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2 禿鷹走了!著名武術影視演員計春華逝世 享年57歲

禿鷹走了!著名武術影視演員計春華逝世 享年57歲

計春華

禿鷹走了!著名武術影視演員計春華逝世 享年57歲

1/10

我國優秀運動員、武打明星、少林寺電影中扮禿鷹的計春華同志於上午10:37逝世,享年57歲。計春華,1961年7月20日出生於浙江杭州。1982年,出演張鑫炎執導電影《少林寺》中禿鷹一角被觀眾所熟識,在《紅高粱》、《方世玉》、《天地英雄》中也出演過重要角色。六小齡童、張智堯、喬振宇紛紛在微博發文悼念

著名武術影視演員計春華2018年7月11日上午10點35分因病在杭州去世,享年57歲。計春華的突然離世讓不少業內同行感到悲痛與震驚,計春華先生治喪委員會在當日下午發表訃告,定於7月13日上午8時在杭州市殯儀館天下第一殿舉行遺體告別儀式。

一場大病變成光頭,誤打誤撞演電影

1961年7月20日,計春華出生於浙江杭州,畢業於上海電視大學,早年他曾是浙江省武術隊的隊員,因年輕時的一場大病,導致頭髮和眉毛一夜之間全部脫落,此後再也沒有長出來。武術是計春華自小就有的愛好,他8歲就開始習武,也明確了自己要成為一名武術運動員的想法。

從19歲到54歲,計春華的體重一直保持在74公斤。計春華在武術隊時,偶然得知《少林寺》劇組在招聘武打演員,他前去嘗試,被導演張鑫焱相中飾演陰狠毒辣的反派“禿鷹”。1982年,《少林寺》影片空前火爆,“禿鷹”這個反派角色也讓計春華名聲大噪,從此他踏入影視圈。

回憶當時,計春華曾說那個時候大家都在兢兢業業地拍攝,誰都沒有想過自己能拍到出名。張鑫焱回憶道,“整批武術演員,包括計春華,他們都沒有經過專業的訓練,但他們都很投入,很能理解角色。他們特別純粹,我從來不擔心他們的表演,叫哭,就會哭出來。”

什麼都來真的,《少林寺》武打自己設計

張鑫焱回憶,拍《少林寺》的時候所有演員都不計較酬勞名利,在粗糙、艱苦的條件下,大家都是為了把戲拍好。“我拍《少林寺》在片場從來不會發火,劇組的所有演員都是很好的同事,拍了一年多離開的時候大家都哭得淚流滿面,三四十年後也會互相打個電話問候,而不像現在很多演員拿著工資就走了。”儘管《少林寺》中幾乎所有的演員都是專業武術運動員出身,但彼此打鬥時的磨合與長時間的體力透支使得受傷成了“家常便飯”。計春華曾回憶說,“當時根本沒有動作指導,拍誰的鏡頭誰自己設計動作。每次導演告訴你需要打多長時間,從哪兒到哪兒,我們就開始準備,然後他用錄像機拍下來回去分鏡頭。”所以在《少林寺》中,我們才看到如此之多的打鬥的長鏡頭。

片中有個演員因從馬上跌落而導致左手大拇指和右胳膊骨折,仍打著石膏堅持拍攝,還有一個弟兄因為跟腱斷裂不得不離開劇組,“那時沒有替身,也沒有護具,年輕人好勝心強,所以即使摔得眼淚流出來也沒有人往後撤一步。”在影評人魏君子看來,那個年代的港片拍攝都是真打,一招一式都是真的,“計春華經歷的是沒有特技的年代,當時吊鋼絲也並未完全採用,一拳一腳都要自己上,但他塑造的禿鷹太有辨識度了,那個時候就用精湛的演技奠定了他深入人心的表演。”

壞蛋一演幾十年,不希望在作品裡輕易死去

在中國的武俠或動作片中,很注重象形拳,即象徵人物性格,這也是中國傳統武術的特色,所以,選擇計春華飾演擅長鷹爪的禿鷹自然要表現出性格陰險毒辣,招數陰狠刁鑽“形神兼備”特點。《少林寺》以後,計春華開始了自己幾十年的演藝生涯。由於外形上的限制,他出演的大部分角色都是兇悍的反派,也因為武術功底了得,他出演過許多電影和電視劇,與李連杰、趙文卓、於榮光等多位動作明星有過合作,光是和李連杰就合作了五部電影,其中《方世玉續集》結尾的座椅配長繩忠孝大決戰、《新少林五祖》中渾身長滿鐵甲和毒蟲詭異兇悍的進攻等精彩對打戲,都已經成為動作片經典鏡頭。

