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如何防治馬鈴薯灰黴病?

李海林177


右上方紅色“關注”點一點,更多農村農事、惠農政策早知曉。

如何防治馬鈴薯灰黴病?

馬鈴薯灰黴病是灰葡萄孢引起的一種真菌病害。主要侵染馬鈴薯植株葉片和莖稈,有時也會對塊莖造成危害。

病症

葉部病斑多從葉尖或葉緣開始發生,呈V字形向內擴展,初時水漬狀,後變青褐色,形狀常不規整。溼度大時,病斑上形成灰色黴層。後期斑部碎裂、穿孔。

塊莖受害,收穫前不明顯,貯藏期嚴重。病部表面皺縮,皮下萎蔫,變灰黑色,後呈褐色半溼性腐爛,從傷口或芽眼處長出黴層。有時呈乾燥性腐爛,凹陷變褐。

防治技術

種植前期:選用抗病種薯,儘量避免選用破損不完整的馬鈴薯種薯。深耕土壤、進行晾曬,消滅潛伏在土壤中越冬的菌核。避免連作,防止重茬。

種植中期:增施鉀肥,提高植株抗性;提高地溫,增強傷愈力;清除病殘體,減少侵染菌源。發病後可用嘧黴胺懸浮液、乙烯菌核利可溼性粉劑、腐黴利可溼性粉劑等進行防治。

種植後期:適當早收,避免低溫高溼、晚秋冷涼、冷涼陰雨等病害易於侵染的天氣。

收穫貯存:收穫後窖藏時,應避免低溫高溼,適當提高窖藏溫度、降低空氣溼度能夠對病害的發生和侵染起到抑制作用。

歡迎點贊、評論,轉發、分享,更多涉農政策解讀、更多農村現象詮釋,請關注“農策分析”。


農策分析


為害症狀

馬鈴薯灰黴病可侵染葉片、莖稈,有時為害塊莖。生長後期,葉上症狀明顯。病斑多從葉尖或葉緣開始發生,呈V字形向內擴展,初時水漬狀,後變青褐色,形狀常不規整,有時斑上出現隱約環紋。受害殘花落到葉片上產生的病斑多近圓形。溼度大時,病斑上形成灰色黴層。後期斑部碎裂、穿孔。嚴重時病部沿葉柄擴展,殃及莖稈,產生條狀褪綠斑,病部產生大量灰黴。塊莖偶有受害,收穫前不明顯,貯藏期擴展嚴重。病部組織表面皺縮,皮下萎蔫,變灰黑色,後呈褐色半溼性腐爛,從傷口或芽眼處長出黴層。有時呈乾燥性腐爛,凹陷變褐,但深度常不超過1釐米。

發病規律

病菌越冬場所廣泛。菌核在土壤裡,菌絲體及分生孢子在病殘體上、土表及土內,以及種薯上,均可越冬,成為翌年的初侵染來源。在田間,病菌分生孢子借氣流、雨水、灌溉水、昆蟲和農事活動傳播,由傷口、殘花或枯衰組織侵入,條件適宜,多次進行再侵染,擴展蔓延。病菌發育喜16~20℃的低溫和95%以上的高溼,溼度影響尤為重要。低溫高溼、早春寒、晚秋冷涼時發病重。重茬地、密度過大、冷涼陰雨等病害易於侵染。乾燥、陽光充足時病斑擴展受到抑制。增施鉀肥可降低塊莖侵染比率。收穫後塊莖在低溫高溼下貯存,不利於傷口癒合,會加重侵染和腐爛。

防治方法

(1)嚴格挑選種薯,儘量減少傷口。

(2)重病地實行糧薯輪作;高壟栽培,合理密植,減低鬱蔽度;春季適當晚播,秋薯適當早收,避開冷涼氣溫;增施鉀肥,提高植株抗性;適當灌水,提高地溫,增強傷愈力;清除病殘體,減少侵染菌源。

(3)春季適當晚播,秋薯適當早收,避開冷涼氣溫;增施鉀肥,提高植株抗性。

(4)適當灌水,提高地溫,增強傷愈力;清除病殘體,減少侵染菌源。

(5)預防:在花前8—10天和謝花後分別使用奧-力克黴止50ml兌水30斤進行噴霧。治療:黴止50ml+大蒜油15ml進行全株均勻噴霧,5天1次,連用2-3次,病情控制後,轉為預防。

