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川區"三著力"構建城市基層黨建新格局


平川區按照"創特色、立標杆"的思路,狠抓基礎建設、作用發揮和機制保障,充分發揮街道社區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推行街道"大工委"、社區"大黨委"制,著力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基層黨建新格局。

著力強化城市基層黨建基礎保障

一是抓隊伍強基礎。採取從街道優秀幹部中下派一批、從進村進社大學生中選拔一批等辦法,先後選配26名政治素質好、熱心社區工作、懂基層治理和熟悉黨建業務的優秀人才擔任社區黨支部書記,社區"兩委"主要負責人平均年齡下降3.5歲,文化程度實現大專以上學歷全覆蓋,全面改善了社區幹部隊伍結構。二是抓覆蓋強服務。全區普遍成立街道大工委和社區大黨委,按照"社區建黨委、樓院建支部、樓棟建小組、單元設黨員中心戶"模式,設立社區黨委26個,在樓院街巷、文藝社團、物業公司等領域成立黨支部39個,有效擴大了黨在城市社區的覆蓋面和滲透力。三是抓投入強保障。籌措資金1100餘萬元用於基礎建設,新建、搬遷和改造社區陣地17個,使社區陣地真正成為了聯繫、服務、發動黨員群眾的主陣地。建立健全社區辦公經費逐年增長機制,2019年社區辦公經費達到12萬元,有效保證了社區各項工作的正常運轉。

二、著力強化城市基層黨組織作用發揮

一是強化服務功能。實行居民小事"一站式服務",推行最多跑一遍服務制度,開展居家養老、社區志願服務、"黨員認崗先鋒行"、"網格化管理、組團式服務"、"四大課堂"等服務活動,充分發揮社區黨組織在區域性、公益性事務中的協調服務功能。依託社區資源,整合骨幹黨員、志願者等資源組建多個個性化的專業服務隊伍,結合"黨員固定黨日"活動,全區組建241個志願服務隊,開展志願服務活動9233人次,調處矛盾36起,為身邊群眾辦實事好事610件,真正把服務送到群眾身邊。二是強化凝聚功能。大力推進社區黨務、財務公開,採取"四議兩公開"方式,廣泛聽取意見建議。全面規範社區黨組織組織生活,分類加強黨員教育管理,推動"三會一課"、組織生活會、民主評議黨員等基本制度落在經常、嚴在日常。堅持和完善"三會一課"、民主評議黨員等制度,不斷提高基層黨支部組織生活質量。不斷擴大黨內民主,發揮黨員的主體作用,增強黨員的主體意識,充分調動基層廣大黨員抓工作落實的主動性與積極性。三是強化管理功能。探索創新"網格化"管理模式,通過四級網絡聯動,真正構建起了一個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網格化組織格局,將26個社區劃分為174個網格單元,940餘名黨員幹部走出機關、沉入網格、融入群眾,以疫情防控、環境整治、物業管理、綜治維穩、安全生產、民生保障、文明創建、黨建活動、責任落實為抓手,紮實開展"三必到、五必訪"活動,構建起了全覆蓋管理服務網格。

三、著力強化城市基層黨建責任體系

一是健全縱向管理制度。把城市黨建納入年度目標管理考核,制定街道黨工委及書記抓城市基層黨建"三張清單",同時,確定"一社區、一品牌"黨建示範點進行創新實踐。街道黨工委全面推行"雙諾雙述雙評雙考"考評機制,配套建立工作制度,形成了以制度管人、按規矩辦事的長效機制。構建黨建引領、社會協同、公眾參與的多元治理格局,有力推動社會治理重心向基層下移,豐富為民服務載體,改進公共服務供給方式,推動形成多元主體參與的社會治理格局,實現整合社會資源、促進社會融合、凝聚社會共識、完善社會服務、激發社會活力的目標,不斷鞏固黨的執政基礎,有效提升群眾的獲得感、認同感和幸福感。二是健全橫向共建制度。按照"條塊結合、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原則,建立街道社區黨建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在駐轄區單位與社區黨組織之間開展以思想工作聯做、社會治安聯防、公益事業聯辦、環境衛生聯抓、文體活動聯誼、黨建工作聯創為主要內容的"六聯共建"活動,全面拓展社區黨建工作領域。全面推行社區"大黨委"制,建立兼職委員年度設崗定責、公開承諾、定期通報、民主評議等制度,凝聚各方合力,有效改變以往社區"小馬拉大車"的局面。全區26個社區大黨委,簽訂共建協議企事業單位65家,協商解決問題12個,正在協商解決5個,社區大黨委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三是健全立體監督制度。堅持開門抓黨建,把組織工作與群眾滿意度有機結合,開通熱線和信箱,建立電話、信訪和網絡"三位一體"平臺等方式,讓群眾對黨組織建設、幹部作風、便民服務等進行全方位監督。建立"開門評議"制度,定期不定期邀請黨員代表、群眾代表、轄區單位代表,對社區黨組織和黨員幹部進行滿意度測評,並將測評結果與黨組織晉位升級、黨員幹部評先選優等緊密掛鉤,形成了全員抓黨建的濃厚氛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