除了武打動作片,計春華還出演過張藝謀執導的《紅高粱》,在片中飾演有情有義、反抗日軍的劫匪頭目禿三炮,相對複雜的人設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012年,在抗日電視劇《毒牙》飾演悍匪的匪首——烏鴉洞大當家祈傑三。由於形象已經被定型,要計春華演好人實在艱難,而且他一演就演了幾十年壞蛋,計春華說他在影視圈那麼久,他只演過兩三次好人和“一個不算太壞的人”,就是《紅高粱》裡的土匪禿三炮,還有就是在《殭屍大時代》中演一個捉鬼的師父。經典影視形象有林志穎版《天龍八部》中的段延慶,趙文卓版《七劍下天山》裡的辛龍子,而《連城訣》裡的血刀老祖等都是很有性格特點的惡人,計春華曾表示,如有可能,還會重新演一次血刀老祖。“這個角色太好了。”

他還曾在採訪中提到拍的戲裡他“死”了無數次,“我死得最多,有各種各樣的死。我研究各種的死法,能給觀眾帶來新鮮的感受。一位朋友告訴我,‘你死是在弘法,是在告誡世人,不要做壞事,做壞事只有死路一條’。”他也會半開玩笑地直言,“希望導演多給我安排好人的角色,不要讓我在作品裡輕易死去。”

前年進藏拍戲,感覺身體吃不消

數位熟識計春華的業內人士告訴記者,他的離去無疑是整個“影視武林”的巨大損失,跟所有熱愛武術的演員一樣,計春華拍起戲來很拼命,不僅能打,還會教,不拍戲時他就在幕後做武術指導。

2016年,計春華在電影《駐藏大臣》中飾演反派“禿鷲”,這一角色正是向34年前《少林寺》中的“禿鷹”致敬,記得當時他向記者開玩笑,說自己“鬥不過天”,“本來覺得自己是武術運動員出身,應該能適應西藏環境,結果剛到拉薩,就頭疼、沒力氣,晚上想睡還睡不著。拍戲時一穿上盔甲,連氣都喘不上來。”該片在高原拍戲,整個進程非常慢,本身就是消耗的過程。“因為拍攝需要,很多演員一早就化好妝到現場一直拍到後半夜,演員因為等戲的因素提意見很正常,但計老師從來都沒有。”製片人張蕊回憶,計春華的最後一場戲需要在雪山融化下的冰河裡拍攝,“當時全組人都極力建議他使用替身,但他依舊要親自上陣,冰水真的特別冷,他都義無反顧地往下跳,最後他的肩周炎犯了,也從來沒有說什麼。”

計春華動作戲拍得過多,身上受傷不少。2010年在敦煌拍《少林寺傳奇3》時,頸椎受傷癱瘓,康復後從此告別了像包括“鯉魚打挺”等動作。

和計春華合作過《連城訣》的六小齡童回憶,“他演‘血刀老祖’,我演‘花鐵幹’,我倆都是反派角色,我們也經常探討一些表演方面的心得,那時拍攝條件非常艱苦,在很冷的西嶺雪山,在高原四五千海拔上拍攝很危險,我們鞋子裡面全是水了,襪子外面套上塑料袋,最後塑料袋破了,流進去的都是冰水,一天十幾個小時在冰水裡堅持下來。”說到這裡,六小齡童有些許哽咽,他說自己始終忘不了計春華堅毅的眼神。

不麻煩別人,一生沒請過助理

雖然銀幕上的計春華給人的感覺十分兇悍可怕,但在生活中他憨厚率真,為人隨和。生活中的計春華曾一度炒股票,當時九十年代,很多人和他說不會炒股就去大廳裡看,他相信自己的判斷力,但還是被套。和他打過照面的人基本都會說,“他太可愛了,和銀幕上的差距太大了”,“敬業”、“隨和”、“熱心”是記者在採訪中聽到最多的對計春華的形容詞。

常年一個標誌性的光頭,見到人就會熱情打招呼,一點都沒有影視作品中的“望而生畏”感。計春華堅持自己能做的事情不要麻煩別人,他從來都沒有找過一個助理,他總認為找助理是滿足自己一種虛榮心,“我什麼事都愛自己做,什麼事都要簡單,越簡單越好,別把這些搞複雜了,人活著首先要先愛自己,才能愛別人,才能把快樂傳遞給別人。”

