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平川區檢察院踐行“楓橋經驗” 讓群眾感受公平正義

 平川區檢察院在信訪接待工作中推行“群眾來信件件回覆”制度,耐心釋法說理,將普法教育、心理輔導、困難解決貫穿辦案全過程,做好每一起矛盾化解工作,讓群眾在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群眾來信件件有回覆”要求7日內程序性回覆,3個月內辦理過程或者結果答覆。平川區檢察院依託“12309”檢察服務中心,整合服務群眾職能改造檢務實體大廳,更新升級軟硬件設施,科學劃分工作區域,建設了功能齊全的司法便民場所,面對面接訪110件,通過法律解釋和補充指引,幫助群眾將訴求導入法定渠道。對屬於檢察機關管轄的75件案件,全部依法及時受理並在七日內告知來信人,在三個月內答覆信訪人,其中檢察長、副檢察長現場接待來訪群眾6件次,批閱重要來信22件次,包案處置3件可能會引起赴京訪、越級訪的重點信訪案件。全院“一盤棋”加強協同配合,做到耐心細緻釋法說理,用真心真誠處理每一封群眾信件。對一起敏感案件引發的31人集體訪案件,組建成立專門處置小組,深入分析案件處理結果引發的訴求變化趨勢以及社會輿論風險。對可能引發集體訪、鬧訪的矛盾和問題做到及時發現、及時研究、及時化解,把矛盾和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收到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

  踐行“楓橋經驗”,要求檢察機關在信訪接待中必須想得更細緻,為老百姓謀劃得更充分。平川區檢察院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開展暖心、文明接訪檢視整治活動,積極開展控申幹警文明接訪教育,抓好日常接訪工作,制定出臺《平川區人民檢察院辦理信訪案件事項實施辦法》,全流程規範信訪案件事項辦理工作。由專人負責接受、登記、受理、分流、程序性回覆群眾來信工作。對每一個來訪人員進行登記,做到用語文明規範,服務熱情細緻,防止激化矛盾。2019年接待來訪群眾160餘人次,從未發生鬧訪。

  為老百姓主張法律公道不求人,關鍵是信訪工作中做到“事要解決”。平川區檢察院積極創新信訪矛盾解決新模式,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人民監督員和律師參加聽證,強化釋法說理的公信力,澄清當事人對法律適用方面的模糊,引導信訪群眾正確、理性表達訴求。2019年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人民監督員、偵查機關代表參與公開聽證,召開案件評議會4場次、擬不起訴公開聽證會5場次、公開宣佈會10場次、羈押必要性審查聽證會1場次;律師參與化解信訪案件1件,保障當事人合法權益,消除上訪隱患。以“事要解決”為關鍵,切實為信訪人排憂解難,積極爭取政府信訪部門、公安機關和街道辦事處、鄉鎮的支持,合力為刑事被害人解決實際困難,2019年通過司法救助為確有生活困難的刑事被害人爭取救助資金9萬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