔鬼

衝動是非常常見的交 易陷阱,操作的時候其實自己也有一定的意識,這樣做風險過大,你自己也需要更多的交 易提示,例如,更加清楚的轉折點,更加明朗的趨勢。但是一旦衝動了,這些你都拋擲到九霄雲外了。例如,你嘗試在底部買時,過於衝動會導致你喪失主動權。

所以,交 易過程中一定要學會耐心,要銘記機會還會再來的。耐心才能保存實力,要耐心持有要等待進一步信號的提示。當你錯過了一個入場點的時候,應該去總結錯過的原因,而非追漲或殺跌。

2.執行力差

在瞬息萬變的股市中,廣大的投資者一旦制定了周密的操作計劃的時候,那麼就要堅決的執行,而絕不能夠因為一些原因而放棄原來的計劃。比如說,有的投資者總是不相信自己的計劃,因此而放棄原來的計劃。一旦如此,投資者就應該多去研究自己的交 易規則,這樣才能夠盈利。

3.見不得一點浮虧

交 易者需要正確的理解一定幅度內的虧損對交 易的重要性,需要總結過去的交 易經歷,判斷建倉開始的行情走向及幅度等。

頂尖交易員深夜熬出3千字血淚教訓:看懂此文,就能看懂中國股市


怎麼樣自信的去炒股

在投資股票操中,建議所有把炒股當成一項事業的朋友,多多少少地瞭解一下投資心理學方面的知識,因為這方面的東西有助於投資者更好地認識市場,解讀信息,瞭解自己,克服在股市中人性的弱點。在投資活動中,會有很多自然而然符合人性但是不利於盈利的心態和行為,只有股民意識到存在這些不利與盈利的心理狀態才可能從自發進入自覺的完善階段。股民的心理傾向有很多,過度自信和選擇性注意是其中常見的兩個。

自信相對於自卑是一種很好的心理狀態,自信的人對生活充滿熱情,積極樂觀向上,有自信在平常生活中是一件幸事。但是,在投資中需要儘量客觀地認識市場和自己,過度的自信往往阻礙在股市中勝出。有一項對駕駛員的調查顯示,有70%的駕駛員認為自己的駕駛水平在平均水準之上,顯而易見,事實是隻能有一半的駕駛員在平均水平之上。股民對自己在股市中的信心更是達到爆棚,每一個進入股市的人一定是認為自己能夠在股市中賺錢,至少是未來能夠賺錢,否則就不會進入股市。但現實是在股市中70%的人是虧損的,這正是過度自信的最好表現。

過度自信會帶來一系列錯誤的行為,對盈利期望過高是其中之一。一般股民往往認為一年賺個30%很容易。其實長期綜合來看,這並不是很容易實現的目標。大多數股民也不屑一年30%的收益率,他們的一般目標大多在50%以上,100%以上。還有股民計劃每天賺1%,這種目標很傻很天真,可能不用幾年全中國的錢都被這個股民掙完了。過度自信還會帶來頻繁交 易,這就是為什麼有美國數據顯示女性普通股民比男性普通股民的收益率高的原因,因為男性住住比女性更加自信,更加傾向頻繁地交 易,對大多數股民來講,頻繁交 易基本上可能和賺錢絕緣。

選擇性注意也是投資者在投資中出現的不利於盈利的常見行為。人們住往記住的看到的是自己希望記住的願意記住的事情和信息,這是人類正常的心理防禦機制。如對曾經的痛苦選擇性的不記憶,在日常生活中這種現象沒有問題,反而是一件好事。但是在股市中對信息不客觀的選擇性記憶不利於在股市中盈利,需要投資者意識到,並且在一定程度上加以克服。比如股民在持股或持幣的不同狀態下,可能面對同樣局面會得出不同的結論,做多的投資者往往會選擇性注意對其有利的消息,在內心自然而然地迴避不利的資訊,不能客觀地來面對。一買就跌,一賣就漲,很多次聽到股民這樣說,這多半也是選擇性注意的後果。股民只注意到一買就跌一賣就漲的情況,對買了之後漲了一點,賣了之後跌了一點的情況自動的屏蔽 。買了之後是漲是跌實際的情況多半是50%對50%左右的概率,從統計上來講一定達不到80%對20%的比例。錯誤的認識.對於股民後期行為的改善是沒有幫助的。

在股市中投資博弈是一個克服人性弱點的過程,很多在日常生活中沒有問題的心理,在股市中會帶來一系列的困擾,需要投資者清楚地認識並且在一定程度上去克服。只有在投資者克服自己的弱點,真正的瞭解自己才能夠自信的去選擇想要投資的品種,進而獲得良好的收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