(6)75%可溼性粉劑600倍液,或40%多硫懸浮劑600倍液,或50%農利靈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或50%速克靈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或65%甲黴靈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或60%灰黴克可溼性粉劑800倍液。


神農識


七月是馬鈴薯生長的一道坎,這個季節的北方地區,雨熱同期,馬鈴薯田塊大多剛剛封壟,高溫高溼或連綿陰雨條件下極易發病,晚疫病、灰黴病、葉枯病等病菌性病害就開始流行,因此,這個季節,馬鈴薯田間每天都得有人巡視,一旦發現病情就得及時處置。

馬鈴薯灰黴病是一種病菌性病害,在連綿的陰雨天,溫度在20℃通常就會發病。開始葉尖會出現褐色水漬狀病斑,後期會侵染莖稈,莖稈上就會出現病斑及灰黴層,最後直接侵染薯塊。

(圖:灰黴病侵染莖稈)

感染了灰黴病的薯塊不易儲藏,倉儲後會出現爛窖。察看感病的薯塊就會發現芽眼處有黴層,病部會變為灰黑色,最後逐漸腐爛。

馬鈴薯灰黴病的發生,主要三大因素:一是重茬種植,土壤中有病菌;二是種植密度過高,透風透氣性差;三是連綿的陰雨天,溼度太大,通風不好的條件下就會感病。

對馬鈴薯灰黴病的防治:第一,選擇抗病性強的高品質脫毒種薯,播種前對薯塊用加託、滑石粉拌種,增加薯塊的抗病能力。

第一,合理密植,不要種的過密(華北區通常株距為25釐米,壟距為90釐米)。

第二,化學防治。發現病株後,及時採用灰黴克、甲黴靈等藥物(按說明書稀釋)對田間進行噴施。


天下薯事,盡在薯界風雲!

您的關注、點贊和留言都是對薯界最大的鼓勵和支持,深為感謝!


薯界風雲


馬鈴薯的食用方式很多,因此是一種很常見的蔬菜,馬鈴薯灰黴病是在馬鈴薯生長過程中常見病害。首先,為了防治馬鈴薯灰黴病,先了解一下馬鈴薯灰黴病。

馬鈴薯灰黴病

馬鈴薯灰黴病是一種馬鈴薯疾病,可侵染葉片、莖稈,有時為害塊莖。生長後期,葉上症狀明顯。病斑多從葉尖或葉緣開始發生,呈V字形向內擴展,初時水漬狀,後變青褐色,形狀常不規整,有時斑上出現隱約環紋。受害殘花落到葉片上產生的病斑多近圓形。溼度大時,病斑上形成灰色黴層。後期斑部碎裂、穿孔。

防治方法

1.選擇種薯時,要嚴格避免選用感病種薯,從源頭上防止馬鈴薯灰黴病。

2.實行糧薯輪作。採用合理的種植模式,能夠避免一些作物病害,因此在防治馬鈴薯灰黴病的時候我們可以採用糧薯輪作,

3.合理的田間管理。種植過程中,合理密植高壟栽培,增施加肥,適時灌水。

4.及時清除病殘體,減少各處的病毒侵染源。還可以使用化學方法防治。

【雲種養APP—匯聚全國農技專家為你免費服務,點擊“瞭解更多”】


雲種養


首先土豆灰黴病是一種真菌性病害。

1、發病時機

低溫高溼是主要誘因。當溫度處於16-20攝氏度,溼度達到95%以上時最適合發病。所以春土豆要注意2月中下旬到三月中上旬這段時間的溫度溼度。

2、表現症狀

主要危害葉片,一般都是從葉片邊緣向內侵入,沒有規則形狀。前期成水侵狀,後期變成暗褐色,發病部位變幹破碎。溼度大的時候,會形成灰黴層(- -!這句好像是廢話,不然為啥叫灰黴病)

3、防治藥劑

A/保護性藥劑:66%甲硫·乙黴威,每桶水15-20毫升,每畝3-4桶水。或者使用25%腐黴·福美雙,每桶水15-20毫升,每畝3-4桶水。

B/保護加治療:38%唑醚·啶酰菌,每桶水15毫升,每畝2-3桶水。50%異菌脲,每桶水20-25毫升,每畝3-4桶水.

