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2020年的風口會是企業服務嗎?

如果歷史回過頭來看,2020年的中國經濟,一定是離不開“雲”這個關鍵字的。

為了抗擊突然爆發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各地交通被迫阻斷,人員自主居家隔離,這讓不少商家和企業受到了影響。不過,正所謂“危中有機”,一些行業也在此次疫情抓住機會,逐漸成為了風口。

雲買菜、雲上課、雲看房、雲辦公……包括釘釘、企業微信、支付寶小程序等在內的各種為企業服務的小程序、小應用、雲市場迎來了發展的春天。

隨著各大互聯網巨頭不斷向To B賽道加足馬力,一場更全面、更縱深的面向企業服務的市場大幕正在徐徐拉開。


To C衰退,To B興起?

過去幾年,在移動互聯網風捲殘雲式的衝擊下,消費者的需求得到最大程度的釋放,To C行業得到了較為充分的成長。

自2014年在夏季達沃斯論壇上提出“大眾創新、萬眾創業”後,在這個時代背景下,越來越多的人選擇了創業。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中國大約已有近4000萬中小微企業以及6500萬個體工商戶。

然而,隨著人口紅利逐漸接近頂點,C端流量也開始變得越來越貴,面向消費者領域的高速增長趨勢正在逐漸變緩。在這種情況下,一些大的企業就需要尋找到新的增長點,而企業服務則成為它們眼裡的“香餑餑”。

過去幾年,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互聯網巨頭投身到了企業服務行業。例如,阿里在其內部孵化了阿里雲和阿里釘釘兩個明星項目;深耕C端的騰訊頻頻表示自己轉型To B市場的決心,在騰訊進行的新一輪組織架構調整中,新成立了雲與智慧產業群、平臺與內容事業群,騰訊雲和企業微信則成為了騰訊深耕B端的先遣部隊。

實際上,無論是對於投資界、科技巨頭,還是對於中小型創新企業來說,面向B端市場的服務正在事實上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

根據《2019全球獨角獸企業500強發展報告》數據顯示,企業服務、生活服務、智能科技、金融科技四個領域的獨角獸企業數量佔全球獨角獸企業500強的65.40%,而其中,企業服務行業有108家獨角獸企業,是12大行業中出現獨角獸最多的行業。

特別是在雲計算、大數據、B2D開發平臺、創業服務等領域,越來越多的企業服務獨角獸開始嶄露頭角。


企業服務領域找準賽道很關鍵

儘管一些人已經意識到了消費市場的機會正在減少,而且也早有資本選擇了投資To B服務領域,但是對於絕大部分的人而言,做好B端的服務並沒有那麼簡單。

CODING創始人兼CEO張海龍曾指出,“企業服務至今還沒有迎來大規模爆發,原因在於執行上的困難,很多時候戰略上選擇錯誤,直接導致戰術執行的困難。”

從《2019全球獨角獸企業500強發展報告》中美對比數據來看,儘管在To C業務上,中美巨頭的收益和市值幾乎已並駕齊驅,但在To B業務上,兩國在該領域內的獨角獸企業估值和數量上的差異較大,美國以明顯的優勢領先中國。

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因為美國企業服務已經有數十年的歷史,行業發展已經較為成熟,無論是大型企業還是中小企業對企業服務都不陌生,付費習慣也已養成,已經形成了相對穩定的競爭格局和良性發展的生態。

與之相較,中國企業服務行業發展較晚,國內企業信息化程度低、付費能力、意願差,行業仍處於蓄勢的階段。不過,隨著中國消費者市場經濟增速的逐漸放緩,企業降低成本增效益需求的不斷增加,我國企業服務市場將逐步打開。特別是在雲計算、大數據、創業服務等領域,我國可能發展更為迅速。

當前而言,中國企業服務獨角獸可以大致分為兩類,傳統IT派和新技術派。傳統IT派絕大多數在2005之前已經成立,主營業務關鍵詞是軟件、定製開發、IT外包、系統集成,新技術派大多數在2010年之後才成立,主營業務的關鍵詞是雲計算、大數據、AI。

而從服務對象上來細分,企業服務行業企業可以分為三個賽道:政府、軍隊、壟斷機構是一類;行業巨頭、大公司是一類;小企業、私營企業、個體經營者又是一類。當然,三個賽道並不能囊括所有的企業服務公司,其它的還包括人工智能、雲計算、5G與物聯網等更廣意義領域上的企業服務。

對於企業服務行業從業者而言,根據自身發展軌跡、核心能力、存在的優劣勢合理分析,才能找到適合自己的發展路徑。


企業服務的未來在哪裡?

企業用戶選擇企業服務,是因為企業服務能為企業排憂解難,通過整合資源、優化服務,為企業節約成本,為行業提升效率。

當前而言,我國企業用戶市場大致分為以下幾類:一是因移動互聯網爆發催生商業社會產生廣泛“連接”需求的企業服務,如釘釘、企業微信等;二是因雲計算帶來IT架構的變革,雲商業模式的創新能夠服務到更廣泛企業客群的企業服務,如有贊、微盟等;第三類是,利用大數據和AI技術的發展,能夠服務全新應用場景的企業服務,如石墨文檔,阿里雲等。

總結來說,國內企業服務領域剛剛起步的基本情況,決定了當期的企業服務行業參與者需要長期耕耘,持續投入。通過數字化和新技術幫助傳統產業進行升級,將成為國內企業服務公司的主要方向。

從當前市場發展來看,實際上一大批利用雲計算、人工智能、大數據等來替代和服務符合中國新中產人群習慣的電商服務、線上辦公行業的企業服務公司已經迎來了加速發展。而這也難怪著名財經作家吳曉波直言:“2020年會是中國企業服務軟件元年。”

目前看來,這並不像是一句空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