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6 翟青:發揮媒體宣傳及監督作用 打好京津冀汙染防治攻堅戰

翟青:發揮媒體宣傳及監督作用 打好京津冀汙染防治攻堅戰

生態環境部副部長翟青(李強/攝)

人民網北京7月26日電(冉旭) “京津冀及周邊各省區市和各相關部門立足實際、團結協作,探索建立統一規劃、統一標準、統一監測,和重汙染天氣的應急聯動、機動車聯合監管的區域協作機制,深入實施大氣、水、土壤汙染防治三大行動計劃,加快推進雄安新區生態環境保護,全面強化執法監管等各項工作,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在7月26日於北京舉行的2018京津冀協同發展論壇開幕式上,生態環境部副部長翟青回顧了近年來京津冀以及周邊地區在生態環境保護方面的工作進展。翟青表示:“新聞宣傳和輿論引導對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深入開展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宣傳工作也是主戰場、主陣地,新聞媒體也是主力軍和衝鋒隊,可以說加強生態環境保護非常重要的經驗就是要充分地發揮新聞宣傳和輿論監督的作用,引導社會各界參與監督,推動生態環境保護工作。”

以下是講話原文:

尊敬的武維華副委員長,各位領導、同志們,大家上午好。受生態環境部部長李幹傑同志的委託,我謹代表生態環境部向本次論壇的召開表示熱烈的祝賀。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先後作出了一系列重大的決策部署。特別是在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中,把加強生態環境保護作為關鍵領域和重點任務,突出頂層設計、強化制度措施、狠抓任務落實,為推進京津冀生態環境保護指明瞭方向,明確了要求。

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京津冀及周邊各省區市和各相關部門立足實際、團結協作,探索建立統一規劃、統一標準、統一監測,和重汙染天氣的應急聯動、機動車聯合監管的區域協作機制,深入實施大氣、水、土壤汙染防治三大行動計劃,加快推進雄安新區生態環境保護,全面強化執法監管等各項工作,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截至2017年年底,京津冀以及周邊地區共清理整治涉大氣排放的散亂汙企業6.2萬家,完成了以電代煤、以氣代煤394萬戶,消減了散煤消耗約1000萬噸,淘汰了小的燃煤鍋爐5.6萬多臺,京津保廊上萬平方公里的區域基本上實現了散煤清零,重汙染天氣的應對也實現了統一的聯防聯控。與2013年相比,京津冀區域PM2.5的濃度平均下降了39.6,“大氣十條”的目標任務圓滿完成,“水十條”“土十條”的任務深入落實。這些治汙工作的順利推進,特別是“大氣十條”的圓滿完成,不僅僅使人民群眾對環境質量的獲得感、幸福感顯著增強,而且為我們今後打好、打勝“汙染防治攻堅戰”奠定了基礎,贏得了信心,具有歷史性里程碑式的重大意義。

這些成績的取得,根本的原因在於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和堅強領導,在於地方各級黨委、政府和相關部門的鼎力支持和全力落實,在於全國人大、全國政協以及社會各界的指導監督和熱情的參與。藉此機會,我代表生態環境部向多年來關心、支持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各位領導和同志們表示衷心的感謝!

在這裡,我想特別強調的一點是,近年來包括京津冀在內的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之所以取得了明顯的成效,離不開人民日報等媒體的大力支持。新聞宣傳和輿論引導對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深入開展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長期以來,人民日報等媒體的朋友們大力地宣傳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宣傳“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宣傳中央生態文明的決策部署,廣泛地普及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和政策,積極引導社會的輿論,最大限度地贏得了群眾對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同時,加大了問題曝光的力度,一大批違法排汙、虛假整改的問題被陸續地曝光,有效地促進了生態環境問題的解決,得到人民群眾的真心歡迎和擁護,特別是很多媒體記者,包括人民日報的一些記者朋友,他們多次深入到監督檢查的執法一線,認真調查研究,寫出了大量的有力度、有分量、有影響的報道、評論和文章,在全社會產生了極大的影響,進一步凝聚了社會的共識,匯聚了各方的力量,有力地推動了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

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宣傳工作也是主戰場、主陣地,新聞媒體也是主力軍和衝鋒隊,可以說加強生態環境保護非常重要的經驗就是要充分地發揮新聞宣傳和輿論監督的作用,引導社會各界參與監督,推動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無論是中央環保督查還是日常的監督執法,都讓我們切實感受到新聞宣傳在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生態環境部將繼續堅持環境治理與環境宣傳兩手發力,共同推進,既要宣傳報道黨中央國務院保護生態環境的堅定決心和決策部署,介紹各地區各部門的不懈努力和工作成效,也要主動地曝光損害群眾健康和影響高質量發展的突出的生態環境問題,並且緊盯問題的整改情況,為加快解決生態環境問題創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下一步,我們將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全面地落實中央生態環境保護各項部署,堅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努力地讓人民群眾享有更多的幸福感和獲得感。同時,也希望新聞媒體和社會各界繼續給予關心和指導,尤其是在宣傳生態文明思想、普及環保法律知識、曝光生態環境問題、推動生態環境整治和執法監督方面,進一步地發揮新聞宣傳和社會監督的重要作用,共同為美麗中國建設貢獻力量。

謝謝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