上述藥劑要注意輪換使用。

另外,我並不很推薦使用常規農藥,不復配的農藥,很有可能打不住。不過這個也要根據地區不同來說。


膠東小鹹肉


馬鈴薯在種植的過程當中肯定會遇見各種各樣的疾病,馬鈴薯常見的病蟲害基本上有43種,其中有700多種藥劑預防和治療各種病蟲害,草害等等。而常見的灰黴病肯定是其中之一,那麼我們應當如何去預防和治療呢。

症狀:生長前期的時候你可能發現不了什麼症狀,等到了生長後期葉片就會比較明顯了,一般都是從葉尖和葉緣開始,開始有水漬,然後改變顏色,形狀發生變化,受殘害的病株病斑基本上都是圓形。


發病原因:

①重茬,基本上重茬發生的概率都是成倍的增長的,馬鈴薯儘量不要重茬

②低溫高溼,田間的通風不良,種植密度過大,連續陰雨天氣都比較容易爆發這些病。

傳播途徑:病菌可以殘留在土壤裡面或者在一些落葉土表等以及種薯上殘留,隨著下一年種植經過雨水,風,氣流,昆蟲等進行傳播。

防治:①儘量不要重茬,在高爆發的地區就不要選擇重茬了,選擇抗病蟲害的品種。

②加強管理,高壟栽培,密度合理。避開冷溼季節。

③預防和治療結合,選擇75%百菌清可溼性粉劑600倍液,或者是50%農利靈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

④儘量避免種薯傳播,可以選擇消毒之後再種植。


聚焦三農瞭解事實


馬鈴薯灰黴病如何防治?

馬鈴薯灰黴病是馬鈴薯在生長過程中比較常見的一種病害,其是由致病菌灰葡萄孢黴所感染引起的。這種病害不僅會侵染馬鈴薯的莖幹、葉子,而且還有的會危害其地下的塊莖,也就是馬鈴薯。

馬鈴薯灰黴病一般是在成長後期表現才比較明顯,一般在感染的病葉上,最初是在其葉尖或葉緣開端處有水漬狀的病斑,等到後期的時候就會變成青褐色,形狀基本都是不規整,也沒有規律可循,有時還會在病斑上呈現出模糊的環紋。如果溼度大的話,在病斑上還會構成灰色黴層。而到了後期以後,這些斑部就會穿孔,或者是直接碎裂。情況嚴重的話還會連累莖稈,在病部發生很多灰黴。有的還可能會讓底下的塊莖也受到傳染。不過,這種病害侵染的馬鈴薯,在收成前是看不出明顯的症狀的,但是在進入儲藏期已過,就會愈發嚴峻了。其最明顯的一個特徵是在染病馬鈴薯的傷口處長出毛狀密佈的灰色黴層。

馬鈴薯灰黴病防治方法

防除馬鈴薯灰黴病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首先,品種的選擇方面,優先挑選那些完整的馬鈴薯,儘可能淘汰掉有傷口的。

其次,科學種植,避免輪作。最好是對一些重病地實行糧薯輪作的種植方式,並且做到合理的密植,並且還要注意減低鬱蔽度。

再次,合理的水肥管理。科學的水肥管理,其實是提高馬鈴薯抵抗力的一個好方法。可以在種植馬鈴薯的時候增施鉀肥,提高其抗病性,同時還要對馬鈴薯種植地適當的灌水,提高地溫,增強傷愈力。

再次,提前做好預防工作,可以在馬鈴薯開花前十天左右和謝花之後,分別使用奧-力克黴止50ml兌水30斤進行噴霧。建議每隔五天噴灑一次,連續噴灑兩三次即可。

最後,發現病株及時採取措施。如果確定了馬鈴薯感染的是灰黴病了,那就要第一時間採取措施了。建議在馬鈴薯剛發病的初期,使用75%百菌清可溼性粉劑600倍液,或50%速克靈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或50%農利靈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等,對馬鈴薯進行噴霧防治。

以上就是農夫對這個問題的解答,有不妥之處,也請大家見諒並且指出來,我們共同學習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