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水稻吃到了“美食”山核桃林補足了“營養”防疫春耕兩不誤 全市農戶積極備戰

水稻吃到了“美食”山核桃林補足了“營養”防疫春耕兩不誤 全市農戶積極備戰

每日商報大地回春,農事漸起,正是春耕備耕的最佳時節。建德市欽堂鄉蒲田村的稻田裡,悄然響起了撒肥機耕作的聲音,一把把適宜水稻生長的緩控肥灑向了田間地頭。春風吹過稻田,響起了“簌簌”聲。在稻田的主人王建坤父女倆聽來,這是整整2000畝水稻“飽餐”後發出的愉悅感慨。

這一頓“合胃口”的“美食”是杭州市供銷社送來的農資產品。每年春耕備耕之際,供銷社都承擔著為農民朋友提供農資供應的任務,今年也不例外。近日,市供銷社系統春耕備耕送農資下鄉活動正式啟動。本次活動以“送農資下鄉 促春耕備耕”為主題,結合“走親連心三服務”活動採取重點走訪、政策宣講、科技指導、送農資到戶等形式進行。

據瞭解,活動期間,市供銷社系統將通過事先電話聯繫,瞭解農戶最需要的農資產品後,向全市400餘戶農業龍頭企業、種植大戶、農合聯會員代表和4個聯鄉結村幫扶點贈送總價值超263萬元的優質農資產品,確保精準施放。

建德水稻 吃到了供銷社送來的“美食”

清渚溪潺潺流過,澆灌了建德蒲田村的稻田,也哺育了生活在這裡的農人們。作為蒲田村當地的老農人,王建坤自1994年起,就守著家門口這一塊田地。20多年來,田地面積逐步擴大至2000畝,耕種出的稻米也愈發醇香營養。沿著父親走過的田埂,王建坤的女兒王運在大學畢業後回到了這一片熟悉的土地,她說:“在別人看來,種地可能是維持生計的一種工作,但在我看來,如何耕作好這一塊地已經成了我們父女倆的人生信仰。”

王運說,種水稻,除了靠天吃飯,還要看農資儲備,特別是到了3月春耕備耕的時候,給土地灑上合適充足的化肥,是下半年豐收的關鍵。最近,市供銷社送來的4噸農資讓王運十分驚喜。“其實每年在播種前,我們都會給基地測土。由於土壤性質每年都在變化,測土有助於我們及時更換肥料配方,避免不必要的損失。那天早上,我收到了市供銷社送來的滿滿一卡車農資,我真的很開心,因為全是我們家土地最需要的緩控肥!”回家後,王運向父親說了這件暖心事,王建坤也笑得合不攏嘴:“早幾天供銷社的人親自打來電話,問我最需要哪些農資,說要給我們配送,沒想到這麼快就送來了,到底是我們的供銷社啊!”

王運覺得,這4噸農資不僅是供銷社對農戶們實打實的關心,也是對他們今年種地有個好收成的鼓勵。“去年土地的畝產值達1000噸左右,期望今年收成會更好!”王運將繼續和父親堅守這片土地,把建德的好稻米推廣到全國。

春耕備耕決定了今年的收成

農資是這個春天最溫暖的禮物

山核桃是杭州的一張特產名片,也是臨安山區農民致富的金果子。最近,臨安區湍口鎮分管林業的工作人員葉立前也收到了市供銷社送來的農資產品,價值10萬元。“到了三月下旬,剛好是給咱們山核桃林施肥的關鍵期,這些農資真是我們山裡農戶的‘及時雨’。”葉立前說,每年春耕之際,供銷社都會送來農資,今年特別不一樣,送來的農資恰好是最適合山核桃林的有機肥。“山核桃林地施肥有一個原則,那就是有機肥與化肥配合使用。施肥時特別要注意養分平衡,包括氮、磷、鉀大量元素之間的平衡,以及與中、微量元素之間的平衡,因此過量使用單一化肥可能導致負面作用。這次送來的農資產品不僅含氮、磷、鉀,還有各種含微量元素高的產品,這下施肥可不用愁了。”

從採摘到脫蒲,再到加工、包裝、銷售、物流,臨安區的多個鄉村形成了一條完整的產業鏈,將大山深處的果實送到了全國各地。據瞭解,整個臨安區的山核桃林種植面積約64萬畝,產值約達35億。葉立前說,供銷社不僅給農戶們開設了專治山核桃“病”的莊稼醫院,還有專家網上坐診為農戶們培訓農技,如今還送來了別樣的溫暖,何愁今年沒有好收成呢?

對於農戶們來說,春耕備耕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今年的收成。在這個關鍵時期收到了急需的農資產品,不亞於“雪中送炭”。不少農戶都覺得,這些農資是開年以來收到的最溫暖的禮物。

對於杭州秋琴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的負責人施秋琴來說,供銷社打來的電話是最近的一個驚喜。“往年我們都到農資店自行購買,今年供銷社特地打電話來問我們最需要什麼肥料,沒過幾天,就收到了適合我們菜地的進口肥和有機肥,我現在真是動力十足。”

同樣感到鼓舞的還有杭州正浩茶葉有限公司的負責人盧江梅。“雖然我們茶林的施肥期在八九月份,但梅家塢將近2000多畝茶林將於15日左右開採,在這個時候收到整整3.5噸的農資讓茶農們也感到了收成的喜悅,特別是當供銷社問及我們企業有哪些困難,需要什麼幫助,需要哪些農資產品時,讓大家特別感動。”

按需配送、精準施放

今年的農資“對胃口”

據悉,目前全市供銷社系統通過發揮農資淡季儲備優勢和加大調撥入庫力度,已儲備各類化肥38865噸、農藥2549噸、農膜1155噸。春耕期間,預計化肥總供應量可達到58347噸、農藥可供量3203噸、農膜可供量2287噸,能夠充足有效保障全市春耕生產需求。

“今年與往年不同之處在於農資配送更精準了。說到底,什麼樣的土地施什麼樣的肥料,配比多少,農人們心裡最清楚。因此,今年的春耕備耕送農資下鄉活動,我們通過事先電話瞭解農人們最需要的農資品種,再按需及時配送。”市供銷社相關負責人表示,活動期間,全市供銷農資企業將針對農戶需求,充分發揮“智慧農資”、網上莊稼醫院、益農寶APP等線上平臺,著力構建線上線下農資經營服務常態化機制。通過從農民最需要的耕、管、種收、農資直供等服務環節入手,強化專家網上坐診、農技諮詢培訓等數字賦能舉措,為農民春耕備耕提供遠程技術指導服務。

“防疫期間,為防止人群聚集,我們還推行網上預約、電話預約、送貨上門等便民措施,並根據疫情發展情況,引導農民合理選擇種植品種和技術,真正做到隨需隨送、即時服務、不誤農時。此外,全市供銷農資企業也將嚴格控制供應價格,確保春耕期間所供農資商品價格平穩、市場有序,讓農民真正用上貨真質優、低價高效的‘放心農資’。”

據瞭解,開展春耕備耕送農資下鄉活動以來,市供銷社各個領導分頭帶隊赴各區、縣(市)農業企業走訪,詳細瞭解春耕備耕的開展進程以及復工後的運營情況,並指導農戶們不誤農時,做到防疫春耕兩不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