在導演趙寧宇的印象中,計春華總說自己沒受過什麼完整的教育,但實際上他在人生的經歷中積攢了很多正能量,“他並沒有因為年少成名就有驕傲的想法,而是時刻懷著敬畏之心,特別尊重每個創作集體,不僅會打文戲也好,在與鏡頭的配合這些方面,充滿了對生活和藝術真正的把握。他沒有任何特殊要求,細心關照每個人,有他在,我們的現場總是歡聲笑語。”

眾人回憶

計春華是我們中國武術界的精英,跟我也是老鄉(浙江)。他演的各式各樣反派藝術形象,不光是武功精湛,演技也非常好。我覺得他在演技上也下了很大的工夫,這對一個武術運動員來說是很不容易的,他在拍攝現場很刻苦、非常努力,無數次地按照導演的要求來表演,為刻畫人物服務。

我非常痛心和遺憾,他走得早了。我們經常有聯繫,在節假日都有問候。但沒有想到他走得這麼早。所以我希望我們每一個藝術工作者,都要珍惜自己保護好身體,才能奉獻更多、更好的角色,也希望學習計春華的武術精神,努力進取拼搏。

——六小齡童(演員,曾合作《連城訣》)

計春華給我們很大的啟示:如何在新時代做一個合格的演員。一個合格的演員有幾方面:一方面是超絕的演藝技能,這裡就包括文戲武戲,對於社會的理解、對於生活的理解、對於劇本的理解、對於這部電影作品的理解。我覺得計老師從年輕時就成名,這幾十年為什麼屹立不倒,從合作中我們看到他的行為舉止。他和所有人為善,對最基層的工作人員的友好,對於大局、個人位置的清晰,都是他成功的一個特別關鍵的原因。

——趙寧宇(導演,曾合作《駐藏大臣》)

他這個年紀真的是很年輕就走了,我去年年底在佛山的功夫電影節還見過,他狀態還是不錯的,估計也不知道有病在身,所以得知他去世,我也很驚訝。我們現在拍動作片沒有以前那麼辛苦,現在拍戲也會有一定的難度和體力的消耗,但我們會更加註意保護好身體。

——魏君子(製片人、香港電影的研究者)

和計春華老師的合作在很早就一起拍了一場戲,那個時候我還小,他一直都演反派,第一眼看著計春華就覺得他很兇,但是片場和他在電視上呈現的情況完全不一樣,“一看他長相就是演壞人,但是一接觸就是隨和,他在片場的笑容比在銀幕上要多好多倍,對我們這些普通的替身演員都非常尊重,也很耐心。”

——董惟兒(替身女演員,曾在多部動作片中有過合作)

導演康洪雷:禿鷹永在!老計走好……

演員洪劍濤:一連發了兩條朋友圈追憶計春華先生拍武戲,其實我心裡是最沒底的,因為根本不會打,我永遠忘不了去年在橫店四十多度的高溫,全身披掛。打了一次又一次,計先生陪著練,直到最後一次他伸出了大拇指。計先生一路走好,57歲最好的年齡!深深地緬懷計春華先生……電視劇《夜天子》成了和他最後的合作。計先生一路走好,天堂裡沒有痛苦。

演員於和偉:太突然了,剛剛合作過,為人和氣,敬業認真的前輩!人生無常。

演員李菁菁:1985年我十五歲的時候,在西影招待所,他拍《黃河大俠》,我們拍《老井》,那時候他還是小夥子!現在也依然年輕,雖然不認識,但是也很難過!

電影發行人高軍:你比我小九歲,還和我約定共演一部光頭文戲,計春華,你不該爽約!

計春華早年是浙江省武術隊的隊員,後因一場大病導致頭髮全部脫落,成了光頭。1982年,他被導演張鑫炎相中出演電影《少林寺》,飾演反派“禿鷹”一角,從而被觀眾所熟識;之後,他陸續主演參演了《少林小子》《黃河大俠》《紅高粱》《百變神偷》《東瀛遊俠》《聯手警探》》《少林豪俠傳》《新少林五祖》《功夫小子闖情關》《少林武王》、《斷仇谷》、《妙手神捕俏佳人》、《連城訣》、《七劍下天山》、《成成烽火之絕殺》等多部電影和電視劇,均飾演反派,因此被觀眾譽為“中國金牌反派明星”。2016年3月27日,計春華在中國功夫巨星排行中排名第20名,同年10月31日,在湖北棗陽“中國漢城”舉辦的第十一屆亞洲國際青少年電影節閉幕式暨頒獎典禮上,計春華榮獲中國動作電影貢獻獎。

雖然熒幕上的計春華給人的感覺十分兇悍可怕,但在生活中他卻是個憨厚率真的人,演戲也非常認真,為人十分隨和。

計春華先生一路走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