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6 平凡人生——九宮山之阿彌陀佛的傳說

在很多人的印象當中一直認為阿彌陀佛是出家人口中唸的一句口頭禪語。其實這裡面有一個很傳奇的故事。果吒師傅說。


那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阿彌出生於湖北通山界牌。十四歲那年父母雙亡。因家中貧困沒田沒地。就來到了九宮山下的陳家莊,給本莊陳員外做長工,夢想著通過幾年的勤奮努力可早點成家立業。可幾年下來阿彌不但沒有半文積蓄,反而倒欠陳員外幾兩銀子。因每次員外家的用具、傢俱等有所損壞或遺失都說成是阿彌損壞或遺失的,員外叫帳房一一給阿彌記上,到了年關一律照價以工錢抵扣。年復一年,所以阿彌一直是欠著員外的。而對於這些抵扣的原因阿彌總是一笑閒開絲毫不感到委屈、冤枉而與員外發生爭執吵鬧,好像這些都是與己無關的事。

這事感動到了燃燈古佛,他裝扮成一討飯的來到陳員外家,滿身膿瘡,臭不可聞。什麼人都不敢近前。這事被僕人報告給了員外,員外幾次派人來趕他走也趕不動,文武軟硬兼施都無法讓他離開。員外不得不親自出動,遠遠的就聞到一股腥臭味,只好隔得遠遠的掩鼻而問燃燈古佛有什麼要求。“請個人來馱我到九宮山去採點治膿瘡的藥吧”。燃燈古佛說道。員外趕緊叫上幾個壯漢上前來背,但沒有一個能背動的。“我來吧”?面對著身形瘦小的阿彌,員外滿臉的不屑,他並不是沒想到阿彌。以往凡是髒活苦活第一個叫的就是他,是毫不思索成了行為習慣的。但這次確實是這個討飯的個頭太大了,員外是怎麼也叫不出口。

面對著主動上前的阿彌,“如果你能把他揹走你所欠的銀兩就算還清了”。員外抱著一線希望對阿彌說,並另派幾個身強力壯的大漢跟著。只見阿彌上前給滿身臭氣的燃燈古佛行一禮,說道:“唉,沒想到你比我還苦,我揹你去尋採好藥吧”!說完蹲下身子背上燃燈古佛就走,阿彌沒想到這個滿身膿瘡散發惡臭的大個子乞丐,馱上背不但沒有一點重量,好似自己被他抱起一般。他之前聞到的惡臭已變成了一股焚香時的香味了。沒等員外反應過來,阿彌馱上乞丐已健步如飛,向著九宮山飛奔而去......。

阿彌是個實誠、木訥之人,一路無話,一口氣不歇地把阿彌馱到了九宮山北麓現在的仙人床地方,還是燃燈法師對他說,“我們今晚就在此歇息吧”。後面尾隨而來的家僕直到第二天才趕到。此時看到的阿彌已紅光滿面,絲毫沒有半點疲倦之感,一夜工夫身體竟然胖了許多。一臉笑意笑得是那麼可人。正當這幾個大漢面面相覷時,一團彩雲托起揹著燃燈古佛的阿彌騰雲駕霧往西而去。下面幾個壯漢見此情景連忙跪下向駕雲而去的阿彌叩頭作揖,口中念念叨叨“阿彌託福,阿彌託福”......。

回到陳家莊的幾個僕人向員外敘述後,陳員外是後悔不已,後悔當初不該那麼處處算計阿彌,還那麼狠心剋扣阿彌的工錢,阿彌這一去定是成仙成佛的了。經過慎重思考決定變賣所有家財積德行善,在距阿彌昇天成佛的地方仙人床一百多米的上首,現在的雲關古寺建起了第一座寺廟,根據阿彌的相貌,結合他受苦受委屈、冤枉也能笑著生活的特性,還有他那寬闊的慈悲胸懷,給阿彌塑造成一尊笑口常開的大肚彌陀佛。天天在寺廟裡唸叨阿彌託福,後來員外在寺中修行時間長了,成了很有修為的大師,覺得每天都給自己念託福太自私了。就按當時阿彌駝佛的真實情況念阿彌馱佛。再後來覺得是佛必有憐人之心,不會要人馱著的,就再把馱改成佗了。這個故事就一直這樣在山下的陳家莊口口相傳至今。講到這裡果吒師傅如釋重負般深吸一口氣,邀我再喝上一杯茶。此時我還沉浸在果吒師傅的故事情境中......。

“果吒師傅”,一箇中年男人的聲音把我驚醒,音到人也進來了,“幫我看看傷吧”?中年男人是來求醫的。剛好故事也講完了。即使再聊下去恐怕也只剩下些寒暄罷了。我與譚先生適時地與果吒師傅告辭而出。雨停了。望仙宮裡的播音器一遍遍的阿彌陀佛聲傳入耳中,比原來渾厚多了,似乎有了靈氣。

下山途中我對譚先生說,這次上山沒去闖王墓很是遺憾。譚先生笑了說道,“有點遺憾好啊!可以使你再上九宮山。我已上了四次了都還有遺憾。但每次來都有不同的收穫”。哦!是啊!九宮山的景色豈能是一朝一夕可賞盡的呢?睛天、陰天、雨景、雪景你能看得盡嗎?阿彌善良的身影,闖王李自成金戈鐵馬的嘶殺場景你能看到嗎?噴水崖前的噴雪你能撫摸嗎?還有那像羊群奔跑,變幻莫測的雲霧你能把它們留住嗎?你眼中看到的只是表象,真正美好的風景永遠是靠人去揣摩和想象的。此刻,天邊出現了一大片彩霞,天晴了,我的心情也隨之晴朗了許多......。

平凡人生——九宮山之阿彌陀佛的傳說

平凡人生——九宮山之阿彌陀佛的傳說

平凡人生——九宮山之阿彌陀佛的傳說

平凡人生——九宮山之阿彌陀佛的傳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